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会有阴影?
因为我们沐浴阳光。
这世上只有没有一丝光线的地方,才没有阴影
那样的地方,有人想去吗?
@A_IRIS_V
不出声的原因
我来猜测下吧
谁出声,那鬼子可以接下句
好吧,那你们来帮我们解决吧
别以为人家会不好意思
叫我们物资直接送到灾区这种事情都说得出口
还有神马不敢说的
鬼子现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白兔,北极熊,白头鹰
谁也不想接下这烂尾的事儿
只好由着鬼子自己搞了
不搞出更大的事之前
谁都不会出头的
@CJ哥哥不CJ
谢谢你介绍的老兵论坛,有心了(
我也要找机会亲自去拜访喜爱
*^__^*)
ps 你ID旁边的粉红色气球是什么意思?
一劳永逸估计不可能了
可以的话,米国粑粑不干,北极熊也要叫唤了
北极熊的灰机也去晃过一圈
估计比我们了解得多点
五大流氓
至少有三家知道事情到了什么程度
法国,米国,俄罗斯
可谁都没要出头解决的意思
@immisspinky
谢谢,我还真不是风雅之士
看着桃花当气球,
O(∩_∩)O哈哈~
@烟雨初休
说得是啊
其实自带干粮的美分,也是值得争取的对象
有JY的倾向,也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
不算恶劣
至于真拿美分的
算了,由他们去
不坏人衣食,好歹帮兔子解决了失业人口问题
今天肯定更新
我都写完了
只是还要整理排版清楚点
马上就贴上来
是个番外篇
和兔子无关
一段值得看的历史
@沉睡的小马甲
爱学习是好孩子,大大表扬一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鬼子还是有不少地方做得好的
不能因为讨厌可恨就全盘否定了
至少音乐和动漫做的不错
我还蛮喜欢看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诠释
角度不同,也有意思
不同国家的中国通
都是非一般的强人哪
@努尔02
我从建国以后开8的了
蓝兔出镜少,也算正常了
委员长日记爱国,地图开疆那一套
实在不值得多说了
如果说要民主
1949年,他就被民主的请下了兔国的领袖者之位
至于对蓝兔还算客气
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
好歹也没趁机独立啥的
都是被现在湾湾恶心的
连委员长也顺眼了不少
番外
德意志的沧桑往事
这里想简单说说德国的历史
或许可以从德国历史中有所感悟我们今天的处境
也可以了解下为什么英法甚至西葡那么多殖民地
而我们眼中和英法一样强大的德国却没有
一部德国近代史,
也是一部在列强中挣扎求存的历史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在波德平原上
东边西边南边都没有天然的分界线,
比如一座山,一条河什么的
在那片领土上生活的古老日耳曼民族在1871年以前
一直都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大大小小的1700多个城邦国家散布在德意志的疆土上
他们有着自己的货币,设置关税
要说一致的,那就是贵族们都说着法语
没有一个统一强力的政府保护他们
德意志的领土那是欧洲列强的竞技场
法国人来了,丹麦人来了,西班牙也来了
他们随意在这块土地上发起战争
更没有实力让自己的船只航行在海上不受欺凌
松散的邦联开始向往统一
而有实力完成这理想的,有两支力量
奥地利,普鲁士
在当时的欧洲,
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统一后强大的德国
西边的法国不愿意,
东边的斯拉夫国家也不愿意
甚至隔海相望的小不列颠也不愿意
所以的帝国向着一个目标努力,
一个七零八落的德国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于是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
大家一起遏制德国
制造德意志各邦国的矛盾
尤其是其中两强奥地利和普鲁士的矛盾
这矛盾终于在1866年爆发
骄傲的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输给了普鲁士
因此退出了德意志邦联
分裂后的奥地利和普鲁士各有作为
奥地利在1867年联合了匈牙利建立了奥匈帝国
当时奥匈帝国的疆域包括了现在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一部份、
意大利北部的一部份、罗马尼亚西部的一部份、南斯拉夫西北地区。
普鲁士也在同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
由德国北边的二十二个邦国组成
邦联里没有南德的巴伐利亚
原因恐怕大家都知道了
当时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的母亲和妻子茜茜
都是巴伐利亚的公主
从1867年的北德意志邦联到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
是谁在这短短的四年时光里
完成了德意志统一的梦想
一个德意志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出现了
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普鲁士的统一德国表面上看是通过三场战争完成
事实上,战场之外的角逐和智慧之功
绝不亚于战场之中的对决
最初的俾斯麦并没有全德上下的支持
他用一场战争完美证明了自己
普鲁士丹麦之战
战争的起因是由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地区问题引起的
这两个地区前者丹麦人多,后者德意志人多,归属不清
但一直在丹麦实际统治之下,德国也认同了一点
不过保持了这两个地区的传统特权
而对于德意志的人民来说,这还是个耻辱
1863年丹麦国王死而无后,
由他的堂妹夫继承王位
这两个特区的人民并不拥戴这个决定,
他们认为按照古老法典,妇女没有这样的继承权
而丹麦方面单方面维持自己的决定并且立法取消这两个地方的特权
俾斯麦知道自己要的机会就这样来临
解决这两个地区问题,
可以让普鲁士成为一直处于列强股掌中的德意志各邦国人民心中的希望
“维护民族主权”,会让普鲁士的威信升到顶点
以军事而论,一个普鲁士就足够揍得丹麦人找不到北
可是普鲁士还是拉来了同是德意志民族的奥地利做盟军
战争的准备并不止于此,
俾斯麦还审视了国际环境
英国,在忙着参合美国内战
法国,在墨西哥焦头烂额
另一个巨人俄国刚刚镇压了波兰
俾斯麦表示支持俄国,这让俄国人非常满意
战争的结果毫无悬念,胜利的双方瓜分了这两个地区
而下一场战争,却是在这两个盟友之间进行
前面说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结局
下面来说这场战争中硝烟之外的智慧
这场战争的争议点就是之前被瓜分的那两个地区
普鲁士向当时其他国家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我们只是要捍卫自己的领土,
我们不想进攻奥地利,
也没做出统一全德的架势
自大的拿破仑三世相信了普鲁士的这一说法
他乐观其成的看着两个国家厮杀
或者奥地利会赢吧,最好是两败俱伤
战争开始普鲁士就势如破竹,很快达到维也纳郊外
当所有普鲁士人都相信他们将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时
俾斯麦紧急喊停,
他要求和奥地利签订合约
只要奥地利放弃荷尔斯泰因和放弃干涉普鲁士统一北德
一败涂地的奥地利当然很感激的接受了这个决定
我们来假设一下,
吃掉奥地利的之后的德国会迎来什么
那么长的战线,欧洲各大国的警惕甚至参与
军人兴奋过后的懈怠
当一切情形转变时,大胜也可以变成大败
战败的奥地利并没有失去原有的任何土地
只是把在战争中得到的威尼斯让给了意大利
丹麦战争中得到的地区给了普鲁士
外加赔款300万英镑,并且承认“没有奥地利参加的新德意志”
普鲁士在在这场战争中,收回了北部四邦
普鲁士王国从此连成一片,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联
第三场战争的结果,
就基本上奠定了德国今天的版图
这就是著名的普法战争
如果说普鲁士士兵的战斗力毋庸置疑
那么俾斯麦的头脑在当时也是无人匹敌
统一北德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德意志民族还有南德四个邦国独立
一条美因河,隔开了两个德意志
支撑这划河而治的局面,是法国
普法一战,在所难免
法国在普鲁士打败奥地利时笑看风云
普鲁士人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们需要法国人的友谊
并且答应旁观法国人吞并比利时和卢森堡
却也让法国人对此留下了书面材料
然后把法国人的要求悄悄告知英国俄国
英国人正对法国人开凿苏伊士运河感到不安
这影响英国在印度洋的势力
而任何一个能削弱法国的力量,
英国人都会乐观其成
新建立的奥匈帝国,
之前的战而不取同民族至少可以让他们保持中立
至于更遥远的俄罗斯
俾斯麦派遣特别使团前往彼得堡
对俄国要求废除巴黎和约禁止其再黑海保有舰队的条款
给予友好的答复,并向俄罗斯保证
普鲁士不会给他设置任何困难
此时俄普传统友谊光芒万丈
双方甚至签订秘密协定俄国派军驻扎奥匈帝国边界
必要时牵制维也纳
懵懵懂懂的拿破仑三世不知道
此时的他,在欧洲已是孤家寡人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西班牙
当时的西班牙王室已经被革命者推翻
女王也流亡到了法国
虚悬的王位让俾斯麦动了心思
他花钱收买了新成立的西班牙政府
让他们提议让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堂哥去继承西班牙王位
俾斯麦的用意很明显
普鲁士的亲王做了西班牙国王,法国腹背受敌
普鲁士的胜算自然就大了
拿破仑三世到这时要还看不出普鲁士的野心那就是傻瓜了
写抗议书给普鲁士国王,
要么西班牙王位西班牙人坐
西班牙人不坐我们法国人坐
(西班牙王室和法国王室血统更接近)
堂哥亲王比较想息事宁人,
就宣布放弃西班牙国王候选资格
可惜拿破仑三世太没眼力了
画蛇添足了,他以为普鲁士人真怕他
他要求普鲁士必须书面保证,
以后再也不派任何普鲁士国王家庭的人去候选西班牙国王
普鲁士的国王给俾斯麦发了电报,说从长计议
俾斯麦修改了一下并发表在了报纸上
“陛下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俾斯麦成功激怒了法国人
普法战争由此开始,
欧洲各国表示淡定,打酱油
很快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亲自带着他的22万大军开往普鲁士
他学会了叔叔先发制人这招,却没有叔叔的能力
普鲁士的47万大军正在家门口以逸待劳等着送上门的法军
这和土木堡之变中的英宗何其相似
都是浩浩荡荡而来,却根本没有完善的备战
(战争之初军官不少还在休假中)
当时的法军,甚至没有配备自己战区的地图
或者天真的相信战争会结束在国境之外
短短两天的时间,
普鲁士军队就把法国人赶回法国境内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普军实施了色当会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在皇帝陛下的率领下
一个元帅外加39个将军,8万多军官全部投降
拿破仑三世算是把叔叔的老脸都丢了个干净
1871年,
分裂了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终于统一
德国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在地图上
威廉一世志得意满在凡尔赛宫宣布德意志君主国成立
而胜利的背后往往暗藏危机
统一的德国人沉浸在胜利的欢乐海洋中
不仅要求法国赔款50亿法郎
还不顾俾斯麦的反对要求法国割让了当时的法国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
(这也是都德《最后一课》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胜利的一方不去要求更大的利益
俾斯麦是如何考虑的呢
赔款的阴影容易抹去,
而失去领土的仇恨
却是难以抚平
年轻的德国处在欧洲的中心
东边有强大的俄国,南部有奥匈帝国
西边是老牌贵族法国,
谁知道哪天会再冒出个拿破仑?
隔海相对的还有一个狡猾的海上霸主英国
德国的处境比以上哪个国家都危险
因为存在三线作战的可能
德国该做的是守成而不是开疆拓土
盲目的扩张,
只会把所有的积累毁于一旦
历史证明了俾斯麦的正确
迅速崛起的德国很快成为了老欧洲秩序把持者的眼中钉
感觉到威胁的世仇英法,
开始和解签订合约
紧接着英俄,法俄合约
德国的边境只剩下一个奥匈帝国可算盟友
还有一个跟着普鲁士混趁机取回威尼斯的意大利
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
或者可以看成以前德意志邦联的延续
那意大利人的加入则纯粹是看法国人不顺眼
德国就想利用意大利牵制法国
一次大战爆发,
三面受敌的德国根本没有胜算
墙头草的意大利见风使舵投奔英法俄
战争的结果是奥匈帝国退出历史舞台
德国则把波兰的领土还给波兰
把普法战争中得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
丹麦也收回战争中失去的石勒苏益格
当然保留了军队,英法还要留着德国牵制俄国
经济上还有相当于9.6万吨黄金的赔款
(这赔款去年才还完,还了92年了)
此外,承认奥地利独立,
并且永远不能与之合并
或者正是这样一个条约,
刺激了民族情绪高涨的德国人
没有什么比一个民族的屈辱史更能唤起民众的激情
可以想象一下二战前夕德国人的心情
1938年,希特勒宣布德国和奥地利合并
事实上,这并没有在国际上引出多大抗议
奥地利人更是二十万人夹道欢迎
奥地利军人也加入德军的队伍中去
元首自然不满于此,
接下来,是捷克的德意志人
如果,希特勒懂得向俾斯麦学习适可而止的道理
或者今天的德国面积会更大
因为直到他入侵波兰
英法美才如梦初醒,对德宣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二战后的德国输得更惨
国土被人为的分成了两块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再次统一
用了一百年的时间
德国人又回到了原点
那个俾斯麦给他们造就的德国
之所以把列强中德国留到最后才写
因为我感觉德国可以是我们的镜子
暂时放开那段法西斯历史不说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步履维艰求存求发展的身影
一个松散的德意志邦联只能任何列强践踏
仅仅1618-1648这三十年时间
西班牙,和得到英法支持的瑞典,丹麦,荷兰
就在德国这块领土上厮杀
这场战争让德国失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
可以想象下德意志民族的心情
但是在俾斯麦的统一德国之路上
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和这些“世仇”周旋甚至求和退让
如果拼了一腔热血与同时与所有人为敌
结果只能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德国
我们的处境,
是否有点想象呢
俄罗斯是掠我领土的老毛子
日本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印度是趁火打劫的红头阿三
南北棒子是觊觎我国土的狂人
印尼,菲律宾,南海上还霸着岛呢
越南更是忘恩负义的死猴子。。。
我们要与所有的“仇人”为敌吗
俾斯麦的经验告诉我们
不能,
我们必须在一个阶段做适合这个阶段的事情
于是俄罗斯是大熊锅,
印度是三锅,南北朝鲜是兄弟
泥轰不能当死敌,
更不用说一众有冲突的小国
当一个国家弱小时,被欺凌只有忍着
当一个国家开始崛起成长时
很多时候,你还得忍着,
正如俾斯麦曾经做过的一样
凤凰涅槃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
我们要一起守护他直到欲火重生的那一天
造就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