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出不了巴菲特?
投资市场上有一句话,谁人不识巴菲特?巴菲特作为美国的投资大师在全世界享有不凡声誉,从1965年巴菲特把伯克希尔公司70%的股权买下来,到今天已经51年。当时1股的账面价值是19美元,今天已经涨到155501美元,年化增长19.2%,这样的奇迹在整个投资史上独此一位。不久前我去了美国内布拉斯州的奥马哈,参加巴菲特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
会场在一个可容纳4万多人的体育场,现场座无虚席。如果要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大概需要在凌晨一点去排队。我们派了几个同事早晨四点钟起床,排在大概第100位左右。主席台中间有一个桌子,坐着两个人,86岁的巴菲特和92岁的芒格。
这两个投资年龄加起来100多岁的老人,从上午大概不到9点半到12点,再从下午1点半到3点半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炯炯有神地回答大家各种各样的问题。巴菲特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吃东西,身体稍微前倾,滔滔不绝;而芒格呢,显得更加老成持重,但是说得特别幽默。
有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够有点幽默感?巴菲特说我觉得我没有芒格有幽默感,芒格则回答:“当你认识到世界是多么可笑的时候,你自然会有一些幽默感。”
巴菲特为何被奉为“股神”?
参加完整个会议,我发现巴菲特整个的投资大概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实是烟头理论,就是买便宜的东西,初买的时候,价格要在它的账面价值以下,才有所谓安全边际。比如说1959年巴菲特把自己所有资金的50%都投入到二级市场,买了三只质地平平,但是非常便宜的股票。
巴菲特的第二个投资阶段是买有价值的成长股。1959年巴菲特认识了芒格,芒格成为他的合伙人。芒格的理论是不仅要买那种特别便宜的东西,而且要买有价值的好东西,因为一个好东西今天买也许不是最便宜,但是明年它成长了,与它的价格相比还是很便宜的。所以芒格补充了巴菲特的理论,要买有价值的成长股。1972年,巴菲特就花了2500万美金,用8倍的市盈率买了喜时糖果,后来又追加了4000万美元,这两次投资一共给他赚了多少呢?税前利润19亿美元,当时买的时候是8倍市盈率,并不像早期烟头阶段那么便宜了。
巴菲特的第三个投资阶段是实业投资。比如说去年240亿美元的利润里面,只有25%是来自于二级市场的投资,更多的钱来自于实业方面的投资,也就是一级市场的投资。看到一个公司有价值,他就整体进行并购,去年就花了32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给大型飞机生产商提供发动机精密零部件的一个公司。
今天的巴菲特,产业投资跟二级市场投资是并重的。有了这么大的一个投资规模以后,他还非常注重整体上对冲风险。在这个意义上,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炒股票的玩家了,而是一个宏观对冲的战略投资家。什么叫宏观对冲呢,比如说在股票跟债券上,更多是做多股票;在外汇上,巴菲特总体上看空美元,但是近期看多美元;在国别上,巴菲特更注重在美国、德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而比较回避新兴市场,因为他认为在新兴市场可能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最后导致你的本金永久丧失了,而这是最大的风险,必须非常小心。
来看巴菲特的整个思想,不仅要看安全边际,还要看成长、组合和宏观对冲,这才能够理解整个巴菲特的投资世界。
“江湖老大”徐翔为何沦为阶下囚?
讲到巴菲特,可能很多人就有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巴菲特成长的历史是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长期都是两位数,理论上说应该能有很好的投资家出现。但事实上像巴菲特这样的常青树,中国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奥马哈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新闻,中国私募的一哥,江湖大佬徐翔被正式逮捕,关在青岛。
如果从徐翔的投资业绩来看,从他的泽熙公司成立,2010年到2015年10月底,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他的投资回报有多少呢?3270%,相当于32.7倍,如果折为年化的话,要远远好于巴菲特。可是在中国,实际的情况就是暴利、暴增长都没办法持久,不少投资家有的跳楼了,有的出走了,有的坐牢了,现在徐翔也在等待着审判。
投资市场上有一句话,谁人不识巴菲特?巴菲特作为美国的投资大师在全世界享有不凡声誉,从1965年巴菲特把伯克希尔公司70%的股权买下来,到今天已经51年。当时1股的账面价值是19美元,今天已经涨到155501美元,年化增长19.2%,这样的奇迹在整个投资史上独此一位。不久前我去了美国内布拉斯州的奥马哈,参加巴菲特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
会场在一个可容纳4万多人的体育场,现场座无虚席。如果要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大概需要在凌晨一点去排队。我们派了几个同事早晨四点钟起床,排在大概第100位左右。主席台中间有一个桌子,坐着两个人,86岁的巴菲特和92岁的芒格。
这两个投资年龄加起来100多岁的老人,从上午大概不到9点半到12点,再从下午1点半到3点半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炯炯有神地回答大家各种各样的问题。巴菲特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吃东西,身体稍微前倾,滔滔不绝;而芒格呢,显得更加老成持重,但是说得特别幽默。
有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够有点幽默感?巴菲特说我觉得我没有芒格有幽默感,芒格则回答:“当你认识到世界是多么可笑的时候,你自然会有一些幽默感。”
巴菲特为何被奉为“股神”?
参加完整个会议,我发现巴菲特整个的投资大概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实是烟头理论,就是买便宜的东西,初买的时候,价格要在它的账面价值以下,才有所谓安全边际。比如说1959年巴菲特把自己所有资金的50%都投入到二级市场,买了三只质地平平,但是非常便宜的股票。
巴菲特的第二个投资阶段是买有价值的成长股。1959年巴菲特认识了芒格,芒格成为他的合伙人。芒格的理论是不仅要买那种特别便宜的东西,而且要买有价值的好东西,因为一个好东西今天买也许不是最便宜,但是明年它成长了,与它的价格相比还是很便宜的。所以芒格补充了巴菲特的理论,要买有价值的成长股。1972年,巴菲特就花了2500万美金,用8倍的市盈率买了喜时糖果,后来又追加了4000万美元,这两次投资一共给他赚了多少呢?税前利润19亿美元,当时买的时候是8倍市盈率,并不像早期烟头阶段那么便宜了。
巴菲特的第三个投资阶段是实业投资。比如说去年240亿美元的利润里面,只有25%是来自于二级市场的投资,更多的钱来自于实业方面的投资,也就是一级市场的投资。看到一个公司有价值,他就整体进行并购,去年就花了32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给大型飞机生产商提供发动机精密零部件的一个公司。
今天的巴菲特,产业投资跟二级市场投资是并重的。有了这么大的一个投资规模以后,他还非常注重整体上对冲风险。在这个意义上,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炒股票的玩家了,而是一个宏观对冲的战略投资家。什么叫宏观对冲呢,比如说在股票跟债券上,更多是做多股票;在外汇上,巴菲特总体上看空美元,但是近期看多美元;在国别上,巴菲特更注重在美国、德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而比较回避新兴市场,因为他认为在新兴市场可能有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最后导致你的本金永久丧失了,而这是最大的风险,必须非常小心。
来看巴菲特的整个思想,不仅要看安全边际,还要看成长、组合和宏观对冲,这才能够理解整个巴菲特的投资世界。
“江湖老大”徐翔为何沦为阶下囚?
讲到巴菲特,可能很多人就有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巴菲特?巴菲特成长的历史是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长期都是两位数,理论上说应该能有很好的投资家出现。但事实上像巴菲特这样的常青树,中国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我在奥马哈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新闻,中国私募的一哥,江湖大佬徐翔被正式逮捕,关在青岛。
如果从徐翔的投资业绩来看,从他的泽熙公司成立,2010年到2015年10月底,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他的投资回报有多少呢?3270%,相当于32.7倍,如果折为年化的话,要远远好于巴菲特。可是在中国,实际的情况就是暴利、暴增长都没办法持久,不少投资家有的跳楼了,有的出走了,有的坐牢了,现在徐翔也在等待着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