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样美好的少年时代很快就被战争终结。21岁时被征召入伍是一切苦难的开始。他被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腊包尔岛,在美军的轰炸中失去了左腕。46年复员后,他为了当画家进入武藏野美术学校(现为武藏野美术大学)学习,然而因生计所迫中途退学。
他卖过鱼,经营过出租公寓,一番辗转之后,开始从事当时的连环画剧本和出租漫画的绘画工作。
【注1:出租漫画,这和我们小时候的出租漫画不同哈(暴露年龄),当时没有杂志连载型漫画,漫画家画好整本后,拿到出版社(多是私人小作坊)印刷成书,然后送到各个漫画出租屋里去。漫画家的钱很少,只是在送画稿时一次性拿到稿费而已,畅销的漫画,漫画家的稿费会多一点、来要稿子的出版社也多一点罢了。如果不畅销,漫画家的生活就会非常困难。】
【注2:紙芝居,连环画剧,类似于拉洋片,诞生于昭和6年(1930年)左右。用多幅图画描述一个故事,连环画放在一个专门的表演箱内,由专门的说书艺人逐幅讲解,讲完一张的内容就抽走一张,艺人不仅说书,还卖糖给孩子们。】

这里多说几句题外话,当时看《怪怪怪的妻子》时,我就对“消失的紙芝居”那一段故事特别有感触,我还记得剧中那个老艺人说,“我们赚的是孩子那点可怜的零花钱,和他们的笑颜。”
在剧中,由于时代变迁,紙芝居被漫画、广播、电视打败,成为了时代的丢弃品,再无人问津,老艺人身无分文,背着相依为命了大半辈子的表演箱来到漫画家夫妇家中。想借钱,却说不出口;想把表演箱子当了换钱,却舍不得,一点一点宝贝似地擦着可能再无用武之地的箱子,充满怜惜地细数它的伤痕。布美枝(水木茂的妻子)说,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这个箱子最了解老人,知道老人所有的事情。如果老人失去了箱子,他便是真正的孤身一人了。
老人尚有继续作为一个紙芝居艺人努力的一丝希望,最后却不得不发出悲伤的疑问:“那些曾瞪大眼睛看着紙芝居的孩子们,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他颓然地抱着箱子,完全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来看图画剧的孩子们,从十个减少到八个,再减少到五个,渐渐的,大家都不来了,他明明还是一如既往用心地用他全部的热情在讲着故事啊!
到底到哪里去了呢?那些在时代里消逝的东西,那些手艺、用具、物品,甚至我们小时候还有,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些东西和靠着它们过生活的人,恐怕也曾发出同样的疑问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来。我看着剧集,脑海里却浮现出好多已经消逝的东西来……那种感觉,就叫做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