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雄鸡恋上大白兔
看题目就知道要说到法兰西了
请不要脑补傻客气的样子,
那就不想看了⊙﹏⊙b汗
我要说的是戴高乐时期和在他之前的法兰西
在八大公鸡勾搭白兔之前
必须简单的说下大公鸡在欧洲的地位
了解这个,才能明白大公鸡的一切行为
如果说东亚文明的核心是中国的儒家文化
那么整个西方世界的文明的核心
也就是所谓普世价值,
就是法国人的《人权宣言》
17世纪的法国,是欧洲的礼仪之邦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当时无论是宫廷装饰、言谈举止到文学艺术,
还是宫廷礼仪,规则,文件书写
法国的一切都是欧洲各国宫廷模仿的榜样,
这种影响在欧洲持续了一两百年之久
再来说说法语,
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都以会说法语为荣
这种影响从西欧一直蔓延到俄罗斯
在俄国,年满18岁的贵族,
如果不会说法语,就不能结婚
(⊙﹏⊙b汗,看谁还说中国人崇洋媚外)
上至女皇叶卡捷琳娜下至各大作家
会用法语写作或是在文中掺杂法语
而这种情形差不多延续了两百年的时光
直到现在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还是以法语文本为权威
(题外话,其实我很理解法国人在法国不愿说英文的心情
NND,哪个外国人要是在中国用日语问路,那不是找打么?
或许有人会说英语更国际化啊,其实在法国人眼里
英语,不过就是隔壁家二狗子的土话么?O(∩_∩)O哈!)
言归正传,知道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再来说,
为什么法国在铁板一块的西方大国阵营里
第一个向白兔勾勾小手指
二战结束后,
法国的地位一落千丈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都没有法国人的份儿
这让法国人灰常郁闷
可是这个世道,就是实力说话
法国想重振经济挑战米国佬的霸权
但凭自己的力量,又力有不逮
找合作者,英国?那是世仇。
俄罗斯?那还不是做跟班。
这个时候,
法国人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东方
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已然和老毛子翻脸
恐怕在法国人看来,
中国人干了他们想对米国干的事
同道中人啊,
于是法国开始尝试接近中国
1955年4月,国际博览会在里昂举行
总理富尔让组委会给中国发出了邀请函
中国馆展出了10天,
总计有87万法国人参与围观
借此机会,法国和中国开始互派记者
议员代表团也在年底来到白兔的窝窝里参观
二年后,下台后的富尔不鸟丘吉尔所说的“铁幕”
以私人身份来到中国,
这一次他见到了毛爷爷
这也是毛爷爷第一次接见法国人
毛爷爷给他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富尔心领神会
回国后,富尔就写了本书《蛇山与龟山》
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是一句毛爷爷的诗词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这本书的意境,戴高乐将军非常赞同
重新恢复权利后的戴高乐,
开始琢磨如何和中国建交
当然,这只是高层的战略考量
而作为民煮柿油的发祥地,
怎么不管民众的想法呢
关于这一点
法国领导人表示毫无鸭梨
为什么?
话说法国人真是个热爱革命的民族
革命很彻底,干掉了王室,
不像英国人那样供着个老奶奶
支持米国人独立,送给他们自由女神
而当时的法国青年们,
正粉毛爷爷粉得一塌糊涂
巴黎的大街上不乏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
胸前佩带毛爷爷像章的法国青年,
(所以后来法国人才拍了那部电影,
解放军占领巴黎
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当时的白兔,同样迫切的希望与大公鸡交往
重返联合国,五大流氓的席位
打开西方世界的大门,
对当时的我们来说
实在是非常的重要
既然两厢情愿,
是否就一拍即合呢
答案却是否定的
泥轰人的米国粑粑不答应
真是太平洋的警察啊
管的也忒宽鸟。。。
建交的路荆棘密布
为了和白兔商谈建交的事情
总理富尔不得不避开中情局的耳目
号称私人性质的出行中国
即便如此,
之前还加访问了柬埔寨和印度
直到香港过了罗湖
富尔马上公布“特使”的身份
中方也心领神会升高接待规格
调用一节专列车厢挂在从深圳开往广州的火车上
由此开启了真正合作的序幕
(两国建交竟然还要暗度陈仓
时局之艰难哪)
第二年的春天,富尔开始放出口风
公开发表讲话,
说台湾一地不能代表中国
中国应该是全中国人的中国,
法国应该与中国建交
气得头晕脑胀的山姆大叔派出国务卿三番四次约见法国驻美大使
法国人不理会
之后美国人干脆国务院直接照会法国,反对中法建交
管不了法国人的米国佬,开始另辟蹊径
一边造舆论给压力,
一边偷偷派人要求蒋介石不要宣布与法国断交
要让法国人难堪,下不来台
(米国佬也是深知一个中国是我们的底线啊
用心何其毒也。。。)
为了稳定法国人抗住压力的决心
大白兔做出了外交史上唯一一次最大的让步
不要求法方先宣布与台湾断交
只要求法方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方复照愿意建交,
并申明法国政府这一行动意味着法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不再承认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和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这一变通让法国人喜出望外,
事实上文字游戏向来为我白兔所长
1964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
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
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这份只有两句话的建交公报是中国外交史上的特例,
或者可以称之为中国外交史上措辞最为简洁的建交公报了,
但却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引发了“外交核爆炸”。
戴高乐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讲
他毫不吝惜对中国人民的赞美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有着比有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历史,
建立了非常独特非常深奥的文明。”
并且他充满前瞻性的说
正在观望的那些政府,你们迟早会效仿法国
这一举措,让法国的国际地位变得格外重要
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苏联,中国同时对话的国家
对于这一事实,
美帝恼羞成怒,抗议抗议抗议的四次方
老毛子低调,神马神马神马,不关我事
英国人尴尬,或许在琢磨,早知道借着香港先法国佬一步?
日本人蠢蠢欲动,或者我们也可以建交试试?
同年意呆利和奥地利果断跟随法国的步伐
和中国达成互设贸易机构的协议
法中两国在1964年的国际舞台上,志得意满
而紧随其后的几年,两国并没有大的合作
两国都陷入了一场“革命”中
直到1973年,
才开启了各项合作的序幕
一个价值十二亿法郎的化工项目
接下来是科技合作的协定,
这是整个西方国家和我们签订的第一个科技协定
八零年,大亚湾核电站列上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军事合作也在顺利进行中
法国人也拿出了自己的好东西
超黄蜂直升机,超美洲豹直升机,海豚多用途直升机
海响尾蛇航空导弹,舰艇火控系统
甚至传说法国人想提供最先进的幻影2000战斗机
中国与法国的关系一度曾经走的如此之近,
以至于中国的陆军航空兵几乎是由法国直升机构成了作战的中坚力量。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脸红的说
小白兔不声不响的摆了大公鸡一道
还我山寨大国的本色
引进了超黄蜂直升机及其技术后
我们就研究改进了仿制了自己的直升机
引进刚服役不久的“海响尾蛇”舰空导弹系统
1988年中国仿制该系统成功,定名为HHQ-7,
随后发展出陆上型HQ-7,
出口编号为FM-80(“飞檬”-80)。
中国版“海响尾蛇”--HHQ-7的技术不亚于法国原装产品,名声也一样远扬。
八十年代,白兔的军火生意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
接下来该说英国佬了
此前先插播一个历史小故事
不为人知的中英之战
关于鸦片战争,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了
但是可能绝大部分都不知道
中英之间的第一次动武,
还不是鸦片战争
时间是1635年,
英国鬼子的东印度公司同果阿的葡萄牙总督达成协议
同意英国商人自由进出贸易
于是到了那一年的年底,
一个叫威德尔的上尉就带着查理一世的训令
率领着六艘船来到中国
威德尔的船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到达了澳门
虽然有着总督的命令,
但是这严重伤害了当地葡萄牙人的利益
葡萄牙人不希望分英国人一杯羹
于是就告诉中国官员,
说他们是荷兰人,请驱逐他们
(明政府讨厌荷兰人)
得到中国官员的许可,
于是葡萄牙人就开着巡逻艇驱赶英国人
英国人一看,
这没指望了,那转道广州吧
历史就是轮回,
这一次的英国人,停泊在了虎门
虎门守军鸣炮示警,英国人直接炮轰虎门
攻下炮台后,威德尔还拆下大炮搬到自己船上
广州当局的反应很快,先礼后兵
先派葡萄牙人诺蕾蒂交涉
英国人随即表示自己是正当商人,把大炮交还
诺蕾蒂带着两个商人携带西班牙银币22000里尔,
以及2小箱日本银币,作为购货的本钱前往广州
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的英国人此时把船开进了广州内河
这是严重侵犯主权的行为
广东海防当局马上派出3艘战船冲向英国船队,
发射火炮和火箭,打得英国人落荒而逃
挨了打的英国鬼子很是憋屈
于是偷偷放火烧了中国人的船只三艘和房子
并且抢劫了30头猪
坏事干完了不纠结了,
可接下来怎么办呢
英国人没种了,又把船开回澳门
请葡萄牙人帮忙转圜下
还是想和中国人做生意
中方最后讨论决定
让英国人提交保证书,认错,道歉
并且完成贸易后马上滚蛋
另外,赔偿经济损失白银2800两
(当时一头猪大概二两多银子)
第一次中英动武,以英国人赔款告终
这场战争中,其实葡萄牙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葡萄牙人最开始登陆中国是明正德年间
当时从屯门上了岸就立石碑以示占领,结果被明军军队驱逐
于是就流窜到东南沿海,又被明军炮轰,只好撤离
到了嘉靖年间,葡萄牙人换了招数,
说遇到了风浪,打湿了来进贡的货物
广东官员收了五百两银子,
于是让葡萄牙人上岸
后来葡人越来越多,
明朝政府就加强了管理
葡人要严格征税,收租,设关,
还有一系列行政立法措施
当时徐光启甚至征了很多葡人雇佣兵
造各种火器,以备军需
这个自由贸易港一直维持到清朝
才散失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