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更下个故事,这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老坦克一定程度上是我幼时的偶像,可能源于对偶像的敬畏什么的吧,我没敢太过细致描述他,特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老坦克该是什么形象?朋友们都说一下,会画的就画一下,会形容的就形容一下,让我看看咱们的老坦克是不是同一个样子,大家积极点,回帖够多的话明天楼主加更,哈哈
一个普通人的真实鬼神经历,不太恐怖,但保证真实
小猫说的也是八九不离十吧,描述的最接近的还是释然,谢谢小猫一直以来的支持,高三了,盯完帖子还是要把时间多放在学习上哈,楼主确实是因为忙才没能更新太多,楼主现实里的工作正在坎上,也是穷极思变吧,就想试试看有木有当个作家的潜力,没想到除了那么两三个喷子,大家还都挺喜欢,甚至竟然真的有朋友给楼主打赏了哈哈,挺欣慰的,只要有时间楼主会继续更下去,争取让大家每天都有新故事看。另外小猫,孔圣人曾经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不然喝多了拿什么和别人吹牛逼?哈哈,楼主就是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态度在努力生活着。
今天这个故事发生在村里大拆迁时期,那是大概十七年前吧,谁能想象的到,如今28岁的楼主17年前竟然还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
其实说起来,我们当时那个村子地表面积还是挺大的,住宅区是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就是耕地,其中有面积很大的一片耕地有个独立的地名,叫高坟。这名字有来头,据说是在明朝时,那时那个位置的村子出了一个姓高的将军,半生戎马半生富贵,退休后回到老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看得出来在职期间没少为百姓谋幸福,也没少为自己谋福利。他的后人也很争气,高将军辛苦半生弄到手的钱一点没浪费,全糟蹋了。之后高家也就是没几代的时间就落寞了,这期间高家辉煌的那些年人丁兴旺,人有条件了就喜欢讲究,就圈了一大块地做自家祖坟,就是后来被称为高坟的那块地方,高家后人不负众望全埋在那儿了
其实说起来,我们当时那个村子地表面积还是挺大的,住宅区是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就是耕地,其中有面积很大的一片耕地有个独立的地名,叫高坟。这名字有来头,据说是在明朝时,那时那个位置的村子出了一个姓高的将军,半生戎马半生富贵,退休后回到老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看得出来在职期间没少为百姓谋幸福,也没少为自己谋福利。他的后人也很争气,高将军辛苦半生弄到手的钱一点没浪费,全糟蹋了。之后高家也就是没几代的时间就落寞了,这期间高家辉煌的那些年人丁兴旺,人有条件了就喜欢讲究,就圈了一大块地做自家祖坟,就是后来被称为高坟的那块地方,高家后人不负众望全埋在那儿了
??
一阵一阵的又不能发了,咱们故事继续
之后一大片坟地就在那儿风吹日晒的矗立了不少年月,时间到了49年,新中国成立,然后就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那个疯狂年代,高坟迎来了它坟生的浩劫,全部变成了耕地,可能鬼也有怕的一类人吧,也可能时间太久了没人能记得,高坟被平掉时没啥特别的,时间继续往前走,有一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里写了个拆,拆完了效果不错,那位老人兑现了拆之前的承诺,让某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村长紧跟时代潮流,看到祖国形式一片喜人,于是大手一挥,也拆,之后村里就欢天喜地的迎来了大拆迁时代
村长紧跟时代潮流,看到祖国形式一片喜人,于是大手一挥,也拆,之后村里就欢天喜地的迎来了大拆迁时代
因为原来坟地变耕地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种粮食,所以并不需要深挖,只要把坟头弄平就行,如今是要盖房,目标是最少五层的居民楼,所以要深挖地基,这一挖就挖出很多之前没想到的东西。最早是一些骨头和瓶瓶罐罐的,看得出来这些尸骨埋在地下的年头不短了,而那些瓶瓶罐罐做工都很粗糙,相信就算是古董也不值几个钱,我记得当时那些装敛尸骨的棺材都风化了,挖坑时都是直接挖到尸骨和那些坛坛罐罐,只在尸骨周围有一圈棺材轮廓的黑色的土壤能看出来曾经是有棺材的,是岁月把这棺材弄没了。这期间虽然常有尸骨之类的,但是并没有发生什么让民工之前挺担心的事,一直到有一天,竟然挖出一口没风化的棺材…
行,天涯,你好样的
那口没风化的棺材也是木质的,具体是哪种木头就不知道了,清理干净棺材周身的泥土能看出来棺材曾经涂过一层红漆,如今漆都斑驳了,显得非常陈旧。因为不知道棺材的完整性,所以一开始没敢移动棺材,只是把棺材周围的泥土都清理干净了,然后一群民工就围着棺材商量怎么办,有人提议直接告诉领导,让领导决定,有人就反对说让领导决定啥?决定谁躺进去?商量了一会儿大家决定先打开看看。因为在那个年月,很多人已经有了古董的概念,知道土里长出来的不一定值钱,但是土里挖出来的只要不是吃得一般都挺值钱的。经常看到有的写手写的文章中如果涉及到主角顶着光环去农村收古董,基本都是村民狗屁不懂把很值钱的宝贝贱卖给主角。我觉得这类写手的见识才该贱卖掉,不敢说其他村子,至少在我们村里所有的农民都知道古物值钱,因为隔三差五的就有去收宝贝捡漏的城里人,一个村子相互也都通着气,时间稍久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村子里的长辈也有很多都很有见识,至于农民工,在那个刚开始大拆迁的时代,他们时不时就会挖出这些东西,就算见识不多,经验还是有的。很快大家就决定把棺材打开,看看再说。
说干就干,工地上别的不敢说,就是工具多,锤子凿子镐头锯啥的,没多大会儿就打开了,打开之后一个穿着清朝官服的死尸安静的躺着,额头上贴着一张写有红字的黄色符纸,嘴里长着常常的獠牙,打开棺材的一瞬间,竟然忽然睁开了眼睛…好吧其实并不是这样,我重新说。
打开棺材以后,一股恶臭瞬间弥漫开来,有旁观的甚至直接吐了,几个人合力把棺材盖放到一边,退开等气味散了一会儿才靠近,靠近之后还能闻见恶臭,很重的气味,初步估计棺材里那位下葬以后就没洗过脚。然后大伙儿大着胆子往棺材里看,看到棺材里已经没有尸体的轮廓了,只在棺材底有目测一个人躺下那么厚的一层烂泥,可能因为整个过程当中都没有移动过棺材的原因,隐约能从烂泥不均匀的颜色中看到一个人影的轮廓,这时管事的不知道被谁叫来了,看见这个情形立刻让所有人都不要动棺材,让大家都退开,有几个爱拍马屁的立刻就去跟管事的聊天,这时趁管事的没注意,有个胆子大到不可理喻的家伙伸手进棺材里烂泥头部的位置快速的抓了一把烂泥,然后扭头就走,当时除了管事的,很多人都看见了这一幕。
打开棺材以后,一股恶臭瞬间弥漫开来,有旁观的甚至直接吐了,几个人合力把棺材盖放到一边,退开等气味散了一会儿才靠近,靠近之后还能闻见恶臭,很重的气味,初步估计棺材里那位下葬以后就没洗过脚。然后大伙儿大着胆子往棺材里看,看到棺材里已经没有尸体的轮廓了,只在棺材底有目测一个人躺下那么厚的一层烂泥,可能因为整个过程当中都没有移动过棺材的原因,隐约能从烂泥不均匀的颜色中看到一个人影的轮廓,这时管事的不知道被谁叫来了,看见这个情形立刻让所有人都不要动棺材,让大家都退开,有几个爱拍马屁的立刻就去跟管事的聊天,这时趁管事的没注意,有个胆子大到不可理喻的家伙伸手进棺材里烂泥头部的位置快速的抓了一把烂泥,然后扭头就走,当时除了管事的,很多人都看见了这一幕。
烂泥被抓了一把后并没被人看出来,当时发生这间事时是上午九点左右的样子,也就是那天开工没多久的事,我记得是个周日,我没去上学。管事的让几个民工合力将棺材又重新盖上,之后就在等人,原来管事的报了警在等警察。管事的报警并不是担心棺材里躺的是通缉犯,而是在那时我们村的所谓警察也就是村长的马仔而已,管事的他的身份还不足以和我们村长直接对话,只好先报警,警察找局长,局长是村长直属小弟,可以和村长对话。那天早上截止到挖出棺材时,天气一直是晴的,盖上棺材盖,还没等到警察来,就开始淅淅沥沥的下雨,一下雨只能停工,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都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民工们就回了临时搭建的工棚。一直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天彻底黑了,楼主后来到青岛不少年月,这个沿海城市时不时也会秀个台风啥的,但是从没有一次的台风能跟记忆里那次暴风雨比较,绝对的实力碾压,整个天空黑的跟夜里一样,我家的房子都能感觉到晃动,真的是可怕到了一种境界,一直持续到天真的黑下来
第二天的大街上,满地狼藉,所幸建筑物都没有被破坏,遭破坏最严重的,据知道的来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头天挖出棺材那个位置,头天挖的坑已经被风雨彻底填平了,另一个就是几个农民工的工棚,被连根拔起,找都没处找
之后据说是大风拔起工棚时,伤到了人,所以那个位置的工事就先暂停了,那个工棚里的几个农民工有几个直接去了旁边的工地,毕竟大拆迁规模不小,整个施工场地很大。还有几个农民工据说是当天伤到了,就回自己村里了。挖出棺材的工地暂停时因为被大风把棺材坑直接埋住了,一开始大伙都以为棺材还在土里,上头说不让继续动工就有人猜测是因为棺材的原因,因为那天的天气实在太邪了,被天重新埋住的坑也没人敢挖。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吧,一天村长的一个小弟上工地上找当时工地那个管事的,俩人一开始躲屋里私聊,聊着聊着吵了起来,两个都是做狗腿的,都觉得自己是前腿,互相不服,越吵越凶,但是语言能力实在不咋地,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村长小弟说少了一个耳环,让管事的交出来,管事的说没这事,不知道,直到大家听腻了后就有人上去劝架,别吵了别吵了,来,这是铁锹,这是镐头,是男人吗?这都能忍还是男人吗?然后俩人就不吵了,村长小弟走后大家就问管事的,几个意思?管事的没当回事,同时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挺窝火,就跟大伙说了,村长把棺材抬走了,时间就是在那天下午天黑的时候,这一个礼拜时间找专人把棺材清理出来了,烂泥里凤冠霞帔金银玉器各种齐全,唯一一点就是只有一只耳环,这肯定是少了一只,村长让小弟来工地问问,小弟天生聪慧过人,瞬间就推理出肯定是工地管事的偷偷拿走了,就直接让管事的交出来,但是当时在现场的很多农民工都知道,丢失的耳环并不是被管事的拿走了…
咱们继续先把昨天的故事说完,其实事情到这时,基本也就尘埃落定了,一番盘问下来,管事的就知道了那只丢失的耳环八成是被抓泥的工友拿走了,而那个民工在当天夜里刮大风时受了不轻的伤,停工回家休养了。正巧下午上面又派人来找工地管事的,管事的就跟着去了,管事的和上面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第二天一早管事的就收拾了下简单的行李,说要出趟门办点事,把工地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就走了。大概十几天的时间吧,管事的回来了,先去找村长报了到,直接跟村长对话这是很难得的,之后管事的回到工地继续原来的工作,除了人变得有点不太爱说话常走神外没啥别的,而原来挖出棺材那一整片土地都被重新规划,全部建成了不需要挖很深地基的二层小楼,至于棺材那个位置,荒了五年左右才盖起一座跟周围一样的小楼,那之前棺材周围都已经整齐的盖好了,唯独这一小片地方荒着,格外扎眼。
至于棺材里的东西具体到了哪里,耳环到底找没找回来,这些我们普通百姓就真的不知道了…
至于棺材里的东西具体到了哪里,耳环到底找没找回来,这些我们普通百姓就真的不知道了…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欢迎各位朋友留言,打赏,点赞,整理下思路,稍后给大家接着更故事
非常感谢@不确定小懒的再次打赏,说别的都是虚的,冲这份支持,今天加更~
昨天加班到凌晨两点,手机没电了,别说更贴了,看都没能看,回家就睡着了,刚刚起床才看到,非常感谢,同时也感谢其他支持我的朋友,稍后开更
昨天加班到凌晨两点,手机没电了,别说更贴了,看都没能看,回家就睡着了,刚刚起床才看到,非常感谢,同时也感谢其他支持我的朋友,稍后开更
?先来个短的,这是邻村的事,年头有点久,加上不是自己村子的事,细节知道的不多,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跟上一个有相似之处。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比大拆迁时代早很多年的大开荒时代,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那会儿。
平坟,开荒,造出耕地后要挖井,纯手动挖井,一铁锹又一铁锹,一根绳子吊着俩人往挖出的坑里渐渐下降,再有个人用绳子系着个筐子把俩人挖出的土装筐提出去,周而复始,洞越打越深,具体打了多少米,没有记录,直到打不动,打不动是因为…铁锹遇到了无力突破的阻碍,一番试探后,是块石板,很厚重的一块石板,根本无力破坏。于是大家就把工事暂停,研究了一番后决定:人定胜天!挖不动石板就拐个弯,往旁边挖挖试试。往石板周围挖了一圈,发现石板面积并不大,再往下挖,发现是个两米见方长方形的巨石。
后世有人质疑单凭人力怎么能造出金字塔,巨石阵,复活节岛石像等等,其实当时他们如何单凭人力就把那么大一块巨石从地下弄出来也是个后人觉得很破坏认知习惯的事,但是确实弄出来了 。
因为巨石的形状有些蹊跷,大家就决定研究研究,然后开始清理巨石表面,很快清理干净污泥,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巨石,是一个石头棺材。
石头棺材表面雕刻着相对现在来说很粗陋的花纹,从棺盖和棺体来看这个石棺的厚度最少有十厘米,石质大概是花岗岩。那是个全国人民致力于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懂古董,没有人觉得这东西珍贵,只觉得这东西阻碍了挖水井的进程,就等于阻碍了社会主义的进步,就等于是新中国发展的阻力,说不定就是境外反华势力搞的鬼。必须破之。
于是就决定打开看看先,谁知用尽了办法也难以打开,各种武力全用上了都不好使,甚至百姓们围一圈大声背诵了一整本的某主席语录都没让石棺屈服。这简直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反动派竟然已经猖狂到了如此地步?
各种不好使之后,大家静下心来观察,使劲围观,还没当上寡妇的小刘同志使劲盯着石棺,试图靠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犀利的眼神击碎石棺(对,没错,刘寡妇又出场了,虽然是邻村的事也要让她跑个龙套,楼主就是这么任性)
但是石棺依旧纹丝不动,于是大家就想从物理学上面解决这件事,研究一番后发现在石棺一侧的中心位置,有个花生大小的小坑,有人工的痕迹。有个如今坟头已经被平了的哥们用凿子和一根大小正合适的细铁棍和那个他命中注定的小坑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小坑没几下就凿开了,开的一瞬间就顺着被凿开的小洞喷出一股有颜色的气体,后来有人说是黄色有人说是绿色,无论是什么颜色,都是这位动手的哥们最后见到的一种颜色,他瞬间就倒下了。当时没人想到他是死了,大家只是觉得反动派竟然还敢还手?太猖狂了!于是再次动手,这次非常的容易,三下两下棺盖就被打开了…
后来有人问起来,在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说了相同的情形,石棺打开后,棺材里是个栩栩如生的女人,是真的栩栩如生,甚至有人觉得这女人是活的,然后光线照进棺材的瞬间,尸体就开始塌陷…风化…几乎是瞬间,整个尸体包括尸体身上的衣服在内全部化为灰烬,然后整个石棺里就只有薄薄地一层灰了。
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力量的伟大和反动派的屈服,丝毫没在意这一缕灰烬,检查了一遍发现石棺再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后,就搬到路边的地沟里抛弃不理了…说起来也奇怪,多年过去了,我们村都大拆迁了,他们村还没有成规模的变化,最多就是自家扒了自家房子翻新重盖,以至于整个村子的格局多年未变,去年过年回老家楼主经过他们村时,还看到那口残破的石棺在路边的干涸的地沟里扔着,莫名的凄凉…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比大拆迁时代早很多年的大开荒时代,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那会儿。
平坟,开荒,造出耕地后要挖井,纯手动挖井,一铁锹又一铁锹,一根绳子吊着俩人往挖出的坑里渐渐下降,再有个人用绳子系着个筐子把俩人挖出的土装筐提出去,周而复始,洞越打越深,具体打了多少米,没有记录,直到打不动,打不动是因为…铁锹遇到了无力突破的阻碍,一番试探后,是块石板,很厚重的一块石板,根本无力破坏。于是大家就把工事暂停,研究了一番后决定:人定胜天!挖不动石板就拐个弯,往旁边挖挖试试。往石板周围挖了一圈,发现石板面积并不大,再往下挖,发现是个两米见方长方形的巨石。
后世有人质疑单凭人力怎么能造出金字塔,巨石阵,复活节岛石像等等,其实当时他们如何单凭人力就把那么大一块巨石从地下弄出来也是个后人觉得很破坏认知习惯的事,但是确实弄出来了 。
因为巨石的形状有些蹊跷,大家就决定研究研究,然后开始清理巨石表面,很快清理干净污泥,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巨石,是一个石头棺材。
石头棺材表面雕刻着相对现在来说很粗陋的花纹,从棺盖和棺体来看这个石棺的厚度最少有十厘米,石质大概是花岗岩。那是个全国人民致力于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懂古董,没有人觉得这东西珍贵,只觉得这东西阻碍了挖水井的进程,就等于阻碍了社会主义的进步,就等于是新中国发展的阻力,说不定就是境外反华势力搞的鬼。必须破之。
于是就决定打开看看先,谁知用尽了办法也难以打开,各种武力全用上了都不好使,甚至百姓们围一圈大声背诵了一整本的某主席语录都没让石棺屈服。这简直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反动派竟然已经猖狂到了如此地步?
各种不好使之后,大家静下心来观察,使劲围观,还没当上寡妇的小刘同志使劲盯着石棺,试图靠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犀利的眼神击碎石棺(对,没错,刘寡妇又出场了,虽然是邻村的事也要让她跑个龙套,楼主就是这么任性)
但是石棺依旧纹丝不动,于是大家就想从物理学上面解决这件事,研究一番后发现在石棺一侧的中心位置,有个花生大小的小坑,有人工的痕迹。有个如今坟头已经被平了的哥们用凿子和一根大小正合适的细铁棍和那个他命中注定的小坑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小坑没几下就凿开了,开的一瞬间就顺着被凿开的小洞喷出一股有颜色的气体,后来有人说是黄色有人说是绿色,无论是什么颜色,都是这位动手的哥们最后见到的一种颜色,他瞬间就倒下了。当时没人想到他是死了,大家只是觉得反动派竟然还敢还手?太猖狂了!于是再次动手,这次非常的容易,三下两下棺盖就被打开了…
后来有人问起来,在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说了相同的情形,石棺打开后,棺材里是个栩栩如生的女人,是真的栩栩如生,甚至有人觉得这女人是活的,然后光线照进棺材的瞬间,尸体就开始塌陷…风化…几乎是瞬间,整个尸体包括尸体身上的衣服在内全部化为灰烬,然后整个石棺里就只有薄薄地一层灰了。
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力量的伟大和反动派的屈服,丝毫没在意这一缕灰烬,检查了一遍发现石棺再也没有特别的地方后,就搬到路边的地沟里抛弃不理了…说起来也奇怪,多年过去了,我们村都大拆迁了,他们村还没有成规模的变化,最多就是自家扒了自家房子翻新重盖,以至于整个村子的格局多年未变,去年过年回老家楼主经过他们村时,还看到那口残破的石棺在路边的干涸的地沟里扔着,莫名的凄凉…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的年头也不近了,就是前文提到的村长开办造纸厂污染了一整条河那个时期。
因为故事发生在造纸厂里,我就先简单说下那个造纸厂吧。
那个造纸厂巅峰时期的规模真的挺大的,甚至有外商来村里购买纸制品,类似于新加坡这种把环保看的很重的花园国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在我们村里采购纸制品。村里造纸厂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造纸的原料全部是村民自己种的小麦的秸秆,要知道有造纸厂之前麦秸秆都是直接烧掉的,根本没人要。而有了造纸厂之后一拖拉机麦秸秆可以换五块钱,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张微缩的馅饼。村民们也就不再焚烧秸秆,而是卖给造纸厂。那之前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已经许多年了,也没雾霾什么的,停止焚烧之后空气质量也没改变,不知道为什么多年后的今天要把雾霾的原罪归到焚烧秸秆上。
除了原料廉价,运作成本也很低,上面给拨款让村里买了全自动的运作机器,经过村长的精心设计全部可以半自动运作,所谓半自动就是…所有需要动的地方,比如切纸,拌纸浆,还有传送运输等等本来是机器操作的,只要人力能够驱动,全部换成人力,除了农忙时期,村里的百姓必须去造纸厂做一颗颗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钉。农忙也是给很短的假期,秸秆收上来以后村民就必须回去上班,一开始是十二小时工作制,后来村民过度疲劳造成几次事故后,就改成了八小时工作制,今天这个故事的苦主就是十二小时工作制时出的事
因为故事发生在造纸厂里,我就先简单说下那个造纸厂吧。
那个造纸厂巅峰时期的规模真的挺大的,甚至有外商来村里购买纸制品,类似于新加坡这种把环保看的很重的花园国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在我们村里采购纸制品。村里造纸厂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造纸的原料全部是村民自己种的小麦的秸秆,要知道有造纸厂之前麦秸秆都是直接烧掉的,根本没人要。而有了造纸厂之后一拖拉机麦秸秆可以换五块钱,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张微缩的馅饼。村民们也就不再焚烧秸秆,而是卖给造纸厂。那之前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已经许多年了,也没雾霾什么的,停止焚烧之后空气质量也没改变,不知道为什么多年后的今天要把雾霾的原罪归到焚烧秸秆上。
除了原料廉价,运作成本也很低,上面给拨款让村里买了全自动的运作机器,经过村长的精心设计全部可以半自动运作,所谓半自动就是…所有需要动的地方,比如切纸,拌纸浆,还有传送运输等等本来是机器操作的,只要人力能够驱动,全部换成人力,除了农忙时期,村里的百姓必须去造纸厂做一颗颗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钉。农忙也是给很短的假期,秸秆收上来以后村民就必须回去上班,一开始是十二小时工作制,后来村民过度疲劳造成几次事故后,就改成了八小时工作制,今天这个故事的苦主就是十二小时工作制时出的事
那是个巨大的…桶?铁皮制作,四五米高,直径三米左右吧,被运到工厂里的秸秆经过去除杂质的程序后,就到了这一站,把大量的秸秆,硫磺,和一定比例的水倒进这个大桶里,然后桶底开始加温,同时有两个人站在桶顶端的边缘不到半米宽的一圈平台,一人手持一根很长的金属棍子,不停地搅拌,一定时间以后,经过这一步骤,秸秆就渐渐融化,进化成了初步的纸浆(此时背景音乐为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我不能百分百确定填充的化学物品是硫磺,也只是听工人这么说的。
那时这样的大桶有很多个,负责搅拌的村民是每个大桶配两个,桶里温度极高,一直冒泡,有刺鼻的气味,稍微靠近就很难受。村里也没啥好普及的,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学生一起去造纸厂参观过一次,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臭水碎纸废料,就记得有好几台叫做摄像机的东西一直对着村长和周围的环境,村长面前有个头天住在村长家的漂亮城里姐姐手里拿着根话筒对着村长油汪汪的小嘴,村长侃侃而谈,一直跟大姐姐说,你看,没污染吧?小朋友们经常来这边排队玩耍,工人们每天都身体健康,村里形式一片大好…片大好…大好…好…然后同去的校长推荐刚入学三年就连续五年拿过三好学生奖状的少年天才同时也是村长孙子的同学代表同学们发言。村长孙子一边啃鸡腿一边擦鼻涕一边说,xx造纸厂是个好造纸厂。校长一群人一脸擦屁股时发现自己拉出来的不是粑粑而是黄金似的惊喜表情,不停地对拿着话筒的姐姐说,看见了么?看见了么?少年天才啊!千年不运万年不遇的旷世奇才啊,这一身超过同龄人三倍的肥膘哪儿是脂肪?明明就是过度饱满的智慧啊…漂亮姐姐直起身来把领口往上提了提,瞪了咽口水的校长一眼,说了句,村之大幸,民之大幸啊~然后对着镜头一脸真诚的对村长歌功颂德了一番,然后收尾,摄像机全部收起来,漂亮姐姐从一脸慈祥的村长手里接过满载着村民血汗的红包,转身走进他们开来的汽车,车子临发动时漂亮姐姐把头探出窗外,笑着对村长挥了挥手,那时看过不多电视节目的我,看着漂亮姐姐当时的姿势和表情,我还以为她马上就要说出那句太符合她姿态的台词了:大爷常来玩儿啊~
那时这样的大桶有很多个,负责搅拌的村民是每个大桶配两个,桶里温度极高,一直冒泡,有刺鼻的气味,稍微靠近就很难受。村里也没啥好普及的,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学生一起去造纸厂参观过一次,也不知道有啥好看的,臭水碎纸废料,就记得有好几台叫做摄像机的东西一直对着村长和周围的环境,村长面前有个头天住在村长家的漂亮城里姐姐手里拿着根话筒对着村长油汪汪的小嘴,村长侃侃而谈,一直跟大姐姐说,你看,没污染吧?小朋友们经常来这边排队玩耍,工人们每天都身体健康,村里形式一片大好…片大好…大好…好…然后同去的校长推荐刚入学三年就连续五年拿过三好学生奖状的少年天才同时也是村长孙子的同学代表同学们发言。村长孙子一边啃鸡腿一边擦鼻涕一边说,xx造纸厂是个好造纸厂。校长一群人一脸擦屁股时发现自己拉出来的不是粑粑而是黄金似的惊喜表情,不停地对拿着话筒的姐姐说,看见了么?看见了么?少年天才啊!千年不运万年不遇的旷世奇才啊,这一身超过同龄人三倍的肥膘哪儿是脂肪?明明就是过度饱满的智慧啊…漂亮姐姐直起身来把领口往上提了提,瞪了咽口水的校长一眼,说了句,村之大幸,民之大幸啊~然后对着镜头一脸真诚的对村长歌功颂德了一番,然后收尾,摄像机全部收起来,漂亮姐姐从一脸慈祥的村长手里接过满载着村民血汗的红包,转身走进他们开来的汽车,车子临发动时漂亮姐姐把头探出窗外,笑着对村长挥了挥手,那时看过不多电视节目的我,看着漂亮姐姐当时的姿势和表情,我还以为她马上就要说出那句太符合她姿态的台词了:大爷常来玩儿啊~
也是因此我曾亲眼见过那些大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觉得这是很震撼的,像唐吉珂德试图打倒的风车一样巨大,也就记得很清楚。
说回故事,那次出事就是一个负责搅拌的工人没站稳掉进了沸腾着化学物品的桶里,村长也真够节约的,一丁点安全措施都没弄,哪怕装个简单的护栏都不至于那么轻易的就掉进去,像是陷进沼泽一样,只是这个沼泽人一陷进去就直接融化了,在即将被吞没时,村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四毛钱,高举过头顶,大喊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这是我的党费!中国共产党万岁!村长永垂不…
他对面另一个和他搭档搅拌纸浆的村民吓傻了,反应过来之后也是喊人,已经来不及了,给大桶停止加热,然后就是等待纸浆冷却,此时谁也没注意背景音乐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停止,融化后流出的鲜血点缀在黄色的纸浆上,那份苍凉厚重的颜色搭配,即像西红柿炒鸡蛋,又像国旗…
说回故事,那次出事就是一个负责搅拌的工人没站稳掉进了沸腾着化学物品的桶里,村长也真够节约的,一丁点安全措施都没弄,哪怕装个简单的护栏都不至于那么轻易的就掉进去,像是陷进沼泽一样,只是这个沼泽人一陷进去就直接融化了,在即将被吞没时,村民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四毛钱,高举过头顶,大喊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这是我的党费!中国共产党万岁!村长永垂不…
他对面另一个和他搭档搅拌纸浆的村民吓傻了,反应过来之后也是喊人,已经来不及了,给大桶停止加热,然后就是等待纸浆冷却,此时谁也没注意背景音乐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停止,融化后流出的鲜血点缀在黄色的纸浆上,那份苍凉厚重的颜色搭配,即像西红柿炒鸡蛋,又像国旗…
工厂虽然属于村长,但是也有专门的管理人,现在来说应该叫执行厂长吧,下面也简称他厂长吧…开头这句怎么跟绕口令似的?有没有南方的朋友来念一遍。
纸浆还没彻底冷凝时,厂长就来了,厂长一看这情形,冷汗都下来了,大叫着还不赶紧把人捞出来?你们知道这一桶纸浆值多少钱吗?弄脏了就全完了,你们谁赔的起?村民们在厂长的嚎叫声中用各种工具,包括一些钩子之类的,把落难村民的尸骨一点一点的弄了出来,其实时间没多久,落难的村民就只剩下一堆骨头了,血肉脏器什么的全没了,衣服也没有了,把尸骨尽量拼凑成个人形,然后把这个村民的老婆叫来,他老婆也在工厂上班,好像是负责裁纸的,工人把村民妻子叫来后,厂长让她猜地上那堆骨头是谁,猜中有奖。村民妻子猜中了,厂长告诉他妻子,厂长一项说到做到,说有奖就是有奖,这里是六万块钱,归你了。村民妻子问为什么是六万,厂长说,你丈夫一个月工资是三百,每年扣他两个月产假,往后这二十年你不用让你丈夫来上班了,工资一次性补齐,不要哭,不用谢,不要激动,这都是村里应该做的,为民服务嘛,别打别打,还有好消息!村民妻子问什么好消息?厂长说,唉我刚给村长打了电话,也就是村长心眼好,这桶纸浆不用你们赔了,从村民的工资里平摊,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要互相帮助嘛~唉~哎!别打!别打!谁?这谁?这都谁?…本来只在围观的村民打完后就帮着村民妻子收拾尸骨,把村民妻子送回了家。
纸浆还没彻底冷凝时,厂长就来了,厂长一看这情形,冷汗都下来了,大叫着还不赶紧把人捞出来?你们知道这一桶纸浆值多少钱吗?弄脏了就全完了,你们谁赔的起?村民们在厂长的嚎叫声中用各种工具,包括一些钩子之类的,把落难村民的尸骨一点一点的弄了出来,其实时间没多久,落难的村民就只剩下一堆骨头了,血肉脏器什么的全没了,衣服也没有了,把尸骨尽量拼凑成个人形,然后把这个村民的老婆叫来,他老婆也在工厂上班,好像是负责裁纸的,工人把村民妻子叫来后,厂长让她猜地上那堆骨头是谁,猜中有奖。村民妻子猜中了,厂长告诉他妻子,厂长一项说到做到,说有奖就是有奖,这里是六万块钱,归你了。村民妻子问为什么是六万,厂长说,你丈夫一个月工资是三百,每年扣他两个月产假,往后这二十年你不用让你丈夫来上班了,工资一次性补齐,不要哭,不用谢,不要激动,这都是村里应该做的,为民服务嘛,别打别打,还有好消息!村民妻子问什么好消息?厂长说,唉我刚给村长打了电话,也就是村长心眼好,这桶纸浆不用你们赔了,从村民的工资里平摊,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要互相帮助嘛~唉~哎!别打!别打!谁?这谁?这都谁?…本来只在围观的村民打完后就帮着村民妻子收拾尸骨,把村民妻子送回了家。
村民妻子就还是简称张嫂吧,张嫂带着并不完整的尸骨回家准备好歹举行个葬礼,而工厂这边,因为出事的那桶纸浆肯定不能用了,在还没到火候时就开始冷却,整个几乎凝固成了一个大坨,在彻底凝固结实之前让工人用铁锹全部铲了出来,一堆含着尸骨的废料被丢弃在一边,正好趁机把这个大桶彻底清理了一遍,因为出事的原因大家都不愿意在这个桶这里做搅拌工,这个桶就暂时闲置了。闲置了大概三四天的时候,怪事就开始了,其实这事儿挺奇怪,也不是出事当天,也不是头七,就是很没有节点的那么一个时间点,不是三天就是四天,前面说过工厂是二十四小时运作的,工人晚上也要去正常工作,大概是在夜里两三点的样子吧,大家都很困的时候,也就都很安静,忽然从那口出事的桶里传出一些声响,周围的工人基本都听到了,声音有点像有人在拿指甲刮桶壁,有人说会不会是老鼠?有人说不会,因为四五米高的桶壁已经被彻底清理干净,很光滑,老鼠不可能出入,何况桶顶边缘用来站人的那个平台老鼠也翻不过去,然后大家都安静了一会儿,就让离那个桶近的工人过去看看,这时大家都从桶上下来把工作暂停了,有一个工友在大家的鼓励下慢慢地走近那个大桶,到大桶旁边后也不敢爬上去,只是把耳朵贴在桶壁外面听了会儿,过了会儿别人问他听见啥了,他说好像听见呼吸声了,很粗重…村民们倒是没吓得一哄而散,只是相互说着要不咱先别干了,去找厂长吧,大家都哆哆嗦嗦的集体离开了这里去到厂长办公室,厂长最近这几天一直住办公室,那张双人大床这几天也没有其他女工,叫醒厂长把事情一说,厂长带头又去看了看,这次没出什么声音,村长以为大伙忽悠他,但是看大家的神情又不像,就让大家赶紧继续干,别把纸浆毁了,村民也都知道纸浆值钱,既然一切正常也就都回去继续工作了,厂长陪着大伙一直到天亮。天亮以后村长指派了个人去出事那个桶的上面看看桶里面,从六七点天亮纠结到九点才敢爬上去,往里看了一眼,什么都没有
先更到这里,楼主要忙一会儿,谢谢支持的朋友,欢迎留言,打赏,点赞,
感谢新朋友@Amiymm打赏,谢谢鼓励支持
然后是倒班,那时倒班有两种时间点,一种是早八点到晚八点,各十二个小时。另一种是早十二点到中午十二点,各十二个小时,每一个月调换一次倒班点。那次是中午十二点倒班,负责搅拌的一些工人中午十二点下班后就去食堂打饭,吃饭时自然聊到了这码事,村民即使进了工厂,也没改变信息传播速度超越如今网络传播速度的特性。一顿午饭没吃完,全食堂就都听说了,正午阳光还没撤去,全工厂就都知道了,越传越玄乎,厂长很快也知道这事传播开了。几个来倒班搅拌的工人趁着还没往桶里添加新的秸秆什么的,集体找厂长要说法,农村人非常信这个,而这批倒班的又是当时出事时在现场那批,所以格外紧张。这些村民平时很乖,厂长说是啥就是啥,可如今出了这事,就都不听话了,厂长也没办法,请示了上面后就决定停工等夜里看看再说。
半夜无话,一直到夜里零点又该倒班的时候,头天晚上那批工人过来接班,大家碰头后聊了会儿,不知怎么最后决定一起留下等等看,也是对工友的一份感情吧。
到了夜里三点左右,终于又开始了,起初声音很轻微,大家当时还有小声聊天的,一开始没发觉声音,当有人听到后,就示意都安静,完全安静下来以后,声音听起来就越来越大声了,那个遇难工友的搭档当时也在,就按说好的走近大桶仔细听。其实当时在现场的人离那个桶都不远,加上刻意的安静,基本都能听的很清楚,指甲抓金属桶壁的刺耳声,还有轻微而粗重的喘息声,而且声音的源头是那个桶没错。
然后那个搭档鬼使神差的叫了遇难工友的名字一声,xxx,是你吗?
喘息声和指甲抓金属声瞬间消失了,消失的瞬间桶里发出“嗡”的一声,像是…桶里的空气忽然整体震动了一下,之后就彻底安静了。
安静了大约五分钟吧,再也没有任何声音,厂长就问谁敢上去看看,谁上去给谁五十块钱。这时也没办法强迫工人去看,毕竟在现场的人都确定这不是幻觉。这种事有怕的就有不怕的,也可能是为了赚这个彩头,有三四个二十锒铛的小伙子决定上去看看,村长让他们都上去,有个伴也好有个照应。几个小伙子陆续爬上去,除了本身就有用来方便通宵工作的大灯,不敢说灯火通明,看清桶里还是没问题的,同时每个小伙子还都随身携带了跟如今手机一样普及的手电筒,应该是四个人吧,陆续从梯子爬上去以后,几个人盯着桶里看,可能是因为桶是空的,桶底比较深,灯光打到桶底时就挺暗了。厂长在下面问几个人看见什么了,几个人都说啥也没看见,厂长就让他们打开手电看看,大家基本同时打开手电,都还是没看见什么,只有一个小伙子哎了一声,声音还不小,村长赶紧问看见什么了,小伙子停了停,厂长又催了两遍,小伙子才支支吾吾的说,没啥,看花眼了。
半夜无话,一直到夜里零点又该倒班的时候,头天晚上那批工人过来接班,大家碰头后聊了会儿,不知怎么最后决定一起留下等等看,也是对工友的一份感情吧。
到了夜里三点左右,终于又开始了,起初声音很轻微,大家当时还有小声聊天的,一开始没发觉声音,当有人听到后,就示意都安静,完全安静下来以后,声音听起来就越来越大声了,那个遇难工友的搭档当时也在,就按说好的走近大桶仔细听。其实当时在现场的人离那个桶都不远,加上刻意的安静,基本都能听的很清楚,指甲抓金属桶壁的刺耳声,还有轻微而粗重的喘息声,而且声音的源头是那个桶没错。
然后那个搭档鬼使神差的叫了遇难工友的名字一声,xxx,是你吗?
喘息声和指甲抓金属声瞬间消失了,消失的瞬间桶里发出“嗡”的一声,像是…桶里的空气忽然整体震动了一下,之后就彻底安静了。
安静了大约五分钟吧,再也没有任何声音,厂长就问谁敢上去看看,谁上去给谁五十块钱。这时也没办法强迫工人去看,毕竟在现场的人都确定这不是幻觉。这种事有怕的就有不怕的,也可能是为了赚这个彩头,有三四个二十锒铛的小伙子决定上去看看,村长让他们都上去,有个伴也好有个照应。几个小伙子陆续爬上去,除了本身就有用来方便通宵工作的大灯,不敢说灯火通明,看清桶里还是没问题的,同时每个小伙子还都随身携带了跟如今手机一样普及的手电筒,应该是四个人吧,陆续从梯子爬上去以后,几个人盯着桶里看,可能是因为桶是空的,桶底比较深,灯光打到桶底时就挺暗了。厂长在下面问几个人看见什么了,几个人都说啥也没看见,厂长就让他们打开手电看看,大家基本同时打开手电,都还是没看见什么,只有一个小伙子哎了一声,声音还不小,村长赶紧问看见什么了,小伙子停了停,厂长又催了两遍,小伙子才支支吾吾的说,没啥,看花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