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有哪个经济学家 看的懂这个在圆里的平衡生态。当然了 很可能我夜郎自大了。
预测只是股市入门的标准 续 第二部 交易策略
无所谓的 夜郎自大也是人生嘛,咋不是一辈子啊。 呵呵
元就走势趋势 让我一日千里 豁然开朗。我自己都惊讶----
看来这是最好的修炼方式啊 歪打正着了。
走势就是一个【核反应堆】 政治学 社会学 经济学 心理行为学 ====哲学大熔炉啊。
看来交易大师一定是来自杂家----达尔维思维的杂家。
啥都好奇 啥都不精通的杂家 应该干这行 有优势。
所以我觉得 就别扯淡啥专业了-----
把握走势达到一定的阶段 再去看那些以前碰都不敢碰的高大上 一目了然了。
@无风有雪 2015-04-20 16:06:41
时空节点 结构节点 节奏节点 动力节点 合一的话 只要时空层次是间接6000点 那一个,就可以最早的预期 是2000点以来最大层次上的二买了。那不论如何都值得介入了。
-----------------------------
时空节点 结构节点 节奏节点 动力节点 合一的话 只要时空层次是 连 接6000点 那一个,就可以最早的预期 是2000点以来最大层次上的二买了。那不论如何都值得介入了。
时空节点 结构节点 节奏节点 动力节点 合一的话 只要时空层次是间接6000点 那一个,就可以最早的预期 是2000点以来最大层次上的二买了。那不论如何都值得介入了。
-----------------------------
时空节点 结构节点 节奏节点 动力节点 合一的话 只要时空层次是 连 接6000点 那一个,就可以最早的预期 是2000点以来最大层次上的二买了。那不论如何都值得介入了。
打错一个字。
@瓦力3886 2015-04-20 21:15:53

请楼主指点。
-----------------------------
可以打70分了 不错哦。

请楼主指点。
-----------------------------
可以打70分了 不错哦。
一维结构 你有七成功力了。
那你应该是可以稳定盈利了啊。炒股对你应该不难了,风险应该很小了。当然了策略上 不是太菜就行。
那如果走势实际上 就不整出一个【比红色方框小一级的次级别-----】 而是比红色方框大一倍的级别呢? 难道就是走势走错了?
我觉得你能不说级别 可能你的思维逻辑会更清澈一些。
我摆脱【级别】的束缚 用了两三个月之久----
@无风有雪 2015-04-20 21:43:13
那如果走势实际上 就不整出一个【比红色方框小一级的次级别-----】 而是比红色方框大一倍的级别呢? 难道就是走势走错了?
-----------------------------
@瓦力3886 2015-04-20 21:56:03
首先,大的中枢是生长出来的,所以先说一个小中枢,
当第三类买卖点出来后,后面还有走势扩张、扩展,生长变大的可能,这是在图中没有说明白的地方。
但是对于了解缠论的人来说,比如楼主,自然是知道这种第三类买卖点变化的。
稳定盈利不敢说,主要是没有资金,前几天老妈赞助4W元,正在入场。说实话,正是楼主强调的结构,把我从很多的指标中拉出来,所以感谢楼主。
-----------------------------
好说好说。 实战打磨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时运一到一飞冲天。 机会只亲耐与有准备的人。
那如果走势实际上 就不整出一个【比红色方框小一级的次级别-----】 而是比红色方框大一倍的级别呢? 难道就是走势走错了?
-----------------------------
@瓦力3886 2015-04-20 21:56:03
首先,大的中枢是生长出来的,所以先说一个小中枢,
当第三类买卖点出来后,后面还有走势扩张、扩展,生长变大的可能,这是在图中没有说明白的地方。
但是对于了解缠论的人来说,比如楼主,自然是知道这种第三类买卖点变化的。
稳定盈利不敢说,主要是没有资金,前几天老妈赞助4W元,正在入场。说实话,正是楼主强调的结构,把我从很多的指标中拉出来,所以感谢楼主。
-----------------------------
好说好说。 实战打磨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时运一到一飞冲天。 机会只亲耐与有准备的人。
春节之后 我一直泥潭里呢,我当然有要跨过去的坎。
上周电力设施被雷击 导致电力不稳定 时而闪烁,一闪烁 路由器 电脑都重启了。系统要修复 软件要重下安装-----。周五尾盘又闪 没能出来 这周开盘直接大幅跳空 悲剧了。直接平仓 又卡死了。等修复好 软件,30%深套了,已经到了可以做反手的区域了 还止损个毛啊 扛着吧----。 这就会非常考验一个交易者了。 拐点之后 过山车 你是被套的 很被动了。要是拐点是开仓盈利的 那就很主动了 无非是多赚还是少赚的问题罢了。 就轻松的在调整的时候 看着呗。 解套的 你就会患得患失了。
运气差 竟然是横盘 震荡的幅度很小 知道完了 扛着等解套的机会 风险成本很大了。---后来止损了。 之后平台调水了 无语 瞬间解套 可是已经止损了-----
操作节奏被搞乱了 情绪呢 ----等过后要认真的评估一下自己。要无我的分析评判。 ---这才是实战打磨 而不是就记住了牛逼的那些操作。大赚了就感觉自己很强大 亏了就很沮丧---。
任何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都一定会发生。
有短处就一定会有发作的时候 把你带入一个恶性循环里【趋势】。所以不要只关注啥牛逼 更要关注如何做到自觉 只有具备了改变掌控趋势的能力 才是真正的强者。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懵懵懂懂的 实战时间再长也是枉然。 要自觉。
能说出来就是善于总结 学习能力强的人 但是能否真正的做到 才是分隔开绝少数精英和普通大众的一到坎----
自觉性我没有问题 真正的都做到 我还只走了一半的路程 成于败是【百步半九九】
又可能我会被迫往回走 走平庸路线----都有可能。
资源的限制 生存环境====是达成平衡的所有因素。
看明白这些 就懂得了 其实很多时候 是个人自觉的目标过多的高于 自己的世界所拥有的资源了。没有找对自我世界的平衡点。
所以要看你是谁 你当下是谁----。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没有意义了。
所谓的脚踏实地
虽然制造反物质武器失败 和制造手榴弹失败 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都是失败-----
---我终于在意识里 走出了以往注重过程的 不食人间烟火,开始注重结果了。
任何都正反面 我那种注重过程的潇洒 就是导致我至今都没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没有出人头地 没有积累足够的资源的直接原因。
都是年少时好古 被那些博大精深的东西 给害的----呵呵呵哈哈哈
现在想起来 当年有一个人 说我,你太聪明了 可惜了 你要是继续搞这些 你就完了----当时不明白啊。一面之缘 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他应该直接说我 飘 不务实 拿我就能明白了。毕竟我才二十来岁 没有听明白。
我是后来在上海 西课函授 看营销的书 才明白的。就是对要追求结果。达到目的和目的的明确务实。
自知真的很难很难----
春节之后 这段时间 我基本上跨过这道坎了 至少也是骑在坎上了 翻身下去就可以了。运气差了点----
@瓦力3886 2015-04-20 22:18:20

四川长虹。
6.67元买入,持有到现在,没有动。
看好长虹的大周期结构,现在才刚刚露头。
策略,30%的仓位,盈利20%后加仓。
如果亏损,按照均线死叉卖出。日线5天和10天均线死叉卖出,周线和月线类推。
以前也是被困住,没有资金。属于自身福报不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板上了--- 均线系统的缺陷 感觉到了吧?----

四川长虹。
6.67元买入,持有到现在,没有动。
看好长虹的大周期结构,现在才刚刚露头。
策略,30%的仓位,盈利20%后加仓。
如果亏损,按照均线死叉卖出。日线5天和10天均线死叉卖出,周线和月线类推。
以前也是被困住,没有资金。属于自身福报不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板上了--- 均线系统的缺陷 感觉到了吧?----
均线死叉 交叉----呵呵。
你的策略不能说不对。我的意思是 这就看出来 把握走势的技术为啥 我要追求全面完整了吧。
没有对与错。一把刀面对走势 就安心的只做 这一把刀能做的事好了,不要明明就这一把刀 还纠结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一套工具 那当然最好了 对吧。但是要一套工具 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了。
一把刀精艺到极致 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套工具每个都精艺到极致 依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节点是均线系统 无法实际把握的 敏感度远远不够。
建议你放弃均线系统 用走势结构 均线系统就没有意义了。作为一个参考 作为某些弥补是可以的。
特赦贪官,王岐山在等什么?
近两年,有关贪官特赦的话题,时常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热点。很多人关注的是,王岐山的表态会是盖棺定论吗?“还不到时候”,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到时候?
中国会对贪官们特赦吗?
王岐山直接回答这一问题: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日前在武汉进行“反腐新常态”演讲时透露,近期有官员问王岐山,是否有可能对主动自首的腐败官员酌情特赦,王岐山表态称“还不到时候”。
近两年,有关贪官特赦的话题,时常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热点。很多人关注的是,王岐山的表态会是盖棺定论吗?“还不到时候”,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到时候?
为什么要“特赦贪官”
以特赦贪腐官员的方式来反腐,绝大多数人一时都难以从情感上接受,但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它也许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次优选择。
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刺杀了把持朝政的大军阀董卓,王允主持朝政,朝廷气象为之一新。谁知一个多月后董卓部下李傕等人就攻破了长安,挟持天子,诛杀王允,把持朝政。王允之所以惨败,除了骄傲自满外,更重要的在于不肯赦免董卓部将的罪名,直接导致了李傕等董卓旧部的起兵反叛。
近两年,有关贪官特赦的话题,时常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热点。很多人关注的是,王岐山的表态会是盖棺定论吗?“还不到时候”,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到时候?
中国会对贪官们特赦吗?
王岐山直接回答这一问题: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日前在武汉进行“反腐新常态”演讲时透露,近期有官员问王岐山,是否有可能对主动自首的腐败官员酌情特赦,王岐山表态称“还不到时候”。
近两年,有关贪官特赦的话题,时常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热点。很多人关注的是,王岐山的表态会是盖棺定论吗?“还不到时候”,具备什么条件才算到时候?
为什么要“特赦贪官”
以特赦贪腐官员的方式来反腐,绝大多数人一时都难以从情感上接受,但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它也许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次优选择。
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刺杀了把持朝政的大军阀董卓,王允主持朝政,朝廷气象为之一新。谁知一个多月后董卓部下李傕等人就攻破了长安,挟持天子,诛杀王允,把持朝政。王允之所以惨败,除了骄傲自满外,更重要的在于不肯赦免董卓部将的罪名,直接导致了李傕等董卓旧部的起兵反叛。
此外,最典型的是香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于反腐需要,对部分腐败人员采取赦免。1974年2月,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到1977年9月,廉署对尖沙咀警署重手出击,逮捕了260余人,高级警务人员22人,引起警务人员强烈不满,数千警务人员游行示威。压力之下,总督颁布了“部分特赦令”,要求廉署对1977年10月1日前的贪污行为停止追究。廉政公署迫于压力,不得不宣布:1977年以前曾经贪污但没被起诉的政府公务员都可以获得特赦。与王允的命运相比,港督为了让廉署这个重要机构生存下去,做出了一次艰难但正确的让步。
对我们而言,反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腐败存量,这从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中可见一斑: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及,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1万件4.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5.2%。其中被告人原为厅局级以上的99人,原为县处级的871人。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查办涉嫌犯罪的原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原厅局级以上干部589人。大案要案频发,被查处的贪腐官员也逐年递增。
基于此背景,特赦贪官去除存量就为一些学者推崇。学者们将庞大的腐败存量归结为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体制缺乏监督形成的,要减少反腐阻力,适度的妥协不一定意味着倒退。
王岐山叹息释放的信号
王岐山被问及是否特赦贪官时长叹了一口气说,“还不到时候”。从王岐山以往的个性和反腐铁腕手段来看,一声长叹,意味深长,既有对贪官的痛恨,又有些许的无奈。
“还不是时候”的表态,也让人感觉到,中央决策层对今后反腐工作的态度很微妙,至少没有全盘否决特赦贪官这一选择路径。
自3月20日,福建省副省长徐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后,出现了半个月的打虎“沉寂期”,期间舆论的种种猜测也随之而起。当然,在前几天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的落马,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反腐停止的疑虑。
然而,近段时间来,反腐脚步较之前有所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4月12日广东纪委书记黄先耀在纪检监察办案业务及安全培训开班式上的发言称,当前广东腐败与反腐败呈胶着状,从“胶着”一词也不难看出问题官员的强力反抗。其实,这种腐败与反腐败的胶着状,全国岂非广东一地,无论是“腐败一坨一坨”的山西,还是三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的昆明等等。
而且,连续两年多暴风骤雨式的反腐,公众对“打虎”也在渐渐失去过去的亢奋。
王岐山曾说过,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腐败问题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个个都抓起来,根本还应建立一套廉洁、高效的政治体制。如今,是否到了治本的阶段,决策者也在试探和考量。
水火不容的特赦争论
是否特赦贪官,在舆论场里,显然是持反对意见居多。然而,学界对此已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特赦的观点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学者、知识分子站在了支持的一边,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何家弘、经济学家张维迎、历史学家吴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等等。
曾任职于地方纪委、中央纪委研究室的李永忠就认为,贪腐的实力太强大,不可能一口吃掉,必须分化,否则抵抗会越来越顽强,最后可能出现鱼死网破甚至鱼未死而网已破的态势。因此他建议尽快设立整改特区或者廉政特区,提出了“绝不赦免”、“进行有条件赦免”、“无条件赦免”三种模式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摸清楚具体的贪腐问题占比问题,从而决定全国范围内改实施哪种赦免。
对我们而言,反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腐败存量,这从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中可见一斑: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及,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3.1万件4.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6.7%和5.2%。其中被告人原为厅局级以上的99人,原为县处级的871人。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查办涉嫌犯罪的原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4040人,同比上升40.7%,其中原厅局级以上干部589人。大案要案频发,被查处的贪腐官员也逐年递增。
基于此背景,特赦贪官去除存量就为一些学者推崇。学者们将庞大的腐败存量归结为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体制缺乏监督形成的,要减少反腐阻力,适度的妥协不一定意味着倒退。
王岐山叹息释放的信号
王岐山被问及是否特赦贪官时长叹了一口气说,“还不到时候”。从王岐山以往的个性和反腐铁腕手段来看,一声长叹,意味深长,既有对贪官的痛恨,又有些许的无奈。
“还不是时候”的表态,也让人感觉到,中央决策层对今后反腐工作的态度很微妙,至少没有全盘否决特赦贪官这一选择路径。
自3月20日,福建省副省长徐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后,出现了半个月的打虎“沉寂期”,期间舆论的种种猜测也随之而起。当然,在前几天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的落马,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反腐停止的疑虑。
然而,近段时间来,反腐脚步较之前有所减缓,已是不争的事实。4月12日广东纪委书记黄先耀在纪检监察办案业务及安全培训开班式上的发言称,当前广东腐败与反腐败呈胶着状,从“胶着”一词也不难看出问题官员的强力反抗。其实,这种腐败与反腐败的胶着状,全国岂非广东一地,无论是“腐败一坨一坨”的山西,还是三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的昆明等等。
而且,连续两年多暴风骤雨式的反腐,公众对“打虎”也在渐渐失去过去的亢奋。
王岐山曾说过,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腐败问题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个个都抓起来,根本还应建立一套廉洁、高效的政治体制。如今,是否到了治本的阶段,决策者也在试探和考量。
水火不容的特赦争论
是否特赦贪官,在舆论场里,显然是持反对意见居多。然而,学界对此已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特赦的观点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学者、知识分子站在了支持的一边,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何家弘、经济学家张维迎、历史学家吴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等等。
曾任职于地方纪委、中央纪委研究室的李永忠就认为,贪腐的实力太强大,不可能一口吃掉,必须分化,否则抵抗会越来越顽强,最后可能出现鱼死网破甚至鱼未死而网已破的态势。因此他建议尽快设立整改特区或者廉政特区,提出了“绝不赦免”、“进行有条件赦免”、“无条件赦免”三种模式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摸清楚具体的贪腐问题占比问题,从而决定全国范围内改实施哪种赦免。
吴思是从转型交易角度,认为政改启动后,需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把贪官污吏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搞政改。对于已经发财的贪官污吏来说,最迫切的不是继续挣钱,而是既要保住自身安全,又要保住既得利益。有条件的特赦,就是其利益最大化的方向。
而何家弘和张维迎、许小年等则认为,需设立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只要在规定之日后不再有新的贪污受贿行为,以往的贪污受贿行为就不再查办;如果有新的贪污受贿行为,则一并查办过去的贪污受贿行为。与此同时,严格推行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并允许公民在网上查阅。许小年更主张,要给一定“缓冲期”,让官员转移财产,对于不愿公示的官员,也要“特赦”,但前提是请他辞职,永远不得再进入公务员队伍。
在反对的行列中,代表人物当属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中央纪委研究室办公室主任宋庆森等,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腐败存量及其影响并没有主张赦免的学者所估计的那样严重;第二,“赦免贪官原罪”违背了我国《宪法》的基本法律精神和原则;第三,“赦免贪官”会引起民愤;第四,从历史上看,赦免政策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1989年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发布的《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知》,虽然规定对期限内自首坦白的腐败分子“一律从宽处理”,但是随后而来的却是腐败高峰期。
不妨设立特赦特区试试看
对于反对者而言,要回答腐败存量是否被严重错估的问题并不难,且不说从十八大之后查处的“老虎”、“苍蝇”数据,民众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和仇官情绪可得以佐证。
而1989年,两高推出“限时自首”时,在没有现如今这种高压态势下,当时就已经有很多部级、局级、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投案自首。按照李永忠的说法,紧随其后出现的腐败高峰,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权力结构没有改,选人用人机制没有改,不能就因此说两高的公告错了。
特赦论最大的阻力在于难过民意这一关,在当今仇富仇官心理普遍的社会氛围里,它注定难以取得民众的认同。如果特赦贪官,民众会质疑反腐败的诚意和决心,甚至认为腐败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事实。
吴思对此认为,民意的分量在健全的民主制度中当然处于第一位。民主制度越不健全,民意在决策中的分量就越轻。所以,才不得已用特赦交换更健全的民主制度。张维迎也不否认民意,为赢得民众的理解,可以开展全民大讨论,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全民公决投票。
而何家弘和张维迎、许小年等则认为,需设立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只要在规定之日后不再有新的贪污受贿行为,以往的贪污受贿行为就不再查办;如果有新的贪污受贿行为,则一并查办过去的贪污受贿行为。与此同时,严格推行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并允许公民在网上查阅。许小年更主张,要给一定“缓冲期”,让官员转移财产,对于不愿公示的官员,也要“特赦”,但前提是请他辞职,永远不得再进入公务员队伍。
在反对的行列中,代表人物当属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中央纪委研究室办公室主任宋庆森等,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腐败存量及其影响并没有主张赦免的学者所估计的那样严重;第二,“赦免贪官原罪”违背了我国《宪法》的基本法律精神和原则;第三,“赦免贪官”会引起民愤;第四,从历史上看,赦免政策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1989年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发布的《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知》,虽然规定对期限内自首坦白的腐败分子“一律从宽处理”,但是随后而来的却是腐败高峰期。
不妨设立特赦特区试试看
对于反对者而言,要回答腐败存量是否被严重错估的问题并不难,且不说从十八大之后查处的“老虎”、“苍蝇”数据,民众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和仇官情绪可得以佐证。
而1989年,两高推出“限时自首”时,在没有现如今这种高压态势下,当时就已经有很多部级、局级、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投案自首。按照李永忠的说法,紧随其后出现的腐败高峰,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权力结构没有改,选人用人机制没有改,不能就因此说两高的公告错了。
特赦论最大的阻力在于难过民意这一关,在当今仇富仇官心理普遍的社会氛围里,它注定难以取得民众的认同。如果特赦贪官,民众会质疑反腐败的诚意和决心,甚至认为腐败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事实。
吴思对此认为,民意的分量在健全的民主制度中当然处于第一位。民主制度越不健全,民意在决策中的分量就越轻。所以,才不得已用特赦交换更健全的民主制度。张维迎也不否认民意,为赢得民众的理解,可以开展全民大讨论,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全民公决投票。
不过,从乌拉圭的转型史看,在民意调查中,反对赦免的比例高达72%,但是在真实的投票中,在民众真正出面做政治交易的时候,赞成赦免的比例上升到53%。
“反腐特赦论”并不是说凡是贪腐的人都赦免,主要是赦免那些因家庭之困和体制性的排挤而走上贪腐的那一部分人。因为贪官太多,不可能全部反,而只能实行改革为导向的选择性反腐。
按照学者们的设计思路,可以通过设立特区进行的改革试点,然后推而广之。另外,需要培育社会公众的宽容度,反腐的目的不在于抓出多少贪官,改革选人用人机制才是治本。
改革,需要中央层面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特赦贪官如果是政改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也不妨一试。起码,可以先建立特赦特区试点,看看结果如何。
“反腐特赦论”并不是说凡是贪腐的人都赦免,主要是赦免那些因家庭之困和体制性的排挤而走上贪腐的那一部分人。因为贪官太多,不可能全部反,而只能实行改革为导向的选择性反腐。
按照学者们的设计思路,可以通过设立特区进行的改革试点,然后推而广之。另外,需要培育社会公众的宽容度,反腐的目的不在于抓出多少贪官,改革选人用人机制才是治本。
改革,需要中央层面极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特赦贪官如果是政改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也不妨一试。起码,可以先建立特赦特区试点,看看结果如何。
完全意义上 把贪腐的人都法办 奔溃在所难免了吧。所以其实根本不存在【违法必究】。至于不实行特赦 当然是要权衡特赦了之后 情况没有预期的那样 咋办? 当然都明白应该咋办的。 问题是既然知道 特赦之后应该体制上治本 那么现在为啥不治本呢? -----
也就是说现在都无法去治本 那么特赦就毫无意义。 为啥不能治本的原因 就是不能实行特赦的原因。 这很难明白吗?
作为一个编辑 就这点水平? 政改没有实质达到 可以实行特赦所具备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现有的体质环境下 特赦毫无意义。 所以你说再多再好的 实行特赦的好处 都是扯淡了。 你博古通今 文采斐然 也是不通。
真的特赦了 改革的阻力会更大更顽固了。连把柄都没有了-----靴子落地了嘛 还怕啥呢。这个副作用很可能 就变成主要的【疗效】了----更加的悲剧了。
药物的副作用 超过了原本的预期疗效----关键在于哪些具体决定因素?
看到重点 看明白基点 分析清楚细节节点----这才能做到透彻。
比如为了应付某一时刻的高强度工作 我吃了药物,那么药物的副作用 就无视了。 一个医生的角度 当然能说出来很专业的反对理由的。但是我自己要考虑的是 哪怕更有危害的副作用 我也在所不惜。因为那件事对我的意义 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 其实医生的看到的那个药物的主要属性是危害 是毒药,副作用才是兴奋作用,但是在对我的意义 恰恰是相反的。
医生说我傻 其实是不明白 我做取舍的决定因素。
比如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和全面宽松----。
货币就是药物 经济学家就是医生-----
社会财富的本质 不是货币 ,都懂的。
发行再多的货币 和社会财富的多少 毛关系没有。这从根本上决定了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不可能是根本上的决定因素。
也就是说不要 过于凸显货币政策 迷信货币政策的作用。
但是具体到股市 货币政策的作用 不用多说 都看得到。这就是我当时说【等着发国难财】的思维逻辑。
常识来自于事实的实践 而不是书本里的理论,本末倒置的书呆子 才说【A股不符合基本面】
那些职业分析师 别说在最好的时机 足够早的看明白走势了 就连当下都懵懂的很呢。【看空分析写了一半 降准了,又撕掉改看多----还快要搞奔溃了】 呵呵。都啥跟啥哦
周一跌到第一个节点 今天呢 咋走的? 【很难跌的动力强】 对吧。
大半年了 都是这个节奏 简单吧 大道至简不? -----
节奏概念 除非我 琼瑶式的解说 不然没几人能看出来多少的。
@无风有雪 9961楼 2015-04-20 21:24
啥都好奇 啥都不精通的杂家 应该干这行 有优势。
-----------------------------
@罢黜百家独尊中医 2015-04-20 22:05:33
意淫得高潮迭起,你说反了吧?
-----------------------------
看看 我不琼瑶式的说话 你就阅读不了了吧。
啥都好奇 啥都不精通的杂家 应该干这行 有优势。
-----------------------------
@罢黜百家独尊中医 2015-04-20 22:05:33
意淫得高潮迭起,你说反了吧?
-----------------------------
看看 我不琼瑶式的说话 你就阅读不了了吧。
所谓的专业 就如塔尖。高度由塔身和基座来决定。没有塔尖 不怕 只要你有足够的基座和塔身 塔尖可以现在努力去搭建啊。 可是基座和塔身 你现在去搭建?
我这样说 你就看明白了 对吧。----无语。
可塑性是啥意思? 小学开专业 有意义? 大学开专业 就一定是足够了?
哦 还要琼瑶一下 【大学开专业 就一定是足够了?】大学开专业 不代表就真的具备了足够深的基座 和足够的塔身了。
大学的专业 只是相对于原本就很狭窄的一个知识体系内 而言的。
学校的应试教育 是线性的 而实际上知识能使线性的吗?
真的明白大道 就一定能简单的表达出来 -----。看看易中天说文明史 一般的正常人都能听的懂。不管你认同不认同。【听不懂的只能是 不正常了 呵呵】
我自然是没有那个功力的 所以啊看不懂的就别看好了。 不认同的也别 翻白眼---。没有意义。
至于天下第一==的吹牛 除非你觉得比我强 那你就一笑而过 大度的不计较 或者不吝赐教一番 让我知道人外有人。 不然你就忍忍算了。 说自己天下第一的人 只要他确实比我强 我再不服气 我也就忍了。至少比我强啊 我还有啥好说的呢。
我只看到他确实比我强 至于他是不是天下第一 我有啥必要去 羡慕嫉妒恨一番呢。 呵呵一笑 多好啊。 都不过是找找感觉 找找状态罢了。何必当真呢。
只有 有病的人 才天天的去找人家去较劲---其实是和自己较劲。比如当年的快乐老兄 天天的去各个帖子 找人家较劲 呵呵。
郑醇不止损的话 现在就解套了哦---美元指数我是有数的。但是心理压力我没有扛得住 风险过大。其实止损后 在反手做空也不是啥难事----。 我巨亏之后反手赚回来 也经常做的事情。 先止损控制风险 再正常的操作,就是避免过大的风险。 其实不是人力不可控的因素 我基本不会把自己搞到如此被动的地步的。
春节之后 这段时间 我的实战转型 其实是实实在在的达到了 预期目标了。向 成熟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了。
多少时间精力和真金白银的代价。 -----
我总有一天能把实战磨练到 和我的技术理论一样的独孤求败。 给自己打气 ,努力别懈怠 你行的。 你都不行 哪还有谁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