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关于亚洲王室新闻八卦之无聊闲扯


  @橘子荔枝龙眼 2017-01-27 22:04:44
  谁叫小三太自信,连生四子飘飘然了,不过想想也难怪她,平常人家连生四个都是带把的概率也很小,更何况是太子家呢。就连诗丽吉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女儿。她一定觉得以后的国王肯定是她儿子的了,狗哥又没有别的儿子。有恃无恐才敢跑去跟诗丽吉吵架。
  -----------------------------
  关于暹罗王室,我一直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是他们怀孕时到底做不做b超看孩子的性别,感觉他们好像只看了胎儿是否健康,性别倒是一无所知似的
  帕公主出生时就挺怪的,完全是王孙的阵仗,又是×哥出家给孩子祈福,又是特邀286出席,前面就算了,毕竟是泰王的第一个孙辈,可是邀请身份尊贵的286出席可见多么希望孩子得到庇佑,为个丫头片子真有些夸张,当时兔朝和暹罗刚刚恢复建交才三年,双方在外交方面都极为谨慎,万一信奉公铲主义的286拒绝暹罗可会很没面子的,暹罗外交官没有泰王的示意绝对不敢造次,泰王的表现怎么看都像他不知道孩子的性别,真以为是个男孙,希望抱上胖兔的粗腿,孙儿在娘胎里就给他拉人脉,难道说泰王的头孙都不看下性别的?
  小三怀镇宅兽也是笔糊涂账,镇宅兽还比帕公主小十来岁,科技更加发达的时代居然拿孩子性别打赌,真不知道说小三什么好,而且都跟红唇姐撕破脸了,知道是个丫头绝对不能让她出生呀,孩子四个月就可以看性别,那时打胎还不算太危险,何况小三出身娱乐圈,女明星在避孕打胎等等方面的手段肯定是一般人比不了的,不然以她们常年陪睡的生活岂不儿女成群,镇宅兽在她妈知道她的性别后还能出生也是奇迹,这不等着让红唇姐打脸?是不是当时医生被收买了,一直骗她孩子的性别,直到生出来小三才傻眼?所以从女儿落地起就那么讨厌她


  @橘子荔枝龙眼 2017-01-27 23:09:00
  其实我一直想看看小三那些半果照果照是什么样子,可惜她那些老底什么时候才能爆出来啊
  -----------------------------
  过年送礼包,感谢天地亲长久以来对楼猪的支持,送小三果照一张,先声明不许嘲笑楼猪的涂鸦技术
  等以后×哥完蛋送更好更清晰的图片与大家分享,这照片大家意会一下,看着像在玩儿什么情趣游戏
  

  @橘子荔枝龙眼 2017-01-28 00:13:23
  我觉得就算泰王知道帕公主是女胎想让286来帮祈福也不奇怪吧,毕竟那是王室和吉帝亚功家族育坤家族的第一个结晶。而且别忘了,暹罗审时度势踢掉当时很受美帝宠的WW跟大陆建交,是受到了很大压力的,一大票亲美的大贵族态度激烈地反对,而中泰建交这事,泰王站亲华派一边,也是受到旧贵族们很大压力的,这种情况下,能和在东南亚中威望地位甚重的286拉近关系是很重要的筹码,所以不管是男胎女胎,能拉来286参加暹罗王室的内部......
  -----------------------------
  也许有这方面的因素,总之这是兔朝暹罗外交史上的大事之一,286灵活的外交手腕深得暹罗人民欢心,民间也是津津乐道,但是因为众所周知×哥对颂妃母女的迫害,今天暹罗的媒体依然不敢大肆宣传此事,不然以帕公主出生前祈福的隆重,迷信的暹罗人早已经为她编排种种传奇来历
  我一直都觉得,帕公主幸好是个女孩才能活到今天,她是个男孩早已经被亲爹斩草除根,大婶的转轮王临世已经把×哥逼得半疯,再来一个皇都天子加持,福泽深厚的儿子,×哥肯定彻底发疯。暹罗男性继承优于女性,×哥只要有合法的婚生子永远排在帕公主之前,估计这才是×哥能容忍帕公主活着的原因,不然就算得罪育坤和吉帝亚功家族×哥也容不得286祝福过的儿子
  重温一下×哥当年出家为帕公主祈福的旧事

  先上兔朝的外交资料,大家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1978年11月5日 邓小平访问泰、马、新三国


  1978年11月5—14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当时74岁)应邀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行程达1万多公里。
  11月5日,邓小平到达泰国,受到热烈欢迎。
  邓小平副总理是第一个访问泰国的中国领导人,他在机场散发的书面声明说,他的这次访问,“旨在加强和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两国政府间的合作,了解和学习泰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经验。”他表示深信,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中泰两国的友好关系将获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在机场接待室里,两国领导人进行了简短的交谈。江萨总理谈到今天曼谷的不时有小雨的凉爽天气时对邓副总理说:“您给我们带来了幸运。我们一直等待着您的来访。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邓小平副总理对江萨总理表示感谢,他说:“朋友间经常交换意见是有益的。”
  据泰国人士说,是“历来各国领袖访泰时所未曾一见的现象”。廊曼国际机场内外,气氛热烈,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八、九岁的儿童。有的搭乘公共汽车,有的合租小型客车,有的步行,络绎不绝地赶往机场,有的还是一早从外地乘火车专程来的,他们耐心地在机场门口等候,长达两三个小时。从机场到曼谷市中心邓副总理下榻的爱侣湾大饭店,一路上,数万群众自动夹道欢迎。饭店门前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以能看到邓副总理一眼而心满意足。
  当天晚上江萨总理为邓小平副总理举行的见面酒会,其热闹拥挤的场面,据说也是少见的。总理府最大的礼堂连站立的空位几乎都找不到了,这里集中了泰国几乎所有政要和社会名流共1000多人。江萨总理喜形于色地一一介绍他们同邓副总理见面。一位泰国记者描绘这次盛会时说:“每一个人都以能够同这位年逾古稀、却显得精力充沛的远方客人握手,并交谈片言只语为荣,因为在这张平淡的脸孔上,却透着一位政治家最难能可贵的真诚与和善可亲的态度。”
  11月6日晚上,泰国政府在总理府举行的正式欢迎宴会,更是一个充满亲戚情谊的聚会。宾主双方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不知不觉竟把原定在晚上9时结束的宴会延续到11时。灯火辉煌的美丽花园里,一位泰国女歌手为客人们引吭高歌,她在距离邓副总理咫尺之间,用清晰的汉语和富有感情的声调,唱着毛主席纪念杨开慧而作的《蝶恋花》。听到这样深情的熟悉的歌曲,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怎能不使人为之激动。泰国的歌手这样了解中国人民的心情,可见中泰友谊之深。
  泰国对邓副总理来访的重视,更加表现在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王后在邓副总理到达曼谷仅两小时后,就接见了他和卓琳同志。泰国人士说,给予外国来访者这样的殊荣,也是罕见的。邓副总理参加王储哇集拉隆功亲王的剃度盛典,被泰国人士认为是“最令人感动和深具历史意义的事情”。泰国人民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这一情景都至为感动。
  邓副总理11月9日和11月12日分别访问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热烈隆重的欢迎场面,他们的深情厚意,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队所到之处,群众那种热情的招手和发自内心的微笑,使我们感到,处处都是心心相印的朋友。
  中国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之间,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友谊,泰国朋友常爱把同中国的关系说成“是近邻又是亲戚”,人民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亲密往来,这固然是发展友谊的良好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同三国同属第三世界,有着政治上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我们都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外来侵略、颠覆、控制和干涉,反对大国欺侮小国,强国凌辱弱国,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扩张,我们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建设各自的国家。这是我国同三国发展友谊的共同基础。
  地处热带的东南亚得天独厚,它资源丰富,美丽富饶,象一串镶嵌在太平洋上闪闪发光的明珠。它在地理上扼太平洋通印度洋的海上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来为帝国主义所垂涎。国际形势的发展朝晖夕阴,瞬息多变。东南亚各国人民对以往列强侵略的历史记忆犹新,曾几何时,霸权主义又到处伸出魔手,从非洲、中东到亚洲、东南亚。
  这些国家的朋友指出,东南亚五国为加强政治、经济合作组成区域组织,提出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的主张,受到大、小霸权主义的放肆攻击。东盟国家热烈欢迎邓副总理,不单因为他是来访的贵宾,更重要的是,中国一开始就支持东盟的和平中立政策,他带来了中国人民的真诚善意,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事业有所贡献。
  东盟三国特别感到高兴的是,邓副总理无论在公开的讲话或在同三国总理会谈中,多次重申中国支持东盟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反对外国控制、干涉的正义斗争,支持东盟和平、自由和中立的政策,支持东盟加强区域性合作和维护本国资源和权益的努力。泰国舆论界指出,这将促进东盟和平中立的理想早日实现,将对本区域政治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这使东盟各国人民看得更清楚,谁才是真正可交和可信的朋友。
  在邓副总理同三国总理进行的亲切、诚挚、坦率、友好的会谈中,就加速推进相互间科学、技术、贸易、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商谈,有的已经达成协议,证明我国同东盟国家发展双方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访问时间虽然短暂,它在三国人民的心目中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邓小平的灵活外交手腕:参加泰国王储剃度仪式

  人物名片
  李茂
  1934年生于海南,幼年在泰国曼谷生活,通晓泰语,后响应周恩来的号召回国,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
  1972年调入外交部,先后在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和亚洲司任副处长,以及中国驻泰国使馆任参赞。现任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秘书长。
  中泰建交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担任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泰语翻译,是我国唯一一位泰语资深翻译。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首次访问泰国,1981年泰国诗琳通公主首次访华,李茂都全程陪同,担任翻译。
  中国和泰国自建交37年以来,一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可以说是从来没“吵过架、红过脸”,这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外交领域是一个典范。
  翻开史卷,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早在两国建交之初,就有两位“友好使者”,为今天的友谊之花播下了种子。
  第一位中国使者,首开中国共产党党内先河,亲往泰国玉佛寺,参加王储剃度仪式,为王储赠送袈裟,赢得了泰国上下的心。
  另一位泰国使者,不仅通晓中国文化,更曾前后33次访问中国,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将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用泰中两国文字撰写成书。
  “两位的名字在中泰两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们就是邓小平和诗琳通公主。”泰语翻译李茂回忆起当年全程陪同二人访问并担任翻译的那段经历,不由为他们与两国的不解之缘而感慨万千。
  访泰
  赶紧去红都定做正式的服装
  外交部礼宾司:“再热也不能挽袖子、露胳膊。”
  1978年11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应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的邀请访问泰国。这是中泰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国领导人首次访泰。
  此前,李茂接到上面通知,要他为邓小平的出行做主要翻译。李茂一听是这么重要的出访,赶紧去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红都服装店,为自己准备正式的服装。
  “外交官的衣服都是从红都定做,非常正式。红都在当时是名牌,就像现在的皮尔·卡丹,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李茂回忆说,尽管当时北京已进入深秋,可以穿大衣了,但泰国仍然是炎炎夏日,穿短袖都会热得出汗。
  当时,考虑到外交礼仪,外交部礼宾司做了一个不怎么尽情理的要求,出访的每一个人都要穿西服和长袖衬衫,“再热也不能挽袖子、露胳膊”。
  “我们下了飞机一看,机场内外人山人海。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8岁的孩子,在机场等候。”李茂说,他们有的搭乘公共汽车,有的合租小型客车,有的步行,络绎不绝地赶往机场,有的还是一早从外地乘火车专程来的。
  从机场到曼谷市中心邓小平下榻的饭店,一路上数万群众自动夹道欢迎。饭店门前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以能看到邓小平一眼而心满意足。
  当晚,江萨为邓小平举行的见面酒会,热闹拥挤的场面据说也是少见的。总理府最大的礼堂连站立的空位几乎都找不到了,这里集中了泰国几乎所有政要和社会名流共1000多人。

  时任泰国总理的江萨(右)设家宴招待邓小平,李茂(中)任翻译
  
  剃度
  临时的请求 让中国访问团有点为难
  邓小平:“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尊重你们的风俗习惯。”
  在送邓小平回饭店的车上,泰国政府接待委员会主任颂朴·何达吉副总理忽然向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我们王储明天剃度,您能不能赏脸,来参加这次剃度仪式?因为,这对泰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
  李茂深知泰国的国情,据他介绍,90%的泰国人都信仰佛教,男人一生至少要出家一次,以示对佛教的虔诚。但在日程中,这段时间安排给了政治会谈,事先并没有提到参加剃度仪式。
  另外,这个请求对于中国访问团来说,似乎有点为难。“共产党坚持无神论。在邓小平访泰之前,中国代表团去泰国,从来不进寺庙、不拜佛、不接荷花、不烧香,就远远地参观一下,搞得中泰双方都很尴尬。因为,你要是触犯了这个禁忌,回去跟领导、单位都不好交代啊!”
  李茂没敢多想,赶紧将颂朴的原话翻译给邓小平。没想到,邓小平一听,毫不犹豫,立刻答应下来,他告诉颂朴,“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尊重你们的风俗习惯,我可以参加。”
  邓小平二话没说 向王储赠送了袈裟
  泰国国务部长:“当泰国老百姓蜂拥前来迎接您时,您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从心底里欢迎您。”
  1978年11月6日下午,邓小平依照之前的约定,率团参加了在曼谷玉佛寺举行的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亲王的剃度仪式。
  当邓小平步出汽车,走向即将举行仪式的圣殿时,聚集在寺院内的男女老少拥上前去向邓小平献荷花并同他握手。邓小平也连声用泰语对欢迎群众说:“库坤!库坤!(感谢)”受到在场群众的一再欢呼。
  仪式开始后,高僧在前面念经,国王普密蓬准备亲自为王储削发和洒圣水。李茂回想起当天的情形:“那天十分炎热,玉佛寺又没有空调。我站在旁边,看着小平同志热得汗流浃背,衬衫都湿透了,特别担心他会中暑。但他还是坚持站在一边观看仪式的每一个程序。”
  仪式快要结束前,主持人向邓小平走了过来,交给他一件袈裟,诚恳地说,“请您为王储赠送袈裟”。
  虽然大家事先都不知情,但邓小平二话没说,上前为王储赠送了袈裟,还向王储表示了祝贺。
  这时,王太后西娜卡琳德拉热情地握住邓小平的手问候:“您太忙了,一定累了吧?”邓小平回答她:“谢谢!总理阁下照顾得很周到。祝您长寿!”
  在回爱侣湾旅馆途中,泰国国务部长颂蓬汶耶库对邓小平说:“您参加今天的仪式,为泰国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泰国全国人民都在电视上看到了您。当泰国老百姓蜂拥前来迎接您时,您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从心底里欢迎您。”
  影响
  剃度仪式效果比参加政治会议好
  李茂开玩笑地说:“邓小平都参加剃度仪式了,你们还担心什么!”
  显然,这次计划之外的活动对中泰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宾馆房间,邓小平略显疲惫,但在进门休息前,仍然叫住李茂和外交部长黄华,感慨地说了一句话:“我今天参加的这个仪式,效果比参加几次重要政治会议还要好,而且有意义!”
  李茂事后回忆起来,邓小平是一个说话非常简洁,从不拖泥带水的人,以往参加活动后也不会跟他们这些随行人员谈什么想法,“可见当时,小平同志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第二天,曼谷20多家泰文、中文、英文报纸,都以整版刊出专题,图文并茂地报道邓小平访问的每一个细节,介绍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畅述泰中友好关系的发展。有的报纸竟用了8个版面报道。
  “我看到的一份报纸,大标题就叫《邓小平赢得了泰国人民的心》。”李茂告诉记者。
  访泰之旅圆满成功,让大家看到了邓小平在处理具体涉外关系时的灵活手腕,也给共产党员访泰时去寺庙拜佛开了一个先河。
  从此以后,中国代表团再去泰国时,就敢接过泰国人手中的荷花和香,去寺庙拜一拜。李茂跟他们开玩笑地说,“邓小平都参加剃度仪式了,你们还担心什么!”
  本版文/记者 陶韵西
  1978年11月5日,泰王与来访的286会面

  当时286仅仅到达暹罗2个小时,泰王就迫不及待的与286会晤,可见抱兔腿的心多么急切
  
  1978年11月3日,×哥向泰王汇报自己即将出家的事宜

  当时颂莎瓦丽王妃还有一个月就要分娩,暹罗有个风俗,孩子未出世时,如果孩子的父亲能够在此时为它出家祈福,孩子生下来将一生平安,福寿绵长。因为颂妃怀的是泰王的第一个孙辈,所以泰王示意×哥出家为王孙祈福,暹罗举国民众也都在热切的期望王孙降临
  
  向泰王汇报后,×哥到后宫向祖母诗娜卡琳王太后辞行,颂妃怀的也是王太后的第一个重孙
  
  11月6日,泰王夫妇御驾来到玉佛寺主持×哥出家剃度仪式
  
  按照暹罗的风俗,泰王剪下×哥的第一缕头发,之后亲朋好友依次为×哥剃发
  
  泰王为剃发完成的×哥祝福
  
  泰王,红唇姐和王太后依次向×哥祝福
  
  仪式完成之后×哥和群僧一起诵经
  
  11月8日×哥接受暹罗总理和全体政府官员的布施
  
  11月9日接受泰王夫妇的布施
  
  11月11日与群僧一起诵经祈福
  
  11月12日接受颂妃布施,颂妃还有二十多天就要临盆
  
  同一天参拜佛像
  
  11月15日接受碧差拉公主的布施
  
  11月18日出席一个祈福活动
  
  ×哥出家修行其间参拜佛塔
  
  没查到×哥具体哪天结束出家,按暹罗的习俗短期出家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或二十天

  这张照片上的×哥已经换回世俗服饰,应该是修行期满,向僧王辞行
  
  另外一些能找到的彩图

  ×哥修行期间和僧王交谈
  
  和僧侣一起诵经
  

  
  泰王赐给×哥乞食的钵盂
  
  为×哥祝福
  
  红唇姐为×哥布施
  
  ×哥出家期间留影
  
  当时媒体的报道
  
  参拜佛塔
  
  按小乘佛教的传统,上街接受普通百姓的布施
  

  
  历史的珍贵场面,286在×哥的剃度仪式上
  翻译的文章写到暹罗方面请286为×哥赐袈裟,没找到具体图片,但是暹罗的文字记载也是286将袈裟赐予×哥的
  看现场的图片,袈裟是泰王夫妇递给×哥,应该是之后再送到286手中,然后286将袈裟搭到×哥身上,同时予以祝福
  当年泰王出家时,是王太后将袈裟递给泰王,然后泰王先奉上给僧王,僧王再披到泰王身上,同时赐予祝福。这是向在场最尊贵的人致敬,由他为出家者赐福,暹罗方面邀请286代替僧王赐袈裟可见其隆重
  
  婶儿真是个万年萝莉,无语凝噎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