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悬疑推理小说《杀意》,一场匪夷所思的谋杀一个无法辨善恶的人性

  第十一章


  10月28日,周一。

  天空依然阴沉,天气预报说今天会有阵雨。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刑侦科的张队、小海、老冯、和其他同事几个人正在听我最新的案件进展报告。

  我将杀死刘胜利和陆小雪的凶手是同一个人的推论详细的说了一遍。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多数人表示了认同。

  “如果两个案子的凶手是同一个的话,那为什么他先将刘胜利杀害,又在一周后将其妻陆小雪杀害呢?凶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张队提出问题。

  我站在画着人物关系图的白板前,回答说:“据了解,刘胜利的资产超过5个亿,这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富豪了。所以,凶手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谋财。请大家想一想,刘胜利一旦死了,那么最大的受益人首先会是谁呢?”我打算引导大家和我的思维保持同步。

  “应该是陆小雪吧?”同事里有不少声音支持这个观点。

  “正常来看,确实如此,他们没有孩子,如果刘胜利死后,其所有遗产将归其妻所有。陆小雪将会是最直接的受益人。”我对大家的说法表示认同。

  “所以,她也最有可能就是凶手。”紧接着我说出了这句话。

  “啊?可刚才你不是说凶手是同一个人吗?那个短信时间的证据不是证明是有人陷害陆小雪的,刘胜利根本就不是她杀的吗?”

  “对啊,如果凶手只有一个的话,那陆小雪杀了老公后,自己又怎么可能被人杀呢?这不是矛盾吗。”

  “这成了一个悖论了啊?”

  “你不会是想说其实她就是自杀的吧?这样岂不是又回到原点了。”

  “秦哥,您上次不是还推理说杀刘胜利的人不会是她吗?”

  大家纷纷提出质疑。其实我早已预料到了,这也正好引出我后面的推论。
  “是的,你们的质疑都很对。所以,她并不是直接杀死刘胜利的凶手,很有可能是幕后指使。她为了钱财而雇人杀了自己的丈夫,但后来因为某个原因,又被同一个人所杀。”我觉得这个推论是站得住脚的。

  “难道说是分赃不均?两人在事后起了争执,凶手后来报复而将她杀了,并将钱财全部归为己有?”一个洪亮又略带沙哑的嗓门响起来,老冯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是有这个可能的。当然,也许是其他的原因。”我将视线转向他,我明白老冯又要开始质疑了。

  “还会有什么原因呢?”果然他紧追着问。

  “情杀。凶手是为情杀人。”我的语气淡定而坚决。

  “啊?”会议室里又是一阵骚动。

  我稍作停顿,准备将新的思考说出来。

  “如果是情杀的话,那么凶手就有可能是阿辉。”我将这个名字再次提起。

  “哎呦,前几天你还说凶手不会是他,还另有其人呢。”老冯的嘴一咧。

  “那时掌握的作案证据和杀人动机都远远不够。”我勉强挤出笑容回应着。“但据我最近的调查及和他的接触,明显地感觉到他和陆小雪两人的关系非同寻常。虽然已分手六年,但他仍然还爱着对方。两人在今年8月偶然重逢后,感情很可能死灰复燃。陆小雪也一定将丈夫对自己的家暴及婚姻的种种不幸告诉了他。所以,阿辉为了心爱的女人而替她将丈夫杀掉了。”

  我看到有几个同事在小声地交头接耳。

  “秦警长,报告一下,昨晚10点左右,我们看到阿辉在十字路口烧纸,应该是在祭奠陆小雪的头七。”昨天负责监视的同事说道。

  “嗯,这也正说明阿辉的心里一直还有陆小雪。顺便说一下,我们不用花精力去监视了,他早就发现了。他的反侦查能力很强。”

  负责监视的同事听到后睁大了双眼,不理解的挠了挠头。我对他耸了耸肩。

  “这么说,杀刘胜利的动机是阿辉为了和陆小雪在一起。那他为何一周后又杀了陆小雪呢?这又如何解释呢?”老冯说完和其他同事一样直视着我,看我如何回答。

  “我也很奇怪,他明明爱着她,又怎么会将她杀掉呢?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是陆小雪指使阿辉杀掉丈夫,并承诺了什么,但是事后却反悔没有兑现承诺,导致阿辉报复而杀掉了她。第二个,陆小雪一开始就是为了钱,却利用阿辉对自己的感情,请求诱导他将丈夫杀掉。但阿辉是为情才去杀人的,结果发现自己被利用后,一怒之下将其杀死。”我将分析说完后,看到大家面面相觑。

  “当然,这个只是我的推测,还不能当作确凿的杀人动机。”我又补充道。

  “这么说,两起杀人案的犯罪嫌疑还是阿辉最大咯?但是,你上次不是说,杀人当晚他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吗?”张队再次提出问题。

  “是的,这个谜题目前我还没有解出来。我想他一定是用了什么诡计。阿辉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设计的圈套不会轻易的就被人破解......”我喃喃的说着。

  “你的意思是说,明明知道他的嫌疑最大,但以目前的证据和推测还是没办法定罪呗!等于说了半天还是没有啥用啊!”老冯的嗓门再次响起。

  “也不是,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阿辉是不是进入过那个房间的人。”

  “什么证据?”

  “我前天曾悄悄地跟踪他,并拿到了他的头发,已经送到鉴定中心了,DNA鉴定结果今天就会出来。之前在命案的房间里发现了除死者外其他人的毛发,如果阿辉的毛发和房间内发现的毛发相匹配,就说明只有他进入过房间,也就可能是凶手。”

  “就凭这点能证明他是凶手了吗?”老冯穷追不舍。

  “还不一定。除非,发现的其他毛发都是阿辉一个人的,这个推测才能成立。如果还有第三者的毛发,就不能定罪,说明还有别人进入过那个房间。”
  “唉,这么麻烦啊!要我说就直接对他进行抓捕,随便吓一吓他,那小子肯定就认罪了!”老冯将拳头捏紧,砸在桌上。

  “没那么简单,以我对他的了解,如果我们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来,他是绝不会认罪的。他可以一直保持沉默,如果48小时后我们还没有找到关键证据的话,也只能将他释放了。”我摇了摇头。

  “我们可以利用这48小时,去他家搜查证据啊!”

  “像他思维这么缜密的人,一定早已把所有证据都销毁了。”

  “嗯......那现在只能等鉴定中心的结果出来了?”

  “目前来看是这样的。我还会继续调查他的,不在场证明这个谜题不能破解的话,还是很难定罪啊。”我将两只手撑在桌上,眼帘低垂,陷入沉思。

  “唉,看来还得再熬一阵子哩......”老冯叹了口气,往椅子上一靠。

  会议进行到这里,仿佛又陷入泥潭。有的人摇着头,有的人整理着笔记,有人又点燃了一根烟。唯一相同的是每个人都眉头紧蹙。

  会议结束时,张队同意将两起案件并案。他走过来小声的对我说,杀人事件已经开始在坊间流传了,为了消除群众的恐慌影响,必须尽快尽全力破案。

  同时,他安排了相关部门去调查刘胜利近期个人资金的流动情况,有必要的话马上进行冻结。

  我看着张队向我传来充满期望并坚定相信的眼神,心头一紧。
  我和小海来再次到了法医鉴定中心,这次我们直接走到女法医的办公室门前。

  我敲了一下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便推开门。我们刚一进门,女法医就从桌子上拿起了一份报告,递给了我。我急忙把它打开,眼睛迅速地在各种数据中寻找着答案。

  “你还真是不懂常识啊,竟拿来理发店剪的头发做鉴定。”法医有些抱怨的口气。“只有带有毛囊的头发才能进行DNA检测,因为毛囊中才有细胞,也就是说,剪下来的头发只是蛋白质,是很难做DNA检测的。”她一脸严肃地说。

  “啊?难道我拿到的头发都没有用吗?”我心中一惊。

  “幸运的是,你拿来的头发里还真的发现了带有毛囊的,应该是在理发时被推子夹掉的。”

  “这么说有结果了!?”我从失落迅速转为惊喜。

  “经鉴定,阿辉的毛发与湖畔丽景公寓命案现场发现的毛发确实存在相匹配的,经统计学计算,两者之间偶然相同的概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六。”法医依旧表情严肃。

  “是吗!?阿辉果然进过房间!”我虽然心中早已有了期待的答案,但还是有些激动。

  “秦哥,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只有阿辉进入过那个房间,看来他就是凶手!”小海也很兴奋。

  “等等,你们别高兴得太早哦。”

  “啊,怎么?”我瞪大了眼睛。

  “阿辉的头发并不是在现场发现的唯一的。我又在所有的生物物证中发现了另一个人的头发,由于采集到的样本量很少,所以之前没发现。从长度和发质来看应该是女性的。当然,经过对比了,不是死者的。”法医说出这些话的同时,眼神也比之前更加犀利。

  “还有第三个人的头发!?”这句话几乎是我和小海同时喊出来的。相同的还有我们一脸惊讶的表情。

  “没错,房间里一共发现了三个人的毛发。”法医再次肯定。

  我扶着身旁的椅子缓缓坐了下来,陷入了沉默。

  说实话,我听到这个答案后,心里有些五味杂陈。不知是为阿辉凶手身份的概率降低而欣慰,还是为案件未能突破而失落。

  我又仔细看了看手中的鉴定报告,同时脑海在翻滚着。

  怎么回事?怎么会出现第三个人的头发?也就是说,进过那个房间的人,除了陆小雪和阿辉还有另一个人,还是个女人,她会是谁?

  她会不会才是凶手?不,一个女人是很难单独作案的。难道,阿辉是这个女人的帮凶?或者,她是阿辉的帮凶?

  我突然想到了之前老冯的推论,说有可能是刘胜利的小三和阿辉联合作案的。这个几率很低,但这个小概率事件真的发生了吗?

  “小海!上次我们见过陈婷婷后,你有没有去调查她那晚不在场证明的真实性?”我猛的转过头来,瞪着他。

  “啊,有,有的。去,去验证了,都验证过了。”小海显然被我吓到了,有些结巴。

  “什么结果?”我快速追问。

  “我给她的6个朋友都打过电话了,每个人的证词都很一致,也电话录音了。我还去拜访了其中4个人,她们当晚聚会的照片我都看过了,陈婷婷确实一直和朋友们在一起。另外,我还拷贝了一份照片,在电脑上查看照片属性显示的拍摄时间,确实是在21号晚上6点一直到22号1点之间拍摄的。”小海回过神来,说出了调查结果。

  “这么看来,她那晚确实是有不在场证明,并且很多人可以作证。陈婷婷没有说谎,她不会是共犯。头发也不会是她的。”我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啊,对了,会不会是打扫房间的那个清洁工的头发?她是第一个发现死者的人,也是第一个进过现场的。”小海突然想到了这一点。

  “我之前观察过,清洁工是戴着帽子的,再说当时她一进门就看到了尸体,就吓得赶紧跑了出来,现场很难留下她的头发。而且,大多数毛发都是从床上、梳妆台和浴室中采集来的。”我回忆着清洁工的模样。

  “嗯,还有,她说每周只打扫两次房间,距离上一次打扫是四天前了。”

  “所以,头发是清洁工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她也有房间的钥匙,也会有作案的可能吧?”

  “这个可能性也并不大。其实,我觉得那个清洁工只是被凶手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
  “诶?凶手利用她干嘛?”

  “凶手应该提前就知道公寓每周二会有清洁工来打扫房间的,所以他才专门选择在周一晚上作案,目的就是让尸体尽快被人发现。”

  “你是说,凶手故意让人发现陆小雪死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海一脸迷惑。

  “因为尸体发现的越早,警方就越会推算出比较精确的死亡时间。如果发现尸体的时间太晚的话,就很难推算出死亡时间了吧?”我看向法医。

  “是的,如果超过24小时,那推算的死亡时间误差也会增大,如果超过48小时,尸体就会发生腐败,死亡时间就更难推算。陆小雪的尸体被发现时没有超过24小时,所以保留了很多明显的体征信息,可以判断出较准确的死亡时间。而刘胜利的尸体被发现时已经腐败严重,所以很难推测具体的死亡时间,只能推算出大概已死亡的天数了。”女法医给出了我期望的答案。

  “很显然,凶手是故意想让我们知道陆小雪是什么时候死的。”我内心笃定的说。

  “可是,凶手为什么要我们知道陆小雪的死亡时间呢?尸体被发现的时间越晚,不是越对他有利吗?”小海依然不解。法医也露出疑惑的神情。

  “如果是普通的凶手也许会那么做,但是,这个凶手很聪明,智商极高。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早已提前为自己设计好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从而让杀人案和自己毫无关系!即便警方有些证据怀疑到他头上,甚至推测出了杀人动机,但是却拿他毫无办法。”说完我身体向前一倾,站了起来。
  “比如说,阿辉?他在那个时间内杀了人却又为自己制造了不在场证明?”小海双手扶在了桌子上,难以接受自己说出的话。

  “如果凶手真的是阿辉,凭他的智商肯定会想到一个方法,就是一边在那个时间内将人杀死,一边在那个时间内又能让人为他做不在场证明。而那晚能为他作证的人正是我自己......”这个不可思议的谜题一直困扰着我,刚才只是再次重复了一遍。

  “他当晚杀人的时间和与你一起喝酒的时间正好交叠,真是诡异啊,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定有什么地方让我们疏忽了。”

  “进过房间的第三个人到底是谁呢?”

  “这个人的确是关键,一定要把她找出来。”

  “可,问题是只有几根头发而已,咱们从哪找起啊?”

  “别急,我们再去那个公寓现场看看。”
  下午两点,我和小海将车停到了湖畔丽景公寓的3号楼前。

  我看到小区内有几个工人正在安装监控,并且有保安在巡逻。看来这里发生杀人事件后,物业管理处加大了安保措施。

  我和小海在管理处一个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楼的入口处。他用一个如钥匙链般大小的门禁卡对着紧闭的楼门上的一个区域刷了一下,大门应声打开。我们走进楼内,按了电梯按钮。

  进入电梯后,我抬头看了一眼位于顶部左上角的摄像头。监控视频中显示陆小雪在21号晚上8点20分出现在这部电梯内,然后就再没有拍到过她。

  我问负责人,这座楼除了电梯外,可以步行上下楼的楼梯在哪里。对方回答说,消防安全通道有的,但一般很少有人爬楼梯。

  他带我们来到楼梯间,我观察了一下,这里确实没有安装摄像头。很可能凶手就是在这里进出公寓的,所以监控视频中没有拍到他。我心里琢磨着。

  我们来到了306室的门前,门框上还贴有警戒线,负责人用钥匙将门打开。我们走进了发生命案的房间内。

  打开灯后,我和小海在各个房间内走动着,观察了一番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线索。在报案的当天,大部分证据基本都采集完了。

  我从客厅的落地窗向外望去,看到远处有一座跨江大桥。在阳光的照射下,金色的江水缓缓地向东流去,在微风的轻拂下,水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

  这条普渡江从西阳市的南部经过,据说江最宽处大概200米,最深处有10米以上,江水看上去不太湍急。

  江的对岸就是城郊区了,上次我和小海去刘胜利的别墅调查时,曾开车跨过这条江。
  房间内一无所获,我和小海准备告辞。管理处负责人一路陪笑着说,希望我们早日破案,并拜托不要将案件扩散出去,怕影响公寓的租赁生意。小海随口应付着。而我站在小区内开始观察和思考。

  我看到小区的大门口此时有进出的车。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向负责人问到:“这里所有车辆进出小区门口时都会对着车拍照吗?”

  “会,会的,小区门口有对车牌拍照的设备,但只拍车牌不拍人。主要是为了方便租了停车位的住户进出时自动抬杠,也是为了外面的车停到小区里计时收费用的。”眼前这个中年发福有些谢顶的男人回答道。

  “嗯,我们之前有同事来调查过,3号楼306室住户的车在21号和22号都没进入过小区对吗?”

  “是来调查过。车牌是......不好意思,我找找啊。”中年男人拿出在腋下夹着的一个册子,打开翻看着。“哦,车牌号是:阳66088。是一辆红色的宝马。对,这辆车从21号开始就没再进入过小区。根据以前的拍照信息显示,这辆车在近期都是晚上回小区,时间从6点到10点不等。一般在上午9点左右离开小区。”

  “除了大门,这个小区还有没有其他门能进出的?”

  “额,有的,小区还有一个后门,是那种旋转铁栅栏门,很窄,只能一个人进出。估计太胖的人都过不去的,车就更进不来了。”中年男人回答。

  “请带我们去看看吧。”

  我们三人来到了小区的后门。我发现后门周围还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并且这个铁栅栏门确实很窄。我尝试着通过这个门,倒是很顺利就过去了。门外是片草坪,有一片小树林,有一些锻炼身体的设备。这个门也许就是为了方便小区的住户在这里散步和锻炼而开的吧。

  “这个门平时没有人把守,也没有监控摄像,那外面的人可以轻易进来的吧?”我问负责人。

  “理论上说是这样的,但是这个门只有住在这里的人才会知道,从外面是很难发现的,树林会挡住。而且,外人进来的话,也不能进入楼内,每个楼都有防盗大门。除非他有那个门禁卡,或者按门牌号让里面的住户开门。”中年男人说完,又补充道:“这个门在这几天就会安装摄像头。”

  “嗯。每把钥匙上都带着门禁卡吗?”

  “是的,都是配套的,4把钥匙4个门禁卡。”

  我看着这个铁栅栏门,心里在想。虽说外面的人可以从这里进入小区,但是要想进入楼内,进入房间内还是有难度的。而且,之前就已经推测出来了,凶手肯定是死者认识的人,甚至手里会有钥匙和门禁卡。不太可能是陌生人入室作案的。

  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我急忙转身问小海:“小海,你身高是多少?”

  “我吗?哦,身高173,体重65公斤。”小海回答。

  “嗯,我178,比你重。你过来一下,来爬到我背上。”

  “啊?秦哥,您这是要干嘛?”小海恰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快过来!”我半蹲着,拍了拍自己的后背。

  小海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按要求爬到了我的背上。中年男人看到这一幕,表情僵住了,挠了挠发亮的脑袋。

  我背起了小海,比我想象的轻一些。然后,向那个铁栅栏门走过去。

  虽然有点磕磕碰碰,但还是成功穿过了那扇门。我将小海放下来,整了整衣服。我把一只手扶在下巴上,另一只手环抱着前胸,又开始思考。
  “秦哥,你这么做,难道是说,凶手曾背着尸体从这里穿过吗?”

  “现在很难说,目前我只是推测这个可能性。你说,如果凶手背着尸体从这里进出会不会被人发现呢?”

  “非常有可能啊。小区的人时常会在这里散步锻炼,而且,通过楼里的窗户住户也能看到这个门啊。”

  “说的没错,白天的话很难不被人看见。但我观察了一下,这附近没有路灯,如果是在半夜的话,就不会被人发现了。”

  “可是,凶手在半夜背尸体干嘛呢?”

  “我说了,还没想明白,只是在推测有没有这个可能。从这里到三号楼并不远,大概100米左右。”我目测着脚下到3号楼的距离。

  “您是说,凶手半夜背尸体从这里出去吗?但陆小雪明明是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被杀的,一直到第二天中午被人发现,并没有半夜背尸体出去的理由啊?”小海的眉头皱了起来。

  “是的,凶手杀人后将现场伪装成自杀,并故意让人在第二天发现尸体,确实没有理由把尸体再从这里背出去。”我将手从下巴上放下来,抬起头,视线转向他。“所以,有没有可能,尸体是半夜从外面背进来的呢?”

  “这......”小海将眉毛皱得更紧了。“按目前的证据来看,监控视频显示陆小雪是在晚上8点20回到公寓的,尸检报告说她是12点之前死亡的。凶手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内在房间将其杀死,并伪装成自杀清理现场后离开的。这不正和半夜背尸体进来相矛盾了吗?”
  “是的。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撑,我刚刚也只是看到这个门后突然想到这个可能性。但如果我要是凶手的话就会选择从这个门进出的,你注意到了吧,小区大门口那是有门卫值守的。”

  “嗯,从这个后门进出的话确实会掩人耳目。”

  “凶手应该就是从这里进入小区的,他手里一定有能进入大楼的门禁卡和房间钥匙,杀完人后,再从这里离开,这样就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了。”

  “啊!会不会是这样呢?那个真凶先从后门进入小区,他拿着阿辉提前给的钥匙和门禁卡进了楼,并且走的楼梯,躲开了电梯里的监控,进入房间内将陆小雪杀害。然后阿辉等你从他家离开后,半夜赶过来用同样的路径进入房间,再把现场善后。毕竟有很多证据显示他在房间里出现过。这样的话,他就有了不在场证明了。也就是说,他们两人是共犯,只要找到那个第三个人就一切真相大白了!对吧?秦哥。”小海看向我,传来期待得到肯定的眼神。

  “嗯。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看来你的推理能力有不小进步哦!”我对他笑了一下,转而又望向了那扇门。

  小海突然被我表扬,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咧嘴笑了笑。

  我们告辞后,从小区出来,准备回市局。

  虽然小海的分析听上去很成立,但在我心里,难以释怀的疑虑并未消除。

  我不相信阿辉会让共犯去杀人,而自己只去做善后的工作。以他的智商应该会设计好了一切,不会轻易就把杀人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另一个人去做的,更不可能是交给一个女人。

  但我有个强烈的感觉,那个神秘的第三个人就是破案的关键。

  第十二章


  嘟—— 嘟—— 嘟——

  “喂?”

  “你好,请问你是杨曼女士吗?”

  “对,我是,您是哪位?”

  “打扰了,我是西阳市公安局刑侦科的,我叫秦东浩,想找你了解一些事情。”

  “什么?是警察?你,你找我有什么事情?我没犯法吧?”

  “没有,你不用紧张,我只是想问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就好。”

  “哦哦,那你稍等一下啊。”

  “嗯,好的。”

  “对不起,刚才在酒吧,里面太吵了,我现在出来了,你说吧。对了,你怎么知道我电话的?”

  “你认识一个叫陆小雪的女孩吧?”

  “认识啊,我们是大学同学,也是很好的朋友。”

  “嗯,我们是在陆小雪的手机通讯录里知道你的手机号的,根据她的通话记录显示,你们在近期联系过吧?”

  “是的,但也不算经常,我们每个月会见一两次,一般就是聊天和逛街,不过最近有一个多星期没联系了。怎么?难道出什么事情了吗?”

  “这个请您原谅,暂时还不方便透露。我想了解一下,在大学的时候你们很熟悉吗?”

  “是的,我们两是一个宿舍的。”

  “她那个时候交过一个男朋友你应该知道吧?你认识他吗?”

  “哦,你说的是那个阿辉吗?他的全名我不知道,但他和小雪的事情我多少了解一些。”

  “那时候他们的感情怎么样?或者,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吗?你能想到的,请和我说一下。”

  “额......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我都记不清了,但我记得上大四的时候他们就分手了。阿辉那时早就毕业了,他比小雪大几岁。”

  “是陆小雪主动告诉你分手的?”

  “这倒没有,就是宿舍里不知谁问了一句,说最近怎么看不到她和阿辉在一起了,小雪才提了一句,说他们已经分手了。”

  “她表现出很难过的情绪了吗?”

  “好像没有耶,不过说实话,他们会分手我觉得是迟早的事儿,根本不感到意外。”

  “哦?为什么?”

  “那时,我们宿舍里的其他几个姐妹在背后悄悄议论过,说他们在一起感觉很不协调。”

  “怎么个不协调呢?”

  “阿辉的外表太普通了,一点也不帅,性格沉闷,还有些邋遢。但是小雪白白净净的又苗条又漂亮,他们走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感觉不太舒服,说白了,我们觉得阿辉根本配不上小雪。这些话后来我和小雪说过,她倒也没生气。毕竟,那时候他们已经分手很久了,她后来也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

  “嗯,在大学期间,我是说,他们还没分手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男生追她吧?”

  “当然有啊,经常有男生给她写情书,小雪还给我看过呢。”

  “当时追她的人里有没有你认识的?或者是比较特别的人呢?”

  “比较特别的?我想一下啊,嗯......好像有一个是阿辉的同学,他也喜欢小雪。”

  “是谁呢?”

  “我和他并不认识,只知道他和阿辉是一届的,他们都是学校摄影社里的。有一回,我和小雪一起参加他们社的采风活动去,那时候她和阿辉刚确定关系不久,她一开始还总不好意思自己去,就经常拉上我。我们那天在郊外的一个农家院吃的饭。期间,有一个男生,总是开他们的玩笑,说什么小雪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么会被阿辉这小子追到手了,真是羡慕嫉妒恨啊。还说让小雪再好好考虑一下,自己也很不错的。当时我就觉得那个男生嘴挺贫的,没啥好感。”

  “那个男生长得什么样还记得吗?”

  “好像是艺术系的,一脸络腮胡,还留着个小辫子。”

  “他是不是叫安林峰?”

  “名字我不记得,反正就记得他的话特多,所以我印象才比较深。”
  “嗯,还有其他让你印象深的人吗?”

  “其他的就不记不清了,不过我们上大四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了小雪,有一辆挺豪华的车在路边等她,她上了那辆车,随后就开走了。当时她和阿辉好像还没分手呢,不过两人应该已经开始闹矛盾了。”

  “你知道他们分手的具体原因吗?”

  “毕业后,我们在一起聊天时我还问过她,她没说那么详细,大概意思就是说他们俩性格不合适,她觉得阿辉性格有些偏执,很倔。一开始闹矛盾还很有耐心哄自己,后来为一点小事两人就经常性的吵架,阿辉也不再去哄她了。她慢慢的感觉阿辉没有像以前那样爱自己了,两人渐渐的就疏远了。”

  “恕我直言,有没有是因为小雪比较物质,而阿辉能力有限,这方面的原因呢?”

  “这个我不确定,但是学校里确实有人风言风语,说什么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了,癞蛤蟆吃上天鹅肉了,这么漂亮的女孩应该找个高富帅啊,怎么找了个矮矬穷呢,诸如此类的话。可能多少也传到小雪的耳朵里了吧,这也许是导致他们分手的一部分原因吧。不过,就像我说的,他们在一起本来就给人感觉不太协调,好像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个人也觉得,分手也好,小雪和他在一起也不会幸福的。真的不如后来找的这个老公,不过......”

  “不过什么?”

  “前一阵子小雪曾经和我说过,她和老公分居了,两个人也在闹别扭。”

  “哦?她还说什么了?”

  “说老公好像在外面有人了,对她也不那么好了,有一次吵架还动手打了她。”
  “那,她说过想要和老公离婚的话吗?”

  “说过是说过,但我觉得都是气话,应该还没到离婚的程度吧。而且我也在劝她,能别离最好还是别离,毕竟你的老公是个富豪,事业做得很大,肯定难免在外面交际应酬,和别的女人逢场作戏也是很正常的。本来男人都是那副德性,你以为找个穷的丑的难道他就不会劈腿了吗?没准更过分呢。总之,能忍就忍吧,有多少人想过你那样锦衣玉食的日子还过不上呢,女人嘛,还是实际点比较好。而且,作为好朋友我首先也不会劝离的,实在过不下去再说嘛。”

  “她后来有和你提起过阿辉吗?比如表示想和他重新在一起呢?”

  “没有啊,据我所知,她们分手都已经五六年了,中间没有联系过。她不太可能再和阿辉旧情复合,至少我觉得很难。”

  “那你知道什么关于阿辉的近期情况吗?”

  “不知道,我和阿辉本来就不熟,之前也都是在他们没分手的时候见过,那时候阿辉已经工作了,经常来学校在宿舍楼下等小雪,但自从我们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他。”

  “嗯,明白了。”

  “对了!说起来,我最近好像还真的见到过他一次。”

  “是吗?在哪里见到的?”

  “在西阳市火车北站,那天我是刚旅游回来,出站后我正准备打车,就在站前广场上看到一个人,长得很像阿辉,他正急急忙忙的往进站口方向走去,但是我并没有打招呼,他也没看到我。”

  “当时他是一个人吗?行李多不多?”

  “嗯,看样子是一个人,他就背着一个斜挎包,没拿行李箱。”

  “这样......看来他只是短期外出,不会在外地呆多久的。嗯......”

  “请问,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哦,你还记得是哪一天看到他的吗?”

  “额......这个,我想一下啊,那时候天气很热,应该是在6月份,但是哪一天我记不清了。”

  “你还留着当天回来的火车票吗?上面是有日期的。”

  “这我得找一找,如果没扔掉的话,应该是放在家里了。”

  “那麻烦你回家后找一下,然后请告诉我是哪天,谢谢你了。”

  “好,好吧。还有什么事情吗?”

  “暂时没有了,非常感谢你的配合!这次谈话还请你严格保密。”

  “嗯......好的。请问小雪到底出啥事了?”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的,你也不必打电话问她了。”

  “哦,好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