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位朋友向我询问“独角兽配售基金”,主要是问:是不是好?可不可以买?
可见这波基金的宣传力度较大,在我感觉下周发行时达到上限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该类基金的看法也需要对朋友们有个回复。
事情源起:
南方、华夏、汇添富、易方达、招商、嘉实等基金公司6家基金公司“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6月6日正式获得批文,将于下周开始募集。这是国内首次批准参与“战略配售”投资的基金,是公募基金行业的重大创新,同时标志着基金公司越发侧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成熟投资理念。------这是支持新兴的发展较快的“独角兽”企业的思路下出台的具体办法。
基金具体的规模申赎等规定:
单个基金产品募资规模的上限全部为500亿元。这意味着6只战略配售基金的总发行额度可达3000亿元。此外,这些基金封闭期三年,封闭期内每半年开放申购一次,不办理赎回。但基金产品生效6个月后,将在交易所上市,投资者可将场外份额转至场内后上市交易。
一些基金公司笼统披露了投资方向:
主要投资方向将是参与CDR(存托凭证)+战略配售+固定收益投资。
因为基金本身很新,目前并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供研究,我初步分析的“风险和收益”如下:
1. 固定收益投资。
我的理解是:基金在投资CDR(存托凭证)和战略配售外,剩余的的资金会用于投资固定收益类的品种,这块儿会是正收益。但收益不会很大,是对剩余现金的管理。
2.战略配售。
我的理解是:这是基金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广大股民都明白新股中签几乎是稳赚的!而这些基金配售新股,相当于不用中签就有权力拥有,很有吸引力。这也是推介人员重点自豪的卖点。连冠名都有“配售”。
配售虽好,但还有这样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战略配售”是“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的简称,该方式以锁定持股为代价获得优先认购新股的权利,赢得其他绝大部分投资者所没有的投资机会。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一次修订的《证券发行承销与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并规定战略投资者不参与网下询价,且应当承诺获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
小结两个重点:
a.并非所有新股都能参与配售,只大盘股才有配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才有配售),小盘的没有配售。
b.锁定期1年以上。(工业富联战略配售锁三年。)
由于有以上两个因素,大盘加锁定,基金的战略配售并不会如新股中签的收益那么可观,所以不能有“参与了就会如同新股中签一样的收益”这样的预期。但整体来说,毕竟是原始股,毕竟目前大盘点位处于多年来的低迷期,配售即便锁1-3年,这块儿总体收益还是会是正数的,年收益大小还要看有多少只可配售的机会,以及配售了多少,更关键的是所配售的企业质量如何。
3.CDR(存托凭证)。
存托凭证风险最大,其实质就是去买在美国上市的独角兽企业,美国涨了10年,我认为风险在这儿,我很难猜测基金经理是不是能在这块儿盈利,也不知如何选择股票和仓位控制,难猜结果。我相信在基金宣传过程中,具体到这个方面,销售人员应该是说不清楚的。
当然各个基金可能都有自己拿手的办法,但效果如何只有观察到了细节才知道。这块儿如果出风险,或是灾难性的,这块儿如果做好了,能常年呈正收益,基金将是很稳妥很有趣的。
这块儿需要重点观察。六个月后基金就可以流通,投资还有机会。
综上所述,我并不喜欢那些半个月内就上马,几天内就开抢,甚至排队领号的那些购买物,这里面激起的是一种饥饿心理,饥不择食下的决定,对于投资者来说体会到的是“一时爽快”,但对于投资来说,这个心理必须撇清,对基金的销售宣传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独立分析,有比较客观的预期,对未来可能的两个极端都有应对的措施和承受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做部分符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才真的稳妥!
可见这波基金的宣传力度较大,在我感觉下周发行时达到上限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该类基金的看法也需要对朋友们有个回复。
事情源起:
南方、华夏、汇添富、易方达、招商、嘉实等基金公司6家基金公司“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18年6月6日正式获得批文,将于下周开始募集。这是国内首次批准参与“战略配售”投资的基金,是公募基金行业的重大创新,同时标志着基金公司越发侧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成熟投资理念。------这是支持新兴的发展较快的“独角兽”企业的思路下出台的具体办法。
基金具体的规模申赎等规定:
单个基金产品募资规模的上限全部为500亿元。这意味着6只战略配售基金的总发行额度可达3000亿元。此外,这些基金封闭期三年,封闭期内每半年开放申购一次,不办理赎回。但基金产品生效6个月后,将在交易所上市,投资者可将场外份额转至场内后上市交易。
一些基金公司笼统披露了投资方向:
主要投资方向将是参与CDR(存托凭证)+战略配售+固定收益投资。
因为基金本身很新,目前并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供研究,我初步分析的“风险和收益”如下:
1. 固定收益投资。
我的理解是:基金在投资CDR(存托凭证)和战略配售外,剩余的的资金会用于投资固定收益类的品种,这块儿会是正收益。但收益不会很大,是对剩余现金的管理。
2.战略配售。
我的理解是:这是基金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广大股民都明白新股中签几乎是稳赚的!而这些基金配售新股,相当于不用中签就有权力拥有,很有吸引力。这也是推介人员重点自豪的卖点。连冠名都有“配售”。
配售虽好,但还有这样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战略配售”是“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的简称,该方式以锁定持股为代价获得优先认购新股的权利,赢得其他绝大部分投资者所没有的投资机会。根据中国证监会最新一次修订的《证券发行承销与管理办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并规定战略投资者不参与网下询价,且应当承诺获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
小结两个重点:
a.并非所有新股都能参与配售,只大盘股才有配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才有配售),小盘的没有配售。
b.锁定期1年以上。(工业富联战略配售锁三年。)
由于有以上两个因素,大盘加锁定,基金的战略配售并不会如新股中签的收益那么可观,所以不能有“参与了就会如同新股中签一样的收益”这样的预期。但整体来说,毕竟是原始股,毕竟目前大盘点位处于多年来的低迷期,配售即便锁1-3年,这块儿总体收益还是会是正数的,年收益大小还要看有多少只可配售的机会,以及配售了多少,更关键的是所配售的企业质量如何。
3.CDR(存托凭证)。
存托凭证风险最大,其实质就是去买在美国上市的独角兽企业,美国涨了10年,我认为风险在这儿,我很难猜测基金经理是不是能在这块儿盈利,也不知如何选择股票和仓位控制,难猜结果。我相信在基金宣传过程中,具体到这个方面,销售人员应该是说不清楚的。
当然各个基金可能都有自己拿手的办法,但效果如何只有观察到了细节才知道。这块儿如果出风险,或是灾难性的,这块儿如果做好了,能常年呈正收益,基金将是很稳妥很有趣的。
这块儿需要重点观察。六个月后基金就可以流通,投资还有机会。
综上所述,我并不喜欢那些半个月内就上马,几天内就开抢,甚至排队领号的那些购买物,这里面激起的是一种饥饿心理,饥不择食下的决定,对于投资者来说体会到的是“一时爽快”,但对于投资来说,这个心理必须撇清,对基金的销售宣传应该本着客观的态度,独立分析,有比较客观的预期,对未来可能的两个极端都有应对的措施和承受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做部分符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才真的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