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实盘展示(股市老鸟重出江湖)

  2015抄底如空手接飞刀


  深冬已至,“韭菜”又冒头了。
  他们是在中国A股市场一轮又一轮的“追涨杀跌”中,被反复收割的散户们。
  2015年,A股大盘如脱缰般的狂飙和霎那间的崩溃,将这漫长的一年拦腰一截两段。上半年,那些韭菜在几百个集体无意识的狂欢日子里茁壮成长,一茬接着一茬、油绿水滑、笔挺摇曳。6月底的一天,突然被集体收割,从看似坚韧的表皮到内心娇嫩的汁液,一刀接着一刀。岁末的深冬里,当大盘从过山车般的震荡之中平复,那些残留的韭菜根,再度蠢蠢欲动冒地出头来。
  逃出生天
  差不多是在2008年那一轮A股牛市之后的谷底,刚大学毕业的范鑫平误打误撞在全民买基金的时代小赚了一笔。这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尝试风险更大、回报更高的理财方式了——几乎是唯一的选项,范鑫平成了一名A股散户股民。
  在开户当天,他特地去买了一个“这辈子买过的最贵的本子”,用做自己的炒股学习笔记。
  “当时觉得,特别有一种仪式感。”除了打台球和电子游戏《实况足球》,范鑫平说自己从未如此“主动地学习正经东西”。
  从2008年到2014年,范鑫平学习了六年——看书、听讲座、刷论坛,然而却几乎从未在股市中真正赚到钱。
  “涨了就买,跌了就抛,追涨杀跌,就是个小傻逼。笔记本上的经验越记越多,然后一翻,发现都是重复的。”他自嘲道。
  直到2015上半年的牛市狂欢,范鑫平的9成收益都来自这次大牛市。
  它来得如此偶然,又这般丰厚。范鑫平觉得,下半年他能赚得更多。
  但范鑫平的妻子不干了,她想尽快收获战利品——赶在集中供暖来临之前,她一眼相中了市中心的一套三室两厅,想从城乡结合部一处回迁房小区的两居室搬过来。
  6月初,范鑫平和妻子吵了整整两周,两人歇斯底里地相互指责埋怨,甚至计划分居。最终,范鑫平选择了妥协,不情不愿地卖掉了自己在A股账户的几乎全部股票,用这笔钱交了新房子的首付——他妻子没和他商量就早早预付了订金。
  签订购房合同的那天晚上,范鑫平突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他觉得既不再生气,也没有什么喜悦,只是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抽烟。而在这之前的7年,几乎每一天,他都会用晚上的时间来看大盘,然后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笔记。
  可这一天,范鑫平早早地躺在床上,背对着妻子,一语不发,直到妻子发现他竟然自己蒙在被子里不停抽泣。
  范鑫平说那一刻的难过无关金钱,而是忽然而至的一种空虚:“若说钱,相对我的投入,我已经算挣得不少了。就是觉得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东西一下子被迫失去了,生活全变了。”
  他的妻子说,恋爱6年,就从没见自己的男人哭过,哪怕是家中至亲过世的时候。那一晚范鑫平的反常,着实吓坏了妻子。
  妻子主动地将抽噎不停的范鑫平搂在怀里,安慰他:以后咱们慢慢攒,再有了积蓄,都给你去炒股!
  那天夜里,自称体验了“悲伤与空虚的极致”的范鑫平并没有想到,在仅仅过了半个月后,他将如何感激妻子的未卜先知。
  6月底,大盘崩塌,一路下行。一时间,“股票”从街头巷议的吉祥话,陡然变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禁忌字眼。而范鑫平,毫不自知地被她的妻子胁迫着,在最佳时间点上,盆满钵盈地逃了出来。
  时近年终,范鑫平和妻子坐在宽敞的新居里,认真地谈了一次话。他选择主动放弃妻子在那天夜里许给他的那个“福利”——他暂时不想碰股票了。
  “想缓一段,虽然自己逃得比较‘漂亮’,但周围的事情看多了,也觉得怕了、累了。”他不再关心今天的大盘能不能回到4000点。
  最新鲜的韭菜
  在范鑫平夫妻吵得最不可开交的一个周末,他约了三个朋友一起吃饭。在凌晨的街边烧烤摊,范鑫平手端塑料酒杯,晃晃荡荡地站了起来,对着面前的人大声布道:“8000点不是问题,10000点也不是梦!可这是长征,大多数人都受不了路上的艰辛!”
  “活在这个国家,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不幸,也有属于每代人的机遇。上一代人是房子,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股票!”说罢,范鑫平狠狠地将手中的烟头扔到了地上,一仰头,将杯中所剩的廉价二锅头一饮而尽。
  他咂了咂嘴,问大家:“你们就不觉得有一种历史参与感么?”
  这一夜,范鑫平说得口吐莲花、挥斥方遒、唾沫横飞,每一句关于A股市场的宏大叙事之后,他都会加上一句:“我不是推荐你们炒股,但是要入就赶紧入。”一行人喝到后半夜,结账的时候,烤串摊老板把范鑫平偷偷地拉到一边:兄弟,你们后加的啤酒和拍黄瓜炸果仁儿我都不要钱了,你给我推荐两支好股票吧。
  血管中跳动的劣质酒精与每天飘红暴涨的大盘合成了最猛的春药,所有人都欲火中烧了。这次饭局在座的另外三人中,有两人在转天欲罢还休地开始了模拟账号的尝试。另外一人,在一无所知也一无所畏的情况下,霸王硬上弓地直接开户投钱了。
  开户的人名叫丁德成,范鑫平的中学同学。在范鑫平的朋友圈子中,丁德成的家境相对殷实。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这座城市的开发区做一份事业单位编制的文案工作。每天早上,丁德成开着他的进口大众车,从家中为他准备的、位于一处豪华小区的“准婚房”出发,驶向这份稳定并且乏味的工作。
  那个小区的平米单价,几乎是范鑫平搬家之前所住社区的3倍。
  可是,丁德成却说自己每天都过得“泥泞不堪”。“我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不想做这种‘伺候人’的工作,”小公务员丁德成说。
  范鑫平说他理解丁德成的痛苦:“一个低端富二代,生活被按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满的时候,既没有足够的改变欲望,也没有足够的改变能力。”
  从范鑫平成为股民的第2年开始,几乎每一次饭局,丁德成都会缠着范鑫平打听炒股的事情。问题本身通常没有任何的具体内容,就是一句话:“你他娘的别跟我废话,我就是想投机,告诉我怎么做!”
  范鑫平则会在每次酒醒后打电话给丁德成:“不要冲动。”
  范鑫平认定,他的这位发小,既不具备炒股的知识能力,也不拥有作为A股股民的心理素质。
  直到这一次,“傻子进去也能赚钱”的时候,范鑫平终于放弃了对朋友的劝阻,手把手地教给丁德成如何开户,如何操作买卖。丁德成在范鑫平“每代人有属于每一代人机遇”的鼓舞下,信心满满地确信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改变生活的渠道——尽管这样的兴奋感只持续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
  到了7月,丁德成所持有的几支股票的跌幅,甚至超过了大盘跌幅平均值。他用来证明“自己不需要依赖父母”而积攒下的积蓄,全都被死死地套牢其中。
  这一次他不再求助于范鑫平了,他甚至有意地减少了和朋友的联络。
  整个下半年,偶尔的几次参加饭局聚会,丁德成也总会在别人提到“套牢”、“割肉”等字眼时面带愠色与惶恐,他坚称自己只是在不停地抄底,而不是被套。
  “这就叫‘韭菜’,我们都是,我是运气好点,经验多点的,德成是傻一点的,但都是被收割的,”范鑫平说。
  遥控命运的杠杆
  杠杆,股市“配资”的一种叫法,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高利息的贷款炒股。梁宏说,这轮牛市的本质就是杠杆牛市、是资金市、政策市,“大家都觉得加杠杆的时候涨得猛,可是等到去杠杆的时候,跌得更凶,会很恐怖”。可在当时,并没有足够多的机构和政府声音,提示风险。
  梁宏觉得这次是很多A股散户第一次经历杠杆主导的牛市与熊市,完全没有经验,“人们过分相信了政策的支持,觉得市场是好的,没风险的,有了依赖性。3、4月份进来的那些人,一天一个涨停板,一个月工资还不如一个涨停板来的钱多,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作为前职业股票交易员,梁宏曾经每天经手200笔交易、承受20倍杠杆的压力。在入行之初,他学到的东西就是:止损比盈利更重要。“可当钱扔进去就能生钱的时候,就只剩下逐利,没人想到止损。”
  梁宏承认,自己属于这轮“股灾”的受益者。通过在A股大盘大起大落之中积累的人气,他发行了自己的第一个私募基金。“现在我做这个,当然希望是去散户化。就像有人说的,散户不能被教育,就要被消灭,就是这样。”
  在他身边,大批1980后抵押房子贷款炒股,同时又加了很高的杠杆。梁宏说:这些人愿意尝鲜冒险,相信体制,有强烈的赚钱欲望,希望十万变百万,百万变千万。
  直到下半年开始,这些人的生活日常,从疯狂借钱炒股,变为了艰难借钱还账。
  同为1980后的徐佳杰,就亲眼目睹了同龄人的生活如何被股市过山车中的杠杆所颠覆。
  在大盘刚刚迈过3500点时,一个许久不曾联络的女同学直接电话给徐佳杰,说自己要炒股,请他推荐股票。
  最开始,徐佳杰的劝阻让那个姑娘很不高兴。“她就觉得你自己挣了这么多,别人来问你,你不说,就是保守小气。”
  后来徐佳杰建议她买年收益率15%的P2P网贷,女孩儿嫌弃太少,执意在A股开户。“人家都炒,都挣钱,我不炒,不成傻子了?”
  从这天开始,这个女孩儿每天在朋友圈不厌其烦地晒股票、晒收益。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使她能轻松地借贷配资,10倍的杠杆,从3500点一直追到5000点,一直地配资,一直地“买买买”。
  在大盘崩塌之后的整整一个星期里,这个姑娘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同事说她没来上班,丈夫怨她不管孩子,工作3年的全部积蓄和年底的出国旅游计划,全部蒸发。
  整个上半年,徐佳杰拉黑了3个这样的好友。“提示风险不是我该做的,成年人没有这个自我意识,也只能可怜可怜他了。”
  而徐佳杰自己,则早早地在4000点的时候就全身而退,“谁不想一夜暴富,可我看过别人被烫伤过,自己就不敢去碰那壶开水了。”
  刻骨铭心的恐惧
  徐佳杰撤出的时候,连家人都嘲笑他胆小。在这个“炒股世家”中,连军队退休的外公都常常笑话徐佳杰选股票竟然还要看分红,胆小没魄力。
  大盘刚超越4000点,徐佳杰就感到莫名的恐惧。从前与股市从无交集的亲朋都开始狂热地投身A股市场中,这让他感到说不出道理的害怕。他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那些我鄙视的、成绩差、智商不咋地的人都疯狂地在这个市场中挣钱,这是多疯狂和荒唐的市场啊!”
  这种恐惧感和优越感,让徐佳杰在这一轮“股灾”中仍然保住了将近两倍的收益率。
  同时期的恐惧感同样包裹着范鑫平,在他陶醉于恢弘“历史参与感”的同时,“极端恐惧的情况”也天天都在发生。4月底的一天,范鑫平的父亲把范鑫平叫到家里,晚饭时,父亲交给他一万块钱:“拿着,去炒股。”
  这让范鑫平一下子惊慌失措。从中学开始,范鑫平就与父亲不睦,父亲也几乎不会和他主动说话。后来,父亲长期在工厂大院看门值夜班,母亲则从事家政服务,一万块钱,几乎是他父母一年下来的全部积蓄。当天晚上,范鑫平在自己的炒股笔记上写到:“这是倾我所有,倾我父母所有,倾我全家所有”——在这之前,他的股票账户中已经包含了从七大姑八大姨处借来的几万块钱。
  “以前我是没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进来就是拼了。现在全家的钱都在我手里,进不进,买不买,再做这种决定就很难了。”范鑫平承认,如果不是被逼买房,他不知道他在今年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可不用来炒股还能怎样,那时候所有人的钱都在股市中增值,我的钱放在银行里?不还是一样没有安全感。”
  “退股买房”之后的情绪失控并不是范鑫平人生的第一次哭泣。最早的一次是在高一,看着同班男生每人穿一双篮球鞋,他回家央求父母也要一双,被拒绝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哭一阵,埋怨父亲的无能。第二次是在工作后不久,爱得死去活来的前女友和一个富二代订婚,他在街边的烤串摊喝得酩酊大醉,对着电话那端的前女友不停地哭喊着:“钱不是问题!”。
  分手前,前女友送他一只LV的男用钱包,这让他倍感屈辱。
  一直走到人生第31年,范鑫平越来越坚信:生活在这个国家,金钱是安全感最大的、最可靠的来源。为了超越自己被固化的社会阶层,更大程度地获得这份安全感,教育和炒股是仅有的两个途径。“教育门槛太高,我又错过了,也不是那块料;那就只剩下股市这一条路了。”
  终于有一天,范鑫平冲他发了火:“抄吧!你接着买!到时候我就去买你那个二手房!”
  范鑫平说他之前没有经历过大牛市,所以这轮牛市挣得其实不多,但他经历过2008年开始的漫长熊市,“所以我知道,抄底就是空手接飞刀,接不好,就是剁手!”
  丁德成也对着范鑫平喊起来:“反正都套在里面了,现在出来也是赔!不如多押上点!”丁德成自己总结出来的教训就是:经济和股市都会好起来,上一轮吃亏在胆子太小、入场太晚,所以这次要抢占先机。
  于是,和丁德成一样,徐佳杰的老同学,些刚刚“被开水烫过”,实实在在经历过惨烈的“风险教育”不到半年的人们又开始活络起来,4000点、5000点、哪怕半年前深信的8000、10000点,又都似乎触手可及了。
  徐佳杰说对于这些人来说的确别无他路:“你以投资的心态进来,那么5000点的时候你就不该买;你若是以赌博的心态进来,那就要做输掉一切的心理准备。”
  在新房子装修的最后一天,范鑫平点了根烟,慢慢地抽完,然后用烟屁股把自己的“炒股笔记”付之一炬。他把剩下的积蓄留在了看好的几只股票上,妻子和父母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催他生孩子上,他也半推半就地觉得,是时候用些稳妥的办法给未来的孩子存储教育基金了。
  股市最终教会他的,是去扮演一个和这个国家多数同龄中年人一样的角色——既然自己突围社会阶层的努力如此危险,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吧,范鑫平说。
  而这是另一种更加残酷的收割。
  遥控命运的杠杆
  杠杆,股市“配资”的一种叫法,简单粗暴地理解就是高利息的贷款炒股。梁宏说,这轮牛市的本质就是杠杆牛市、是资金市、政策市,“大家都觉得加杠杆的时候涨得猛,可是等到去杠杆的时候,跌得更凶,会很恐怖”。可在当时,并没有足够多的机构和政府声音,提示风险。
  梁宏觉得这次是很多A股散户第一次经历杠杆主导的牛市与熊市,完全没有经验,“人们过分相信了政策的支持,觉得市场是好的,没风险的,有了依赖性。3、4月份进来的那些人,一天一个涨停板,一个月工资还不如一个涨停板来的钱多,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作为前职业股票交易员,梁宏曾经每天经手200笔交易、承受20倍杠杆的压力。在入行之初,他学到的东西就是:止损比盈利更重要。“可当钱扔进去就能生钱的时候,就只剩下逐利,没人想到止损。”
  梁宏承认,自己属于这轮“股灾”的受益者。通过在A股大盘大起大落之中积累的人气,他发行了自己的第一个私募基金。“现在我做这个,当然希望是去散户化。就像有人说的,散户不能被教育,就要被消灭,就是这样。”
  在他身边,大批1980后抵押房子贷款炒股,同时又加了很高的杠杆。梁宏说:这些人愿意尝鲜冒险,相信体制,有强烈的赚钱欲望,希望十万变百万,百万变千万。
  直到下半年开始,这些人的生活日常,从疯狂借钱炒股,变为了艰难借钱还账。
  同为1980后的徐佳杰,就亲眼目睹了同龄人的生活如何被股市过山车中的杠杆所颠覆。
  在大盘刚刚迈过3500点时,一个许久不曾联络的女同学直接电话给徐佳杰,说自己要炒股,请他推荐股票。
  最开始,徐佳杰的劝阻让那个姑娘很不高兴。“她就觉得你自己挣了这么多,别人来问你,你不说,就是保守小气。”
  后来徐佳杰建议她买年收益率15%的P2P网贷,女孩儿嫌弃太少,执意在A股开户。“人家都炒,都挣钱,我不炒,不成傻子了?”
  从这天开始,这个女孩儿每天在朋友圈不厌其烦地晒股票、晒收益。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使她能轻松地借贷配资,10倍的杠杆,从3500点一直追到5000点,一直地配资,一直地“买买买”。
  在大盘崩塌之后的整整一个星期里,这个姑娘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同事说她没来上班,丈夫怨她不管孩子,工作3年的全部积蓄和年底的出国旅游计划,全部蒸发。
  整个上半年,徐佳杰拉黑了3个这样的好友。“提示风险不是我该做的,成年人没有这个自我意识,也只能可怜可怜他了。”
  而徐佳杰自己,则早早地在4000点的时候就全身而退,“谁不想一夜暴富,可我看过别人被烫伤过,自己就不敢去碰那壶开水了。”
  刻骨铭心的恐惧
  徐佳杰撤出的时候,连家人都嘲笑他胆小。在这个“炒股世家”中,连军队退休的外公都常常笑话徐佳杰选股票竟然还要看分红,胆小没魄力。
  大盘刚超越4000点,徐佳杰就感到莫名的恐惧。从前与股市从无交集的亲朋都开始狂热地投身A股市场中,这让他感到说不出道理的害怕。他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那些我鄙视的、成绩差、智商不咋地的人都疯狂地在这个市场中挣钱,这是多疯狂和荒唐的市场啊!”
  这种恐惧感和优越感,让徐佳杰在这一轮“股灾”中仍然保住了将近两倍的收益率。
  同时期的恐惧感同样包裹着范鑫平,在他陶醉于恢弘“历史参与感”的同时,“极端恐惧的情况”也天天都在发生。4月底的一天,范鑫平的父亲把范鑫平叫到家里,晚饭时,父亲交给他一万块钱:“拿着,去炒股。”
  这让范鑫平一下子惊慌失措。从中学开始,范鑫平就与父亲不睦,父亲也几乎不会和他主动说话。后来,父亲长期在工厂大院看门值夜班,母亲则从事家政服务,一万块钱,几乎是他父母一年下来的全部积蓄。当天晚上,范鑫平在自己的炒股笔记上写到:“这是倾我所有,倾我父母所有,倾我全家所有”——在这之前,他的股票账户中已经包含了从七大姑八大姨处借来的几万块钱。
  “以前我是没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进来就是拼了。现在全家的钱都在我手里,进不进,买不买,再做这种决定就很难了。”范鑫平承认,如果不是被逼买房,他不知道他在今年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可不用来炒股还能怎样,那时候所有人的钱都在股市中增值,我的钱放在银行里?不还是一样没有安全感。”
  “退股买房”之后的情绪失控并不是范鑫平人生的第一次哭泣。最早的一次是在高一,看着同班男生每人穿一双篮球鞋,他回家央求父母也要一双,被拒绝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哭一阵,埋怨父亲的无能。第二次是在工作后不久,爱得死去活来的前女友和一个富二代订婚,他在街边的烤串摊喝得酩酊大醉,对着电话那端的前女友不停地哭喊着:“钱不是问题!”。
  分手前,前女友送他一只LV的男用钱包,这让他倍感屈辱。
  一直走到人生第31年,范鑫平越来越坚信:生活在这个国家,金钱是安全感最大的、最可靠的来源。为了超越自己被固化的社会阶层,更大程度地获得这份安全感,教育和炒股是仅有的两个途径。“教育门槛太高,我又错过了,也不是那块料;那就只剩下股市这一条路了。”
  终于有一天,范鑫平冲他发了火:“抄吧!你接着买!到时候我就去买你那个二手房!”
  范鑫平说他之前没有经历过大牛市,所以这轮牛市挣得其实不多,但他经历过2008年开始的漫长熊市,“所以我知道,抄底就是空手接飞刀,接不好,就是剁手!”
  丁德成也对着范鑫平喊起来:“反正都套在里面了,现在出来也是赔!不如多押上点!”丁德成自己总结出来的教训就是:经济和股市都会好起来,上一轮吃亏在胆子太小、入场太晚,所以这次要抢占先机。
  于是,和丁德成一样,徐佳杰的老同学,些刚刚“被开水烫过”,实实在在经历过惨烈的“风险教育”不到半年的人们又开始活络起来,4000点、5000点、哪怕半年前深信的8000、10000点,又都似乎触手可及了。
  徐佳杰说对于这些人来说的确别无他路:“你以投资的心态进来,那么5000点的时候你就不该买;你若是以赌博的心态进来,那就要做输掉一切的心理准备。”
  在新房子装修的最后一天,范鑫平点了根烟,慢慢地抽完,然后用烟屁股把自己的“炒股笔记”付之一炬。他把剩下的积蓄留在了看好的几只股票上,妻子和父母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催他生孩子上,他也半推半就地觉得,是时候用些稳妥的办法给未来的孩子存储教育基金了。
  股市最终教会他的,是去扮演一个和这个国家多数同龄中年人一样的角色——既然自己突围社会阶层的努力如此危险,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吧,范鑫平说。
  而这是另一种更加残酷的收割。
  15年12月25日 示范账户收盘(15年1月21日开贴时指数3324点)

  收盘点位:3627点,今天沪指涨0.43%,累计指数涨9.1%

  初始投入金额:10万元

  收盘总资产:301477.85元

  现金:212837.85元

  持股:.002597,成本11.27元,8000股,,新股没中签,资金已经退回。


  仓位:3成,风险中等

  收益:201.4%

  领先大盘:192.5%

  今日操作:无操作,继续持股。

  复盘金股除了友震荡小跌外,其余全部收高。其中长江##,岛,,趋势良好,坚决持股等待收割!!示范账户继续持股,,早盘精英学员选出的三峡水利收于涨停,进步神速!

  全天看,两市双双高开,开盘后权重股一度拉升,指数震荡上行,但上行中,创业板冲高回落,盘中跳水,沪指早盘高开低走。午后,指数探底回升,金融股盘中发力,但持续性不强,此后再次回落,全天上演大震荡。

  随着本周一股指以一根中阳线向上突破之后,市场短期的走势发生了改变,由下跌趋势转为上升趋势,紧接着之后几个交易日出现了震荡调整态势,但只要不再度跌穿下方支撑线,也就意味着短期的突破有效。

  从基本面来看,前期的一系列利空也已经消化释放,反而后期存在多层利好预期。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时期,为稳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肯定会继续保持适度宽松,同时如养老金入市、进一步扩大QFII/RQFII额度等举措有望既往开来,且市场预期央行降准等行动也随时有可能发生。

  今天是周末,圣诞节,祝大家圣诞节快乐。新的一周,楼主将选出下周的复盘金股。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