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整理了一版小论文贴微博了,在这里也重贴一下要不这页快没法看了。
大QQ来了,我的地位又要不稳了~~~~焦躁
我观王凯,如朗月悬空
我爱好文玩,比如盘个葫芦、核桃、佛珠什么的。文玩,文是文化,玩是把玩,文玩就是要从物件入手,玩出文化、把玩文化。
使人有乍见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品味一个人,跟盘佛珠是一样的。有的人越看越显浅薄,有的人却越看越有惊喜。
我欣赏有自己成熟三观的人,在我看来王凯就是,他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不说教,敢追求,敢玩,又玩的起,还越发地豁达了,自从他走进我的视线,言行都从未令我失望。
我最欣赏王凯的一点,是他善于学习。
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象我这样杂念太多的人却不敢妄谈,只能说“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的方法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万事皆可为修行。但总不离学、思、行三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学习,也要思考,然后落实在行动上。如此周而复始,你就离自己想要到达的境界更近了。至于学什么思什么,我的建议是自己喜欢什么就选择它走下去。因为至理只有一个,大家殊途而同归,无论走哪条路,至理其实是一样的。
关键是要专注,找到让自己心静的方法,所以,喜欢什么就去研究什么,你专注了,心自然就静了,才能谈明心见性。
比如说我喜欢文字,经常看看闲书杂书,感受文字的美感,最近颇喜欢“观自在”三字,看一看铁画银钩之丰韵,想一想其中禅意之深远,再慢慢默念一下感受声韵之美,心里莫名欢喜。
喜欢画画的,喜欢音乐的,都去学,不必一定要有所成,有所得即可。
很多人都说,王凯气质越来越好,变化很大。这是不断学习的结果,用王凯的话讲,就是“重修为”的结果。
修为有两个涵义,可以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道德、涵养、造诣等。佛道中指通过修炼之后所达到的境界。
王凯所说的“重修为”应该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说的佛道的修行,而是指修养、素质、道德、涵养、造诣的自我完善。
我判断,王凯的修行,凭的是他学习能力强,悟性高。从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他关于学习前辈、学习同辈演员的表演方法的言谈。有一颗谦虚的心,岂能没有进步。
我看到王凯与众不同的是,他甚至会从他演的角色身上吸收精华为已用。我看了些他早期的采访,他的本质并没有变,区别只在于气质的提升。
陈家明演完了,兰花指没了,他留下了精致。演完齐勇,留给他的是更加宽阔的心胸和眉宇间的清净明朗。演完黄克功,他变的更加硬朗,男人气留下了。演完方孟韦,脱去制服,他挺直的背脊再也没有松垮过。而萧景琰,带给他的是宁折不弯的清贵之气。明诚呢,给他的是更加沉稳的行事风格。演完李薰然,他变得更有社会责任感。
可以从角色身上获得营养,这是一个多么用心的演员,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演戏的热爱与专注。
作为演员,他已从这些角色中抽离,但却很好地留住了各个角色最贴近自己的一部分。这些性格的特质并非是角色强加于演员,而是原本就在他身上,只是经过了角色的强化,王凯的这些特质变得更加明显而已,这使得他的气质变得多面而丰富起来。他现在越发凝炼,沉稳大气,从容不迫,气质甚至比样貌更加突出。
这种气质的美,是一种高级的美,远比五官的精美更加可贵,它考验着观众,你的审美到了哪一个层次,就能看到哪一个层次的美。
这世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
对照着美丽的人事物,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它是否还柔软如初,它是否已蒙尘,它是否已不能再感受到美,感受到一个向上的生命的鲜活的生命力。
心中有佛,眼中即能见佛。
追星何尝不是修行。
大QQ来了,我的地位又要不稳了~~~~焦躁
我观王凯,如朗月悬空
我爱好文玩,比如盘个葫芦、核桃、佛珠什么的。文玩,文是文化,玩是把玩,文玩就是要从物件入手,玩出文化、把玩文化。
使人有乍见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品味一个人,跟盘佛珠是一样的。有的人越看越显浅薄,有的人却越看越有惊喜。
我欣赏有自己成熟三观的人,在我看来王凯就是,他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不说教,敢追求,敢玩,又玩的起,还越发地豁达了,自从他走进我的视线,言行都从未令我失望。
我最欣赏王凯的一点,是他善于学习。
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象我这样杂念太多的人却不敢妄谈,只能说“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的方法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万事皆可为修行。但总不离学、思、行三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要学习,也要思考,然后落实在行动上。如此周而复始,你就离自己想要到达的境界更近了。至于学什么思什么,我的建议是自己喜欢什么就选择它走下去。因为至理只有一个,大家殊途而同归,无论走哪条路,至理其实是一样的。
关键是要专注,找到让自己心静的方法,所以,喜欢什么就去研究什么,你专注了,心自然就静了,才能谈明心见性。
比如说我喜欢文字,经常看看闲书杂书,感受文字的美感,最近颇喜欢“观自在”三字,看一看铁画银钩之丰韵,想一想其中禅意之深远,再慢慢默念一下感受声韵之美,心里莫名欢喜。
喜欢画画的,喜欢音乐的,都去学,不必一定要有所成,有所得即可。
很多人都说,王凯气质越来越好,变化很大。这是不断学习的结果,用王凯的话讲,就是“重修为”的结果。
修为有两个涵义,可以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道德、涵养、造诣等。佛道中指通过修炼之后所达到的境界。
王凯所说的“重修为”应该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说的佛道的修行,而是指修养、素质、道德、涵养、造诣的自我完善。
我判断,王凯的修行,凭的是他学习能力强,悟性高。从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他关于学习前辈、学习同辈演员的表演方法的言谈。有一颗谦虚的心,岂能没有进步。
我看到王凯与众不同的是,他甚至会从他演的角色身上吸收精华为已用。我看了些他早期的采访,他的本质并没有变,区别只在于气质的提升。
陈家明演完了,兰花指没了,他留下了精致。演完齐勇,留给他的是更加宽阔的心胸和眉宇间的清净明朗。演完黄克功,他变的更加硬朗,男人气留下了。演完方孟韦,脱去制服,他挺直的背脊再也没有松垮过。而萧景琰,带给他的是宁折不弯的清贵之气。明诚呢,给他的是更加沉稳的行事风格。演完李薰然,他变得更有社会责任感。
可以从角色身上获得营养,这是一个多么用心的演员,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演戏的热爱与专注。
作为演员,他已从这些角色中抽离,但却很好地留住了各个角色最贴近自己的一部分。这些性格的特质并非是角色强加于演员,而是原本就在他身上,只是经过了角色的强化,王凯的这些特质变得更加明显而已,这使得他的气质变得多面而丰富起来。他现在越发凝炼,沉稳大气,从容不迫,气质甚至比样貌更加突出。
这种气质的美,是一种高级的美,远比五官的精美更加可贵,它考验着观众,你的审美到了哪一个层次,就能看到哪一个层次的美。
这世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
对照着美丽的人事物,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它是否还柔软如初,它是否已蒙尘,它是否已不能再感受到美,感受到一个向上的生命的鲜活的生命力。
心中有佛,眼中即能见佛。
追星何尝不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