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继续说易经,上一次说到了需卦,坎上乾下。这次说的是讼卦。坎下乾上,乾天坎水。而这一卦而很有意思,缠论和本楼的朋友都应该比较喜欢,因为他是一个背驰之卦(这个我个人有保留意见,通行的说法是背驰之卦),不晓得缠师对此是不是有研究,不过易经缠师是一定看的,而且看得明白。而这一卦有意思的还在于本人一向喜欢和人打嘴仗。讼卦应该是我做的最差的一卦了。
一点准备没有,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存谬难免,以后重辑。
古人认为,天气清而上浮,水流力而下往(原话记不得了,就是这个意思吧)。讼卦乾天上,坎水下,互相背道而驰。相悖而合,必起争端,口舌争斗,在所难免,共居一处,岂不相斗?
比如我们来看国共两党,这里可以说,以后未必能收录进书(负责审帖的版主别太认真)。国共两党分分合合多少次,他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特别是早中期,他们绝对不可能在一起,为什么呢?因为两党的终极目标不一致,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两党实现理想的方法也完全不一致。其实这导致了国共之间很多恩怨。甚至是最终蒋用屠杀的方式来解决争端的根本缘故。我们都知道,国民党讲的是三民主义,这里面包括了商人,资本家,地主。而中共,尤其是早中期的中共讲究的是无产阶级专权。看清楚了吗?这是最大的矛盾。很多人写过蒋“背叛哥们,屠杀同志”的事情,很多人却没有说到点子上,扯了半天的权力,我认为蒋固然专权,中共固然专政。但两者在那个时期都没有到了为了权力去互相残杀的地步,蒋如果是这样的人,那他就不是蒋,充其量最多一个大军阀,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那么为什么说两者最后搞到你死我活是因为两者的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不一致导致的呢?
@时时不忘自省 81704楼 2013-07-20 22:33:40
桔子咋样了
-----------------------------
争了一下午咬不咬屁股。现在累了,睡了。不过她刚才叫我,我没听见。一会我会倒霉了。所以上来写写东西,平静一下我惴惴不安的小心灵。
在大革命破产(也就是“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前,我们需要看的是国共合作,但两者都在做什么。国民党蒋介石正在全力梳理全国,平衡各个阶级,除了矛盾,他希望有个安定的环境,而且他缺钱。一个人可以缺钱,只要吃得饱肚子。一个老公不能缺钱,全家指望着呢。而一个国家的元首就更加不能缺钱了。更何况外族虎视眈眈。日俄血眼通红的等待。这个时候,蒋介石是清醒的,那时候我们不能去猜测毛是否清醒认识到这些。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共的高层当时并没有想这么深。而蒋介石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日子不好过,时间紧迫,别人拿着刀,你手里拿个棍子,你能不急着去搞钱买刀?那么在他面前就有三股势力必须去结盟。说难听一点,是利用。地主阶级(乡绅),资本家(商人),一些底子厚实军阀(如张学良)。我们去看国民党史,我们其实是可以发现,蒋介石在这一时期做的事可圈可点的,这些正是他擅长的,我个人认为,用权谋去平衡和利用各个势力,这一点是蒋介石的长处,同时期无人可比。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共当时在做什么呢?(还是请版主别激动,以下要说的,就是在中共党史里面都有详细的记载,中共也是自我反省那段历史。)
而中共当时身份合法,甚至比较不受约束。这就比较要命了。苏俄早期那种狂热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行动对几乎每一个中共党员都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吸引力(这里面或许有人天性嗜血的缘故?后期的red高棉大屠杀实际上也是受了这种苏俄早期大清洗的影响。)
据官方的记载,当时在武汉、江西就有多达近十万地主甚至富农受到残酷冲击。家产被清分。稍有不从,被殴打行刑。到了失去控制的时候,大量地主富农被杀。一色革命正在演变成一场屠杀。而这个过程最糟糕的时间持续了两个月多。在这个时候,国共两党发生了争论,争执。而我们也可以想象,当时的国民党高层雪片一般接着全国飞来的报告,这种压力可想而知。而最要命的,如果不阻止,势态似乎就要失控。且各阶级矛盾已经激化,各阶级对联合政府的不满已经喧沸。蒋的整合国家,养精蓄锐的政略收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争论,争执之后,本该有箭拔弩张,可蒋介石是很坏的。他不动声色,最终突然发动了“背叛革命”的大阴谋,直至清洗中共出局。这个蒋介石真的太坏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共一开始就像讼卦,两者目标、方法完全背道而驰。而某一爻如果发生激变,那么就是大凶。
上面说到激变。讼卦本身虽是争讼之卦,背驰之卦。但其未有大凶之爻。这是为什么呢?呵呵只要是谈,坐下来谈,站起来骂,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弄得刀兵相见。就如天往上,水往下,虽然背道而驰,但也不至于激烈绞杀在一起。而讼这个字,本来就有言公的含义。可以公开说嘛。就是骂娘,也可以公开骂嘛。比如“讼见讼言”。公开的用语言去争论。这便是讼。
所以说,中共当时的一些举动是已经超出了讼卦的爻,而蒋介石的举动也肯定的变爻了。变了,就成大凶。呵呵,天下事,不出《易》尔。
@yyzdoufu 81716楼 2013-07-20 23:02:56
桔子的痛,我建议可以看看美国一位医生写的《希望--战胜病痛的故事》(书号ISBN 978-7-5357-6912-1),作者和桔子的疼痛有一些相似,或许有些帮助,作者的建议是重要在于锻炼好肌肉和韧带,改变疼痛的神经回路。
书中作者主要探讨了心理、精神层面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心中希望、他认为有些疼痛不是器官损伤的原因,而是神经的痛苦记忆引起的身体回避,用例子说明安慰剂、内心希望对疼痛的影响。
作者还用用自己脊柱的......
-----------------------------
谢谢,她不会的。今天她说的最多的三个字就是“我不要”。还是让她掐我吧。这来的简单易行。
@pzgan 81718楼 2013-07-20 23:09:19
睡哥好,祝贺睡哥睡姐平安归来。
最近对自己的交易做了个回顾,很是感慨,跟你倾诉一番:
作为一个97年入市的老股民,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短线交易,追龙头、炒轮动。。。各种方法都试过,却始终无法得到质的飞跃。学了2年缠论,今年2月份以来从头到尾看了3遍睡哥的帖子,很有收获,感觉对市场认识更加深刻,交易胜率也大幅提高,但6月一个大幅震荡,半年收益由盈转亏。
前天把过去5年的交易记录统计了下,......
-----------------------------
我开始的五年和你一样!
好,上面说的,大家应该对讼卦有了一个形象的了解。也对易经的神奇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正经开说。
—
—
—乾
--
—
--坎
卦辞:有孚,窒惕(注意这里的断句,很多书上四字相连,不对),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彖 象不必多说,说的流畅。简明易懂。
而卦辞,很多人很多个说法。虽然大致上意思都相近,但我觉得这不是治学的态度。这一卦本来就比较明确,解个卦辞还不认真,这就说不过去。
我们来看一个比较搞笑的说法:有俘虏啊,关起来,警惕的押送(宋押司?!),中途是吉的,终于凶,(因为有逃跑了)。这种情况看到大人有利(给自己作证么?!)。渡过大河不利(害怕全跑了?!)。
这个。。。。。。我能不能爆粗呢?我还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那么我们怎么来解释呢?前面我说其他卦时说过,要紧扣主题。讼这一卦用抓俘虏,丢俘虏来做卦辞,肯定是不对的。
讼,我前面说的,其实是公开的争论,公开动手呢?那就是“争”字了。而古人公开争论,讲究的是信。“有孚”就是有信。“窒惕”堵塞,惊惧戒备。这里其实就是点题了。为什么会有争讼?自然是有一方诚信,有一方不诚。或者说:有一方客观,有一方矫情!不然吵不起来。而讼的本意,就是乙方必须说服,或者说辨倒另一方。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讼啊,怀着自己的信念,求将对方的道理堵塞,又要戒备对方(请注意,这里是双方都想的,所以断句不能是三一,或是四字一句)。“中吉”,你说这是押俘虏,这里就解释不过去,俘虏一定是最后才逃跑?我怎么就觉得中途跑的概率最大?中吉很好解释。双方互相想着辨倒对方,想办法堵住对方,而自己都很小心警惕。那么在这个时候都是吉利的(大家都在用心)。“终凶”,这个就比较有智慧了。讼到最后,必然有个结果,一方失败,还人“公道”(赢者的公道),一方胜利,却因为是公开的讼,最终还是留下了祸根,结怨对方。所以易经说,讼,终凶也。呵呵,老人家的智慧啊。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在易经中这两句频率很高。要么就是反过来说“不利见大人。利涉大川。”
其实每个解释都要扣住当下这一卦的主题。不然就是囫囵吞枣。甚至乱解。
彖曰:“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这个解释比较中庸,有点讨巧。含糊了一些。
我的看法是,讼,能在中正的官前,这是有利的。而不利涉大川,这是告诉我们,再有争讼的时候,你不该远离你的家,不然会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来自于家。当你丢下现在就要面对的争讼,出去。这对于你的家是有危机的。水浒传大家都看过,其实看明白,你会发现,里面很多好汉真是在争讼之时离家远行,结果家门招祸。当然,有主动离的,也有被人调离的。不管这么说,施耐庵很懂讼卦的卦辞,并加以利用,做成一个故事套。
呵呵,
今晚先到这里吧。明天细说六爻。
老臣去看看娘娘出汗没。她不能开空调。
各位晚安。
还有,讼不单单是个人的,也能使群体的,国与国的。安。
最后谢谢所有朋友的建议和办法,我都认真看了。真的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