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笑红尘和多花含笑的结婚申请[证已发]

  等朋友们来昆明,我和老婆请你们喝云南红,再带你们去看花买花,我老婆懂很多花的.
  宝儿,讲座不好听就不要听了,你讲的比他们好多了,嘿嘿.老公这2天要陪外地的同学办事,等他走了,就来陪你,你乖乖的哦.
  美女征婚都征到俺的帖子中了,呵呵,众位哥们有达到要求的要赶紧哦,错过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可惜俺是有老婆的人了,哎,不能想,不敢想啊,哈哈。
  乖老婆,想要老公带你出去玩没问题,等见面后咱们再商榷下具体时间!
  紫风的建议好啊,就这样说定了.到时俺们还可以做出各个地方的特色菜来.最关键的,是我们在大自然里,呼吸新鲜空气,畅谈人生,加深友谊.
  紫风你找个时间带上你老公来昆明,咱们一起出去野营,吃农家菜,晚上还可以自己弄烧烤,想想就觉得爽啊
  乖宝儿,不是老公冷落你,你要理解!
  你知道老公很在乎你的感受,所以你可别胡思乱想的,害得老公也跟着想东想西!
  两情长久不定朝朝暮暮,终日相守也会劳燕分飞,
  好老婆,爱你......
  安全就好,一定要小心了.
  呵呵,苗疆主要在云南和贵州两省,其中以贵州为主
  云南取名自彩云之南,是个不错的地方,有时间来看看,值得一游哦
  宝贝,趁着这次休假老公带你出去好好玩玩,放松放松,你不是喜欢自然吗,咱们这次就到大自然中放飞心情
  (转贴)云南少数民族习俗传说
  
  丰富多彩的巍山彝族打歌
  
  
  
     “打歌”是彝族人民的一种传统歌舞,相传起源于部落时代,来源于古代彝族祖先获猎时的狂欢。据传说,有彝家两兄弟上山打柴遇上了老虎,哥哥被老虎缠住脱不了身,弟弟是哑巴,不能呼叫,就砍了五根竹子并在一起“呜呜”地吹奏起来,结果唤来了众乡亲,打死了老虎,救出了哥哥。于是乡亲们围着死老虎狂欢跳唱,庆祝胜利。从此用竹子做乐器,环圈跳唱就成了古代彝族人民的一种娱乐形式,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发展到今天成为歌、舞、乐相结合的“打歌”,有了严格的彝语韵律的打歌调,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有了一定步伐和动作的舞蹈。
  
    
  
     巍山彝族人民继承了“打歌”这种传统歌舞,每逢喜庆佳节、庄稼丰收、农事闲暇或朝山庙会都要打歌。《蒙化志稿》载:“婚丧宴客,恒以笙箫,杂男女踏歌,时悬一足,作商羊舞。其舞以一人吹芦笙居中,以一、二人吹箫和之,男女百余围唱土曲,其腔拍皆视生簫为起止。”届时他们围成一圈,有时男女渗杂,有时是女半圈、男半圈,有时又是一对男、一对女排列成圈。打歌开始,圈子中央有几个称为“歌头”的人首先吹响了自制的芦笙、笛子,跳跃起来,然后大家就跟着跳唱。他们的歌词主要是即兴创作,内容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边唱边跳,舞蹈动作随着歌词的变换,有轻快潇洒的“三步一颠”,热情奔放的“六步翻花”,粗犷有力的“半翻半转”,矫健激烈的“三翻三转”。这些动作配合着腰、肩、手的自然摆动,构成了“斑鸠喝水”、“喜鹊登枝”、“金风亮翅”、“孔雀开屏”、“小鸡啄米”、“母鸡蹲窝”、“苍蝇搓脚”等各种优美的姿态。打歌时,彝族人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盛装,跳唱起来,姑娘们身着色彩艳丽的绣花围腰。小伙子们身着崭新的马褂。这些绚丽多彩的服装和彝家人世代相传的装饰品,随同他们主人跳跃的身躯,一同在打歌场上翻飞。
  
  
  
  “彝家户户有火揩,彝家处处是歌场。”在巍山,每一座彝家山寨都有打歌场,无论是山顶丫口、田间平地、农家场院、庙宇殿堂都可利用。其中最大最热闹的打歌场有巍宝山、小鸡足山、莲花山、五印山、牛街洗澡塘、紫金山、青云、新胜等处。这些打歌场上的群众不是一村一寨,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有时一个打歌场上的人数多到上万人,规模之大远近闻名。打歌场不仅是彝族群众歌舞娱乐的场地,也是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在打歌场上,盛装最艳丽、舞姿最美、打歌调唱得最动听的姑娘,往往是小伙子们热烈追逐的对象,小伙子们纷纷挤在姑娘的前后,争着和姑娘对歌,姑娘在唱词中提出许多问题来要小伙子回答,如果哪一个小伙子答上了,姑娘就会爱上他,转而和他唱情歌,等唱到打歌结束时,姑娘就会把自己的住址、姓名告诉给小伙子,并约好下次相会的时间。这样小伙子回去以后也就可以请人来姑娘家提亲,亲事算是成功了一半。
  
  
  
  巍山彝族打歌,还有一种习俗是“抢客人”。即打歌结束时,歌场所在村寨的彝族群众就跑到打歌场上,把从外村外寨来这里参加打歌的客人抢到自己家中做客,他们拖的拖、拉的拉,以抢到客人越多越好。他们认为客人多,就象征着自己家庭将进一步兴旺发达,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更上一层楼。这种传统的习俗,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敦厚善良,热情好客。
  
  
  
  巍山彝族打歌,最热闹的有五大节日:一是春节,从!日历的正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由相连的彝族村寨轮流主办歌会,到时附近村寨的彝族群众都来参加,负责主办歌会的村寨拿出烟,酒、茶、糖等来招待。一是旧历的“二月八”,这是巍山彝族盛大的年节。这一天彝族村寨家家过年,村村打歌。一是旧历的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这是彝族人民纪念他们的先祖南诏王皮逻阁火烧松明楼统一六诏的节日。一是旧历的七月十五日,这又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祭祖节。最后一次则是旧历的八月十五日,与汉族人民一样,也是彝族人民团聚的节日。
  
  
  
  在这五大节日里,彝族人民都要打歌,他们浓装艳抹,欢天喜地,酣歌狂舞,通宵达旦。“生活离不开水火,彝家离不开打歌。”巍山彝族人民与“打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芦笙一响,脚板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他们优美的舞姿,优雅和谐的民间乐器,扣人心弦的打歌调,令人留连忘返。
  
  
  
  摩梭人“阿夏”婚姻
  
  
  
    多少年来,许多介绍宁蒗永宁摩梭人风俗的文章,都称摩梭人以母系血统为中心的婚姻关系(即“走婚”)为“阿注”婚姻。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摩梭人的“阿注”是朋友的意思。摩梭人的“走婚”,正确的称呼应是“阿夏”婚姻。因为,摩梭话中的“阿夏”是情人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摩梭姑娘与姑娘交朋友,小伙子和小伙子交朋友,小伙子同姑娘交朋友,他们都统称为“结交阿注”。这种“阿注”关系,是纯洁的朋友关系,没有婚姻的含意。“阿夏”则是在“阿注”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质的变化,它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情人关系。
  
  
  
    摩梭青年男女在长期的生产和各种社交活动中。通过接触,相互了解,慢慢产生丁爱情。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然后互相赠送“信物”。男方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可向女方赠送金银首饰、玉镯,珠子、丝线等,女方回赠的“信物”,一般是男方喜爱的随身之物,并对男方盛情款待。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男方的长辈使可带上“琵琶肉”、茶、糖.酒等礼物去拜访女方家长,说明两家孩子的关系,征得女方长辈的同意,“阿夏”关系就算正式确定了(也有不经过以上手续,男女双方便白定“阿夏”关系的)。以后,男女双方仍各住在自己家中,男“阿夏”白天在家里劳动,晚上便可到女家和女“阿夏”同住。女方家里的人也就把男“阿夏”看成是自己家中的成员,对他很尊重。农忙季节,男“阿夏”要主动到女家帮助干活。
  
  
  
    摩梭人的“阿夏”婚则没有法律的保障,维持它的基础是感情和传统的道德观念。维持“阿夏”关系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几年,有的几十年,也有终身相守的。一旦感情破裂,不须办任何手续便可分道扬镳。
  
  
  
    “阿夏”婚姻经县人大批准,正式写入《宁蒗彝族自治县概况》,作为摩梭人“走婚”形式的正式称呼。
  
  
  
  白族菜肴里的妙寓
  
  
  
    白族菜肴里有很多趣闻。当家中有人远行,老人会做一道芋头菜(白族语叫“议通”)来吃,寓言是欢利。有时芋头还拌上蒜,借有谐音,加重含义;家里来了要好的客人,餐桌上有一把花生米(白族语称“弟兄子”),就是说,大家亲如兄弟姊妹;如思想上有疙瘩的亲友来访,主人会做藕吃。意寓希望他从思想上通窍,心情舒畅;如果去相亲,主人就要做鲜鱼吃,意思是从此两人要一心一意爱恋,培养好爱情之花;新婚后,全家人又会吃“百合”,借此祝愿恩爱夫妻百年好合;每当情侣分别,吃的会是磨芋(白族话叫“拥”),这是表示要互相眷念。
  
  
  
  独龙族的从说婚到结婚
  
  
  
    居住在独龙江畔的独龙族的说婚是很有趣的。假如某个小伙子看上了某个姑娘,就要请本寨里一个能说会
  独龙族的从说婚到结婚
  
  
  
    居住在独龙江畔的独龙族的说婚是很有趣的。假如某个小伙子看上了某个姑娘,就要请本寨里一个能说会道的、又有威望的已婚男子去当说婚人。说婚人去吋要提上一个茶壶,背上独龙族特有的五颜六色的袋了,袋子里装上茶叶、香烟和一个口缸。到姑娘家后,不管姑娘家的人热不热情或打不打招呼,说婚人都要以最麻利的动作,放下茶壶灌上水,到火塘边把火烧得大大的,架上三脚,放上茶壶。然后,从袋子里取出菜叶和口缸,到姑娘家的碗架上找来碗,姑娘家有几个人找几个,不分男女老少,做好泡茶准备。这时,姑娘家的人同意不同意或高兴不高兴,都会围拢火塘边来。水一开,说婚人在口缸里泡上茶,稍等一会,又把茶水倒在碗里,按先是姑娘的父母,后是姑娘的哥姐弟妹,最后是姑娘自己的顺序,每人跟前放一碗。
  
  
  
    接着就说起婚事。说的内容不外是伙子如何心地好,有本事,伙子的家里人如何喜欢姑娘,姑娘嫁过去不会受苦,等等。
  
  
  
    说到一定的时候,姑娘家的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姑娘的父母把茶水一饮而尽了,姑娘和其他人也跟着喝了,那这门亲事就算说成了。如果说到深夜,茶水不知换了多少次,还是没有人喝,那第二天晚上再来。第二天晚上还是没有人喝,第三天晚上又来,第三天晚上还是没有人喝,就说明姑娘家不同意婚事了。如果还想来说,也只好等到一年之后了。
  
  
  瑶族的绣花与婚姻
  
  
  
     在瑶山,流传着一句趣语:“瑶族姑娘爱绣花,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刺绣可以说是瑶族妇女的终身工艺。少女时期,一般刺绣衣襟花边、花带、脚绑等常用物品,到了青春期,进入恋爱阶段,便精心刺绣花袋,荷包、香包头巾等送给情人作定情物。她们要以精巧的艺术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博得小伙子的赞赏和爱慕。同时,她们还要精心刺绣嫁衣,筒裙,作为嫁妆。
  
  
  
  傣族“卖鸡肉”与“恋爱”
  
  
  
     傣历新年或其他节日期间,你如果到西双版纳的傣族地区旅游,碰上青年姑娘在“卖鸡肉”,请你千万不要去买。因为这是傣族姑娘寻找如意情郎的一种方式。
  
  
  
     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放上香茅草、姜、葱、蒜等佐料清炖。然后.盛在小盒里拿到场坝上去卖,等待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小伙子见此情景,就会知趣的离开了。要是姑娘看上了某个小伙子,姑娘就含羞的低下头,躲避小伙于的目光。小伙子便问道:“妹妹,你做的鸡肉怎么会这样香香呀?放的是凤凰山上的青辣椒,孔雀湖里的盐巴,芳草园里的香茅草吧,是不是有客人来预先定做的?”姑娘便回答说:“岩龙呃,岩龙(哥哥),我这盒鸡肉放的是普通的香茅草,最普通的青辣椒和盐巴,只不过是加上了我一颗炽热的心罢了。如岩龙不嫌弃的话,就请来尝尝吧!”姑娘说着,就把准备好的小凳子拿出来,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边。小伙子如有意,就会顺水推舟地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一起抬才轻’一起吃才甜’,我们俩一起吃,鸡肉才会有味道。为了避开众人眼睛,姑娘也会说:“岩龙呃,岩龙,我们傣家也有一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甜,放开来做才利索’,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们抬到林子小去吃。那里水又凉爽,又安静。”于是,两个情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安静静的林子里,互相倾吐起爱慕之情。
  
  
  (转贴)风姿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习俗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 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 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 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杂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 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 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 苗、僳、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拥有各自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和环境气候,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而又风姿多彩的风俗习惯,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 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这一切,组成一道奇异而亮丽的风景线。
  
  (转贴)云南少数民族—布依族风俗习惯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城关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是石头建造,三四层的石楼就有几十栋。由于石料是浅灰白色,加工后更显晶洁,所以白天看镇宁,银光闪烁;月夜看镇宁,凝霜盖雪。为此,古有“银镇宁”、俗有“银色镇宁”之美誉。该镇的石建筑,历史悠久的已有600多年的风雨历程,所以既堪称为凝固的音乐,又可当作不朽的史诗。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靠山最好是“卧狮拱卫”、“青龙环护”、“贵人座骑”等山势;向山要选“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形态。好在布依族地区多为石灰岩山地,这种苍山翠岭并不难寻。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布依族婚姻为一夫—妻、寡妇可再婚、同宗姓不婚等制式,一般要经过择偶、订婚、择吉日、成婚四个步骤。历史上。布依族择偶是自由的,一般是另方看中了女方后,请人征求女方意见,得到同意后即到女方指定的地点去相会,见面后用唱歌的方式来互相了解,要经多次交往,情投意合,建立感情后,才提婚事。这种交往活动,布依语称为“朗绍”、“朗冒”(意为“赶表”、“玩表”)。近代盛行包办婚姻及早婚等习俗,多数地区在八至十五岁即举行婚礼,婚礼完毕,新娘即同送亲人回娘家,至十七八岁成年后才可到夫家居住,这种习俗称为“不落夫家”。妇女没有离婚自由,没有财产继承权。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习俗已被废除。“朗绍”、“朗冒”习俗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并实现了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布依族的丧葬,古代盛行二次葬,即停尸于墓,上以伞盖,二三年尸体腐烂后,再行火葬,骨灰装缸埋窖。近代以来,葬俗已逐渐汉化。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地区有一种茶不仅味道别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听,这就是姑娘茶。清明(中国传统祭祀、扫墓节日)前夕,姑娘上山采回茶尖嫩味,热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把茶叶一片一片叠成圆锥体,晒干,然后再经过加工,就做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姑娘茶了。姑娘茶不仅形状优美,而且质量精良,是茶叶中的精品。这种茶叶只赠亲朋好友。在谈恋爱或订亲时,由姑娘赠送给情人。姑娘茶,姑娘采,姑娘做,这就是姑娘茶茶名的来历。
  年节食俗  
   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宴客食俗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云南著名的说辞——云南十八怪
  
  
  十八句话,概括云南最有特色的怪现象,称为云南十八怪。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呵呵,看把偶家宝儿乐得的,是老公粗心了,好长时间都没带老婆出去啦,明天,明天咱们就去好好的玩一回!
  好不容易出来几天,咱们做个懒散的人,把自己扔在躺椅上,喝点啤酒,听着音乐,嘿嘿,俺家老婆可乐了!
  老婆,邻居来串门了,快出来打个招呼
  嘿嘿,谢谢高邻的咖啡,好香!
  
  老婆,明天陪老公逛车市去。亲亲乖宝儿。
  乖宝儿,因为工作原因老公要回去一段时间,这些天你可要照顾好小狗和爸妈他们,当然啦,自己也要注意身体,昆明这段时间天气不好,很容易感冒哦!
  
  宝儿,姚安地震了,昆明有明显震感,老公不在,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