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的脚比桔子的好看多了。这一点她一直耿耿于怀。哈哈。维持一下我的小自尊。很多时候,魅力真的不是靠努力得来的。比如像我,天天回答技术问题,上赶着说易经。还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哄着诸位。诸位倒也给面子。可那个妞一出场,我基本就是旁边跄跄去的货了。
不是吗?如果我和橘子有了争论,这楼里肯定是一边倒的站到桔子那边去,我这里,瞬间变成我一个人面对无数双谴责的眼睛,还有在你们簇拥下,那个傲气的小丫头。左右两元大将幡,右书:云南讨睡大将军峰风;左见:魔都平哥大元帅抹抹。其后更是:人头攒动帧帜展,极目天地护桔军!
我顶你们的肺。。。。。。。。
不是吗?凭什么她放我照片,我就是怪蜀黎,大背头,语文教师了?凭什么我放她,她就是七仙女,小黄蓉,倾国倾城了?凭什么呀?
我不服。
良心啊。。。。。。。。她今说了这个区别,当真把我气个半死。以后不带你们这样来的,我太没有面子了。下次尼玛,桃然,时时,咖啡,谢师伯,你们必须和我一条战线。谁跳槽谁就没有小鸡鸡。
气的凉水塞牙缝,放屁都砸脚后跟。气归气,不平衡归不平衡。我这满楼的屁话还是要继续的。今天说讼六爻。
@人可乱睡股不瞎买 82305楼 2013-07-24 20:56:32
不是吗?凭什么她放我照片,我就是怪蜀黎,大背头,语文教师了?凭什么我放她,她就是七仙女,小黄蓉,倾国倾城了?凭什么呀?
我不服。
-----------------------------
@fangzhu010 82314楼 2013-07-24 21:05:52
看到了橘子的,没看到睡哥的大背头,可惜了。
-----------------------------
我不觉得,你这是要和我站在同一阵线上。
需卦之后是讼卦,两卦颠倒。需卦已经解过了。睡哥曰:人人有需,得其序而治,乱其序而争。我们来看老祖宗是不是又有趣儿。这个卦象的排序都做得如此周密。睡哥又曰了:万物有用,变成其利,人人求利,本需,过则必争讼。此天下道。
这就更加清楚的明了讼的由来。我们再延伸出去,讼难免口舌,有人慷慨陈词有人无赖辱骂,但这都是讼,公开的骂娘也是讼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都是口业,都是在造业。我们现在再到佛学的角度去看,为什么佛家认为口舌争讼是造业呢?呵呵,因为都是求利,都是偷心不止。呵呵,看明白了没?佛的道理,在易经中早已很明白无误的摆列出来了。所以万法归宗,没有必要区分长短,智慧也好般若也罢,都是明澈。
@mtt01 82332楼 2013-07-24 21:36:07
我家那个正在凶巴巴拿放大镜准备找我毛病的都被睡哥逗乐了。
-----------------------------
为什么?求八卦。
讼卦六爻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这一爻比较明确。我们先要从讼卦的卦形上去说,第一爻初始,为阴,对于一,不在其位,所谓生而弱有不得其位。这本是很不利的一爻,不是么?可这一爻的结论是终吉。我们来看为什么。
不永所事,不要长久的去陷入讼事;小有言,你只需要表明你的态度,最终是吉利的。
当你毫无实力的时候,遇到了讼(这里在现代可以演化为污蔑谣言中伤等等口舌),你所处的环境又不利于你,那么你只需要说明你的态度就可以,不需要去和别人争论什么,更不需要去争讼,因为摆明了形式对你不利。这样避开不必要的陷于口舌是非,对于急需发展的你是吉利的。
而一个正常人,出在这种时候,多数都不会去争强。所以,这一爻,是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三百户,无眚shěng。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请大家注意了,这一爻,历来争论。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应该说,只要偏离不大,这一爻并不要去争什么谁对谁错。我是能说我理解的。
我与别家的不同在于这个“逋bū”字。这个是是逃亡的的意思,不过这一爻中应该是引申为隐藏低调。这很关键的。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三百户,无眚shěng。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请大家注意了,这一爻,历来争论。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应该说,只要偏离不大,这一爻并不要去争什么谁对谁错。我是能说我理解的。
我与别家的不同在于这个“逋bū”字。这个是是逃亡的的意思,不过这一爻中应该是引申为隐藏低调。这很关键的。
有人说,讼失败,回家后逃亡,他的乡里(食邑)没有收到他的连累。
这样说,似乎没有为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样说能解释这一爻的意义,位置,和逻辑吗?我觉得这存在很多硬伤。因为第二爻,阳得其位,虽在下,犹有发机。
而我们来看,古籍中有“狼失声而逋”“逋客避薮”。这里的含义为隐匿,低调更加贴切。
我们再来看一段公案,就是周文王和纣王的老八卦了。
纣王是个怎么样的人呢?——“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文王又是个什么派头?——降生的时候有仙鹤含着一本朱砂天书,落在他家的房顶上,上下来就是四个乳头,(则个。。。。。。。)长大了龙颜虎肩,身长十尺。
呵呵,我们细细品味这些记载,你们发先生们有趣的现象么?或者说,其实历史的真相就在这两人的描述中哦。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来,纣王这个人绝对是个不世出的奇才,而实际上现代考古的发现,纣王对中华的开拓是有功劳的。甚至对文化的进程也是有过贡献的。这个人武力似乎只有后来的项羽可以比拟,口才估计苏秦张仪也不是他的对手。这个人,基本是个能人,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自大。别说他残暴,在奴隶时代,他的作为不能说是多么的唯一。
反过来再看文王,好么~这家伙,我就看到了一个词:“炒作”。还有就是野心!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政治权谋始于周文王。我觉得这话,大妙!
从上面的掰开历史的菊花,我们可以知道历史的真相。一开始,文王对纣王的大放批评是肯定的。这个史书记载当是准确无误。那么关于讼卦的九二我们就知道在说什么了。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三百户,无眚shěng。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文王在小有根基之后,整个家族谋划已久的图谋在他的血液里已经蠢蠢欲动了。而纣王的自大和恣意妄为,让他觉得这是攻击纣王的好机会,所以他和很多人一见面就批判纣王。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纣王他知道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纣王没有杀文王(怎么失败者的历史都一样?呵呵)。文王的部族为了救他,给了纣王很多好处。最后纣王再逼着文王喝下他大儿子的尸体做的肉汤后,放松了警惕。放了文王,文王回到他的地盘,开始变得很低调,对纣王恭恭敬敬,甚至把他地方税收的一部分加送给纣王。
那么这一爻还不很明白?文王起讼言,败。(被囚禁)被放归后隐匿了自己的图谋,低调行事,还加送纣王自己收来的民脂民膏。最终逃过一劫,才有了最后翻盘的可能。
我们再来看象里的解,这就有比较尖锐的批评了。你刚才初六的赢弱中走出来,以你九二的身份去叫板九五,这是很傻逼的事情!
“掇”:自己捡起。“患至掇也。”这场祸事完全就是你自找的!
呵呵,这不论是从卦象,卦形,爻位,逻辑,都是这一爻的经典所在。非常的有趣,也非常的耐人寻味。
补充说一下,卦由上下两卦组成,九二和九五,分别是下卦上卦的核心。所以象卦说,在讼这个卦象里面,你下卦坎的核心去叫板上卦乾的核心。你他娘的是吃多了!只能有一个核心哦。现在也是哦~亲们!哈哈。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这一爻阴,也是成下卦之爻,阴成于阳位。当顺。也就是说,你要想保住眼前的资本,你就必然要去顺从,顺从这位置的阳,顺从你的上位,起码不争。这一爻似乎没有提到争讼,实际就是点明不争讼。
安心食守你的家业,艰难的小心翼翼的坚守你的道义,最终会获得吉利。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的跟随君王做事情,有成就没有成就,都要记住成就不是你的,是君王的(这会避免再起争讼)。
这一爻进一步说明了如何去低调做人,如何去积蓄力量,如何去顺从比你强大的人。说白了四个字: 韬 光 养 晦 。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讼卦第四爻,阴位得阳,有强起之意。这一爻和九二一样。都是“不克讼”。我们说过,争讼都是公开的,那么得到谁的裁决才是最公正的呢?皇帝?法官?都错啦,是人民。讼之九四,虽得阳而不得其位,命不至也。
我们能不能想起一件事,就是武王伐纣。大家都知道,武王集结了部分诸侯,准备不再忍了,翻天了,可他走到一半,突然就说出了,纣王气数未尽的话,掉头回去了。那么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这个决定。大家可以说他打退堂鼓了,就回去了。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也绝对不是他像书里说的那样对纣王仁慈。绝对不可能!在那个年代,集结一个各部落的军队,去跋山涉水的攻打一个大国,这件事,是一件大事,需要各种安排调度,你说他中途于心不忍就回去了,这可能吗?他想,其他人也不会答应啊!所以,就是一路上他的所见,他突然发现,纣王还没有失尽民心!一个巨大的帝国,他的君主没有完全失去民心,你作为一个小国(虽然你联合了一帮票友)去劳师远征深入敌境,胜算几何?很小,搞不好,能不能逃回去还是个大问号,全部老本都有可能输光。所以,武王的放弃,正是应了讼之九四,是一个审时度势,不得不放弃的事情,而绝不是史书里说的那么仁慈和冠冕堂皇。
“不克讼”,他没有得到最大的裁决者人民的认可。“渝”,矢志不渝。渝,就是改变一开始的想法。
争讼没有成功,接受这个事实,接受智者的劝告,改变原先的想法和计划,回去继续坚守自己的道义(自己的发展计划),不会失去现有的一切,更加不会失去以后的机会。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我他妈真太感谢这一爻了,简单。让我省下时间计划怎么编排底下几个调皮捣蛋的!
讼,大好事!什么时候大好事!?得其位又得其时。不争讼不上位。神都不答应!女神都没有脚丫子给你!
上九:或锡之以鞶pan(第二声)带,终朝三褫chi(第三声)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最后一爻,阳,在成上卦之位,阴位。是明显的做过了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当讼发展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就好像你是能干,君王可以一天赏赐你三次,同样也可以一天贬斥你三次。为什么?因为你以口舌得来的好处,最终因你好口舌而多招诽。故终朝三褫之。象的解释,简单大气,用争讼这种手段过头的去获取功名利禄,最终不是让人敬佩的,没有敬。祸以不远。
参见古籍以口才得位的事例,有很多的。基本上不出易经所料。
当然,易经并没有否认争讼。关键在于,还要自己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