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十二) 粽香中的泪光与温存
不用看日历,我也知道,端午节正在来临,又是一个粽子飘香的时节。
在我的楼下,有一户卖粽叶的人家。连日来,那些买粽叶的人,正在激增。
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食,其身上寄托着某种特具的文化内涵。像我们家乡和许许多多的地方,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时,比如端午节,我们才吃粽子。当初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中国古代的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其因深重的忧患,对国家的现状和前途愤懑、绝望,而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在河里打捞他的遗骸时,向江水中投掷粽子,祈祷鱼儿来吃粽子,而不要伤害他的遗体。后来,每年的这一时候,人们便自发地包食粽子,聚集到江上划龙船,以纪念这一位忧国甚于生命的人。这一传说一直沿袭至今。
可是,南宁人却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时候都吃粽子,街上的小吃店随时都可以买到,而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更是盛极一时。他们的每家每户,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乃至过年,一年中的任何一个节日,似乎粽子都是必备的食品。在这一片土地上,包粽子就是一种节日的象征。
据当地的老人们说,过去,若某一个村里或某一户人家,出了值得庆祝的大事,要聚集族人或村人,蒸那种一斗米的大粽子,称为斗米粽,大家欢乐共飨。蒸那种斗米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据说技术含量非常高,要将许多的粽叶缝制起来,然后将糯米及一应添加的食料包装成型,用牛绳捆扎好,再用大火蒸煮几天几夜。而且那火色的掌握相当重要,需拿捏得当,否则,那粽子就蒸不熟或蒸不好,难以透心。在那蒸煮的过程中,粽子的香味,会笼罩着整个的村庄,香飘数里。
所以,在这里,有长年都经营着粽叶的店子。
那些买粽叶的人,每天一大清早,就会来到这家粽叶店的门口,在那里等待。他们有男人、有女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黑发丛密的青壮年,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子,有面的、有三轮小货车,但最主要的是电动摩托或者电单车,车子和人们,在门前挤了黑压压的一群。等到一台装运货物的农用三轮车,运来满满的一车用编织袋装好的粽叶,那些等待的人就会一拥而上,把粽叶一袋一袋卸下来,搬到磅秤上过重,然后再搬到自己的车子上,交钱离去。那些骑电单车和电摩托的人,有些路途较远的,将那装着粽叶的编织袋,在车子上捆绑牢实;有些路途较近的,连绑都不绑,在前踏脚上放一袋,座位与后架之间放一袋,车子一溜就开走了。有些可能一袋又少两袋又多的,就会拆出一些散装的来另装一小袋。顷刻间,就会将一车粽叶瓜分完毕。
有一些顾客还没来到的,店家就会将整袋的粽叶移进屋里,等到后来的人到达,再移出来让其装车载走。
而当那些节日来临的时候,赶早来等待的人就会更多,需要数车的粽叶,才能满足需求。
看着那些赶早与忙碌的人们,你就会为街市里的一种生活的气息,为人们的勤劳,为那些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们,为节日到来时的一种气氛,而深深感触与兴叹……
不光是在南宁,在全国各处都一样,粽子的种类其实非常多,有肉粽、绿豆、红枣、板栗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你喜欢,任何的食料,你都可以加入粽子中。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粽子的最主体的原料一定是糯米,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会是一致的,并且是一成不变的吧!
我很喜欢吃粽子,而且也多次包过粽子。但令我印象最深刻、久久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包粽子和吃粽子的情景。
那时,我都已经十六岁了!
在此之前,我从没吃过粽子,而且也并不知道有粽子这种东西。
我十五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农村,物资短缺,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一到了冬天,一天有早晚两餐是红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还要在唯一的一餐饭中,加入胡萝卜米、干红薯片或麦麸子等。过端午节的时候,能吃一顿肉,还有那时候新种的茄子和辣椒,正好出产了,如果还可以吃到赶早采摘的茄子和辣椒,那就是最丰盛的端午节了。
所以,从来不知道有粽子!
(待续)
(十二) 粽香中的泪光与温存
不用看日历,我也知道,端午节正在来临,又是一个粽子飘香的时节。
在我的楼下,有一户卖粽叶的人家。连日来,那些买粽叶的人,正在激增。
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食,其身上寄托着某种特具的文化内涵。像我们家乡和许许多多的地方,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时,比如端午节,我们才吃粽子。当初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中国古代的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其因深重的忧患,对国家的现状和前途愤懑、绝望,而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在河里打捞他的遗骸时,向江水中投掷粽子,祈祷鱼儿来吃粽子,而不要伤害他的遗体。后来,每年的这一时候,人们便自发地包食粽子,聚集到江上划龙船,以纪念这一位忧国甚于生命的人。这一传说一直沿袭至今。
可是,南宁人却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时候都吃粽子,街上的小吃店随时都可以买到,而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更是盛极一时。他们的每家每户,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乃至过年,一年中的任何一个节日,似乎粽子都是必备的食品。在这一片土地上,包粽子就是一种节日的象征。
据当地的老人们说,过去,若某一个村里或某一户人家,出了值得庆祝的大事,要聚集族人或村人,蒸那种一斗米的大粽子,称为斗米粽,大家欢乐共飨。蒸那种斗米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据说技术含量非常高,要将许多的粽叶缝制起来,然后将糯米及一应添加的食料包装成型,用牛绳捆扎好,再用大火蒸煮几天几夜。而且那火色的掌握相当重要,需拿捏得当,否则,那粽子就蒸不熟或蒸不好,难以透心。在那蒸煮的过程中,粽子的香味,会笼罩着整个的村庄,香飘数里。
所以,在这里,有长年都经营着粽叶的店子。
那些买粽叶的人,每天一大清早,就会来到这家粽叶店的门口,在那里等待。他们有男人、有女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黑发丛密的青壮年,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子,有面的、有三轮小货车,但最主要的是电动摩托或者电单车,车子和人们,在门前挤了黑压压的一群。等到一台装运货物的农用三轮车,运来满满的一车用编织袋装好的粽叶,那些等待的人就会一拥而上,把粽叶一袋一袋卸下来,搬到磅秤上过重,然后再搬到自己的车子上,交钱离去。那些骑电单车和电摩托的人,有些路途较远的,将那装着粽叶的编织袋,在车子上捆绑牢实;有些路途较近的,连绑都不绑,在前踏脚上放一袋,座位与后架之间放一袋,车子一溜就开走了。有些可能一袋又少两袋又多的,就会拆出一些散装的来另装一小袋。顷刻间,就会将一车粽叶瓜分完毕。
有一些顾客还没来到的,店家就会将整袋的粽叶移进屋里,等到后来的人到达,再移出来让其装车载走。
而当那些节日来临的时候,赶早来等待的人就会更多,需要数车的粽叶,才能满足需求。
看着那些赶早与忙碌的人们,你就会为街市里的一种生活的气息,为人们的勤劳,为那些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们,为节日到来时的一种气氛,而深深感触与兴叹……
不光是在南宁,在全国各处都一样,粽子的种类其实非常多,有肉粽、绿豆、红枣、板栗等等,不一而足,只要你喜欢,任何的食料,你都可以加入粽子中。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粽子的最主体的原料一定是糯米,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会是一致的,并且是一成不变的吧!
我很喜欢吃粽子,而且也多次包过粽子。但令我印象最深刻、久久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包粽子和吃粽子的情景。
那时,我都已经十六岁了!
在此之前,我从没吃过粽子,而且也并不知道有粽子这种东西。
我十五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农村,物资短缺,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一到了冬天,一天有早晚两餐是红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还要在唯一的一餐饭中,加入胡萝卜米、干红薯片或麦麸子等。过端午节的时候,能吃一顿肉,还有那时候新种的茄子和辣椒,正好出产了,如果还可以吃到赶早采摘的茄子和辣椒,那就是最丰盛的端午节了。
所以,从来不知道有粽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