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话 鬼
我来说一件发生在我叔父身上的事。长文见谅。
叔父小时候简直是个无法无天的饿死鬼,
常跑到疏散地的田里偷农作物吃,偷到手就骑上马逃走,
是个常常吹嘘自己是孩子王的坏小子。
在疏散地,有一个本地很大的神社。
不过“时至今日,已经不知道曾供奉着什么神灵了”,
那儿种了好几棵樱花树,每到春天便满树繁花,是周围的游览胜地。
但那儿也被称为圣域。
“小孩子不可以靠得太近”,当地似乎存在这样一种默契。
但是,别忘了叔父可是个坏小子。
只要是什么“不能去做”,他就一定冒出逆反心理。
本来他就嫌疏散地一点儿消遣都没有,抱定了迟早要离开这里的想法。
于是,他做了一个恶作剧。
神社里饲养着给神乘骑(?)的马。
他就想骑上马从神社的石阶上冲下去。
当然了,白天可能会被大人们看见,他就打算晚上偷偷潜进神社,
等到早上大家出来干活的时候,骑着马冲出去……大家一定会被吓一跳!
他称之为“让本大爷威望大提升”之大作战。
晚上叔父按计划深夜出门,往神社而去,
快要走到繁花盛开的夜樱时,叔父听到不应该有的声音传来。
嘭嘭……嘭嘭……竟是鼓点的声音。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大人们在樱花树下开酒会传来的声音,有些警惕了起来,
但是就算是小孩也知道,在这样的深夜,又是战时这种特殊时期,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呢。
离神社越来越近了,嘭……嘭嘭……的声音听得也愈发清楚。
躲在鸟居的阴影里,叔父向神社里窥探。
此情此景,如梦似幻。
落英缤纷的樱花树下,梳着娃娃头的小孩子打着鼓。
还有一位旋转而舞的女子。
叔父如痴如醉地看得忘记了时间。
那绝不是世间之物能有的美丽,
但就连没有常识的叔父也觉得不对劲,理智地认为还是回去得好,就转身逃走了。
第二天早晨,很想把昨晚的事说给别人听的叔父,
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神社的神主。
听完叔父的话,神主一连问了他好几个问题,
“你出声了吗?”“被看到了吗?”
然后对着叔父满意地笑了。
“太好了……你没被他们发现真是太好了。”
“那个,不是世间的人吧?”
“……是鬼呀。”
叔父至今只要喝了酒都还会提起那件事,
“S(我)啊,鬼啊,是存在的哟……”
不过我是不太相信啦,我觉得这和超自然什么的还是有些微妙的不同的,
一边想着挺傻的,一边写了下来。
【注:正好这篇提到了日本的“鬼(おに)”,就简单说一下。在日本,鬼的含义和中国不同,其实更接近于“怪”,而他们的“霊(れい)”才更接近中国的“鬼”,不过“鬼”这个汉字念做“き”的时候,就和中国的“鬼”一样,指死去之人的灵魂。在一般日本人心目中,只要提到鬼,基本上联想到的样子都是头带角(两只或者独角)、卷毛头、口露齿、指生爪、围着虎皮裙、手持狼牙棒的凶汉。又因为,鬼有牛的角和身体,虎的牙和爪子,所以“丑”和“寅”之间的方角“艮”被称为“鬼门”。鬼的形象是在平安时代确定下来的,不过现在的鬼也杂糅了一些佛教中罗刹的特征。其实在最初,鬼还没形成固定的样子,可以隐身(这个很有趣,是因为据考证“おに”的语源是おぬ隠,所以可以猜测古代将看不见的、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东西称为鬼),偶尔也会化作美艳绝伦的异性去引诱年轻男女。这个就正好解释了原文评论里的一个疑问“鬼会是这样美丽的女子吗?”,可见如今的日本人基本上已经不会认为鬼有另外的姿态了,这反而增加了文中神主所说的可信度。】
鬼の像(大分県別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