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百年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疑问八、秦可卿的辈份很奇怪,在第十三回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平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这里提到的长一辈和中一辈到可以理解,可居然提到了下一辈,这就让人感觉很奇怪了!
  因为在贾府中,秦可卿就是最低的一辈人了,她的丈夫贾蓉是“草”字辈的人,就是贾府最低的一辈,书中没有再低的了,所以秦可卿才口口声声称宝玉为叔叔。
  贾家最高的一辈是“贾源、贾演”,都有三点水,是水字辈;然后是“贾代善、贾代化”等,都是单人旁,是人字辈;之后是“贾敬、贾赦、贾政”,都有反文旁,都属文字辈;再之后是“贾琏、贾珠、宝玉、贾环、贾瑞”,都是王字旁,算是玉之辈;最后就是“贾蓉、贾蔷、贾兰、贾菌”等人,都是草字头,同属草字辈。之后贾家就没有再低的辈份了!
  所以这里提到的“下一辈”是从何而来呢?难道是作者顺手胡写的?还是故意卖了个破绽让大家猜?或者说这是指秦可卿所影射的历史原型的情况呢?这个问题好象大家从来没注意过。
  疑问九、在张友士为秦可卿看病的过程中,贾珍、尤氏和贾蓉的表现奇怪。因为我们现在猜测秦可卿是与自己的公公贾珍偷情,被尤氏捉奸而病倒,由此看来,应该这个情节中肯定发生过激烈冲突,几个人之间应该剑拔弩张才对,至少得破口大骂,甚至闹得个你死我活的。可在张友士看病这个情节的前前后后的文字来看,大家一团和气,而且宁国府一个个为了秦氏之病忧心忡忡,尤氏和贾珍一起积极为她找医生,贾蓉也表现得对秦可卿非常体贴,实在让人不解。
  这哪象刚出现过捉奸呀?而且贾珍前前后后讲话的味道也与书中别的地方味道不太一样,象变了一个人,不象个要“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的任意胡为之人,更象个慈父,象个模范家长,而且他大段大段的台词在书中其他地方也非常少见。
  而尤氏表现得也很贤慧,对儿媳妇实在是非常体贴,让人感动,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捉奸的事,感觉她象是装的。难道是说在张友士看病以后秦可卿带病与贾珍淫上天香楼偷情,因动作过于激烈才导致秦可卿当场气绝人亡的吗?
  好象也不太可能,秦可卿病成这样了,她更不可能带病去与贾珍约会。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需要我们找到合理的解释才成。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疑问十、第五回在太虚幻境里的秦可卿跟黛玉和宝钗都长得象,这又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会兼有宝钗和黛玉的美丽呢?作者这样写是什么用意呢?要知道在《红楼梦》中说谁与谁长得象,那可不是一般的问题,比如最有名的就是晴雯长得象黛玉,两个人不光是模样相似,性格也很象,所以晴雯才是有名的“黛副”,于是两个人的结果都夭亡。而袭人的性格和品行也与宝钗相似,所以成了有名的“钗副”,甚至两个人的经历和命运都非常象。长得象就意味着这些角色有很多方面很类似,比如结局,品质等。但秦可卿居然跟黛玉和宝钗两个人都长得象,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而在第五回里宝玉在梦中看到的秦可卿居然是这样:
  更可骇者,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甲戌侧批:难得双兼,妙极!〗〖蒙夹:虽为双兼妙极〗正不知何意。
  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甲戌侧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字可卿者,许配于汝。
  看来她姓“秦”名“兼美”,字“可卿”,人称“秦氏”。她这个“兼美”非常重要,居然她的名字都叫“兼美”,应该这也是她身上非常重要的特点。可这个模样长得比较怪,黛玉和宝钗长什么样我们虽然不知道,但书中间用赵飞燕来形容黛玉,用杨贵妃来形容宝钗,正所谓“肥环瘦燕”,两个人一胖一瘦,根本就是长得完全不同的人,所以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才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怎么会兼美她们呢?
  再说黛玉象征着明朝,而宝钗象征着满清,那秦可卿两个人都象,那到底应该算是哪头的?实在是让人困惑,于是导致有些人认为秦可卿这个角色身上兼有满清和大明的双重身份,感觉这才是兼美的本意,所以有人怀疑说她是在影射满清大妃的阿巴亥,同时也在影射与魏忠贤对食客氏,她是这两个历史人物和合体!恐怕这个猜测是严重的跑偏,有一种画虎不成反似犬的味道。
  在第七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甲戌双行夹批: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再忽然想到秦可卿,何玄幻之极。假使说像荣府中所有之人,则死板之至,故远远以可卿之貌为譬,似极扯淡,然却是天下必有之情事。〗
  其实说香菱长得象秦可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然而这里这条批语说得太古怪了,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物所影射的历史原型本身就是象的,而且还是一定的,难道说这二位历史上真的有原型?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
  而香菱三岁的时候差点被癞和尚化去出家,黛玉自己也讲过在三岁的时候也差点被癞和尚化去出家,这二位的人生经历居然如此相似,梦中的秦可卿又长得又象黛玉又象宝钗,书中的几个女主角之间的关系怎么这么复杂呀?
  书中既然互相象的人都有很类似的性格和命运,那应该是指秦可卿实际上跟黛玉和宝钗两个人都有共同点,或者说不一定是指长得象,而是指其他方面,那会是什么呢?我们知道黛玉的结局是“玉带林中挂”,肯定是上吊,秦可卿也是上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二人的结局真的是很象,这也是人们经常误以为秦可卿的原型是崇祯的主要原因。这里说了“兼美”,自然是指她在最后命运这方面象黛玉,而并非是黛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也间接地证明了秦可卿并非影射崇祯。
  而另一方面,她的“兼美”是指跟宝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相比之下肯定不是二人的死法相似了,因为宝钗不是上吊死的,所以可能是指身上其他的品质或特点。那秦可卿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品质吗?给我们的印象她最有名的就是“淫”,应该说是天底下少有的淫妇,淫到非要将她的故事不得不删除的地步,可见那段文字绝对好看。
  难道宝钗身上有这个的特点吗?估计很多人会怀疑,因为宝钗给大家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从来没有看到她身上有什么不良的行为。但实际从书中的各种暗示来看,宝钗确实是这样一个闷骚的人,为什么呢?大家知道袭人是著名的“钗副”,她身上方方面面都是在影射宝钗,她就是为影射宝钗而生的。
  我前面曾经说过从历史到《红楼梦》一共有三层,历史上的满清是最高一层,宝钗处于中间层,袭人在最下面一层。袭人身上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跟宝玉“初试云雨情”,千万别小看这件事,这可不简单,因为袭人因此地位迅速窜升,到达了准姨娘的水平,成为怡红院里没有人能比的丫头,也就是说袭人这一次婚前性行为对她来说意义极其重大。如果袭人是全方面位影射宝钗,那就显而易见了,宝钗在后面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大家可以好好想象一下,应该宝钗在八十回以后应该有类似于袭人一样的行为,估计那段描写刺激的情节跟秦可卿的风流韵事有一拼,其实类似的暗示在前八十回中还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分析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深入探讨。这样看来秦可卿的品质与宝钗类似应该是一定的了,“兼美”这样讲还是讲得通的。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V哥掰谎 14930楼 2014-09-20 15:36:21
  然而这里这条批语说得太古怪了,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物所影射的 历史 原型本身就是象的,而且还是一定的,难道说这二位 历史 上真的有原型?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
  而香菱三岁的时候差点被癞和尚化去出家,黛玉自己也讲过在三岁的时候也差点被癞和尚化去出家,这二位的人生经历居然如此相似,梦中的秦可卿又长得又象黛玉又象宝钗,书中的几个女主角之间的关系怎么这么复杂呀?
  书中既然互相象的人......
  -----------------------------
  @火影奈良鹿丸 14932楼 2014-09-20 16:17:23
  宝钗的骚和淫,应该对的是贾雨村的“钗在奁内待时飞”,应该是趁老公贾宝玉离家出走,把野男人贾雨村勾引到家里去行淫,最后像秦可卿那样被人捉奸,阴差阳错又嫁给贾雨村。没过几天好日子,贾雨村却因贪污被罢免(“雨村见一间破庙里有一煮粥的老和尚,又聋又哑”,这是贾雨村的“图”),然后抛弃了宝钗,自己则出家当了和尚,并且在破庙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等到年老时,有一天正在庙(......
  -----------------------------
  你很能联想,不过没有按照袭人的经历去研究,而是自己发挥。宝钗后面的情节应该跟袭人很相似才对。
  疑问十一:宝玉后来听到秦可卿死讯的时候居然吐血了!他这个反应为何如此夸张?宝玉跟秦可卿到底应该算是什么关系呢?好像宝玉在别人死从来没有过类似的表现。而更让人感觉到神奇的是在第十三回宝玉吐写这里有一条批语:
  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甲戌侧批: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搊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从人役,拥护前来。
  宝玉懂得还挺多,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年还知道这么多中医术语,都能自己给自己诊断了。而且吐完以后跟没事人一样,活蹦乱跳地去宁国府了送别秦可卿去了。如果说宝玉吐血是因为跟秦可卿关系太好了,太亲密了也是凑合可以理解的,可这条批语就让人晕了,就算宝玉觉得秦可卿是个管家的好手,不幸死掉了,可他至于吐血吗?
  有人怀疑因为宝玉曾与秦氏梦中有染,所以当场吐血可能还是因情所致,这也是为什么在秦可卿病中期间,凤姐与宝玉在看望的时候,听到秦可卿说得那些话,宝玉居然当面哭了,说明二人的关系确实不太一般。
  其实书中前后死了不少人,宝玉都曾经历过,可都不象这回这样反应如此强烈。宝玉跟晴雯的感情也不错,她死的时候宝玉非常伤心,心疼成那样,可也没有吐血呀?也有人说宝玉跟晴雯没有发生过什么,没有肉体的接触,所以还不至于吐血,可我们再想想宝玉跟秦钟关系非常不一般了呀,应该肯定有肉体上的接触,可秦钟死后宝玉难过了很久,也没见他吐血,所以宝玉在秦可卿之死上表现得非常另类,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这其中一定有深刻的含意。
  而这里的批语为什么要说秦可卿应该是个继家务事者呢?虽然她也参与管理宁国府,可也没有见到有什么大的成绩呀?难道是让她接尤氏的班吗?感觉她跟管理荣国府的凤姐根本没有可比性。再说宝玉是一个“潦倒不通世务”的纨袴子弟,他从来不关心家务事,酱油瓶子倒了都不会去扶的,怎么忽然关心起家务事了呢?这太夸张了吧?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在第六十二回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看看宝玉活得可多潇洒,他才不关心家里这些俗事呢,正所谓宝贵闲人,就算天蹋下来只要不砸到自己,就会跟没事人一样。在第七十一回里尤氏是这样说他的:
  尤氏道:“谁都像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
  这些地方都是宝玉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呆呆傻傻的,饿了吃,困了睡,猪一样的生活。而这一回因为秦可卿之死让他想起了家族大业,还为此吐了血,确实很奇怪,这些古怪的地方一定要有合理的解释对成。
  疑问十二:秦可卿为什么会是上吊而死的呢?为什么不选择别的死法呢?应该说自从崇祯上吊以后,汉人就开始流行这种死法,成为一种时尚,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秦可卿上吊也一下子把那么多研究人员带沟里去了。应该说《红楼梦》中上吊的人很多,但实际上也有别的死法,比如尤三姐抹脖子,金钏跳井,可秦可卿居然不说换个死法,非要上吊,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里面隐藏一段历史,而且是与崇祯无关的一段历史,鲜为人知,估计当今世界上根本没有人会往那个方向去想。应该说秦可卿上吊而死,是作者对我们的一种暗示,而这种暗示要结合秦可卿身上发生的其他故事来一起解读,可惜的是秦可卿的情节被删掉了太多,所以人们也就对此毫无所知了,成了千古之谜了。其实就算这些内容保留下来了。或者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石头记》钞本上有完整的秦可卿的故事,相信现在的人们也不会立刻能悟出其中的真谛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不是太了解,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比如先秦的是诸子百家,唐朝有诗,宋朝有词,元朝有曲,明清有小说,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流行的主流是小品和段子,这都是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
  《红楼梦》成书的时代人们都流行什么样的文化很少有人去研究。我相信书中的不少隐写的情节对于那时的人们很容易明白是在指什么,所以关于秦可卿身上的这些暗示应该也是那时约定俗成的事。那到底秦可卿上吊自杀象征着什么呢?如果不是影射崇祯之死,哪是在影射谁呢?所以能够正确解释她上吊的含意,也是对秦可卿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其实我总结的问题应该远不止十二个,总之合并成十二大个,容易让大家记住,也跟《红楼梦》的作者学的,凑个数。也许我有可能丢下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帮我补充,我会将其放到我的文章中,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全面,以求挑战,从而使我的理论更完善。
  应该说本文中这些疑问都是很难回答的,如果想找出秦可卿真正影射的历史人物,必需要能合理地解释以上所有这十二大疑问才成,可以确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秦可卿之谜被人们猜了三百多年,大家还是对她所影射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所以说《红楼梦》一书的命运真是曲折多多,现在在“红学”错误理论的影响下,对秦可卿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象样的结果,有胆子大些的人在清朝历史中玩“关公战秦琼的游戏”,得出的是荒诞之极的结论,根本不值一驳,应该说没有一个专家可以面对本文中的这些问题。虽然现在开始有些人认识到此书的背景是隐写明末清初,但他们狭碍的理念与苑囿的思路也将自己引入岐途,往往不知道迷途知返,而是一条胡同走到黑。我一直在强调作者不仅是个大文人、大文豪,而且还应该也是个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仅用文学的思维来认识他们的作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作者的创意简直变态得很。
  哲学中有一个观点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说法是很对的,尤其是在“红学”研究中,绝对不能钻牛角尖,要眼界开阔,善于合理的将种各资料进行广泛联系,并能够找到多路途径来互相验证,才有可能走对了路。不能望文生义胡联系,而且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时刻进行修正,而不是明明看着有问题,面对那么多有力的质疑还铁嘴钢牙,那真的跟邪教不远了。
  当然这些都是方法论的范畴,除了这些,还要看自己的悟性了。相比之下,现在是“红学”研究的一个最好的时机,因为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且我们也能很容易地得到多得多的资料和信息,民智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交流也有了很多的途径,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把“红学”研究上升一个高度,否定各种“红学”谬误,那也是这个大时代的悲剧,也让我们愧对我们的先人在那样可怕的环境下为我们留下的世间罕见的史料。
  秦可卿这个角色之所如此难解,是因为作者对她的设计完全违反了我们一般人的思路,而且要求研究者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的知识。也就是说作者设置这些谜从某种角度来说并不是为了广大普通的读者,而是为那些大才子、大文人猜的,所以真正能破解的人需要深厚的国学功底。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作为我这样一个理科生来说实在是强为所难,但我的优势就是脑子不死板,不是一成不变的,勇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反思各种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善于用灵活的思路来分析问题,在兴趣的趋使下不断钻研相关史料,相应地弥补了我在这方面一些的不足。
  经过我多次的推倒重来,终于能够一层层地剖析了秦可卿这个角色,得出了让我震惊的结论。我认为秦可卿身上有着三层影射,一层一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一层比一层藏得深,三层是个有机的整体,都很有象征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秦可卿的原型如此难于解读,因为从来没有人看出过她身上所影射的不止一层影射,所以把三层的事搅在了一起,放在秦可卿一个人身上,自然是越看越乱了。其实作者和批书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暗示,但又不太明显,而且太难以置信,所以一直没有让人真正悟出其中的奥秘,也辜负创作者样的一片苦心。
  而我的这三层理论是建立在秦可卿的故事没有完全删除的情况的解读,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每一层影射都能回答本篇文章中的一些疑问,三层影射正好能全完合理地回答所有问题,我甚至还可以参照三层影射的人物所对应的历史材料,可以告诉你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一些细节是怎么回事,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些不知道的细节以及原因,应该说相当神奇!同时我也将告诉大家秦可卿的故事被删的真正原因,进行删除的人的心路历程,以及删除的后果。我将会由浅入深,一点点解读,而且努力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让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她,努力使大家能够非常信服,从而彻底了结秦可卿迷案。
  这三层中第一层相对容易找出来,只要认真看懂了我前面的文章,就有可能悟出个大概来;而另外两层应该说非常难,尤其是最后一层,应该说难到了极点,我相信不是我的灵光乍现,这个问题不知道还要等到哪年哪月了,这一点也不夸张,之所以我这么不客气,因为这是画地为牢,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没话可说,因为我早说过,这个“红学”圈子是个江湖,特别的混乱,防不胜防。
  之所以我对我的理论这样有把握,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我确定的故事背景是可靠的,几个主要人物王熙凤、黛玉、宝玉所影射的历史人物可以成为我确凿的证据的基础,这是当今所有专家无法比拟的。而基于这些条件,我能够给大家彻底揭开一个真正的、全新的秦可卿身份之谜。为了讲得深入全面,我在后面还将有好几篇文章。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第二十二章 秦可卿之死的时间错乱
  在《两株枯木》一文我介绍了黛玉姓“林”的原因,因为明末的两个皇帝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木”字,黛玉姓“林”是指生活在天启朝和崇祯朝的朱由检之意,这也是指《红楼梦》这部隐写的历史主要讲述的主要时间范围,应该说这个解读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为解读此书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线索。如果想知道秦可卿的原型,也必需将其放在这个大的时间框架下来研究,有一个宏观的眼光,而不是仅盯着一些小的细节不放,而且要多方面契合,应该把我在前文中提到出来关于秦可卿的十二个谜团都一起全都给解决了才成,貌似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所以通过对秦可卿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红楼梦》的整体认识得到一个飞跃,同时可以与其他方方面面的推测互为印证,从而更能证明整体理论的正确性。
  而想能做到全面系统地确定秦可卿身上的秘密,并且能够找到充分、详实、可靠的结论,解开所有关于秦可卿身上谜团,相信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而不是简单地猜测,在这方面一定不要用传统的解读方式,非常需要有想象力。
  在前面关于黛玉丧母进贾府的情节中,我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射历史的时间点,也就是崇祯皇帝丧母的时间: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应该说这个发现具有史诗性的意义,因为有了这个极其重要的时间点,我们的“红学”大厦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支点,眼前一下子就清晰了,就可以在上面顺藤摸瓜找出精彩的历史来。比如在1614年之后,出现的主要事件就是宝钗一家进贾府,我根据刚才这个支点推论出这是在影射满清在1618年开始打大明江山的主意,与明朝公开做对,书中用宝钗与黛玉开始争宝玉来形容,这一结论就是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得出的,我在前面的分析中找到了不少证据,应该说可靠性很高。
  而之后书中介绍了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去逝,这似乎应该是影射1620年崇祯皇帝的父亲之死,这一个时间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我们就再不是象以前人们那样盲人摸象了,也就是说我比其他的研究者具备更多的可靠的论证基础,有这些得天独厚优势。
  然而我们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的时间是错乱的,书中交待的很多时间与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仿佛根本对应不上,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用书中的时间来推测历史上的时间,而且秦可卿之死的前前后后的时间充满了这类的错乱的地方,让人实在是头疼,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vgim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