一个古老的占卜术,共同谛听远古的声音

  静心长老开示:
   《劝发菩提心文》中有两句话:“鞭驴出血、焉知乃母之痛。”这个故事是说鞭打驴子出血,那里知道自己母亲的疼痛呢?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
    过去有个以驴子帮人载运东西以赚钱谋生的人,其妻想积点私房钱,便去偷先生的钱,谁知死后却投胎转世在自己家当驴子。那时,她先生年事已高,便由儿子继承驴子货运事业,所以当她所投胎的这只驴子长大后,便由儿子使用来载运货物。每当驴子走不动时,儿子很自然的就鞭打它,有时更打得驴子皮绽血流。但这一切儿子全然不知。
    就在一天晚上,母亲托梦给他,告诉他说:“儿子啊!儿子,求你别在打我了,你可知你鞭打的驴子是谁?正是你母亲。为什么我来你家呢?”于是母亲便将原委说给儿子听。
    这是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所写的“鞭驴出血,焉知乃母之痛。”这段因缘。
    由此可知,确确实实世间众生受生死轮回,而且互相为人父母?这一切我们都不晓得,因此,我们必须当做世间每一个人皆是我们的父母。既然世间每一个人皆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孝顺眼前自己的父母,当然也要尊重别人的母亲。不过,这尊重别人的母亲,用佛教的道理说来这别人的母亲并非是别人的母亲,用六道轮回的道理说来别人的母亲就是自己的母亲。
   补充:当然不要杀生,残害动物,焉知与其累世因缘?若亲,何其忍?若冤,冤冤相报,来世投胎做何?又将被谁杀?不断杀业,难出恶道轮回。
  静心长老开示:
    我们曾听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尽超生。”这句话我相信学佛较久的人应该都听过。一个孩子能持斋,一千佛都高兴,当然九玄七祖尽超生。在过去有一段因缘故事:
    相传有一个人发心要去修行,他便到深山里去那里晚上静悄悄的,和家里环境差很多,感觉有些不习惯心想:“我来这儿出家修行是对的吗?干脆明天回去算了”他心想不要出家好了。
    一会儿,却听见一些人从山上哭下来,他心想奇怪,这么晚了怎还会有人从山上哭下来呢?
    他问知客师父道:“这附近有坟墓吗 ? 否则怎会有人沿著山上哭下来呢 ?”知客师父回答:“不是啦,有个人本来是要出家修啊,他的九玄七祖皆超生了,现在他后悔,不出家了,那些九玄七组又要下堕,所以就哭了。”
    他想:“咦,那个某人不正是我吗?”发心修行,九玄七祖尽超生,退失了修行的道心,那些九玄七祖又要下堕,我怎能没有孝心呢?于是又再发心,无论如何,要学佛修行。就这么一发道心,过一会儿就又听到敲敲打打的锣鼓声,大批人又很高兴的跑到山上去了。他觉得奇怪,这么晚了,这些人敲敲打打的去那里呢?又问知客师父。
    知客师父说:“那个某人又发心要修行,所以他的九玄七祖再度获得超生。”
  
  
  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贤愚经卷第一须阇提品
  
  昔日,佛在王舍城说法期间,曾告诉比丘们:
    “有二种恶行,其果报之快如球反弹,能令人速堕地狱。
    是哪两种呢?
    一、不知道奉养孝敬父母;
    二、在父母的住处,作奸犯科,造种种不善之行。
    世间也有两种正行,能速令人升天享福
    一、能奉养孝敬父母;
    二、于父母的住处,广修善法。”
    接着,世尊又说了一则故事……
    在久远劫前,雪山有一只鹦鹉,它的父母眼睛失明不能外出觅食,所以它每天都会采集好的果实回来供养双亲。
    当时有一个农夫在田里播种,他发愿将来这些稻谷成熟后,要与所有的众生一同分享。
    鹦鹉听了农夫的誓愿,以后便经常至此采集谷子。
    一日,农夫到田里巡视作物时,发现很多稻穗被啄断了,他于是起了懊恼之心,在田里设下网子。
    鹦鹉再度来采食的时候,正好被网子给缠住了,动弹不得。
    它见农夫从田埂走来,即说:“地主啊!你先前发愿要将稻谷布施给大众,所以我才敢到这里觅食,现在你怎么反悔了呢?而且,田地就像母亲般蕴育着万物;稻种就如父亲一样养育他的孩子;实语,就像小孩子那么天真无邪,不欺骗别人;农夫就像是国王那样地爱护子民。
    作为子民的我,心存感恩的拥护着你。”
    农夫听了这一番话,心生欢喜的问鹦鹉:“你采这些稻谷要给谁用?”
    鹦鹉回答:“要奉养我的父母。”
    于是,农夫告诉鹦鹉:“尔后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到我的田里采谷,我愿意布施给你。”
    当时的鹦鹉就是佛陀的过去生,农夫是舍利弗,盲父、盲母即是净饭王与摩耶夫人。
    改写自《杂宝藏经》卷四
  老师您好:
     其实您已经答应帮我看一下,首先要做善事,我想何为善事?。。。。。。。。。。。。。。。。。。。“其实您已经答应帮我看一下”“其实您已经答应帮我看一下”“其实您已经答应帮我看一下”,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有什么意味在里面呢?是我在计较呢?还是我在提醒你:处处都看到你计较的踪影呢?既然答应帮你就帮你看一下肯定会帮你看一下的,如何答应帮你看一下的,说来让我回忆下,是你发的下面这个帖子吗。你想何为善事,何为善事?我怕我知识浅陋解释的不是很清楚,只能说:"利人之善才是真善"。但我估计解释的不太透彻,所以你不能理解。你再寻一个比较有知识和德行的老师问一下,好吗?
  ----------------------------------------
  作者:源自1725 回复日期:2010-6-23 15:46:00
    "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如若你种了"真善"之因,现世后世会得"善
    果"之报,那末不是利已之善?就好比你对同事好,同事会想你为什么
    对他好?天下没有掉馅饼的时候!肯定"祸兮福之所倚!"既然这样干脆
    先从你这多拿些好事好了!这反倒是你亏欠他了!又或者你孝敬父母,
    兄弟姐妹旁人会认为父母首先最疼你,你孝敬父母是最应该的!应该
    当然是最应该的,为什么不能一起孝顺呢?。。。。。。。4794楼没回复你吗?
  --------------------------------------------------
  往上翻查了大半天,没看到你占空白页面,没说你占那么多空白呀?你怎么对号入座的呢?
  --------------------------------------------------
  你看哪里有合适随喜印经功德的地方,或者自己找印刷厂印都可以。我这里虽然印经也算比较频繁。但怕耽搁你的一片孝心“父母的安康可经不起时间的消磨,所以戒指要买,经书也要印.无量天尊,阿弥陀佛!”。你就近找一下合适的随喜团体吧。
  早几楼就讲过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信士十分虔诚,他想要进山访道。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程,再翻过两个山坡就到了道人所居的山头。这天天气阴云密布,外界环境十分糟糕,时值傍晚他也没有歇脚,他打算连夜赶往那里,他真的很虔诚。走呀,走呀,在半夜时分,他终于摸黑爬到了道人所居山头,马上就要到山顶了。可是就在此时,他脚下一滑,身体将要滚下山去,在摔倒滑下的一瞬间他无意中抓住了一块岩石,整个身体被悬挂在了半空。他想要爬上去却已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于是他开口求救:“救命!救命!”“你在喊救命是吗?”这是一个不缓不急的声音回应了过来。“求你救我”信士迫切的祈求。声音回答了:“好,要我救你不难,你可以相信我吗?”“我信!我信!”他急促的回答。“好,放手!”。。。。。他简直不敢相信他自己听到的话,好险抓住了一块石头,再让我放手?他没有放手,再求救时已无人说话回应了。他竭尽全力的抓紧石头悬在那里直到天蒙蒙亮,他已经快坚持不下了。借助蒙蒙的天色亮光他看了看周围和身下,就这一眼使他整个人崩溃啦,随着他的崩溃,他的身体随之落了下去。他的放手结束了他似乎千年的的痛苦挣扎和疲惫,同时也带着他无尽的悔恨(他发现在身下不足一尺就是很宽广的平台)。。。。。。
   其实很多人找人帮忙,都是希望帮助他的人能够按他的意愿按他自己的指导意图来帮助自己,但不考虑自己的思路策略是否正确。比如有人找我谈他(她)的感情,希望我让他(她)和自己认为理想的人感情天长地久。如果告诉她(他)放手,对他(她)来说,我不是在帮他,似乎在给他(她)推向万丈深渊。如果有人请求发财的方法,告诉他财布施,他会觉得,我就是要财的,怎么反让我把财往外布施呢?通俗说就是无本难求利,他不懂。如果求我查盘求福德,我说先为别人做点福德,他也不理解,他会想:我就是来索求的,怎么反让我付出呢?然后一天天一天天的伸手索求。把自己搞的累垮了,也不为别人行半点福德之事,很搞笑。多像故事中抓住石头不放的那个人呀,这块石头就是:自己无明的执着。
  大部分书是谈恋爱的,有几本言情里面有黄色描述
    怎么办呢。。。。不销毁反而又让它流通了。。。。。。。已经这样了,顺其自然既是。多传播邪淫的危害,教导人接触邪淫吧。
  
  更正4992路,教导人戒除邪淫吧,而不是“接触”。4992楼打了错别字,特此严肃更正。无量天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