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些年发生在我身边的鬼事

在我们老家人死后有个风俗。就是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停摆七天七夜。在外面搭个大棚,请来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打牌。每天晚上还要由亲人守灵。
爷爷是个老红军,打仗的时候因为有一颗子弹留在了左腿,每当打雷下雨就会痛。我不能理解那是怎样的痛,但每次看到爷爷的脸拧到一起我就拿一颗糖塞到他嘴里,他就会摸摸我的头笑着说,燕宝乖,燕宝乖。也正是这个病,爷爷很早就离开了我们。那年我九岁,上三年纪。我和弟弟、表妹是在回家路上遇到来找我们的妈妈。看到她一直哭,我们都知道,昨天晚上送到医院的爷爷肯定凶多吉少。本来我们三个人还打算下了课一起去看爷爷的。现在打这些字的我,心还是会痛。爷爷的笑脸浮现。真的好想他。
爷爷有五个儿女。我爸爸是老大。二姑、三叔、幺叔、五姑(五岁就夭折了。)这么多的孩子只有我家生了个男丁,就是我弟弟。当时讲究由长子嫡孙捧灵牌,送上山。这个上山指的就是我们当地的公墓。
说起我们湖南的公墓很多北方的人肯定不知道,至到现在还是土葬。我们不讲究把人烧成灰用坛子装上放在家里。而是要买地,立碑,团坟。一般团坟后还要在上面插上坟竹,显得青翠幽雅,如果柳枝旺盛也就说明这个老人的后人发得多,家丁兴旺。也有在周围种柏树的,“柏者,鬼之迁也”。松柏长青可以避鬼。周围还可请石匠修筑一道“罗帏”。防止牲畜践踏。
去世当晚,土地堂要焚香烧纸,夜夜放灯,直到丧事完毕。亡者的枕头一般以茶叶或灯草为芯,作成三角形。手里要拿东两,一般是右手拿桃木棍,左手拿芦毛竿,是为了去西天沿途好对付恶鬼。

停放七天也是有说法的。
第一天打灵堂,当晚请道士做道场,“开冥路”,再超度亡灵。
第二三天接受生前亲友拜祭。
第四天晚上开始闹夜。
第五天第六天晚上继续闹夜,有些家庭会请来当传统的花鼓戏。然后孝子贤孙跟着一起哭,哭得越大声就说明越孝顺。
第七天就是头七。我记忆中,头七的晚上道士搞道场,全家人围着爷爷的棺材转了很多圈。还要一边转圈一边哭,一边把硬币扔到一个盘子里。

然后凌晨出殡。

禁忌很多,但都是常规的禁忌,不能穿红衣服。
不能同时办红喜事。
灵堂不能正对着院子大门,后人不能拒绝其他人的拜祭等等。
夭折的小孩不能搭灵堂,是因为没有成年,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未成年而夭折者,不入祖坟,不上族谱,不进灵堂,这样做是为了让小孩子平安的走,早早托生,不会因为风光大葬而折了他的福。说白了,就是小孩子受不起。

有的是百度的。当时太小了,好多也不记得了。
孝子贤孙在着装上也是有要求的。
我记是穿白的麻衣,还要戴黑纱。
谢谢,明天上班没事再写,今天睡了,晚安。
enen,今天更今天更。抱歉了。
刚才接姐妹电话,听到一个很让我震撼的消息。她家小区有人跳楼。而且很灵异的是就在1号楼,那一栋楼连续一年有一年人跳,连着三年了。她住在赵公口。
她家的小区我经常去。有时间我再去一趟,去看看,没准能发现什么灵异的事。为什么每年有人在那栋楼跳下来。而且都不是掉在地上的,全是掉在一个防护栏。一楼的防护栏这家有够倒霉的。
肥来了。。。。。。。。。。。
我来鸟。。。。。。。。嘿嘿 。。。抱歉啊。。。好吧,我是个无良的写手。。。

当地的风俗。人死在外,尸体不进住宅,就在屋前搭起灵棚,并列灵柩殡葬冥物,以待吊者。

老人落气也就是归天后,家里人要马上放鞭炮,也称为“落气炮”,实际上就是“报丧炮”。告诉乡亲邻里老人已去世了。烧落气纸钱三斤六两,还要向所有的亲戚朋友写信电话或是让人帮忙带口信儿报丧。

俗语云:“娘亲舅大,爷亲叔大。”父亲死了以后,首先要去叔伯家报丧,而且要长子去报丧才算是恭敬。据说在古代的时候报丧,还需要拿着哭丧棍子去,叫“扶杖诉哀”,表示哀伤悲痛到了极点,只能靠着棍杖支撑着走路。

死了父亲,持竹制哭丧棍,意为先父会保佑子孙像竹子生长一样节节高升。
死了母亲,持桐树做的哭丧棍,意为先母会保佑后代象桐树结籽一样代代发达兴隆。
“百善孝为先”,旧时扶仗报丧者有这样的“特权”,路上不受任何人阻碍,连县里的知县大人也应回避,迎亲队伍也要礼让。

接着将桃树皮刮来煎水洗尸体,这叫“刮桃皮”,是避邪的。再行装殓,亡者所穿衣服均为事前准备好的“老衣”,有穿五层、七层、九层的,穿单不穿双。

接着下柳床,即门板架在矮凳上的临时床位。将亡者睡的床铺移动,床铺草及旧衣服等物一同烧掉,然后移尸体入灵堂,沿路放鞭炮相送。

在亡者原卧室,照清油灯七夜,据说亡者留恋睡过的房间,夜晚会来看看。
对啊 湖南沅陵人
嘿嘿,我今天多写点。刚才去吃饭了。 你也是南方人吧。。
记得爷爷是由爸爸、和三叔、幺叔洗澡,也就是“刮桃皮”的。洗浴完毕,再将事前准备的寿衣、寿鞋、寿帽、寿被穿戴整齐。再由长子去向各位叔伯报丧。亲友们接到报丧后再来吊唁。

爷爷那一代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二叔公、三姑婆、幺叔公。后面的故事,我会讲到关于二叔公和太婆的故事。

爷爷死得很快,一口气没接上就走了,没有拖太长时间,没有太多的痛苦。他是我见过最公道的人。不管对谁都一样,真正的做到一是同仁。所以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家里人口众多,但没有人敢说分家的事。

9岁之前,每天吃饭都是一大家子,很热闹。爷爷也做得一手好菜,前面也说了,红军时期他是个炊事员。尤其是过年,他特别忙。年28、29就开始准备年30的菜。有蒸扣肉、炸黄切肉、炸丸子、炸小黄鱼、粉蒸肉……一大家子十几口,非常的热闹。

至从爷爷去世后,真的是树倒猢狲散,再也没有那样的境象了。爸爸他们那一代兄弟姐们间为了房子为了钱也发生了很多的不愉快,奶奶总是心有所偏,这个大家庭也在爷爷没了以后也没了。
爷爷的丧事是我家历史以来最热闹的。也足以说明爷爷在家族里地位,和平时的为人处事,亲戚朋友来了很多。

基本上爷爷那一代的全都还活着。二叔公的两个女儿也生了俩女儿。三姑婆有四五个孩子,也生了孩子。幺叔公一儿一女,女儿也生了孩子。

我们自己家就有十七口人。太姥爷、太姥姥、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姑父、三叔、三婶、幺叔、幺婶。

我是第三代的老大。我、我弟弟、我妹妹、表姐、表妹、两个堂妹。(当时另一个堂妹还没有出生。)

这都是嫡亲的家属了。再加上奶奶、妈妈、婶婶们家的亲戚真的是一大家子。真真正正的大家族了。

其它的远亲、朋友、邻里那就无从细数了。

丧葬前的准备:首先要用松枝翠柏在屋前搭起了灵堂,也就是灵棚。灵堂两旁是白纸浓墨书写的巨幅挽联,主要是对死者一生功过的评价。
横批一律是“当大事”三个字。

据说这三个字,与朱元璋有关。相传朱元璋做乞丐经过沅陵时,有一天饿昏在溪边,恰巧这天村里死了一个老人,大家本来都在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发现朱元璋后,孝子让帮忙的人停下来,先救活人要紧。

朱元璋后来当了皇帝,为报答那个救过他命的孝子,专门来沅陵报恩。当他来到村子,只见一群人乱糟糟的在争吵,一打听,才知道是村里刚刚死了一个老人,村子里的人都忙着帮忙为死者办后事,到村里收税的衙役公差,却要威逼丧事停办,催百姓回家筹钱交税赋。

而那个刚刚过世的老人,正是当年救过朱元璋一命的孝子。朱元璋问明情况后,立刻御笔书写了“当大事”三个字,让挂在灵堂上,并下旨今后凡遇这三个字,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一切公事都要延后再办。打那以后,沅陵灵堂上的横批,就一律都是“当大事”了。

棺木都是放在灵棚中间,正后方墙壁堆放亲戚朋友送的花圈。花圈上面有对已故亡人的思念、悲痛、哀悼和希望早登极乐一类的话及署名。

花圈的正前方置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置放亡人的遗像(一般都是用用黑边镜框),灵桌上通常置备鲜花(黄白菊花为主)、供果、供菜,中间放灵位,两旁置大香烛一对,另有香炉等,

我们当地人又棺木称为“做老屋”,就是人死亡后住的房子。一般年近五十或五十出头,大多数都喜欢开始为自己准备老屋。

老屋做好后,自己要先到里面睡上一觉,体会一下是否舒适,如果哪里不舒服,就要木匠马上修改。修改好后,就请漆匠上漆,外面黑色,里面漆大红,典型的古楚遗风。

有的人,一副老屋做好后,自己又不马上死,过了几年后才用的着,到那时人老缩水,老屋就显得特别宽松。

也有的人家父母还未死,儿子又在准备老屋,碰上一家长寿的,常常是屋壁角里,一溜搁着六七副棺木,外地人面对此情此竟,无不啧啧称奇。

沅陵办什么事,凡需通知亲戚朋友的,都要发请贴或专门上门打招呼,惟有死人的事,一不发贴子,二不托人通知,发布丧事消息,一靠灵堂,二靠孝帕。死者的家人,戴着孝帕上街采购物资,相遇熟人主动发问,于是告之死者何人。于是人们送花圈、祭帐等、招摇过市,引来更多人询问,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将消息发布出去了。得到消息的亲戚朋友或欠有死者人情的人,都会龙龙海海的赶到死者家中来做最后的诀别。
入殓时,脚要对着灵堂入口,头在神龛之下。口里要含几枚古铜钱,叫着“含金”,也有的是用纱布包一撮茶叶,含在死者口中。

棺内除用皮纸包裹石灰,塞紧尸身与棺木间的空隙外,还要将死者生前喜爱的物品,选择几样置于棺内。但是镜子和鸡毛,绝对禁止带入棺内,习俗认为这两样东西要是一旦被死者带走,死者就会变成历鬼,祸害人世。

入殓后,棺木不能全盖,只许盖一节,要将死者头部留出。这样做,一是为让后来的亲戚朋友见上死者一面,二则也是为防止假死现象发生。相传早些时候,人死了,一装入棺内,就盖盖子,结果有的假死的人,醒过后被活活闷死了。为防止这种惨事发生,后来人们就改成现在这种办法。这样做,还真的使一些人死里逃生,活了下来。
入殓毕,道士就在棺前设香案,供奉死者遗像,供吊唁的人焚香叩拜,在香案下点一盏油灯,俗话称之为“脚灯”,意指供死者黄泉路上照明之用。

我看着爷爷好像睡着了一样躺在里面。面色红润、安祥。当听到身边的家人开始痛哭,我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生一世再也见不到爷爷了。一下子整个人瘫倒了。
我们听从道士的吩咐,一家人围着棺材转了三圈,然后就要盖关。

接着道士就开始做道场,给亡魂“明路”。据说入殓以后,要由道士敲打乐器,念读“路引”,挥舞“引魂幡”,由我爸爸也就是长子执“引魂幡”陪拜,直到法事结果。就是指明冥间之路,超度亡魂,也称做“开路”。
而这种开路是需要做1-3天。

停丧那七天,白天是亲朋好友吊唁,晚上则是孝子贤孙们守灵。请了道士,唱戏做法事,招徕旁人围观,打发时间。也请几个人在堂前唱唱老人歌,回忆死者生前种种好处,用孝歌形式教育生者要热爱劳动,勤俭持家,尊重老人。

湖南人爱打麻将爱玩跑胡子,也会在灵棚下面支起很多牌桌,供亲戚朋友打牌凑热闹。小孩子则是吃花生、糖果看DVD。

趁着停丧其间,大家也会忙着扎灵屋、打纸钱、裱糊金童玉女等烧祭品。
我要说的故事终于要到重点了。

时钟走到了爷爷去世后的第七天。

头七的晚上我们全家人为爷爷放孔明灯。

孔明灯是用黄裱纸裱糊的一种大灯笼,足有一人多高,相传是孔明当年攻打孟获时,为防止在五溪迷失方向,发明用来联络各军的。

孔明灯是在出殡的前夜放,在灯笼里骨架上安放一碗燃油。点火后,产生热气,就将灯笼升上高空。

一般每次要放三到五盏灯,说是可以从灯的飞行方向判断出死者灵魂的去向,放灯的目的,就是为给死者灵魂照亮天堂的道路。

曾有一个广东客人,到沅陵乡下采购山货,突然夜间发现半空中有一团团明亮的东西飘过,兴奋地不得了,以为是发现了不明飞行物。

当地人告诉他,那不是什么飞行物,一定是哪个村寨老人了,在放孔明灯。广东客人还不相信,直到后来问了许多人,证实沅陵确有这种风俗,才啧啧称奇,打消向太空奥秘之类杂志投稿的念头。

我们一家人拿着扎好的孔明灯,随着道士敲锣念经,来到了河边。那天晚上的河风很大,呼啸着从身边吹过。
。。。。。。。。。。。。。当地传说。。亲。。。。。。。。。。。
哈哈哈哈。。。。。。。。。。。。。

什么地儿都有的。。。

没事,我也无聊。。。。
我不是广东人。。。。。。。。。。。。。。。。。。。。。。。。。。。。。。。。。。。。。。。。。。。
你嗨广东银?
。。。。有的是听朋友说的,就算是自己经历的,不写点小说的成分,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干瘪无力。没有那种感觉了。
恩。
你们新疆好多帅哥哇
恩我知道你在帮我 嘿嘿谢谢。。。你在帮我说内个无聊人。。。我懂的。。。他只是无聊而已,,,没恶意。。。
好久 不见你 亲
我说呢。。。都想你了
呃。我加油写吧。谢谢大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