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观众的后宫以及碎碎念

  @天心无转移 2016-02-05 21:31:10
  休息一下,说两句闲话。
  我最爱的王先生仪态,在《琅琊榜》中是某个惊鸿一瞥镜头。是靖王初封五珠,与重臣议事,一段音乐过场戏。靖王白衫委地,袍袖轻展,意态斜飞,气凝神和。当时看了就心生欢喜。
  印象里总觉得眼熟,因搜了一下,果然像一种菩萨坐姿。
  不好意思,想说得直观些,所以放两张图片。
  
  ......
  -----------------------------

  接着仪态随便扯两句
  古代服饰穿着是很累赘的,事物相通,时装与明星的契合度会影响明星的表现,戏服(古代服饰)与演员的契合度对角色肯定也有影响。
  我们现在穿的衣服越来越简,古代服饰是繁,再加上有配饰,古人比我们对“雅”这个字可在意多了,所以古人一举一动都比现代人要慢,宽袍大袖地也跑不起来。
  不止姿态,演员有没有入戏表现在各个方面,表情、神态。一切行为神情要调整到角色应该呈现的样子,才能说完美。靖王就是完美哒!气场都调整到靖王的频道了。
  不动如山,气场稳重,挣起了靖王的傲骨。
  我看靖王就是靖王,是一个古人应有的样子,而王凯就是王凯。

  赶着下线随便唠几句,随便一唠就超字,我认真起来一夸他又要夸好久,那多不好意思。捂脸下线。

  曾经看到过礼仪方面的问答。
  问: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优雅?
  老师答:把你的动作放慢一点,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不要两件事情一起做。
  有道理。于是我照着学来着。
  结果那天我同事犹豫了很久才说:姐,你今天有点弱智的样子,反应也慢,动作也跟不上趟……
  你妹……懂什么叫优雅吗?
  来写写《伪装者》的明诚。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成功,跟靖王搭着说吧还是。
  明诚与靖王,这两个人物都鲜活,但成功之处不一样。前面贴子写过一层,这次再展开写写。
  这两个角色哪个更难演?我认为是明诚。
  靖王这个角色,有一条明确的表演线索可循,这个人的个性,从开始到结尾,始终是统一的。重点是放在靖王的感情变化上,他的感情更多地是随着事件往深了演,感情有转折,有加深,但感情变,个性是不变的。观众对于靖王的性格也看的很清楚。
  相比较而言,明诚这个角色则更有复杂性。他更加多面立体,展现的面貌很多,主线是他对家、国的忠诚,这是明诚的特质。副线则是明诚根据需要对不同人用不同方式对待,副线还不少,对南田,他展现出狡猾又谨慎的投机者面孔,对梁仲春他表现出贪婪的一面,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诚意,对孤狼,他表现出野心勃勃,老谋深算。对明楼,他展现的是无防备的自我。对明镜,他是全力保护与感激。对明台,他是无所不能可靠又神秘的二哥。对汪曼春,他是八面玲珑完美的仆人。
  当然,还有明诚这个人,流露出来的“自我”。他以“明”为姓,以“诚”为名,符合他在明家的地位,却未免让我为之心疼。要知道,高门大户的家仆,起名字无非就是“忠、诚、义、勇、仁”。
  明诚的面貌太多。他是一个多面体,这个人物要立起来,并且立的稳,就要把主线“忠”与“诚”二字抓住,主线立住了,副线才能展开,在不同面貌中让观众认识这个人物的本质并且认可他。
  明诚是个魔术师,他在保持自我的同时随时可以改换一副面孔来面对不同的敌人。
  这个人物演起来一定很过瘾,他的复杂性使这个人物充满了挑战,要演的稳,演的到位不容易。
  王凯演的真正好。剧本也改的好。李雪导演也懂他。明诚这个人物,焕发出了独特的魅力,令人心疼,也令人心折。
  明诚(下)——他的颜色
  童年时期的际遇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明诚因童年遭遇心里有恨是必然,长大后成为明楼的副手,他既是明楼的长矛,可以致敌人于死地,又是明楼的盾牌,完美地将明楼护于身后,给明楼暗中操控腾挪的余地。他既行走于阳光下,作为秘书与管家站在明楼身边,亮相于人前成为各方靶子,又在阴暗处解决掉所有威胁,为所有人铺平道路。这是一个完美的角色,也是一个多彩的角色。
  我想了很久,明诚,应该是什么颜色,色彩的叠加固然丰富饱满,但一个人身上的色彩如果过多,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为黑色。私心里我挺希望能够看到黑化的明诚,童年经历决定性格,性格又决定命运,他有充足的理由黑化掉。抛开小说,立足于剧,个人认为,明诚这个角色,若再加上两分狠厉,也很有魅力。
  但是没有。剧里的明诚,性格更加完美。他狠辣和阴冷的部分全用在了敌人身上,给家人的永远是那么坚定可靠的温暖以及——守护。他属于光的那一面,柔和了暗的那一面。对此我理解为他在明家得到了足够的亲情——至少他自己认为是足够的。
  冷与暖,明与暗,在明诚身上居然平衡得刚刚好。明诚这个角色的完成度很高。
  有点小遗憾,很自我,看不到黑化的明诚略可惜。

  人都有两面性,光明和阴暗,黑与白。国人为人处事讲究内方外圆,也讲究画太极。画太极,是因为我们重视“阴阳平衡”。
  太极图用一幅图和黑白两色讲尽了“平衡”二字,它是最均衡最和谐的,黑与白完美的分界,以及互相包含,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融于一体又绝不混同。
  在明诚这个角色身上,我感受到如同太极图一样的均衡美感。

  以及,只说一句,在明诚身上,我看到的“人性”高于“党性”。
  @梅子流酸 2016-02-06 21:55:08
  这个,我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明诚的独立性来自于信仰这点和党性其实并不相关。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信仰有着多重意义,并不和党性直接挂钩。所以不存在所谓为了强调独立性,就强调党性。
  既然谈到党性这个问题,首先要说的是这是导演李雪对明诚这个人物的理解。WK同学的理解和他是有所不同的。相关讨论就是在杀孤狼这出戏时提的。
  所谓党性,在WZZ这部电视剧中,其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必觉得一提......
  -----------------------------

  百度: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

  其实吧,你列举的这些情节,它都不是一回事啊……
  死间计划跟党性没啥关系,这些人是为了信仰而献出生命的。信仰高于生命。
  并不是党叫他们去死他们就去,是因为这个计划是有意义的,他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他们是为了信仰,心甘情愿地献出生命。是伟大的。

  明台奉命刺杀明楼这段。是信仰+党的纪律(服从)与情感的较量。
  明台的答案是不知道。他一直在质疑很多计划,这更跟党性没啥关系,这是情感和人性占上风,所以他会本能地排斥一些别人强加于他的要求。明台这个角色,之所以可爱,就可爱在他永远是情感占上风。

  “明台又问如果我不执行命令呢?答案是枪毙!”
  这个是纯粹的党的纪律决定的。无关党性。

  以上,完全是不同的性质。
  大晚上的谈这些,是对脑力的挑战啊。。。。。。
  这是透着大家都放假了哈~~~
  ┑( ̄Д  ̄)┍
  此表情我也分外喜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