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派美联储”反而吓到市场 欧洲QE2进入视野】在美联储表露鸽派立场、耶伦表达对全球经济担忧之后,投资者对经济忧虑升温,全球股市不涨反跌。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延迟,这引发猜测:若中国经济恶化、大宗商品继续下行,欧央行或因通胀和经济压力而抢先在美国加息前推出QE2。
一個香港“渡邊太太”的投資生活—最愛金融危機
@yiluquan 5506楼 2015-09-19 21:01:00
最敢说实话的投行研讨会这么解读中国经济
2015年09月19日10:46
凤凰财经
61
刚参加了瑞信(CreditSuisse)今年下半年市场展望的Seminar,先抛开观点正确与否,但至少是我很长时间以来听到的最敢说实话的研讨会了。
中国经济部分是比较熟悉的由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先生主讲,虽然slides准备了几十页,但他基本上就是脱稿直接讲了不少干货。
不管官方的GDP数字是多
—————————————————
謝謝信息,陶冬説他的微博受到限制了。
最敢说实话的投行研讨会这么解读中国经济
2015年09月19日10:46
凤凰财经
61
刚参加了瑞信(CreditSuisse)今年下半年市场展望的Seminar,先抛开观点正确与否,但至少是我很长时间以来听到的最敢说实话的研讨会了。
中国经济部分是比较熟悉的由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先生主讲,虽然slides准备了几十页,但他基本上就是脱稿直接讲了不少干货。
不管官方的GDP数字是多
—————————————————
謝謝信息,陶冬説他的微博受到限制了。
管清友: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目前学术界和政策界两条思路:重启大规模刺激(多数经济学家反对);硬着陆、市场出清(多数政策人士反对)。而中央政策比较稳健,保持定力、托底、时间换空间。大缓和之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还没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走出来,都在摸索:伯南克经济学、安倍经济学、新常态。
點評是:病人在醫生吵成一團時昏過去了。
點評是:病人在醫生吵成一團時昏過去了。
【周其仁感叹中国成本优势丧失太快】周其仁:我是没有料到这么快中国的成本优势就没有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没有了!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念念niannian 2015-09-21 10:05:02
泽泽,美国真的有可能在TPP之后完成加息吗?其实美国佬虽然没有加息,但是之前几个月,一个加息预期就让相当多的美元流入了美国,也达到了部分目的不是吗?
-----------------------------
加息的必要性在于要让他们结束多年的非正常利率状态,在下一次危机到来时有工具可用,以及对将来的经济可能的过热做好防范预期,避免将来出现任何被迫急刹车的情况。美国对经济的预期管理思维非本朝可比。不少人很轻松地说QE4,我虽然不完全否认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但这不是一个常规选项,全球负担不起。
泽泽,美国真的有可能在TPP之后完成加息吗?其实美国佬虽然没有加息,但是之前几个月,一个加息预期就让相当多的美元流入了美国,也达到了部分目的不是吗?
-----------------------------
加息的必要性在于要让他们结束多年的非正常利率状态,在下一次危机到来时有工具可用,以及对将来的经济可能的过热做好防范预期,避免将来出现任何被迫急刹车的情况。美国对经济的预期管理思维非本朝可比。不少人很轻松地说QE4,我虽然不完全否认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但这不是一个常规选项,全球负担不起。
@GZ泽泽 2015-09-21 10:06:30
【周其仁感叹中国成本优势丧失太快】周其仁:我是没有料到这么快中国的成本优势就没有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没有了!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
昨晚跟一香港电子产品出口的行家饭聚聊天,我问,你们在深圳和东莞的2间厂会不会撤出中国?他说这个问题他们和自己熟悉的行家们经常有谈,情况是,大趋势是一定要走的,经营成本实在越来越高,问题是时机,现在的情况是电子行业还未象其他服装家具等那么面临绝路,大家都有很多年经验,目睹过一些前车之鉴就是作为个体,走早了有走早的危险,所以现在是等待一个走的时机。我相信那个时机其实就是1-2家决定性的大企业的带领出走,就如当年我目睹过本田日产带着他们数以百计的上游供应商过来投资广州一样。
【周其仁感叹中国成本优势丧失太快】周其仁:我是没有料到这么快中国的成本优势就没有了,十几年的时间就没有了!去年8月份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告》,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
-----------------------------
昨晚跟一香港电子产品出口的行家饭聚聊天,我问,你们在深圳和东莞的2间厂会不会撤出中国?他说这个问题他们和自己熟悉的行家们经常有谈,情况是,大趋势是一定要走的,经营成本实在越来越高,问题是时机,现在的情况是电子行业还未象其他服装家具等那么面临绝路,大家都有很多年经验,目睹过一些前车之鉴就是作为个体,走早了有走早的危险,所以现在是等待一个走的时机。我相信那个时机其实就是1-2家决定性的大企业的带领出走,就如当年我目睹过本田日产带着他们数以百计的上游供应商过来投资广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