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我是一个DNA亲子鉴定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w8091650 2017-02-02 10:49:00
  重口味又来了??
  -----------------------------
  恩,这个确实重口味。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重口味的事件明天继续。

  文学里也更新了一个重口味小事件《妈妈我怕疼》。

  明天继续更新,大家晚安!
  马上就一千万了,到一千万发红包,谢谢大家支持![d:呲牙]
  大家好,今天帖子里继续更新《烹尸奇案》。

  文学里一个不逊色于八大的事件《深渊三部曲第二部深渊》也开始更新了。

  谢谢大家支持。
  @小新背后的小葵 2017-02-03 22:48:42
  @小鉴定师大宝 2017-02-03 22:46:05.267
  大家好,今天帖子里继续更新《烹尸奇案》。
  文学里一个不逊色于八大的事件《深渊三部曲第二部深渊》也开始更新了。
  谢谢大家支持。
  —————————————
  麻烦把文学的链接再分享下
  -----------------------------

  http://book.tianya.cn/chapter-83171-9292777

  《烹尸奇案》从上面这章看起,前面还有一个长篇故事《千秋家国梦》帖子里没更,值得一看。
  昨天更新到警方重点对两个失踪人口之一丙某进行调查。

  这个丙某不是一个简单的龙套,在之后还有许多他的戏份,他也是这个案件侦破关键人物之一。
  这个情况就是,两个失踪人口之一乙某回来了!

  这哥们一回家才知道自己被列为了命案的受害者,连忙打电话告诉了警方自己失踪的理由,这理由让警方哭笑不得。

  原来前段时间一个亲戚送了这哥们老婆一罐高档女士牛奶,老婆将之存放起来准备忙完农活再喝。有一天这哥们嘴馋,偷尝了一点,觉得滋味蛮不错,作为一个平时喝杯开水都要加点白糖的标准吃货,他每天尝一点,居然不泡水将一罐子女士牛奶偷吃光了。

  这哥们吃完之后才觉得后悔,生怕老婆和他纠结吵架,找了个借口跑到城里准备买一罐补上,结果发现这牛奶居然要三百多一罐。

  带少了钱的他到工地帮了几天工才赚够钱买了一罐回来,因为走得匆忙没有带充电器,手机用两天就没电了,自然家人打不通他的电话。

  已经找到了一个失踪人口,那么剩下的丙某自然就是调查重点。

  警方按照丙某母亲提供的信息,在城里找到了丙某的父亲,却惊讶地发现丙某正在父亲和后妈的陪同下在逛街买衣服。

  原来丙某的母亲所说的后妈对他不好的情况并不存在,实际上后妈对他很好,只是因为母亲嫉妒所以找种种理由阻止他来找父亲和后妈,他不想天天听母亲念叨要他早点回家,就将手机关机了。

  难怪一开始母亲明知道丙某来“有矛盾的”后妈家却一点都不担心,之后打不通手机才发作,因为她明显知道丙某在后妈家里只会受到优待而不会有任何危险。

  两个失踪人口都已经找到,按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小谢等人会有挫折感,实际上这种情况她们早就。

  在很多时候,警方查案子就是这样去一条条立论,再一条条根据调查的情况推翻自己立论的过程。

  旁人看来或许极其无趣又有挫败感,但就是需要警官们这样一次次枯燥无味地排除种种可能情况才能最终去接近案件的真相。

  不过这一次的调查不同,虽然没有发现真正的受害者,却得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

  这个信息也让我们此案的主角之二浮出了水面!

  当时赶到省城寻找丙某的正是张警官。

  丙某告诉张警官,自己这次来找父亲和后妈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农活忙完之后在家里太过无聊,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一个玩伴,失踪了!

  张警官吃了一惊,丙某所说的玩伴,必定是同村的人,但当时调查了整个村子近三百户,却只发现乙某和丙某这两个“失踪人口”,其他不在家的要么在外地务工,要么在外地读书,上门调查的时候户主都一一电话联系过,确定没有遗漏,怎么可能又出现了一个失踪的人口?这个失踪的到底是谁?

  张警官自然不会抓住这个疑点,详细询问丙某,丙某介绍说他的玩伴就是季家冲里同宗的一个亲戚,叫做季雷(化名)。季雷比他大几岁,腿脚有点不方便,所以也一直没有出去务工,天天呆在家里。

  季雷从小就将他当自己弟弟看,每次只要农活一忙完,他就去找季雷玩耍,两个人亲如兄弟,就在十几天之前,季雷却消失了。

  丙某几次询问季雷的父母,却被告知季雷已经外出务工,或许要过年才能回来。但丙某却觉得很奇怪,之前季雷一直说腿脚不灵便没有外出务工,怎么突然就招呼不打一声出去了。而且就算季雷外出,手机不可能不带,更不可能不和他联系,所以在他看来,季雷应该是莫名其妙就失踪了!

  听完丙某的描述,张警官想起小谢向他汇报过的,一个在村子里询问某户人家遇到的特殊情况:

  这户人家家里住着一对上了年纪的父母,当小谢盘问家中是否有人联系不上时,父母嘴上说没有的同时明显有点紧张,而且母亲的眼神不停地朝里屋看着,小谢找了个借口说上个厕所,拐到里屋后发现,有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坐在里面,侧着身子无法看清整个样貌,也没有其他异样,只是肚子微微有点隆起。

  如果是平时,小谢肯定会再细致盘查,但当时任务很紧,所以小谢一时忽略了,事后回忆起来,这个可疑之处还是汇报给了张警官。

  张警官思索了片刻,对丙某道:“你所说的季雷,是不是住在村里那栋加厚土砖瓦房,家里一对五十左右的老夫妻,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

  丙某连忙道:“对对,那就是季雷家,老夫妻是他的父母,那个女孩子是他的妹妹季雨(化名)。”

  张警官冷不丁道:“季雨怀孕了!”

  丙某大吃一惊道:“怎么可能?她还没结婚啊!”

  (这里我解释一下,警方在查案的时候,很普通的对话,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层意思,尤其是张警官这样的老刑侦,更是能从这些对话中知道很多信息。

  比如张警官和丙某的这几句简单的对话,表面上只是确定季雷的家庭和季雷的妹妹怀孕丙某知不知道,实际上还包含了更深的含义:

  张警官不能确定丙某所说的全部是真话,换句话说,他同时也在怀疑丙某和这个案子有关。所以他要确定很多信息,季雨肚子微微隆起,是不是怀孕?丙某是不是喜欢季雨?甚至想远一点,季雨的年纪不大,如果没有怀孕但肚子大了,和丙某有没有关系,这一点从丙某回答问题的动作细节和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丙某的回答给张警官的感觉,他所说的确实是真话,这样也就可以暂时排除丙某在这个案子中的嫌疑,可以将其所说的情况作为案件的重要参考之一,那么他所说的季雷失踪一事确实有可能。)

  此时疑问就来了,为什么季雷的父母会隐瞒季雷失踪一事,难道季雷真的出去务工了,只是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无法和丙某联系?

  看来这些疑问必须要再次询问季雷父母才能知道,于是留守县局的小谢,接到张警官通知之后再次赶往季雷家。
  小谢来到季雷家中时,却发现大门紧锁,只有门旁狗窝里一只圆滚滚毛绒绒的小狗冲她汪汪叫着。

  小谢走上前去拍了几下门,喊了几声,没有任何人答应,那只小胖狗倒是越叫越起劲,一边叫着一边冲她窜了过来。

  或许是因为之前小谢来过一次,小胖狗已经熟悉了小谢的气味,叫了几声之后就消停下来,围着小谢转着圈儿,短尾巴使劲地摇着。

  作为一个警员,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点,因为现在嫌疑的目标直接指向了季雷家,所以小谢肯定要进行周密的调查。

  季水村这几年因为有了一个矿泉水企业入驻富裕了不少,但案发的当时还是属于我们省城下辖经济水平较差的几个村子之一,而季雷家明显属于在村子里也很贫穷的人家,住的是土砖房。

  土砖和红砖不一样,红砖是烧制而成,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搅拌成可塑性,用机械挤压成砖坯,经风干后送入窑内,在上千度的高温下煅烧即成砖,现在大部分的地方建筑房子,包括城里新建小区都是用的红砖。

  农村的土砖,则是用稀泥参着稻草拌匀,捣软后用模具踏出成型,无需高温煅烧,只需要凉干后即可用于农村建房补缺的土块。

  土砖一般成长方体状,体积都很大,在红砖的十倍以上,虽然坚硬度和美观度比起土砖来说差得很远,但土砖也有它的优势,一方面自然是价格便宜,几乎没有成本,所有材料都本地取材,只需要花费一点人工即可,另外一方面是土砖的大小厚度可以自己控制,很多人家都会垒上双层墙壁,足足有一米多厚,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住在这样的土砖房,完全可以不用空调。

  小谢围着土砖房转了一个圈,仔细观察了一番,这栋土砖房颇大,足有两三百平方,墙壁也明显是垒的两层土砖,厚度超过一米,为了建这栋房子季雷家人应该花了不少的力气。

  屋子前面是一个小小的院子,用缠绕着铁丝的木栅栏挡着,木栅栏只有一米多高,显然不是用来防人的,很可能是用来圈养家禽的,但小谢转悠了一圈,却没有发现任何家禽的踪迹,这一点在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鸡鸭的农村里很是少见。

  屋后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是死水,很浑浊,散发着一股农家院独有的异味,池塘上面浮着一些丢弃的塑料袋,还有一些食物残渣的痕迹,看来这季雷一家子也不是什么讲究之人。

  整个屋子建得略不科学,除了前面开了几扇窗户之外,其他三面墙就没有开一扇窗户,只是用工具挫了几个小通风口通通风。当然这一点在农村也极为常见,因为房间很多,绝大部分房子都是杂物间,真正利用起来的也只有通风透光最好的那几间,开太多窗户确实没有必要。

  小谢调查完四周,来到了季雷的邻居家,询问季雷的家人到底去哪里了。

  邻居告诉小谢,季雷的父母昨天就带着女儿走亲戚去了,具体哪个亲戚不知道,好像目的地是县城。

  这个情况非常可疑,前天刚刚到季雷家盘查失踪人口,第二天季雷的父母就带着女儿离开家走亲戚,也未免太巧合了。

  小谢道了声谢,走到僻静处拿起手机打了一个电话,之后又回来继续询问季雷家的情况。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明天继续。

  大家晚安!
  不知不觉帖子已经到997万点击了,看样子明天就可以突破一千万,这对我来说不亚于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天天向朋友们讲述这些奇葩的事件,也希望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谢谢大家!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