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一回顾,818大白兔的成长史

春游回来啦
  快热晕了,简直是夏游,36度了
  
  来冒个泡先
  洗澡吃饭回头更新
  
  竟然自己坐了沙发,O(∩_∩)O哈!
  
  前面的图片从军事网站上搬来的
  有不对的,大家指出就好
  我只认得大名鼎鼎的几种
  其他都是文图照搬⊙﹏⊙b汗
  
  下面这个应该是歼-18吧?

  应大胸的童鞋要求
  晚上来8“欧洲的火药桶”
  简单说说这个地区的过去
  和兔国的交流往来
  
  
  
  
  
  @yolandache 
  
  看到了,看到了
  我另一个帖子里有介绍不少
  可以先过去看看
  
  @不语亦言 
  
  可能今天会比较难等到
  我想把前因后果方方面面说得明白点
  另外,兔国其实和这几个国家
  也很有话题可说
  综合起来晚上的时间可能不够完成
  
  ps。老爸还想和我一起看球呢
  刚下好了历届世界杯的纪录片(*^__^*)
  
  @墨墨文文
  
  有爱的童鞋O(∩_∩)O
  大家都是一种人
  才能笑着泪着共着悲欢
  没话说啦
  帖子就是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童鞋存在的
  谢谢每一位浮出来留言或默默潜着的童鞋
  你们的存在,是帖子存在的意义
  
  
  
  
  @yolandache 
  
  给你链接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613371.shtml
  绿茶。放假了,打不开天涯。我正反复刷新中。爪机试试能上否。
  @绿茶心境
  
  累你久候,真是不好意思
  早先是打不开天涯
  刷开了,又感觉说得不够清楚
  本来只打算说说巴尔干半岛,和现在的兔国
  想想又觉得不说历史,怕是难以看明白
  然后补充古代史
  联系新疆回纥蒙古柔然,再到大唐汉武
  越扯越多,搞了一万多字还没说完
  这些外族名字相似的多,又容易搞混
  我真不知有没有本事让大家看了一目了然
  明天重新整理过
  来个精简版,还是原文照上?
  
  明天电话关机,座机拔线
  说什么也把这部分给完成了
  
  @nythdht 
  
  怎么给我升级做老板了?
  也不错,比楼主威风,
  我喜欢,O(∩_∩)O哈
  我可真俗啊----------------------
  
  
  @lyh310
  
  被揭短了,面条泪
  不要以为字母ID我就忘了
  老板记得你(*^__^*)
  ----
  回头我过去填坑
  记得要天天来
  
  瀑布⊙﹏⊙b汗
  
  我想不删节都不行
  一直在鼓捣中
  不知哪些词通不过
  发不出来
  
  我试着用大写拼音代替
  不明白的再来注明下
  ----------------------------
  -------------------------------
  
  
  第十六篇
  匈奴--突厥--回鹘---土耳其
  
  这回本来打算说希腊的邻居土耳其
  之前有很多童鞋问过
  为毛老瓦回国,在土耳其遭到如此刁难
  是土耳其有意为之,
  还是美国要求如此
  下面就来说说土耳其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
  看看,
  兔国一直以来和他们有什么样的瓜葛
  
  土耳其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
  北边靠着黑海,南临地中海
  东南挨着叙利亚和伊拉克,
  西边靠着爱琴海,与希腊,保加利亚接壤
  东部则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接壤
  土耳其这个词汇由突厥演变而来,
  在鞑靼语里,突厥就是勇敢的意思
  那么土耳其的意思就是勇敢人的国家了
  
  在我念书的时候,
  曾经和一帮各国留学生一起游览长城
  当时一位土耳其的同学,激动万分的说
  大家知道吗,
  这就是古代中国人为了抵挡我们入侵修建的伟大工事
  根据后来的谈话我才知道,
  原来每个土耳其的小学生
  都受过这样的教育,
  中国的长城,是为了抵挡他们而修建的
  
  真有这回事么?好吧,来回溯历史
  长城战国时期就有了,
  用于国与国之间的防御工事
  秦始皇统一之后,连接了北方秦,赵,燕的长城
  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
  匈奴,难道是土耳其人的祖先?
  那么他们的理论应该是土耳其-----突厥-----匈奴
  土耳其人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突厥人的后裔
  这一点没有多大问题
  那么突厥人是匈奴的后裔么
  仔细分析下来,却并不是那么不容置疑
  反而非常值得商榷
  
  
  
  
  匈奴是我国史书上最早出现的异族入侵者
  他们最早活动的区域,
  就是广阔的蒙古草原上
  有意思的是,太史公笔下,
  匈奴人,其实也是夏朝的苗裔遗民
  有人考证,
  说夏朝最后的一个皇帝夏桀为商汤所灭
  夏桀被放逐到鸣条(今天的山西运城附近)
  一年后,夏桀死了
  他的儿子收继了夏桀的多个小妾
  并且还过起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这也是匈奴人不事生产和收继婚制度的来历
  
  在迁徙的过程中又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等等不同种族
  到秦汉时期,他们统一壮大成中原最可怕的敌人匈奴
  所以也有这样的说法,
  所谓自古以来滋扰中原的游牧民族,
  其实是华夏民族早期流放的囚徒
  
  而正如法国历史学者勒内所说,
  中华民族的历史
  “三千年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永无休止的双重变奏:暴烈与和谐。”
  战国时期,匈奴经常扰掠中土秦,赵,燕的北方城池,
  于是这三个国家筑起长城,对抗御敌
  在始皇帝统一中原的时候,
  匈奴的冒顿单于也完成匈奴内部的统一
  
  统一的草原游牧帝国,
  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尔加湖,南临长城
  大秦将军蒙恬曾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但很快,楚汉相争,又让匈奴抓住了侵犯中原的机会
  甚至围困刘邦于白登山,
  这导致汉初不短的一段时间里
  实力不够的汉天子不得不采取和亲给钱的政策
  这种被动的局面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改变
  刘彻的三次北伐,让匈奴由盛而衰
  
  衰落的匈奴内部开始分裂
  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发生战争
  郅支击破呼韩邪,据漠北王庭。
  呼韩邪单于南下投靠汉朝。
  后来郅支单于则率部众退至中亚康居
  (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
  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北王庭。
  为了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影响,
  甘延寿、陈汤远征康居的匈奴,击杀郅支单于。
  
  而呼韩邪单于则向汉称臣要做汉朝女婿,
  他如愿以偿娶了王昭君
  汉朝和匈奴也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和睦共处
  王莽篡汉后,
  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
  匈奴集结力量,打算侵犯中原
  
  好在刘秀很快建立了东汉
  认同刘氏政权的韩邪单于的孙子
  马上要求袭用祖父的称号,内附东汉
  得到了东汉的批准,
  匈奴也再次一分为二
  南下归汉的称为南匈奴
  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归汉的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等地
  (今天的内蒙境内)
  到东汉末年,汉家天下不稳了
  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
  南匈奴也趁火打劫(也就是在那一时间段掠去才女蔡文姬)
  后来还是曹操本事大,软硬兼施,重新让南匈奴归附
  并且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分,安置在平阳郡,
  终结了匈奴单于王朝
  
  归汉的南匈奴分别居住在陕西,陕西,河北等地
  普通百姓逐渐汉化接受农耕文化
  而贵族则在汉人的监督下掌握了部分兵权
  南匈奴从那一刻开始,开始彻底融入中国
  学习文化,更改成汉姓
  (凡娶了刘氏公主或宗女的匈奴人后代都姓刘)
  
  当然也是他们的存在,
  导致了晋末的五胡十六国之乱
  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匈奴人仍然铭记了不是刘家的人不能为中国之主的想法
  被曹操重用过的匈奴人刘豹
  他的儿子刘渊在晋末以汉室正统自居,
  (女方的血统,那也是刘氏血统)
  起义造反,改国号为汉
  名头很响的赫连勃勃,原名叫刘勃勃
  他爹刘卫辰,是南匈奴王单于的后代
  (后来各种势力此消彼长,“五胡”们改汉姓
  恢复本姓,再改汉姓。。。周而复始)
  南匈奴的结局,是最终融入中华民族
  那么北匈奴又去了哪里呢
  
  
  
  
  霍去病北击匈奴

  北匈奴在汉王朝及其后续王朝的接连打击下
  不断的向北向西迁移
  他们在公元四世纪后期进入了欧洲
  欧洲历史上开始有了“匈人”(Huns)的记载。
  匈奴侵入欧洲後先后打败东哥特人、日尔曼人,
  在欧洲中东部建立起一个新的帝国,
  与东西罗马帝国抗衡。
  到五世纪中叶,随着传奇领袖阿提拉死去,
  这个匈奴人在欧洲建立的帝国也解体了。
  匈奴人也就这样彻底融入了欧洲
  
  直到今天有一些匈牙利人认为自己是这一支匈奴人的后裔,
  但这一支匈奴与千年後灭亡东罗马帝国的突厥人(土耳其人)并没有关系。
  相反,匈牙利人比土耳其人更有理有据
  
  匈牙利人是欧洲唯一不属于印欧民族的群体
  在19世纪之前,匈牙利史学界普遍认为自己的民族与匈奴人有血缘关系
  到了19世纪上半叶,
  匈牙利学者克勒默直接走到中亚甚至中国国内来寻根
  
  到了奥匈帝国时期,
  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的奥地利皇帝更支持“芬兰—乌格尔”历史学派的观点
  他们依据语言学研究成果认定匈牙利语属芬兰—乌格尔语系,
  由此确定匈牙利人的祖先同芬兰—乌格尔民族较亲近,与匈奴人没有关系。
  
  但时间到了今时今日,
  部分匈牙利又开始新的一轮考证活动和请愿
  他们要求恢复匈奴族这个名称
  现代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地方人长相迥异
  匈牙利民歌很有陕北,内蒙民歌的调调
  其中裕固族的《催眠曲》和匈牙利的《摇篮曲》
  不仅曲调一致,
  而且一些副歌部分的发音也一模一样
  有些词汇的发音也完全一致
  苹果都叫"奥尔莫",绿色都叫"凯克",妈妈都叫"奥尼奥"。
  
  他们爱吹的唢呐,和剪纸艺术,也类似陕北
  甚至说话尾音都接近陕北
  除此之外,考古发现也可以作为旁证
  1907年,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乌鲁木齐以东50公里处发现一处古墓群
  匈牙利的考古学家在分析研究这处古墓群的陪葬品时
  意外发现这些陪葬品和九世纪十世纪的匈牙利国内墓葬群陪葬品十分相似
  说到这里,
  说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恐怕也没有人相信吧?
  
  大家都熟悉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就这样写道
  “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
  来到多瑙河畔建立起国家?”
  匈奴王阿提拉的墓就在匈牙利
  而阿提拉仍然是匈牙利男子的常用名之一
  匈牙利贵族艾什泰哈齐家族更是自称是匈奴族后裔
  
  或者细节更能说明问题
  匈牙利人姓名称谓,是以「姓氏名字身分」为序,
  他们写在信封上的地址,也是从大到小,
  以「国家城市街道门牌收信人」为序。
  看来他们的思维习惯与我们中国人很相似,
  而与西方人完全不同。
  
  再来简单说下,匈牙利和兔国的关系
  匈牙利一直以来和我们关系不错
  建国之初勘探大庆油田,
  他们也来出了一份力
  
  当时,匈牙利的Etvos研究所的地震队是世界著名的。
  所以兔国做出部署
  请来他们的地震队来中国做地质勘测工作找油,
  并帮助培训中国监测地震方法的技术人员。
  工作地点定在西部。
  1956年底时,
  Etvos所地震队在西部的工作已经做完,但合同期未满。
  匈牙利地震队调到松辽平原作石油地震工作。
  1957年,匈牙利地震队进入松辽平原。
  第二年,他们即在这一地区发现长垣背斜构造。
  紧接着,地质部在构造上打普查钻,见油砂!
  这一关键性结果,使松辽平原找油远景骤然大幅升级。
  从而导致后来两部在该地域集中力量钻探,
  最终确定出松基一、二、三井的井位。
  应该说大庆油田的发现,
  匈牙利人还是帮了大忙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匈牙利对兔国实行免签政策
  很多兔国人来到匈牙利做生意
  尽管中东欧不少国家都有中国市场
  但匈牙利的规模和数量堪称第一
  能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原因
  其一,
  匈牙利人本身勤劳,他们的产品在中东欧就是以价廉物美著称
  一样的水果,香肠,匈牙利就比克罗地亚便宜一半
  这导致许多周边国家来匈牙利进货
  兔国人在这里做生意,无形之中也沾光不少
  东欧商品的集散地,也成了中国商品的集散地
  其二匈牙利的生活条件还不错
  经济环境宽松
  
  还可以补充一点
  匈牙利人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排斥兔国商人
  在最近做的调查中
  有一半的人口愿意国内的华人数翻倍
  这么大比例的支持度
  在其他欧洲国家,
  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整个欧洲大陆,只有匈牙利有中匈双语教学学校
  而这个学校的建立,还是匈牙利总理先向兔国提出的
  
  
  温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

  好吧,我们把话题再拉回来
  说说土耳其人的祖先突厥
  突厥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的出现始于隋唐时期
  有说法认为,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
  但更多的历史证明,突厥和匈奴之间
  并不存在延续的关系
  
  突厥最早游牧于中亚的叶尼塞河上游
  后来迁徙到高昌的北山(今天新疆博格多山)
  再被柔然征服,就迁徙到了金山南麓(也就是阿尔泰山)
  柔然,
  是我们史书上记载的“东胡”,属于鲜卑人的一支
  他的领土是现在蒙古沙漠以北的大片土地
  
  其后突厥强大起来,
  取代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突厥汗国
  继而消灭了周边高车等部落政权
  建立起一个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里海
  南至蒙古沙漠,北到贝加尔湖的庞大帝国
  
  不过,这个帝国在隋朝初期就分裂了
  以金山为界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
  双方经常为争夺突厥王的汗位而互相攻击
  到了唐初年,东突厥的实力渐渐强大起来
  除了开始吞并邻近的一些小民族外,
  还奴役处于漠北的铁勒诸部
  从公元629年,唐太宗开始连续的军事行动,
  讨伐屡屡滋扰中原的东突厥,
  最终使其灭亡,
  其余部逐步融入华夏民族
  
  此后又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击败西突厥
  完全控制了葱岭以东天山南北
  西突厥被击败后剩下的人大举西迁
  其中一支建立了塞尔柱突厥帝国
  
  十二世纪末,塞尔柱突厥帝国衰落,
  其部将在里海南岸建立了花剌子模国,
  到十三世纪时国力开始强盛,
  领土东至印度河、西到波斯湾、北接阿塞拜疆的广大地区。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以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者为由,
  对花剌子模国大举用兵。
  公元1221年蒙古军队灭花剌子模国,
  此役使花剌子模国民众几乎被剿尽。
  
  而原住在里海东南岸呼罗珊一带的一支突厥人,
  在蒙古军队西征的过程中不断西迁,最后迁到小亚细亚半岛上,
  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所建立的罗姆苏丹国,
  并在和拜占廷紧邻的萨卡利来河畔得到了一块封地,
  这一支突厥人被拜占廷人称为土耳其(突厥一词的异音)人。
  公元1242年,罗姆苏丹国被蒙古军队所灭。
  公元1293年,土耳其人在奥斯曼的领导下打败了邻近的部落和拜占廷军队而宣布独立。
  
  好吧,让我们再来梳理一遍突厥的历史
  源于中亚叶尼塞河上游,分东西两支
  东支被唐所灭,余部融入华夏
  西支败于大唐后不断西迁,
  留下余部也逐步融入当地居民
  从血统上讲,
  留在中亚的突厥人经过两次以上的民族融合之后,
  基本上已脱胎换骨成为另一个新的民族了。
  
  而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土耳其人,
  与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在血统上则相对要接近些
  可以说土耳其人是中国古代的突厥人的后裔。
  
  
  再来说我们的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人,
  源于蒙古北部色楞河和鄂尔浑河之间
  他们是铁勒人,不是突厥人
  漠北铁勒诸部主要有薛延陀、契苾、回纥、拔野古、同罗、恩结、白霫等十五部,
  他们与突厥同属一个种族——中亚白种人
  回纥曾经受突厥政权统治
  所以他们也使用突厥文字和语言
  一直以来他们都在反抗突厥人的统治
  直到李世民的时代,
  他们配合唐军消灭了薛延陀政权
  他们的首领也第一次自称可汗,接受大唐天子的管辖
  同时接受唐王朝的改名成为回鹘
  后来回纥人的政权为黠戛斯人推翻
  大部分回纥人又往西部迁徙
  一支迁徙到葱岭以西
  一支迁徙到河西走廊
  一支迁徙到西州(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
  西州回鹘后来改称畏兀儿
  他们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回鹘人不仅和突厥并非同族
  而且后来正是他们灭了中原的突厥人
  不过,在唐朝之前
  大漠南北大部分都属于突厥语世界
  他们又同属于中亚白种人
  是同种而不是同一民族
  
  和突厥的身份完全不同
  回纥对于大唐,最初是臣属
  后来可以算是盟友
  唐朝在回纥地区修筑交通大道,设立驿站,收赋税
  各种行政机构一一比照中土
  唯一不同的是,
  用回纥本民族的首领来担任都督刺史什么的
  回纥可汗一直受唐王的封号
  回纥首领及其以下的大臣受朝廷的直接任命和罢免
  回纥军队接受唐朝中央政府的调遣
  回纥兵可以直接编入唐军
  唐朝也在漠北回纥地盘上直接驻军
  
  回鹘人绝不同于突厥
  中原出了问题,
  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趁火打劫
  而且支持唐朝朝廷,安史之乱
  回鹘人协助大唐平叛,前后三次派军
  收复长安,洛阳,河北等地
  不仅如此,
  回鹘在大唐的支持下联合安西,北庭两都护府
  共同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
  重新开启因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切断的东西陆路交通
  
  也是自安史之乱开始,
  回鹘和大唐开始频繁的王室通婚
  和亲使两个民族的联系更加紧密
  回鹘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
  显得非常的义气,忠诚
  地方政权和中央表现出了不起的互信
  
  回鹘人在西昌建立高昌回鹘
  他们和唐王朝保持友好的关系直到大唐的覆灭
  改朝换代后的北宋时期
  兴国六年,高昌回鹘王阿斯兰汗还派遣使臣到宋朝赠送礼物
  他们的自称仍然是“西州外甥”
  这是追认之前和唐朝不断通婚的姻亲关系
  
  
  历史的发展有时候显得很是诡异
  曾经是汉人最好的朋友回鹘人
  竟然在近代搞出了一个东突问题
  这是因何而起的
  和西藏问题一样
  其实也是不列颠人所赐
  更精准的说,
  是英国佬和老毛子的联手搞出来的玩意
  
  突厥作为一个民族早已消亡
  而他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和语言
  却坚强的存在了更多的时间
  今天仍然属于突厥语系的包括了
  土耳其、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阿塞拜疆、乌兹别克等国
  以及中国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
  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裕固族等。
  除土耳其外,其他国家和民族尽管语言属于突厥语系,
  但他们都在历史发展中成为独立的民族群体,
  没有哪个还自称是突厥族或突厥人。
  
  而作为地理概念,
  斯坦就是土地的意思
  突厥斯坦,也就是突厥人的土地的意思
  19世纪,欧洲地理学家开始使用这个名词
  并自行把所属范围扩大
  中亚地区的俄罗斯部分成了西突厥斯坦
  而属于中国的XJ被称为东突厥斯坦
  后来一个阿富汗人提出一个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的理想
  希望创立一个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开启了泛伊斯兰主义的传播
  而泛突厥主义的思想,则源于沙俄统治下的鞑靼人
  他们受泛斯拉夫主义的压迫,
  因而产生了要联合从小亚细亚到中亚的所有突厥斯坦语系的民族,
  建立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
  这两种思潮在XJ的表现就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这两种思想在民国初年由一个土耳其人卡马尔
  和一个从土耳其留学归来的维吾尔知识分子麦斯伍德带回国内
  思想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
  直到1933年,英国佬终于在新疆导演了一场可笑的闹剧
  在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
  一个自称是东突厥斯坦独立协会的机构
  在喀什葛尔举办了一个民族之夜的晚会
  该机构的负责人沙比提宣布成立东。。。。。共和国
  他还宣布了所谓的组织纲领,施政纲领和宪法
  自己担任了总统,总理
  这个所谓“国家”只有几个阿訇和几个有钱商人
  此后两个月,都无所作为
  最后被一支民间的回民武装给击垮被赶出了喀什
  
  这一事件的幕后推手是英国佬
  他们一直同沙俄争夺新疆的控制权
  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是在南疆建立一个由英国人操控的伊斯兰教政府
  然后,将它与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国的穆斯林合并
  继而形成一个统一的,
  附属于大英屁国的伊斯兰教国家
  他们尽力支持傀儡势力,蛊惑维族人“S汉M回”
  结果这伙拿着英式武器的独立分子
  很快被灭了,速度之快让英国人瞠目结舌
  之所以拆台如此迅速,
  老毛子从中没少出谋划策下力气
  
  当然他们也不是为了兔国
  事实上,在十一年后的四十年代
  老毛子也导演了一场东突运动
  后来以老蒋派出国军平叛收场
  这一场战争远比英国佬导演的那场闹剧牺牲大得多
  在战事最危急的时候,
  第八军区司令官朱绍良曾经八小时内给蒋介石连发三份急电
  “……内乏可用之兵,外无一旅之援……迪化危在旦夕,
  卑职惟有以身殉职,与国共存亡,上报党国……恳请钧座速筹良策”。
  后国军援兵陆续开至,终于解了迪化之围。
  
  TG解放兔国以后,东突也老实了很多年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老毛子家散伙
  各自为政的东突分子又集结起来卷土重来
  九十年代初,他们在土耳其的资助下
  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了东突厥斯坦民族代表大会
  就这样一直活动到现在
  
  
  
  东突事件中差点殉国的朱绍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