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士峰风 62153楼 2013-02-25 11:50:08
吃饭吃饭
-----------------------------
悲催吧?周五的止损(54开仓的)58居然没有成交。原来是我没收盘就关闭电脑了。另一台机子我以为放了,结果没放。结果就悲剧了。尼玛,最后头昏昏。
@obil 62109楼 2013-02-25 00:56:11
清华那个案楼主有何看法?
-----------------------------
投毒案还是爆炸案?投毒案没有细节公布出来,警方没有任何信息披露。我不是算命的,没有细节,说不清楚。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也说不清。
如果单纯从双方的表达上,只能做出分析,很难得到结果。
案件中,最坏的应该是清华。完全撇清责任,一开始不配合调查。制使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而清华学生的水平在这件事上表露出极其糟糕的集体低级,不论是成熟度还是思维的严谨,都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指责孙维的一方,完全是在攻击谩骂,拿不出有效证据,对孙维的辩解,他们的反击推理又漏洞百出。让人在想,如果中国的jy出自这样的学府,后果可想而知。
@左右耳光 62155楼 2013-02-25 11:56:27
判断:豆粨如果不是超级变态,现在的横盘该是把下跌级别放大。说完后心虚,哈哈。等走势验证吧。
-----------------------------
美豆的走势无错,周五我反手也还是在说,连豆走的莫名其妙。这种反动,会损失很多利润,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搞。而美豆都肯定是要继续跌的。我都怀疑,连豆主力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如果是,那也太孩子气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双方争辨中表露的问题。
首先孙维倒底什么样的人?这很关键。
正方,孙维是一个心直口快但为人不错的女孩。
反方:基本是谩骂,说孙维小肚鸡肠,好嫉妒,报复心特别重。
通过梳理各方信息,正方的说法较为可信,反方谩骂却拿不出任何事例去证明孙维的小肚鸡肠,好嫉妒,报复心特别重。这就比较奇怪了。需要注意。
二:孙维和受害者的关系到底如何。
正方:关系算是不错的了,很多同学关系都不好,有圈子。大部分人互不深交。
反方:孙维极其憎恨受害者。就像白雪公主里面的毒女王(这不是我矫情,看了那些清华高才的表述,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和事例,我只能去用这样的句子还总结他们的表达)。
通过各种情况的梳理,正方的说话可能夸张,没有那么好。而反方的说法,毫无事实证明。
三:受害人性格如何。
从正反方的说法,都指向了,受害者得罪了不下于两个人,而且关系恶劣。而在社会学的角度,受害人是一个E态性格,比较外向,活动能力很强。
@术士峰风 62166楼 2013-02-25 12:28:32
不过嘛睡哥,即使那天涨停,我也觉得你手上依旧有空单
-----------------------------
你也太坏了。嘘
四:作案动机
反方(包括警方):受害人在什么音乐会(反正就是什么表演)上是第一主力,孙维只能做替补。所以动了杀机。
正方:孙维和受害人学的乐器完全不一样,没有替补这样的说法。
通过梳理,结论很奇怪。个人认为反方的观点匪夷所思,但是北京警方采信了。我相信北京警方不至于那么糊涂,既然采信了,可能有道理。如果有道理,那么关键点就出来了,孙维如果真的这样,那么其必然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从孙维的成长来看,没有证据证明这个论断。
而孙维说乐器不一样,就不能替补,这也未必。最重要的,当时的校方三缄其口,制使这种细节得不到印证。
铊ta中毒。。。。。。。。
这让人很伤脑筋。因为太奇怪了。正方对此很是气壮。但是在我看来,铊中毒,对于正反方都毫无有利之处,甚至,这个最重要的投毒方式,对正反方都是致命的弱点。
正方:只有孙维能接触到铊。而且时间点完全吻合。
反方:当时校园管理极其混乱,几乎每一个人只要有心都能取得。
正方说法,我只能说是事实。但请注意,这只是事实之一。
反方的说法,得到了几方证据证明。而且从我上学的经历去看,清华校方确实是对毒物管理失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受害人应该向清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不过好像过了追诉期。)
这里面我为什么要说,对于正反方都是致命伤呢?从上面的梳理,对孙维有利些。下面来细说。
孙维,这种投毒方式对她很不利,首先取得毒源,时间,都对她完全的不利。
但是请注意,最大的不利,往往是有利!
请问,如果孙维真的是投毒者,她怎么选择了一个自己正在接触的有毒物?这等于承认:“是我干的。”这太不合理。
不过偏偏是铊。铊中毒十分罕见,而且很难查出来(国外暗杀曾经常用)。如果说孙维利用了这一点,想神不知鬼不觉的造成受害人暴亡。那么确实选择铊是最佳的。因为根本查不出来,受害人就很可能死了。这一点有对孙维十分不利。因为罕见,所以她脱不了疑点。
所以,北京警方最后把目光投向孙维,并不是没有道理。
而反方,也很不利。为什么不是其他毒物?为什么就是孙维接触的铊?你可以说,铊中毒神鬼不知,孙维利用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不能排除,第三方利用了这一点。
而且很怪异的,为什么受害人在医院,医院都束手无策,学生群中利用网络,突然就爆出了:“是铊中毒!”对,我不怀疑同学间的见死相救。但是,还是存疑。
最后是投毒方式:
最后证据证明,毒物是拌在饮品中的,咖啡和牛奶,两个说法。但是这个不太存疑,确实是拌在饮品中的。
这里有个投毒方式最关键的点:二次投毒!
这对孙维就太不利了。
如果是嫁祸,绝无理由希望受害人速死。因为死了,就难说了。起不到嫁祸的目的。
恰恰是孙维,第一次投毒,并没有起到莫名其妙暴亡的目的。她,是最有可能二次投毒的。
请注意,又是清华校方,让这个关键点变得扑朔迷离。
二次投毒到底是什么时间段?受害人到底是什么状态?警方知道,但是没说。我不知道,这就累了。
我的看法,1如果两次投毒,时间间隔不长,且第一次投毒后,受害人状态还不危急,甚至返校,那么孙维继续投毒的可能性为零。因为没有达到神鬼不知,让其暴亡的目的,再用铊,这等于是把自己完全暴露。
2如果第一次投毒,受害人就很糟糕,但是一时又死亡不了,那么孙维再次投毒的可能性就很大,因为拖得越久,铊中毒的真相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很奇怪,我不知道北京警方到底掌握了什么资料。从我的判断,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孙维很难接触到受害人,二次下毒非常难。
倒是当时在受害人病程中的身边人,有重大的嫌疑。这些我想北京警方也应该考虑到了,所以说,警方有我没有的资料,我这里不好去论断。
还有就是受害人的咖啡杯。
反方说:杯子最后再孙维的箱子里出现,并且清洗过。
正方:对这事没有具体的回应。
最倒霉的,有没有这件事,我都无法得知,因为警方没有说明。校方他妈的一问三不知。
但是从孙维的回应的句子中,似乎说明,杯子事情确实有。但是具体情形很难去说明,到底在不在箱子里?还是在床底?
投了毒,警察已经紧张调查了,还把受害人的杯子藏在自己箱子里。这可能吗?或许吧,反正我看了清华学子的互相激辩,我也怀疑,孙维确实这样干了。因为大家的智商都不高嘛。
总之,孙维确系有嫌疑。但请注意,只是嫌疑,不是罪犯。不用谩骂。
其次,我没有资料。在目前情况下,特别是孙维放回来。我看清华中有些人反应极度过激。懂吗?超越了正常的义愤。
而且,话语中出现很多谣言体。比如:我都要死了,你们就放了我孙女吧!比如:打死了放出去。
这些话太有明显的主观情绪,不是正常的表达。一个高干,临终不太可能这样表达,就算他想维护孙女,绝对不会用这种口吻。而一个公安总长,就算不得已放人,也绝对不可能说出这么冲动的话。
而且,反方中有一些人的表现,或者是一个人的表现,我就是感觉不到他对受害人的爱,我倒是强烈的感觉到他对孙维的恨。有一种欲知其死地的强烈情绪。
当然,最后我还是要强调,我没有第一手资料。以上都是我的分析。我在这里只能选择相信警方。
所以,重复:孙维有嫌疑,很难脱清干系,但,她现在不是犯人。
二:此案有第三方主导的痕迹,且从目前的资料看,这种主导的痕迹较明显。案件本身不难,可是因为校方当初处理的因素,致使很多第一手物证,证据都显得单薄。
以致现在很难去继续追凶。我只能说,凶手必遭报应。
最后我说一句主观的话
受害人,想致她死地的人应该不多。
而孙维,高干后代,嘴巴不饶人,想整死她的高智商的第三方,我看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