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更新了,更新前说明一下,今天的内容由于要阐述我的一些新想法,所以有点短(只有2400字)可能也没把我的想法表达清楚,希望大家看后多提点意见,帮我改进!
都市怪谈:上车了,就别再想下车——开往彼岸冥界的幽灵公交
杨博急着想知道幽灵公交背后的秘密,可林老师并不着急。他还是像当初在课堂上一样,先跟杨博东拉西扯了一大堆古今中外的类似事件,然后才慢慢把话题转移到了幽灵公交的事上。由于他此前已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甚至比杨博还熟悉这座城市的过往今昔。所以杨博倒也没必要向他介绍幽灵公交出没的几个地点都有什么特殊之处,竖起耳朵听着就行了。
“古人认为,凡死人太多的地方,大多积怨深重,不可轻近。现在我们往往把这种看法认为是一种迷信,或者是人们由于对死亡的恐惧而不自觉产生的心理暗示,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古人所谓的‘积怨’,实际上是确实存在的,并非凭空杜撰。”
“那您认为这‘积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杨博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几年前还在学校课堂上的时候。
“一种电场现象,是生物体死亡以后遗留下来的。”
“电场?”
“是的。你应该还记得电场是怎么产生的吧?”
“当然记得。”杨博点点头。
“你也知道,我们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和随心所欲指挥操纵我们的身体,都是靠神经系统把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发送到相应的身体部位来实现的。而现代科学早已证明,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电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才会用脑电图、心电图等手段来检测人体是否存在异常和病变,但这只是对生物电现象的浅表理解。对我们的身体来说,这些生物电信号还另有一种含义,而这种含义目前还无法被心电图之类的手段给破译出来……”
林老师的这番话勾起了杨博的浓厚兴趣,他记得当初上课时林老师并没有给他们讲过这方面的内容,看来林老师在退休以后不仅没有放弃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反还有所突破。于是他顾不得礼貌,打断了林老师的话问道:“那您现在能破译这些生物电信号背后的深层含义了吗?”
“暂时还不能,不过我相信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个验证我的想法的确正确的机会了。”
“古人认为,凡死人太多的地方,大多积怨深重,不可轻近。现在我们往往把这种看法认为是一种迷信,或者是人们由于对死亡的恐惧而不自觉产生的心理暗示,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古人所谓的‘积怨’,实际上是确实存在的,并非凭空杜撰。”
“那您认为这‘积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杨博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几年前还在学校课堂上的时候。
“一种电场现象,是生物体死亡以后遗留下来的。”
“电场?”
“是的。你应该还记得电场是怎么产生的吧?”
“当然记得。”杨博点点头。
“你也知道,我们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和随心所欲指挥操纵我们的身体,都是靠神经系统把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再把大脑的指令发送到相应的身体部位来实现的。而现代科学早已证明,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电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才会用脑电图、心电图等手段来检测人体是否存在异常和病变,但这只是对生物电现象的浅表理解。对我们的身体来说,这些生物电信号还另有一种含义,而这种含义目前还无法被心电图之类的手段给破译出来……”
林老师的这番话勾起了杨博的浓厚兴趣,他记得当初上课时林老师并没有给他们讲过这方面的内容,看来林老师在退休以后不仅没有放弃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反还有所突破。于是他顾不得礼貌,打断了林老师的话问道:“那您现在能破译这些生物电信号背后的深层含义了吗?”
“暂时还不能,不过我相信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个验证我的想法的确正确的机会了。”
听到这里,杨博终于明白了:林老师之所以不同意把幽灵公交消灭掉,就是为了能有一个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理论是否正确的机会。他并不赞成林老师的观点,毕竟他已经见识过了幽灵公交的可怕,但师生身份的差异又让他不好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好把话题支开,转而问起关于“积怨”的问题来:
“林老师,您觉得这积怨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死前遗留下来的怨念形成的啊。”
“可人死以后体内的生物电活动也就停止了啊?”杨博有些不解。
“人死后生物电的活动是停止了,但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不会很快消除。我打个比方吧,假设你从教室的前门进来、后门出去,那么从你走出后门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在这间教室里了。但你对这间教室的影响并未就此消除:地面积灰的地方会留下你的脚印;空气中会留下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你走过时搅起的气流不会立刻平息;受过训练的狗可以嗅出你在教室里留下的气味;警方的物证专家则能在门把手上发现你的指纹。我们身体产生的生物电信号也是一样,即使我们的生命终止了,它们在周围空间中留下的痕迹却依旧存在着,并对还活着的人产生着影响。现在我们欠缺的,仅仅只是检测和捕捉它的手段而已。”
“听起来挺玄妙的,”杨博说,“老师我能不能问个可能有点冒犯的问题?”
“但问无妨。”
“你有没有能证明生物电在生物体死后继续影响其它生物的证据?”
“我当然有,不过是间接的,你想听我说说吗?”
“当然想!”
“林老师,您觉得这积怨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死前遗留下来的怨念形成的啊。”
“可人死以后体内的生物电活动也就停止了啊?”杨博有些不解。
“人死后生物电的活动是停止了,但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不会很快消除。我打个比方吧,假设你从教室的前门进来、后门出去,那么从你走出后门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在这间教室里了。但你对这间教室的影响并未就此消除:地面积灰的地方会留下你的脚印;空气中会留下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你走过时搅起的气流不会立刻平息;受过训练的狗可以嗅出你在教室里留下的气味;警方的物证专家则能在门把手上发现你的指纹。我们身体产生的生物电信号也是一样,即使我们的生命终止了,它们在周围空间中留下的痕迹却依旧存在着,并对还活着的人产生着影响。现在我们欠缺的,仅仅只是检测和捕捉它的手段而已。”
“听起来挺玄妙的,”杨博说,“老师我能不能问个可能有点冒犯的问题?”
“但问无妨。”
“你有没有能证明生物电在生物体死后继续影响其它生物的证据?”
“我当然有,不过是间接的,你想听我说说吗?”
“当然想!”
“杨博,你知道‘心灵感应’吧?”林老师问道。
“知道,我自己都遇到过。”
“什么时候?”
“初三那年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杨博回忆起了多年以前的一段往事,“那时候我父母正好都在外地出差,家里就我奶奶一个人照顾我。我记得她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学校里上课,突然就莫名其妙地心慌起来,坐立不安,听不进老师都讲了些什么,好像马上就要有一个噩运降临到我头上似的。等我放学回到家里,才看见奶奶躺在厨房的地上,身旁还有一口打翻了的小锅,水流得到处都是……后来医生来了,检查后告诉我她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的,从现场来看,她去世前正在为我准备午饭……”
说着说着,杨博的语气渐渐低沉了下去。奶奶去世在他心里留下的阴影至今都无法消除,他至今还记得当时打开家门看到奶奶倒在地上人事不省那一刻的震惊与恐慌。林老师显然也看出了他情绪上的异常,便伸出右手握住他放在桌面上的右手,又用左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了一会儿,才说:
“别难过了,听我给你分析一下你奶奶这件事。为什么她去世的那一刻远在学校里的你也会突然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起来?因为她当时正在给你做饭,当感到自己的生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她想的肯定是我不能倒下,我要是倒下了的话孙子回来吃不上饭可怎么办?由此而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跨越空间的阻碍,被远在教室里上课的你的大脑感受到,才使你在并不知道奶奶已经去世了的情况下也心慌了起来。你听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杨博说,“可是,林老师,从我家到学校距离有三四公里路呢。人体内神经细胞的放电又不会产生很强的信号,隔着那么远的距离我真能感觉到吗?”
“怎么不能?很多生物都能闻到异性同类在十几公里外散发出的气味,大象能听到几十公里外同类的呼唤。我们人类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当然没有动物那么强大,但我们的大脑却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在感受同类神经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上敏感一些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感受到其他人神经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呢?”
“这跟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有些类似。你想要接听别人打来的电话,首先要求这个电话得是打给你的,其次则要保证信号有足够的强度能让你接收到。我们感受别人神经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也是一样的:你奶奶在去世前的那一刻心里想着的是你,而不是别人,所以只有你会因此而心慌意乱,别人都不会。而她当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快要不行了,由此产生的神经活动必然也是极强烈的,即使当时还有别人在想着你,他们发出的电信号肯定也都被你奶奶发出的信号给覆盖了。”
杨博愣住了,而后把头低了下去,许久没再说话。
“知道,我自己都遇到过。”
“什么时候?”
“初三那年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杨博回忆起了多年以前的一段往事,“那时候我父母正好都在外地出差,家里就我奶奶一个人照顾我。我记得她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学校里上课,突然就莫名其妙地心慌起来,坐立不安,听不进老师都讲了些什么,好像马上就要有一个噩运降临到我头上似的。等我放学回到家里,才看见奶奶躺在厨房的地上,身旁还有一口打翻了的小锅,水流得到处都是……后来医生来了,检查后告诉我她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的,从现场来看,她去世前正在为我准备午饭……”
说着说着,杨博的语气渐渐低沉了下去。奶奶去世在他心里留下的阴影至今都无法消除,他至今还记得当时打开家门看到奶奶倒在地上人事不省那一刻的震惊与恐慌。林老师显然也看出了他情绪上的异常,便伸出右手握住他放在桌面上的右手,又用左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了一会儿,才说:
“别难过了,听我给你分析一下你奶奶这件事。为什么她去世的那一刻远在学校里的你也会突然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起来?因为她当时正在给你做饭,当感到自己的生命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候,她想的肯定是我不能倒下,我要是倒下了的话孙子回来吃不上饭可怎么办?由此而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跨越空间的阻碍,被远在教室里上课的你的大脑感受到,才使你在并不知道奶奶已经去世了的情况下也心慌了起来。你听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杨博说,“可是,林老师,从我家到学校距离有三四公里路呢。人体内神经细胞的放电又不会产生很强的信号,隔着那么远的距离我真能感觉到吗?”
“怎么不能?很多生物都能闻到异性同类在十几公里外散发出的气味,大象能听到几十公里外同类的呼唤。我们人类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当然没有动物那么强大,但我们的大脑却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在感受同类神经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上敏感一些又有什么不可能的?”
“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感受到其他人神经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呢?”
“这跟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有些类似。你想要接听别人打来的电话,首先要求这个电话得是打给你的,其次则要保证信号有足够的强度能让你接收到。我们感受别人神经活动产生的电信号也是一样的:你奶奶在去世前的那一刻心里想着的是你,而不是别人,所以只有你会因此而心慌意乱,别人都不会。而她当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快要不行了,由此产生的神经活动必然也是极强烈的,即使当时还有别人在想着你,他们发出的电信号肯定也都被你奶奶发出的信号给覆盖了。”
杨博愣住了,而后把头低了下去,许久没再说话。
今晚就这三段了,明天或后天晚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