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上一句,本人写文随性,写多少发多少,喜欢看的可以加个群60680122聊上几句,不喜欢看的,出门左转谢谢。
雁北归
那一年,对于德喜来说,这世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那皇帝退位,天下从此改叫民国。二是,就在村里人打算收获种了一年的稻米的时候,自家的土地却是在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临近了一看,德喜也不由的倒抽了口冷气。村中上上下下上百亩田地,这天坑却是不偏不倚的选择在了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如若换成村中的大户,这并不能算得上什么损失,只能说运气不好罢了,可对于阎德喜来说这却着实是件要命的事情。本来因为北方天气寒冷,南方可以一年两种的稻米,在这里只能收上一季,再加之自己家的地又是坡上的旱地,收成并不如人,就算是丰年,刨去各种杂税,也只能勉强度日,现在倒好仅有的一片土地都陷到了那不见底的深坑当中,就算想要改种都没了指望。
消息很快在村中不胫而走,流传出了上百种版本,其轰动的效果并不亚于皇帝退位。但谁都没有亲自到德喜家的土地上去瞅上一眼,都怕看了那副惨状动了恻隐之心。在这个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家家户户都在削尖了脑袋找活路,谁也没多余的心思顾忌他人的死活。德喜熬了半个月,眼看村里的麦子都熟了,可今年谁也没有邀他去当帮工,走在路上人们都避着他,连眼中都透着嫌恶,像往年可以拿的一点零工的散钱今年也是分文未得。眼瞅着就要山穷水尽之际,还是自家的二妹,用驴车从夫家拉来了半袋粮食并接走了家中的老母,临走的时候,妹子抹着泪梗咽了半天,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口。母亲还不晓得其中的缘由,只当去女儿家住上几天,坐在板车上离去时也没瞧出啥悲伤的摸样,倒也走的算欢喜。
德喜在送走母亲后,从床头的红皮箱底将爷爷用过的火铳摸了出来。二十年前,德喜的爹和爷爷是百十里内顶有名的猎户,也是仅存的两个猎人。俗语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出了德喜的村子不远的北面就是一片重岩叠嶂的原始森林,曾经这里也布满了猎人的足迹,但自打德喜爹出生的那一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群白狼,与本地的灰狼相比,性子更加的诡异并且凶残,不到半年时间内,林子里就再也见不到其他狼群的踪迹。而且由于天然的保护色的关系,它们在白雪地里奔跑起来更加的难以辨识,落单的几家散户都遭了这群白狼的毒手。在周围几个村子猎户的提议下曾进行过一次围杀,夜晚猎人们亮起的火把像烙铁般印透了北方的天空,经过了三天两夜的围捕,最后从林子里走出来的只有丢了半截手臂的德喜爷爷一人,人们曾去寻找过猎户的尸首,但都没有寻到。德喜的爷爷回来后也是对此也是只字不提,他并没有像人们猜测的那样收起了猎枪回家种起了田,而是对那片老林有了一种近似癫狂的痴迷,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里面。村里人大概也只能从那几天晚上,北面林子里传来的密集的枪响和狼嚎中猜测围捕的惨烈。十口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不由的在人们的心里埋下了恐惧的种子,越发觉得那片老林和那群白狼从骨子里透着邪性,从此不消人们约定,那片林子再无人谈及更无人踏足。
德喜望着爷爷留下的火铳已经泛起了层层铁锈,拿来了一张砂叶细细的打磨了起来。回想十岁那一年,当村里人将血肉模糊的父亲抬回家的时候,他还不能理解死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满屋人悲戚的脸看的叫他难受。后来当他知道爹再也回不来,竟是因为关键时候火铳哑了火,让野猪捅烂了肠子,他气得将父亲的火铳丢到了村口那条溪流当中。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决意不会再拿起猎枪,老老实实地当他的农家汉子。德喜的爷爷在德喜的爹死后又陆陆续续的撑了几年,死时也就留下了这把火铳做个念想,德喜怎么也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自己还是会拿上它,走上爹和爷爷的老路。。
毕竟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谁也不知道北面的那片林子现在是个什么摸样,德喜趁着还没入冬,将妹子送来的粮食尽数做成了馒头片儿,算着日子也可以挨到冬天。北方那片林子的入口,父亲和爷爷当年修葺的木屋还屹立在那里,这让德喜安心了不少,他将从家里带来的吃食全部存在了木屋当中。白天就嚼着干面一点点的朝着林子的深处摸索地形,夜晚就回到木屋里睡觉。时间不紧不慢的过了两个月,村里的人都快遗忘了村里原来还有个叫阎德喜的农家汉子。
眼看着屋里的馒头片已经所剩无几,天空终于飘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德喜在屋里耐着性子又等了三天,当雪积到及膝的深度时,才扛起了夹子出了门。也许是老阎家本能的血液在德喜体内流淌着,当真的进入到这片荒无人迹的老林中的时,德喜的心反而沉下来了,就跟这静谧的天空一样剔透。初冬刚下过的大雪,雪还没有落实,德喜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踱着,一上午下来,套也才下的七七八八。北方的风似刀子,夹着雪粒打在脸上更是生疼,德喜抹了把脸上的冰渣,找了个背风的树桩靠了下来,喝起了从自家带来的烧酒驱寒。冬季之所以是打猎的最好季节,就是因为林子里的动物为了越冬都在牟足了劲长膘,不管是毛色还是肉质在初冬来临之际都是最好的。而这头一场雪接连下了三天,德喜估摸着也该到了林子里的动物出来寻食的点,所以也不着急,慢慢的撮完了一壶子烧酒,等到日暮西山之际才扛起了火铳朝原路折回。半天不到的功夫德喜先前下的套儿都有了动静,当晚上回到木屋的时候,德喜手里已经是攥着两只野兔一只獐子。
对于一年都不一定吃了上一回肉食的德喜来说,晚上这顿兔子可以说吃的是昏天黑地,当火上的兔子肉噗滋噗滋的冒着油香气的时候,均匀的撒上盐巴和花椒面了,再配一口子烧酒,到两只兔子吃完,德喜是砸吧砸吧嘴恁是连块骨头都没有吐出来。经过在深山里一个冬天的历练,德喜是长出了一身筋肉,以至于春天回到村里的时候,村里人都没敢把他和以前那个瘦了吧唧的农家汉子联系在一块。
雁北归
那一年,对于德喜来说,这世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那皇帝退位,天下从此改叫民国。二是,就在村里人打算收获种了一年的稻米的时候,自家的土地却是在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临近了一看,德喜也不由的倒抽了口冷气。村中上上下下上百亩田地,这天坑却是不偏不倚的选择在了他的一亩三分地上。如若换成村中的大户,这并不能算得上什么损失,只能说运气不好罢了,可对于阎德喜来说这却着实是件要命的事情。本来因为北方天气寒冷,南方可以一年两种的稻米,在这里只能收上一季,再加之自己家的地又是坡上的旱地,收成并不如人,就算是丰年,刨去各种杂税,也只能勉强度日,现在倒好仅有的一片土地都陷到了那不见底的深坑当中,就算想要改种都没了指望。
消息很快在村中不胫而走,流传出了上百种版本,其轰动的效果并不亚于皇帝退位。但谁都没有亲自到德喜家的土地上去瞅上一眼,都怕看了那副惨状动了恻隐之心。在这个食不果腹的年代里,家家户户都在削尖了脑袋找活路,谁也没多余的心思顾忌他人的死活。德喜熬了半个月,眼看村里的麦子都熟了,可今年谁也没有邀他去当帮工,走在路上人们都避着他,连眼中都透着嫌恶,像往年可以拿的一点零工的散钱今年也是分文未得。眼瞅着就要山穷水尽之际,还是自家的二妹,用驴车从夫家拉来了半袋粮食并接走了家中的老母,临走的时候,妹子抹着泪梗咽了半天,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口。母亲还不晓得其中的缘由,只当去女儿家住上几天,坐在板车上离去时也没瞧出啥悲伤的摸样,倒也走的算欢喜。
德喜在送走母亲后,从床头的红皮箱底将爷爷用过的火铳摸了出来。二十年前,德喜的爹和爷爷是百十里内顶有名的猎户,也是仅存的两个猎人。俗语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出了德喜的村子不远的北面就是一片重岩叠嶂的原始森林,曾经这里也布满了猎人的足迹,但自打德喜爹出生的那一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群白狼,与本地的灰狼相比,性子更加的诡异并且凶残,不到半年时间内,林子里就再也见不到其他狼群的踪迹。而且由于天然的保护色的关系,它们在白雪地里奔跑起来更加的难以辨识,落单的几家散户都遭了这群白狼的毒手。在周围几个村子猎户的提议下曾进行过一次围杀,夜晚猎人们亮起的火把像烙铁般印透了北方的天空,经过了三天两夜的围捕,最后从林子里走出来的只有丢了半截手臂的德喜爷爷一人,人们曾去寻找过猎户的尸首,但都没有寻到。德喜的爷爷回来后也是对此也是只字不提,他并没有像人们猜测的那样收起了猎枪回家种起了田,而是对那片老林有了一种近似癫狂的痴迷,将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里面。村里人大概也只能从那几天晚上,北面林子里传来的密集的枪响和狼嚎中猜测围捕的惨烈。十口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不由的在人们的心里埋下了恐惧的种子,越发觉得那片老林和那群白狼从骨子里透着邪性,从此不消人们约定,那片林子再无人谈及更无人踏足。
德喜望着爷爷留下的火铳已经泛起了层层铁锈,拿来了一张砂叶细细的打磨了起来。回想十岁那一年,当村里人将血肉模糊的父亲抬回家的时候,他还不能理解死是怎么一回事,只觉得满屋人悲戚的脸看的叫他难受。后来当他知道爹再也回不来,竟是因为关键时候火铳哑了火,让野猪捅烂了肠子,他气得将父亲的火铳丢到了村口那条溪流当中。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决意不会再拿起猎枪,老老实实地当他的农家汉子。德喜的爷爷在德喜的爹死后又陆陆续续的撑了几年,死时也就留下了这把火铳做个念想,德喜怎么也没想到过了这么久,自己还是会拿上它,走上爹和爷爷的老路。。
毕竟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谁也不知道北面的那片林子现在是个什么摸样,德喜趁着还没入冬,将妹子送来的粮食尽数做成了馒头片儿,算着日子也可以挨到冬天。北方那片林子的入口,父亲和爷爷当年修葺的木屋还屹立在那里,这让德喜安心了不少,他将从家里带来的吃食全部存在了木屋当中。白天就嚼着干面一点点的朝着林子的深处摸索地形,夜晚就回到木屋里睡觉。时间不紧不慢的过了两个月,村里的人都快遗忘了村里原来还有个叫阎德喜的农家汉子。
眼看着屋里的馒头片已经所剩无几,天空终于飘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德喜在屋里耐着性子又等了三天,当雪积到及膝的深度时,才扛起了夹子出了门。也许是老阎家本能的血液在德喜体内流淌着,当真的进入到这片荒无人迹的老林中的时,德喜的心反而沉下来了,就跟这静谧的天空一样剔透。初冬刚下过的大雪,雪还没有落实,德喜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踱着,一上午下来,套也才下的七七八八。北方的风似刀子,夹着雪粒打在脸上更是生疼,德喜抹了把脸上的冰渣,找了个背风的树桩靠了下来,喝起了从自家带来的烧酒驱寒。冬季之所以是打猎的最好季节,就是因为林子里的动物为了越冬都在牟足了劲长膘,不管是毛色还是肉质在初冬来临之际都是最好的。而这头一场雪接连下了三天,德喜估摸着也该到了林子里的动物出来寻食的点,所以也不着急,慢慢的撮完了一壶子烧酒,等到日暮西山之际才扛起了火铳朝原路折回。半天不到的功夫德喜先前下的套儿都有了动静,当晚上回到木屋的时候,德喜手里已经是攥着两只野兔一只獐子。
对于一年都不一定吃了上一回肉食的德喜来说,晚上这顿兔子可以说吃的是昏天黑地,当火上的兔子肉噗滋噗滋的冒着油香气的时候,均匀的撒上盐巴和花椒面了,再配一口子烧酒,到两只兔子吃完,德喜是砸吧砸吧嘴恁是连块骨头都没有吐出来。经过在深山里一个冬天的历练,德喜是长出了一身筋肉,以至于春天回到村里的时候,村里人都没敢把他和以前那个瘦了吧唧的农家汉子联系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