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拾贰章 龙颜大怒
于捕快终于开口,“太守大人,事情有些不妙啊……昨夜,从阅览室内传出可怕的鬼魅之声,貌似其内的打斗异常激烈,今早发现许多胥吏被吓跑了……”
魏大人腾地坐了起来,“哦?居然有此事?那现在阅览室里面可有动静?”
于捕快如实禀报,“里面的骚乱声在天亮之前便消失了,现在朝阳已然升起,我们是不是要派人进去看一看?”
大公子牛健平有些迫不急待地说:“姑夫,一定是五台山的仙道已然将那些妖孽清除干净了……”
牛金贵却是一脸的担忧,“昨夜书行里面的打斗声非常激烈?我们可是一点动静也没听到啊,也许是被那嘈杂的狗吠声掩盖住了……”
魏大人来回踱步,“你还是再等等吧,道仙在进入书行之前已然有过交代,在他做法之时,外面的人切不可贸然介入,担心那些妖孽趁机逃脱啊……”
于捕快却说:“魏大人,以下官的经验……”
他不敢说下去,魏大人急了,“什么?你有话快说呀?”
于捕快这才说:“下官以为,昨夜书行里面出了意外,否则,那青云道长为何还不出来呀?”
牛金贵眼睛睁大了一圈,白眼圈陡然变大一圈,感觉非常恐怖,“嘶——,不会吧?道仙说过,若想将我们牛家的鬼魅清除干净,需要三日之久……”
于捕快抢过话去,“可是道仙并没有说过,做法过程中不出阅览室啊?此刻里面毫无动静,白天应该是休息的时间啊?”
牛金贵噎住了,“这个……”
魏大人走动的步子越来越快了,“于捕快,不是你神经过敏了吧?”
于捕快再次作揖,“属下也只是感觉而已,不如我到阅览室外向里窥探一回,如有异常即刻进去看个仔细……”
魏大人看着牛金贵,“四哥,依你之见呢?”
牛金贵思考了一下连忙点头,“我看于捕快的想法正确,就让他去打开窗户的封架,呃,只需打开一个小孔便可,避免过多的阳光照射进去……”
魏大人这才对于捕快下令,“好,本官便命你去窥探,在有确切答案之前不可盲目进入书行……”
于捕快应声去了。
牛金贵也坐不住了,看着魏大人说:“你我二人也出去看看吧,呆在屋里面快要憋死了……”又看着发呆的儿子,“健平啊,你也过来,这种时候你要有长子的风范才是。”
健平连连点着头跟了出来,守在外面的胥吏们分别跟在他们左右做着保护的架式,其实每个人都非常害怕。
于捕快在魏府当差多年,胆识过人,没有叫上情吏独自一人朝书行走了过去,他来到书行外转悠着观察了一会儿,抽出刀来在窗户封板上划了一刀,只一招便削出一个鸡蛋大小的黑洞出来,然后低头把眼睛贴到洞口上往里探视。
魏大人和牛金贵一行人让在二十米处注视,焦急地等待于捕快那边的回馈消息。没过一分钟,于捕快的身体在剧烈地颤抖,继而大叫,“魏大人,事情不妙——!”
魏大人和牛金贵的心都差一点跳出来了,魏大人的声音也在颤抖,“啊?于捕快,你看见什么了?赶紧说啊?!”
于捕快回过身来转了几圈,匆匆向书行的大门跑去,“大人——,我进去出来再跟您说吧……”
魏大人和健平定在了原地,只有牛金贵一个人身子打颤着往书行的大门走去。
这时,院子里云集了许多邻居和过路人,个个瞪着铜铃大的眼睛不敢出声,也不敢往院里挤,官差们也无心过去维持秩序,此时他们自己都要吓尿了,一旦发生意外就比哪个跑得更快吧!
大约过了一刻钟,书行的门大开,于捕快和牛金贵推着一辆木轮车从里面走了出来,大家可以清楚地看见小木车上装着浑身血渍的青云道长和一个小道童的尸体,那场景极其悲凉。
这下可不得了,围观在院外的百姓像惊弓之鸟惊叫着四处逃命,前来降妖伏魔的仙道死了,证明里面的厉鬼更胜一筹,能不害怕吗?
再看魏大人也跌跌撞撞地往院外跑去,那些官差和胥吏们也拼命往外跑,好在魏大人还有几个心腹跟在左右搀扶着一起跑。
也就是分分钟的时间,牛府内外除了牛金贵和于捕快再也没有活着的人了,牛家的大公子也早已经不知了去向,或许去号召牛府的人赶紧逃离了家园。
这一回,牛府真的闹出了大乱子,消息越播越快,越播越远,很快惊动了皇宫。
重建大汉帝国的光武帝刘秀龙颜大怒,招集群臣商讨些事,整个皇宫顿时充满了肃穆和紧张的气氛。
光武帝坐在龙椅上怒目圆睁,向下俯视着群臣,“诸爱卿,知道朕今日为何招集大家来到宫庭之上吗?”
众臣皆低头不回,看来多数人已经听说了牛家闹妖魔的事情,只怕皇上怪罪不敢抬头直视。
光武帝刘秀语气中充满了怨气,“朕知道众爱卿皆长有耳朵,子苑书行出了鬼案,已经出了十几条人命,不可能没有耳闻,皆怕惹鬼上身才闭着双眼佯装不知,当朕不明白尔等的心思吗?”
大将军吕兴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此时不能再保持沉默,向前迈进一步,“皇上,此事,微臣也是刚刚听说,尚未来得及奏明圣上,已经被招集到圣殿之上,下官以为此事还要仔细商讨才是……”
御史大夫刘禁也上前来发言,“圣上,微臣也是刚刚听说此事,尚未分辨出真假,故无法进言……”
群臣都是类似的表情,都不想做可悲的出头鸟。
光武帝做着厌烦的表情,用手势制止大家骚动,“罢了,罢了,朕不是招集众臣问责的,是来商讨对策……”
群臣又哑然不语了,哪个也不敢对此事冒然发表言论,唯恐说错话招来杀身之祸。
还是大将军吕兴开了口,“子苑书行乃是世代功臣牛大力之孙经营,算是整个洛阳城最大的书行,如何出得妖魔害人之事,实在是让人费解啊……”
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相信天上有神灵,绝对不相信人间有妖魔,把手一拍,“朗朗乾坤何来妖魔?皆是俗人捏造而成,就算不是有意捏造,那也是疑神疑鬼所致,理应及早派出官兵查明此事,尽早平息谣言还百姓一个合理解释才是,这样畏首畏尾只能将势态扩大,若拖延下去举国上下将陷入恐慌和不安之中。”
群臣开始相互小声议论了,“派官兵,使不得啊……”“牛府已然成了滋生妖孽的魔窟,倘若派官兵捅破,无数妖魔倾巢而出又当如何对付?”“既然是妖魔,理应避开为上策……”……
群臣只敢窃窃私语,不敢出来当面发表自己的观点,更是惹恼了光武帝,“都给我住口——!如此说来,众臣皆相信牛家真的出了妖魔吗?一派胡言!自古以来,民间到处传说有妖魔鬼怪,可是谁见过了?”指着大将军,“吕爱卿,你见过吗?”
大将军连忙摇头,“臣没有……”
光武帝又指向位高权重的太尉马四方,如今未设丞相一职,表面上看他是最高的大臣了,“马爱卿,你为何一言不发?难道你见过真妖?”
马太尉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向前跨出一大步,表示恭敬,“皇上,臣确实未见过真正的鬼怪,民间谣传的鬼怪传说,恐怕也都是庸人胡乱编造,用来取乐而已。”
光武帝居然冷笑了一嗓,“呵呵,你心里当真是如此想的吗?”见他点头,立刻出言检验他,“那朕就派你去查明此案如何啊?”
马太尉除此被吓晕过去,连连摇头摆手,“哎呀,皇上,下官年老体弱,实在是不适合担当此任啊?”
群臣中传来一片哄笑,尤其是那些武将笑得最开心。
光武帝重新建立大汉帝国之后,大大地削弱了三公的权能,时常做出取笑他们的闹剧来,“太尉莫忧,朕是在跟你开个玩笑罢了,不会真正派你前往,侦破鬼案乃是定国安邦之大事,必定会派遣胆识过人的将官前去。”
这话一落,殿堂之上的文官都长出一口气,相互对视着窃笑,感觉灾祸已经远离他们了。再看那些武官们个个在缩头,唯恐与皇上的目光相遇,可见武将并非都有胆识。
光武帝环顾群臣叹气,“哦,朕算是看明白了,诸将官不管在沙场之上如何英勇,面对恶魔当真是勇不起来呀?可见你们一个一个皆有迷信心态!”
大将军吕兴上前一步进言,“皇上,微臣以为,此事还需仔细研讨之后再做决定,切不可冒然处之啊?”
光武帝对他的表现非常不满意,“那以你之见应该如何处置啊?既然是研讨不妨说来,朕不会怪罪于你。”
大将军又做礼,“微臣以为,世间有无妖魔鬼怪无关紧要,如今那牛府的子苑书行出了灵异之事,皇上也不必大惊小怪,也无需派官差去查明,这种事情往往是越查越混浊,不如直接将那牛府全部封存起来,让附近的百姓迁离百米之外建房居住,如此便万事大吉,以往出了此类怪事皆是如此处之,结果皆是安然无恙。”
光武帝居然冷笑了一嗓,“呵呵,你心里当真是如此想的吗?”见他点头,立刻出言检验他,“那朕就派你去查明此案如何啊?”
马太尉除此被吓晕过去,连连摇头摆手,“哎呀,皇上,下官年老体弱,实在是不适合担当此任啊?”
群臣中传来一片哄笑,尤其是那些武将笑得最开心。
光武帝重新建立大汉帝国之后,大大地削弱了三公的权能,时常做出取笑他们的闹剧来,“太尉莫忧,朕是在跟你开个玩笑罢了,不会真正派你前往,侦破鬼案乃是定国安邦之大事,必定会派遣胆识过人的将官前去。”
这话一落,殿堂之上的文官都长出一口气,相互对视着窃笑,感觉灾祸已经远离他们了。再看那些武官们个个在缩头,唯恐与皇上的目光相遇,可见武将并非都有胆识。
光武帝环顾群臣叹气,“哦,朕算是看明白了,诸将官不管在沙场之上如何英勇,面对恶魔当真是勇不起来呀?可见你们一个一个皆有迷信心态!”
大将军吕兴上前一步进言,“皇上,微臣以为,此事还需仔细研讨之后再做决定,切不可冒然处之啊?”
光武帝对他的表现非常不满意,“那以你之见应该如何处置啊?既然是研讨不妨说来,朕不会怪罪于你。”
大将军又做礼,“微臣以为,世间有无妖魔鬼怪无关紧要,如今那牛府的子苑书行出了灵异之事,皇上也不必大惊小怪,也无需派官差去查明,这种事情往往是越查越混浊,不如直接将那牛府全部封存起来,让附近的百姓迁离百米之外建房居住,如此便万事大吉,以往出了此类怪事皆是如此处之,结果皆是安然无恙。”
光武帝拉下了脸,“封存起来?迁离附近的百姓?这不是让天下人看朕的笑话吗?还不如一把火将牛府烧毁?”
吕兴脸上陡然露出喜色,“圣上,此法亦可行,封存是下策,焚烧才更干脆啊,自古妖魔皆怕火呀?”
光武帝腾地站了起来,用力甩袖大怒,“胡闹!你这不是想焚烧妖魔鬼怪,还是想烧毁朕的英明美誉?!你一把火烧了不恰好证明朕害怕鬼怪吗?!”
“这……”吕兴无语了。
群臣皆保持沉默,光武帝怒视群臣,“看来,此事还需朕亲自前往处置。”
众臣皆惊,殿堂又躁动起来。
御史大夫刘禁连忙出言阻止,“皇上,万万不可,倘若那牛府内的怪物当真是厉鬼,定然会伤害及龙体……”
光武帝指着他的鼻子骂,“刘禁!你休要胡言乱语!你是说朕身为天子抗衡不了区区阴鬼吗?所谓阴鬼整日躲在阴暗之中不敢见天日,有何可惧?要记住天地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主宰,没有什么事物可以取代人类!”
光武帝刘秀的这席豪言壮语意外引来了众臣的热烈掌声,这可真是一个意外,刘秀被气得鼓胀的脸一下子消退了,态度也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立刻对众臣微笑,“好了,朕并不糊涂,不会莽撞处世,先来商讨一下对策。”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卫将军贰师走到了前面施礼,“圣上,这个案子交给微臣去办理吧,末将虽然不才,但一定不会让圣上失望。”
光武帝其实心中的最佳人选就是他,便低头一笑,“好,朕早就料到你会自己跳出来,只是稍微晚了那么一点,若是再迟一步朕就自己出马喽?”
贰师淡然一笑,心里想:末将就想知道皇上有多大的决心啊!但他是不敢说出嘴的,不然群臣会如何看自己。
御史大夫刘禁眼珠子咕噜一转,这个功劳可不能让他一人独蚕了,便上前来进言,“皇上英明,卫将军正是最佳人选,只是如此大的案件压在一人身上不妥当啊,理应派遣足智多谋的官员一同去办理为佳。”
光武帝是个明主欣然点头,“也罢,日后谁要是再敢说朕偏袒,朕可不饶哦?哪位贤能愿意前去?”
刘禁立刻举荐,“圣上,太尉大人学识渊博足智多谋可担当此任。”
再看马太尉的脸可是变成了青紫色,心里暗骂:这该死的刘禁,你在使一石二鸟之计吗?老夫今天可让你这小人给算计了,看我日后如何收拾你。
他想归想,还是向前迈了一步施礼,“皇上,臣愿意担当此任。”
御史大夫刘禁暗自发笑:你太尉金印紫绶年拿万石,我大夫银印青绶年拿两千石,那你就该死啊,嘻嘻!
第13章 布置缜密
大将军吕兴感觉面上无光了,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殿堂上多出点主意了,便再次上前进言,“圣上,微臣以为此事尚存许多疑虑,还需仔细研究方可行事,比如召见有关当事人详细了解一下牛府闹妖的细节情况……”
光武帝做了个手势,“这是当然,传令官,传唤河南郡太守魏家安进见。”
传令官就大声喊,“传河南郡太守魏大人进见——!”
魏太守只是四品文官,进入宫廷那就比较微小的官吏了,他此番捅出了个大篓子正在害怕皇上怪罪,胀红了脸低着头往里走,所有的官员皆用责备和怨恨的目光看着他,通往圣殿大堂的路上如背芒刺。
只见魏太守来到龙案前噗通跪倒在地上,连连磕头,“参见圣上,下官有罪在身,理应问罪……”
光武帝长臂一抬,“魏太守请起,你虽然没有及时奏明情况,但事出有因,起来来说话吧。”
魏大人缓缓站起来拱手,但依旧不敢抬头,“皇上,不是下官隐瞒不报,着实担心惊扰皇宫,殃及洛阳百姓啊——”
吕兴还是要责怪他几句,“魏太守,就算你是为皇上着想,可是你要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呀?现在事情越闹越大,已经出了十几条人命,此罪不轻啊。”
魏大人哪敢跟大将军顶嘴,只能连连点头缩脖子,“下官甘愿受罚,即使当众处斩也绝无怨言。”
马太尉冷冷地说:“事已至此,斩你又有何用处,人又不是你杀的,你本领再大能拿妖魔有何办法呀。”
光武帝沉默了片刻问话,“子苑书行何时起闹了第一场灵异之事?”
魏大人垂头想了想回答,“大约是一个月前,哦,之前也像是有过诡异之事,但是出第一个命案是在三十日前的一个晚上,听我的四舅哥讲,是他三儿媳的一个丫环,半夜起夜时被吓死在屋外……此后一直鬼事未断。”
众臣皆发出惊叹声来。
光武帝抛开细节不问,却指向了魏太守和牛家人的亲戚关系,“如此说来,魏太守和牛大力的后人是亲属关系了?”
魏太守脸上的汗珠就滑下来了,又噗通跪倒在地板上,“回圣上,下官乃是牛金贵的亲妹夫……”但连忙说:“可是我敢对天发誓,此中绝没有私情因素,皆因案件诡异才推托至此,下官没有因为亲情而包庇他,还望明察。”
光武帝点头,“好,朕信你一次,也相信你会配合钦差察明此案。”
魏大人有些发傻,“查?如何查法?”四处张望,希望得到幕僚们的帮助,但没有人肯出来替他说话。
大将军吕兴反问:“怎么,你敢肯定牛府里闹的是真鬼吗?”
魏大人噎住了,“这个……哪……”
御史大夫刘禁也追问他一句,“那你说是什么鬼?你亲眼见过吗?”
魏大人又是噎住了,“这个……哪……哦……反正我是没有看到,可死者我都一一过目了啊,每个人的死状皆非常悲惨。”
光武帝点了一下头,“好了,我只问你,牛家人的亲属还有没有在宫廷之内任职的亲属?”
魏大人赶忙回话,“有,我大舅哥的次子牛芳露在户部做一名员外郎,是微小的六品官吏……此外,我三舅哥的六子牛童也在司隶刺史郭雨手下任都尉……此外,好像有外亲在几处任微小的官差,不值一提。”
光武帝点头,“好,朕明白了。”回头寻找相关官员,“户部尚书杨云峰出来回话。”
杨云峰来到面前施礼,“皇上,有何吩咐?”
光武帝直接对他说:“你马上去查阅大汉功臣簿,仔细查明抚慰大将军牛大力的家谱,另外命牛芳露随传随到。”
杨云峰应声退出去了。
光武帝刘秀突然改变了注意,决定让群臣退下,只留下身负重任的几位大臣详细商议后面的事情,同时也不想让太多人的知道牛府里发生的具体细节。
君臣商讨时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光武帝刘秀发了话,“此案,很有可能是谋财害命的假鬼案,至于是不是牛家内部的财产争夺战,还要亲临现场仔细判断才是……”
魏太守听罢再一次噎住,“假鬼案……这……”
马太尉从背后轻轻推了他一把,小声提醒,“皇上也只是疑心,顺着说……”
魏太守立刻向皇上做笑施礼,“皇上所言颇有道理,我等一定查明真相……”
大将军吕兴也露出憨态,把脸部微微转向他,“皇上历来料事如神,加上马太尉智慧、贰师将军的勇猛,此案不日必破,还天下一个真相。”
光武帝刘秀这才感到满意,“若如此,马太尉和贰师将军即刻做准备,朕限你二人一月之内将此鬼案查清,在查案途中不排除朕亲自干预哦?”
马太尉和贰师将军并排站在皇上跟前施礼,“是,皇上。”
贰师将军从殿堂里出来,立刻招集宫内的御林军,从中选出了一百名护卫,不选武功最好的,只选胆识最大的,首先要从外相上唬住那些所谓的妖魔。
两排御林军整齐地站在大院的两侧,每排五十人,看上去非常威武。贰师将军在中央来回走动,“想必各位都听到了牛府闹恶鬼的传闻,你们当中有害怕的吗?如果有,现在就可以站出来,本将军绝不为难你们。”
百位将士齐声喊,“不怕——!誓与鬼魅分输赢!”声音相当宏亮。
贰师将军非常满意,“非常好,届时有人胆敢临阵退缩,斩立决!听明白了吗?!”
众将士同声回答:“听明白了——!”
贰师将军手一挥,“给我出发!”
刚刚选拔的一百御林军朝着洛阳西城的牛府奔去,气势为洛阳街头上行走的百姓打了一个强心剂,许多人向他们伸出大拇指表示敬意。
贰师将军和马太尉骑着马走在前面,速度并不是很快。
贰师将军勒了一下缰绳,“太尉大人,你的马术看来退化不少,理应多出外运动才是啊。”
马太尉听了这话并不脸红,“老夫年事已高,如何能与贰师将军相比啊?若不是那御史大夫刘禁多嘴,我才不会自告奋勇去闯那个鬼门关——!”
贰师将军嘿嘿笑了两嗓,“唉——?太尉大人如何这样说话?捉妖断案要的可是智慧,而不是匹夫之勇,你让我一个人来放心吗?哈哈哈……”
马太尉笑不出来,嘴里哼了一嗓,“贰师将军,老夫劝你莫要过于乐观,在宫殿之上你也听说了,昨日五台山的降妖道士青云道长已经死在了牛府的子苑书行里面,这位道仙的名声想必你也不会太陌生,连此人都马失前蹄命丧黄泉,你难道没有丝毫的忌惮吗?有时候自信太过反倒会害了自己啊?”
贰师将军听了马太尉的这番话陡感背生冷风,垂头沉思片刻回答,“我从不相信鬼怪之事,只有那些羸弱病夫才能见到恶鬼,故此一个人身上只要阳气充沛那些邪气是近不了身的。”
马太尉见他动容了,便暗自冷笑,“呵呵,贰师将军说的即是,不过你我二人可是当事之人,遇事不可意气用事,凡事要多想着自身的安危啊,哈哈。”
贰师将军一向厌恶马太尉的处世之道,催了一下马,“依我看,皇上的判断非常英明,此番牛家闹鬼皆因财产所致,幕后必有一双贪婪的黑手在作怪,我一定要将其头颅取出来,暴晒在烈日之下,还百姓一个明净的天地。”
马太尉摇头发出啧啧声来,“贰师将军,凡事不可贸然断言,一定要为其找到足够的依据,皇上的猜测看似有些道理,却缺乏有力的证据……你数一数历年天下发生的灵异之事,比如山崩地裂火焰淹城、比如天狗吞日食月、比如蟒蛇雨天升天……等等不胜枚举,哪一个不是百姓亲眼所见的呀?可是至今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你能断言天地间没有神灵和妖魔鬼怪?”
贰师将军愣了一下,“这个……算了,我乃一介武夫说不过您,总之牛府即便真的有厉鬼,我贰师也要踏平它的老巢!”
马太尉嘴上赢了贰师将军感觉很惬意,也催马追赶上来,“咳,老夫也没说退却,只是在跟你商量遇事不要冲动行事,万事谨慎为佳啊,呵呵。”
贰师将军点了头,“好吧,我听明白了太尉的话意,我不会武断,凡事皆与太尉商议再办,否则我到皇上面前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啊?”
马太尉把马的速度降了下来,“呵呵,你我二人总算说到一起了……现在我们两个要分头行事了,我去魏太守的府上去详细了解他所掌握的情况,你带这些御林军前往牛府稳定那里的局面,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