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4、初到京师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相当严峻的现实。
  四川的整体地形地势,是个大盆地,盆区总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而要走出这个盆地,那就意味着必须突破盆地边缘的丛山峻岭。去京城,往东是大巴山脉,往北和东北是秦岭山脉。这些自然条件构成了天然屏障,极难通行,因而使四川自古以来较少遭受战火兵爨;有限的几次入侵如刘备入川称帝、八大王张献忠剿灭四川等,无不从长江逆流而上才获成功。
  王景林和王青云取道绵州和利州(今绵阳市和广元市),一路驿道宽阔,风景秀丽,沿途军民士商络绎不绝,井田有序,屋舍俨然,红男绿女穿插其间,鸡犬之声相闻,确实是一幅天府之国的壮丽图画。他们好几次都有了吟诗作对的冲动,并且极想用水墨丹青来描绘一下家乡美景风情。无奈总是在路上,停不下来;停下来的时候,激情和灵感早已随风而逝,只想在驿馆小酌几杯,舒经活络就早点歇息。旅途的舟车劳顿,不出远门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然而东出利州之后,山形渐险,道路崎岖,只得弃马车,改乘滑竿在丘陵山路上艰难跋涉。及至秦岭腹地,羊肠小道常常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哪里还有滑竿可坐?即使二人抬着空滑竿,许多地方也无法转弯的。行至悬崖处,恐高者,胆怯者,心惊胆战,绝不敢往下窥视,不断有人打道回府,从此永不出川。及至陡峭之处,只见栈道盘旋而上,抬头仅见一线青天,他们看见天空飞鸟是那样的自由自在,而不觉自己的帽子,已经掉落到屁股下面,如果风一吹,再也没法捡回来。
  过了汉中之后,地势上那是一马平川,道路越走越宽畅,可是饮食和气候、语言上,差距却越来越大。先是饮食,四川主产大米和小麦,因而川人的饮食结构是米面参半。而北地只产小麦、荞麦和高粱,得从心眼里佩服北人能把面食做出七十二般变化,可是再变,它还是面食,对吧?一日三餐吃面,或者吃面条的近亲、表亲、八竿子打不着的什么亲,吃着吃着就让人有了自戕的冲动。好不容易吃到一碗米饭,还是小米粥,这玩意满口钻,拿放大镜也看不出它与大米到底在基因方面有啥关联。
  痛苦历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连绵不断的,否则不会有“祸不单行”的说法。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川人爱吃麻辣,这是由气候特点决定的,湿度大嘛,不用辛辣之味攻其体内湿毒,人不得安泰,个个易得风湿之症。而华北平原,地势平旷无遮挡,放个屁能随风飘千里,太阳直射,空气干燥得让人流鼻血。至于“辣椒”,看还是看得到的,但只能说它长得像辣椒,吃起来连辣椒的孙子也不是。
  有了这两大原因,王景林他们的这一趟长途旅行,就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人生苦旅”。加之走的越远,听人家说话,不是觉着别人舌头长了,就是舌头大了,要么就是舌头卷边了,总而言之类似于驴与马在对话。看起来是两个等量级的动物在沟通,实际上各说各的方言,驴唇不对马嘴,说到急切处,都懒得说了,只想用蹄子解决问题,一举踢倒对方,因为动作语言来的更直接。
  这样下来,越走越没有信心,王景林两兄弟胸中的诗情画意,早已化为满腔的怒火,好几次想转身往回走了。求什么官啊,家里有老婆娃儿,有田有地,有四季鸟语花香,有遍地不用翻译的四川土话,何苦出来受鸟的洋罪啊!
  然而作为资深啃老族,拿了老爹老娘上万两的银子出来求职,居然还没到人才市场就打了退堂鼓,这一回去,如何交差呢?二人想到这个纠结难缠的问题,只得垂头丧气地继续前行。
  说话间四十余天流动坐牢般的日子总算熬了过去,这一日黄昏时分,车队已逶迤行至京城门外,但见城郭巍峨,皇城根下,华冠丽服者,商贾行人,贩夫走卒之流熙熙攘攘,果然其气势和繁华远非小小成都府可比。二人这才像打了鸡血,打点起精神进城,找了家悦来客栈先安住下来。(题外话:经后人考证,悦来客栈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连锁酒店,从京城到乡镇,神州处处有悦来客栈,时间跨度大约有二千余年。)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王景林兄弟二人备好了厚礼,计:五色绫罗绸缎各一匹,南北特产各若干,另附银票六百两。他们拿着谢国治大人的家书、推荐信和自己的名片,抵达谢府四合院,要求门房前去通报。未几,谢大人果然带着全家人出来,热情地迎接二位家乡青年才俊入府做客。
  双方叙礼坐定,就用成都话聊了起来,家乡话的味道,怎么听怎么对路,于是谢大人谈兴甚高。他说,自己在家乡求学时,就素知王府声名远播,富甲一方,而且颇有仁义之名。想当年自己高中进士,王府也曾送过厚礼,那时真是雪中送炭啊。未曾想二位公子已经成材,进京来求发展了。既来之,则安之,外面的旅馆客栈就不要住了,很乱,盗抢之事难以避免,自己府里有客房,欢迎两个小老乡搬过来住,一方便,二安全。
  由于自己的老婆就姓谢,岳丈谢勺子是谢家湾人,但是谢大人的故居离谢家湾还有二十几里路,这两支谢姓,有没有关联呢?王景林一问,经谢大人一解释,他们祖上,还真是同一枝发脉。原来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千里无人烟,朝廷从两湖、两广和福建、江西大量移民入川,华阳县的移民多来自江西抚州、上饶一带,姓谢的,当初都是同村人,而同村,往往是同一个宗族。这样一说,王景林好一阵感动:不光是乡亲,简直还是亲戚啦!
  细聊之下,有一个消息让王景林和王青云心里打起了小鼓:由于政府财政困难,公然大量批发官帽,导致有点身家的人,总想买个官来当当;虽然批发价大跌,但是买家确实在海量增加,最离谱的是,有的强盗也把抢来的银子拿去买官,一个华丽转身,就成了冠冕堂皇之人。而政府总不能只卖官,不象征性地授予一些实职,若这样下去,卖家的信誉何在?所以,就以裁撤冗员的名义,不断地逼一些现任官员离职,许诺可以拿相应级别的待遇,但是必须把屁股下茅坑的位置腾出来。这不,谢国治的位置前几天也给拿掉了,虽然他还不到五十岁,才为朝廷真正工作了十三年,就“被退休”啦。
  二人听得心里哇凉哇凉的,但面上却不敢显露出来,只好虚伪地安慰恭维了一番。顺带打听了一下当年萨尔玛大人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是:此公是一位王公大臣之子,回京之后一直在京城警卫部队工作,级别跟自己一样,也是从三品,但人家是旗人,实力雄厚着哩!他于五年前正常退休,钱是早就赚到手啦,府里经常高朋满座,哪是自己这样一个清贫的文人士子可比?

  (第二章 第4节《初到京城》待续)
  作者:@佐王 时间:2015-04-07 11:02:59
  @何三刀 :本土豪赏20个赞(20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我也要打赏】
  ---------------------------------------------------------------------
  作者:@阳_岑 时间:2015-04-07 14:10:22
  @何三刀 :本土豪赏10张催更(1000赏金)聊表敬意,阳_岑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我也要打赏】
  -------------------------------------------------------------------------
  谢谢二位文友的土豪式打赏,三刀心领了!其实有点精神鼓励就好,厚礼受之有愧啊,再谢二位!
  @茶韵悠悠ABC 2015-04-07 16:33:08
  @何三刀:本土豪赏8个赞 (8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茶韵悠悠文友的打赏,出手太重,无以为报呀!那就握个手,谢过!
  @哆啦美8851 2015-04-07 11:25:40
  好看极了,一口气读完
  -----------------------------
  欢迎哆啦美8851的归来,老朋友了!
  作者:@周游六国123 时间:2015-04-07 19:27:53(欢迎新朋友!)
  作者:@萍乡帅哥 时间:2015-04-07 19:22:13(非常高兴看到伏虎场老友的到来!)
  作者:@u_98071857 时间:2015-04-07 14:40:53(感谢纯读者朋友的支持!)
  作者:@寒烟拢翠 时间:2015-04-07 17:50:33(老文友的问候很温暖!)
  作者:@风骨翘楚 时间:2015-04-07 15:58:47(您也是文友,可我极少去拜码头呀!)
  --------------------------------------------------------
  向上述新老朋友特别鸣谢!

  (上接第二章 第4节《初到京师》)


  说话间,后厨已经备好了一桌酒菜,专门款待来自家乡的客人。老实说,王景林他们老早就闻到了熟悉的川菜香味,暗地里已经咽了好几回口水。坐上桌来,发现诸如东坡肘子、宫保鸡丁、回锅肉、水煮肥肠和木耳肉片、四川片腊肉都已就绪,汤是三鲜汤,酒是二锅头。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对远离四川客居异地的人来说,这比山珍海味都更奢侈。二王毫不客气,忍不住食指大动。
  谢老爷说:“当初我离开家乡上京赴任,也和你们这情形差不多,在路上想死的心都有了。后来稳定了下来,老是吃不好,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在家乡请了个家厨,并把家眷也接了过来。一晃十几年过去,也真不容易啊。你们大户人家出身,来我这里吃点粗茶淡饭,莫要客气,也不要笑话我哈。”
  要放在平时,这些家常菜确实乏善可陈,当然吃是能吃,但非要他们说恭维话,那就未免违心。然而此时非彼时,出了这个门,还不清楚啥时才能捞到这样一顿像模像样的川菜可吃呢?于是他俩满嘴流油地说:“好吃,太好吃了,怎么原来在家乡时,根本就没觉得家常菜也这么好吃呢?”
  “觉得好吃的话,那以后就常来吃。对了,如果外面住不习惯,随时欢迎搬过来住。”这是谢老爷和他们分别时的话。原因在于,他们已是二十大几的人了,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哪有别人客气话请你到家里去住,随便就去的道理?一个家庭多了两个陌生人,想一想也是挺别扭的事啊,所以他们就婉拒了。而关于工作的问题,他只能承诺帮他们找人,慢慢疏通关系,这个一下还真急不来。
  出了谢府,他们决定第二天另置礼品,再去拜访萨老爷。采办的规格还是参照给谢国治的1000两银子的标准来办。
  京城之城,共有四道城墙,分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分别住汉人、旗人、皇亲国戚、皇帝太后。像汉族高官,为了上朝方便,一般也住内城。而像萨尔玛这样有背景来历的旗官,必定是住在皇城。

  这一日,二王雇了二辆洋车,一辆放物品,一辆坐人,一前一后地由车夫打着铃拉着朝皇城跑去。转了若干的大街和胡同,总算来到了萨府门前。王青云付清了车资,就让车夫稍等,而王景林穿着他的秀才服装,先跑去跟门房交涉。那门房探头探脑看了看车上的礼品,明知道是送钱上门的,却偏要啰啰嗦嗦一大堆,说什么萨老爷昨夜宿醉未醒,身体不适,请改日再来之类的屁话。王景林估计这家伙是想要买路钱,只好掏了些散碎银子给他,求他通报。果然钱能通神,也能使鬼推磨,那厮小费到手,立即换上了一副笑脸,请他们稍安勿躁,就屁颠屁颠地跑去通报了。
  过了一会,那厮终于带着佣人出来了:“二位王公子请进!萨老爷有请!”
  王景林二人等佣人们拿着礼品和礼单进去了一阵,估计管家已经清点清楚并汇报完毕,这才随着带路的书童大摇大摆地进了萨府。
  萨府的整体规模与王府其实完全无法相比,但这是天子脚下,人家是皇亲国戚,那派头气场却是王府无法相比的。
  萨老爷站在门厅檐口迎客。王景林是见过他的,不过二三岁的小孩,哪里还有记忆?他也是抱过王景林的,一晃二十年过去,慢说是儿童的发育变化,就算是两个成年人,还得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才能认出来依稀面目呢。
  不过萨尔玛是一介武夫,很直爽,也很热情。看样子他的精神状态还很好。他亲热地把二王迎进客厅,叙座毕,就关心地询问起老朋友王博勋的状况来。他说,王老爷是自己在成都期间结识的一个真朋友,乃性情中人,特别是那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作风,二人颇为投契。王景林告诉他,家父今年年满五十八岁,身体硬朗,对于厨艺依然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经常还会自己动手实验几样新菜。
  聊来聊去,聊到了他们共同的熟人,徐墩子。萨尔玛听说徐墩子在自己回京后竟然在王府干了二十余年,而且给王景林保媒,兴趣大增。他说:“徐墩子这个人,算是条江湖好汉。他基本功扎实,最重要的是会出创意。别的厨师,多被门派所限制,可是徐墩子善于将八大流派的长处兼容并蓄。比如他从客家菜‘攘三宝’中借鉴变化出的川味‘攘茄子’,就是一绝,吃了至今难忘。更别说他独创的‘白水豆腐’,我把其做法告诉了历任厨师,硬是没得哪一个厨师能模仿出来。看来做厨师跟习武写文章一样,极需要天赋啊。”
  王青云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一句:“回萨老爷,我哥就有这方面的天赋。”
  萨尔玛吃了一惊:“王少爷还懂厨艺?”
  王景林立即制止王青云:“在萨老爷面前,岂敢胡言?”
  王青云不理睬堂哥,抢话道:“他岂止是懂厨艺,他岳父做了三十年的川菜大厨,自认还输给他哩!像您刚才提到的‘川味攘茄子’,这是我哥十二岁时学的第一道小菜。至于‘白水豆腐’嘛------”
  萨尔玛的胃口被吊起来了:“莫非也会做?”
  王景林只得答道:“略懂一二。上次新婚宴上,只给父母高堂做了一桌。”
  萨老爷抚掌笑曰:“那敢情好!这么多年,我就老是怀念那一口。你说就那两片豆腐,吃过也就吃过了吧,楞是让人满口余香,回味至今啊!而且那汤,端的是香进了脑海里,它是那么的清淡,以至于像是白开水,可是香味的浓烈和隽永,竟是如刻画进了五脏六腑。可惜我一生只会吃,不会做。贤侄啊,下个月初六日,我摆六十五岁寿宴,可有兴趣来露一手?哦不,是来给萨叔争个脸面?”
  王家兄弟面面相觑。话说这离萨老爷的寿辰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啦,答应吗?
  萨尔玛看出了他们的疑虑,大包大揽道:“你们来京是为了求职,届时户部礼部刑部兵部都有要员赏光赴宴,我不是吹,你叔这点人脉还是有的,说不定内务府也有人来,亲王也会到场三五个哟!哈哈,你们放心就是了,要放你们个七品芝麻官啥的,你叔说句话还不成问题。”
  王家兄弟一听,赶快下跪磕头道:“多谢萨老爷栽培!”

  (第二章 第4节《初到京师》完结)

  作者:周涛1115 时间:2015-04-06 15:01:08
  作者:严伍台 时间:2015-04-07 09:56:38
  作者:马齿徒长 时间:2015-04-07 21:00:56
  作者:宜丰人2012 时间:2015-04-08 09:40:18
  作者:邗江老刘 时间:2015-04-08 15:25:54
  ------------------------------------------
  三刀借此机会,真诚感谢上述五位老先生经常光临指导!,您们都是前辈,创作经验丰富,阅人无数,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并祝体健文安!
  作者:@周涛1115 时间:2015-04-06 15:01:08
  作者:@严伍台 时间:2015-04-07 09:56:38
  作者:@马齿徒长 时间:2015-04-07 21:00:56
  作者:@宜丰人2012 时间:2015-04-08 09:40:18
  作者:@邗江老刘 时间:2015-04-08 15:25:54
  ------------------------------------------
  三刀借此机会,真诚感谢上述五位老先生经常光临指导!,您们都是前辈,创作经验丰富,阅人无数,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并祝体健文安!(前面忘了艾特)
  5、萨府寿宴显峥嵘

  却说京城流行的菜式,明清以来一直以鲁菜风味为主。这是因为山东菜(含胶东菜、济南菜和孔府菜)是整个黄河流域数千年饮食文化的代表。它以咸鲜味为主,以善于烹制海鲜为特色,十分讲究火候。并且对于家常菜,山东菜也往往有许多独到的制作技巧。由于得到了皇宫的官方认可,鲁菜当时被推为四大菜系之首,京城民间自然要群起效尤了。
  王景林受萨老爷之托,带着王青云做助手,提前五天就进入了萨府,开始与秦总厨研究筵席菜谱。按秦大厨的意思,本次盛宴必须用鲁菜的正宗菜式以飨宾客,用食材、刀功和火功征服来宾,因此他提出的主菜谱是:葱烧海参,原壳扒鲍鱼,糖醋黄河大鲤鱼,油爆双脆,蟹黄鱼翅,芙蓉干贝,九转大肠,锅豆腐等。至于汤菜,准备上奶汤蒲菜。
  而萨老爷吃了数十年的鲁菜,以他在四川任职五年的见闻,知道川菜大厨中藏龙卧虎,常有改革创新菜式,让人匪夷所思,大有惊鸿一瞥之叹!像来宾都是吃了一辈子鲁菜的饕餮之徒,你做的再好,再精致,要想博个头彩,却是难上加难!那么这次要赢得大家一个“好”字,恐怕还得借助于川菜的出其不意。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川菜重辛辣,京城的这帮老爷子和达官显贵,万一不能接受四川风味呢?那这次宴会就算砸锅啦!
  萨老爷把他的想法和担忧和盘托出,听得秦大厨和王景林大眼瞪小眼,谁都不好表态。作为主厨,秦大厨不好意思再坚持只上纯正鲁菜,那样显得他排外,太没风度了。而作为客厨,王景林也不好大包大揽,这样会有喧宾夺主之嫌。
  主意最终还得让萨老爷拿。他想了一阵,拿笔先勾掉了“锅豆腐”这个菜。他说:“锅豆腐固然好吃,但与白水豆腐比起来,这就有点像仙女与村姑的差别。”改完了,他拿眼睛看着王景林:“贤侄,看来看去,这才上了个汤菜。你有什么好菜推荐?要能一炮打得响,又不要太辣的,稳当点好。”
  王景林看了看王青云,王青云点了点头,王景林才说道:“萨老爷,我看主菜中尚无家禽类,若有必要再添菜的话,我想试一道鸭子,这菜并不辣,但很香。”
  秦大厨一听,这四川小子还算识相,他并没有要求拦腰砍自己的菜谱,而是只要求加一道菜,嗯,此人是个好相处的人。不过他的问题立即就来了:“哎呀贤弟,这京师之地,以烤鸭闻名全国,就是在海外,咱也是响当当的名头。你怎么会选择以鸭子做主菜呢?”言下之意,你这不是跑到京城来班门弄斧吗,搞不好,那是要出乖露丑的呀!
  萨老爷听了,也面色沉重地看着王景林。
  王景林沉着地回答道:“鸭子只是一种普通的食材,天下的制作方法上百种,各有千秋。而我这道菜,发源于四川乡下,目前还没传开,我有信心让宾客吃到第101种最新奇独特的味道。”
  他这样一讲,萨老爷的兴趣立即上来了:“好!我果然没有看错,我就喜欢有创新的菜式。制作会不会太复杂呢?”
  王青云一笑:“萨老爷,不会太复杂,但肯定也不会简单的。”
  “那好!这一菜一汤,就这样定了!你们马上分头开始准备。”
  说到准备,当然是从采买食材和佐料开始。王景林列出详细清单,然后带着王青云,随着采办去市场上挑选合心意的的佐料。还别说,这是个细心活,又是个辛苦活。有时为了辣椒的辣度问题,或花椒的麻度问题,或盐巴的咸度问题,还有姜葱蒜的辛香度问题,要反复挑选。至于紫苏、三奈、八角、芫须、陈皮等倒还相对简单。末了,还在家具市场买了口香樟木的大箱子,到茶叶店买了二斤四川的茉莉花茶,最后买了十斤上好的黄豆,以及一些卤水,还有两坛湖南的醪糟。
  这些采购工作,就费去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而第二天,王青云更是做起了苦力,他得加班,用锯子把那口樟木箱子,翻来复去地锯;因为他想要得到的,只是锯末。当然王景林也没闲着,他在后院露天里,努力地砌一口灶,以便生火做菜。
  而到了第三天,他们三人再次出动,到市场先采买了50只嫩鸭子,全是公鸭;然后买了10只生蛋的麻母鸡,15斤云南宣威火腿,3斤香菇,3斤上等的广东江瑶柱,等等。一切准备停当,二人就风风火火地忙碌了起来。像宰杀这么多鸡鸭的事情,只能交待厨工去干;而磨豆浆做豆腐的事,却万万马虎不得,王家兄弟一定得亲力亲为。
  按下王景林他们两天的制作流程和辛劳心血不表,单说萨府寿宴的这一天,四十张桌子摆的井然有序,大院内张灯结彩,人影绰绰,高朋满座,政府果然各部委局办都有要员参加,还真来了两个亲王,内务府也来了个白发红颜的公公,好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盛宴呀!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时间不知不觉轮到该川菜“樟香鸭子”上桌了。它被穿插在众多鲁菜中,非常低调地亮相了,低调到在场的人看着它却不认识它,怀疑有没有搞错,怎么厨工没有把鸭子片好就端了上来------
  有人试着用筷子捅了一下鸭子,却发现鸭子本身是切成块的,只不过拼接成了一只完整的鸭子造型。试着吃了一块,但觉略微有些麻辣鲜香的滋味涌入口腔,而且馥郁的茶香、浓郁的樟木香味,源源不断地顺喉而下,隐隐还能觉着陈皮的香味、醪糟的香味返上舌尖------整个口感皮酥内嫩,余味悠长,香味繁复,但层次分明。真是奇了怪啊,座中人吃过上百种鸭子,唯独没有吃过这么奇特的滋味!
  “这鸭子,叫什么名?怪好吃的呀!”终于有人忍不住发出了喝彩声。既然有人叫好,人们就朝盘中那色泽红润的无名鸭子开动了筷子,一番风卷残云下来,只剩下了一堆鸭骨头。而鸭子吃得干干净净,大家还在互相询问,却没人能说得出这道菜名。
  更大的莫名其妙或者说最大的惊喜,当然仍然是那道压轴的“白水豆腐”菜。萨老爷像当年在成都府一样,胸有成竹地站起来给大家致感谢词,并隆重地劝贵宾们尝一尝眼前这道看似普通得像白开水泡的豆腐片。众人满腹狐疑地试着喝了一口汤,而这个动作接下去的,必然是收不住嘴,而且一定会赞不绝口,并且一定会要求“再来一碗”!
  在全场气氛到达最高潮的时候,就像当年徐墩子在萨府闪亮登场一样,这时王景林、王青云二位,也扎着白围腰,粉墨登场了。他们礼貌地向四方鞠躬,并表示菜做的还不够好,请各位大人多多担待!说完再向四方拱手作揖。

  (第二章 第5节《萨府寿宴显峥嵘》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