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怪谈:上车了,就别再想下车——开往彼岸冥界的幽灵公交

  马警官一面感叹着人不可貌相,自己的见识还不够,一面开着早已等候在机场外的警车把林老师和老太太拉到了西郊。大李早已派人在坑周围拉起了警戒线,划定了发掘作业区域,赵警官也事先准备好了进入墓穴探索所需的一切装备,只等马警官一声令下,就可以动手了。可老太太下到坑底,对那些暴露在土层表面的石块进行了一番观察后却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
  
  “你们不能再从这里挖下去了!再挖下去的话会把这个墓给毁掉的!”
  
  “那您看我们该从哪里开挖呢?”马警官问道。
  
  老太太没有马上应答,而是先从坑里出来,对坑周围的地势进行了一番仔细观察,最后才来到坑西北角距离坑边还有三四十米远的一块荒地里,指着脚下的土地说:
  
  “这下面埋着一截树根,你们就从这里挖下去!”
  
  马警官和大李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老太太是怎么做出这个判断的,其他人也议论纷纷。不过看她说话时的口气不容置疑,大家立刻行动了起来,把挖掘机开过来,很快就在老太太所指的位置挖出了一个三米多深的坑,却还没有见到树根的影子。
  
  “继续挖!”老太太站在坑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挖掘机又轰鸣了起来,巨大的挖掘爪起起落落,突然在坑底凝滞住了,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吸附在了土中,没法拔出来。
  
  “土里面有东西把挖掘爪给卡住了!”操纵挖掘机的工人冲着马警官大喊,他正操纵着机器增加马力,想要把挖掘爪给硬拔出来。
  
  “那就是树根所在的位置!”老太太不等马警官问话就自信地作出了判断,“你们赶快把机器停下,蛮干的话会损坏整个墓穴的结构的!”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马警官问道。
  
  “你们来几个人跟我下去,用人力挖开它!”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当即有几名大李带来的刑警手持工具下到了坑底,在老太太的指挥下小心地挖掘起来。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四周围观的人们逐渐发出了惊呼,他们看到,挖掘爪果然是被树根给卡住了。但使他们发出惊呼的还不是老太太的料事如神,而是那树根的外形:它并没有像一般树的树根那样向四面八方伸展,而是像电钻的钻头那样形成了一个螺旋的形状,盘旋着伸向地下,好像在四周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挤压着它,迫使它长成了那个样子。
  
  “这倒真像一个塞子啊,莫非它塞住的就是……”林老师端详着那树根的形状,自言自语地说着。
  
  “对,进入这个墓穴的入口就在它下面。”老太太说。
  
  “那我们还要往下挖多深?”大李问。
  
  “差不多了,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拔出来。”
  
  “这不会破坏墓穴的结构吗?”由于老太太刚才还说蛮干的话会对墓穴的结构造成损坏,马警官感到有些不放心。
  
  “不会,难道你拔瓶塞的时候会对整个瓶子造成损坏吗?”
  
  马警官一想也是,便命令人在露出土面的树根上拴上绳子,用吊车的挂钩钩住,往上一提,就把整个树根完好无损地从土中拔了出来,在原地留下一个直径一米多,深不见底的深洞。马警官来到洞口边,正准备掏出手电筒来往里照,老太太突然从后赶上来,一把夺过了他手里的电筒。
  
  “你别乱来!小心危险!”她略带不满地望着马警官,像是在嫌他的举动太莽撞了。旁边的刑警听到她这么说,立刻从腰间拔出了手枪,瞄准了洞口。可他们等了一会儿,也没有看到什么东西从洞里钻出来,不禁感到有些奇怪。
  
  “危险在哪?”大李赶了过来,他也有些迷惑。
  
  “把你的电筒给我!”老太太对马警官说。
  
  马警官把手电筒递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把手电筒拧亮,用一根绳子拴住,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旁边刚挖出来的树根上,然后把手电筒轻轻地放进了洞里。做完这些后,她又从身上掏出一支蜡烛来,点燃后插在洞口旁边,随即拉着马警官和大李退到了离洞口四五米的地方,静静地观望。
  
  “您这是……”马警官有些奇怪。
  
  “看,看!”老太太手指着洞口,“它出来了!它出来了!”
  马警官转身望向洞口,并没有看到什么东西从洞里钻出来。他正在困惑,却发现那蜡烛的火苗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它原本和一般的蜡烛一样,安静地燃烧着,发出淡黄色的火焰。但此刻它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却变成了类似于煤气燃烧的淡蓝色,只在顶端留下一点明亮的黄色。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则是那火焰竟然在没有风吹过的情况下剧烈地跳动了起来,甚至一度脱离了烛芯在空中摇摆,但又绝不至于因此而熄灭。直到几分钟后,它才又渐渐安静下来,原先淡蓝色的火焰也渐渐恢复了本来的淡黄色。
  
  “是不是洞内产生了某种有毒、可燃的气体?”马警官问道。
  
  “嗯,这是古代用来防止坟墓遭到盗墓者破坏的手段之一。他们在墓穴内部某些盗墓者的必经之道上涂抹了对光照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一旦盗墓者带着火把或蜡烛之类的热光源进入墓穴内部,这些化合物就会立刻分解,产生剧毒的气体,把盗墓者毒死在里面!”
  
  “那我们待会儿进去的时候,还要先准备好冷光照明?”
  
  “不必了,你们有防化服吗?要能护住全身的。”老太太问道。
  
  “只用防毒面具行不行?”赵警官问。
  
  老太太没说话,径直走到坑边,拉动那根系着手电筒的绳索,把放进洞内的手电筒又给提了出来。原先光亮的铝合金筒身已经出现了许多黑色的斑点,一些薄弱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小洞,显然是被洞内产生的有毒气体给腐蚀了。赵警官见状,立刻拨通了消防队的电话,借来了六套防化服和一批工具,做好了进入墓穴的最后准备。
  防化服到位后,大家又为哪些人需要进入墓穴发生了一番争论。按照马警官的意思,老太太和林老师两位老人留在地面上通过对讲机指挥就行了,没有必要下到墓里。可老太太和林老师都不肯退让,坚持一定要和马警官他们一同下去探察。双方争执了半天,最后还是马警官作出了让步,同意让老太太和林老师随同他们一起进入墓穴,不过他们要走在后面,便于发生意外时第一个撤离。对此老太太倒是同意了,可林老师坚决不干。
  
  “最初是我发觉了这块土地下面的异常,才有了你们要入内探索的后续,凭什么行动时我却要走在后面,让你们年轻人去前头冒险?”
  
  马警官和赵警官赶紧解释,说这也是为您老人家着想,下面究竟潜伏着哪些危险我们都还不完全清楚,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但林老师并不为之所动,坚持说不论如何,他都要第一个下去。马警官实在没办法,只好再一次退让,同意让林老师和大李第一批下去,林老师这才同意。
  
  “你们下去的时候带上一只鸡,不管到哪都让鸡走在前面,要是它出了什么问题,你们就赶紧后撤,等我们跟上来再作决断,千万不要逞强!”老太太不放心,在大李和林老师顺着梯子下去前又特地叮嘱了一遍。
  
  “知道了,您老就放心吧!”大李把手里装着鸡的笼子朝老太太一晃,便顺着梯子爬了下去。林老师看着大李的身影消失在了洞内的黑暗中,也钻进了洞口,顺着梯子往下爬。
  大李一下到洞底,感到双脚踩到了坚实的土地,立刻从腰间拔出手枪,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凝神戒备。但四周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林老师顺着梯子往下爬的声音在逐渐逼近。按照事先的计划。他和林老师第一批下来,马警官和赵警官跟在后面,护卫着老太太第二批下来。而最年轻身上负荷也最多的小刘则要最后一个下来,他的任务是把通讯设备带下来,以便和地面保持联系。只有六个人都下到了洞底后,才能开展下一步的行动。
  
  林老师也顺着梯子爬了下来,他的身手还算敏捷,在离洞底还有半米多高的时候就撒手腾地跳了下来,倒把持枪戒备的大李给吓了一跳。
  
  “是老先生吗?”大李轻声问道。
  
  “是我!”林老师也轻声回答。
  
  大李这才安下心来。他来到洞口朝上望望,看到赵警官已经在顺着梯子往下爬了,便提着笼子在洞口周围先转了一圈,确认没有什么异常后才回到洞口。这时候赵警官已经下到了洞口,但还站在梯子上,准备接应上面正在往下爬的老太太。而林老师则蹲在洞口旁的地上,正在借着从洞口透下来的一点光亮检视他放在地上的一个小盒子。赵警官低头看了一眼,想起来之前他和马警官在安居大道边找到林老师时他也是这样拿着一个小盒子,走到哪都放在地上,观察一阵后才又起身,便问:
  
  “老先生,能告诉我您这个小盒子是做什么用的吗?”
  
  “它可以通过监测人死后残余的脑电波活动所形成的电场,感知周围残余意识的分布和性质。”林老师说。
  
  “真有趣,”赵警官说,“那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同类型的情绪或者意识对应着不同类型的脑电波活动,而这些脑电活动又会产生不同的电场。根据电场的频率、强度、相位,就可以反推出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残余意识存在。”
  
  赵警官刚想说等我们上去后您教教我怎么判断好不好,突然听到下面林老师惊呼了一声不好。与此同时大李带下来的那只鸡也在笼子里慌恐地咯咯叫了起来,使劲拍打着翅膀。大李见状,也顾不得可能诱发毒气的危险,掏出手电筒来向四周照射,却什么都没有发现,只在鸡安静下来的那一瞬间听到了细微的沙沙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今晚就这五段三千五百字了,明晚差不多同一时间继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