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观众的后宫以及碎碎念

  1995年,《真实的谎言》引进中国,开启了美国大片进入中国的时代。
  度娘列表,咱们抽看三年的名单:
  1995年,《真实的谎言》、《狮子王》、《阿甘正传》、《廊桥遗梦》、《勇敢者的游戏》、《纽约大劫案》、《玩具总动员1》
  99年引进大片:《偷天陷阱》、《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诺丁山》、《人猿泰山》、《蓝眼睛米奇》、《西点揭密》、《黑客帝国1》、《精灵鼠小弟1》、
  2004年引进大片:
  《冷山》、《后天》、《特洛伊》、《亚瑟王》、《烈火雄心》、《谍影重重2》、《蜘蛛侠2》、《我,机器人》、《指环王3》、《反恐特警组》、《致命报酬》、《迁徙的鸟》、《怒海争锋》、《对垒特工》、《钢琴师》、《郁金香芳芳》、《华纳巨星总动员》、《怪物史瑞克2》、《哈里波特3》、《虎兄虎弟》、 《暗流2》
  2014年,直接上统计数据,国内海外引进影片67部累计票房127.6亿元,目前占全国49.07%。其中20部普通分账影片上映18部票房41.23亿元,14部特种分账影片累计票房66.31亿元,33部买断影片(p片)上映31部累计票房20.05亿元。

  如果我不列,你是不是想不到现在我们一年能引进如此多数量的片子?很明显,引进的片子,随年份呈现数量的增长。片子类型自己看吧,文艺片极少,孤胆英雄和拯救世界的片子多。
  有好处,简单说,对老板们而言,外国大片在替我们做市场,一批国内影院崛起,成就了院线老板,创造了就业率,拉动消费。对消费者市场而言,大片的观影体验使我们放弃盗版资源,养成了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喂刁了国内观众的胃口,国内的市场被激活,庞大的利润刺激迫使我们国内的电影人加快进步拍出更好的片子来参与市场争夺,国内的电影借外国大片之势随之崛起。
  坏处也有,最明显的肯定是钱,大把的金钱被外国赚走。其次,文化输出和洗脑也来了。
  看《知青》笑死我了,终于明白为啥有一堆王凯红宝书口号图……很好很贴切
  我们要做一支星星和粉丝思想都过的硬的队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