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我是一个DNA亲子鉴定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大家好,今天继续更新。
  接上昨天的继续更新。
  我和小谢赶回警局之后,已经是晚上了。

  刚进到警局刘队的办公室,一股辣椒炒肉的香味就迎面扑来,为了调查案件中餐晚餐都没时间吃的我这才突然间感觉到饥肠辘辘,看来神经紧张和精神兴奋之下大脑会强行抑制饥饿感这个传言是真的。

  刘队热情地招呼我和小谢享用了一顿辣椒炒肉盖浇饭,这比起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

  小谢一边往口里塞着食物,一边将我们调查到的情况一一汇报给刘队。

  刘队沉咛了一会,拨打了几个人的电话,我们刚刚将两大份辣椒炒肉盖浇饭送下肚,几个人就陆续进了刘队的办公室,其中有温警官、毛警官、还有刘队小组的另外一个负责任老任。

  把饭盆子撤掉,办公桌就成为了会议桌,几个人围着一坐,关于案情的讨论会就开始了,这一个小细节,也让第一次有幸参与这种临时会议的我印象颇为深刻。

  这就是警员们的办案效率,只要觉得有需要,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在第一时间去调查处理案件,至于休息,案件没有水落石出之前,谁都无心去休息。

  这个会议从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我们对案件讨论得非常细致,几乎每一个可疑的细节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这个细节提出了核实和调查的方法。

  为了不显得拖冗,会议讨论的内容我就不再细说,只将这次会议上总结的情况和发现的疑点讲述给大家听。

  当时按照分组,刘队负责的是失踪人口调查,毛警官负责的是季父季母的询问,而我和小谢负责的是装尸容器“焖罐”的调查。在我和小谢这一组有了进展之后,温警官又分出来负责对李涛大伯和季毛毛家的焖罐进行调查。

  到目前为止,获得的情况如下。

  季水村有三百余户,当时刘队小组六个人每个人要负责五十余户,时间很紧,所以采用的调查方式是询问和电话确认。

  询问家中现有的人员,并对不在家的人员和长期在外地务工的人员电话确认,如果遇到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就记下号码,再由某位警员统一核实,虽然并不很科学,但这是当时能想到的最便捷的方法,最终的调查结果也在一天之内结束了,确认除了季雷之外,村里没有其他人在近期失踪。

  而毛警官对季父季母询问的结果确定了季雷的真实身份,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毛警官,基本上可以确认季父季母所说的应该是真相,不似作伪。

  我和小谢调查的结果之前已经说的很详细,就不再总结,只说说温警官之后对焖罐的调查情况。

  从季毛毛和李涛大伯两家带回来的焖罐,专业人员和抛尸现场的做了对比,初步可以断定现场的九个焖罐的来源和李涛大伯家的几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这九个焖罐来源都是李涛大伯家!

  季毛毛家的九只焖罐虽然并没有在现场发现,不过并不能排除作案的嫌疑,因为根据之前在九只焖罐中尸块总重量和体积推测,九只焖罐所装的只是一个成年人的肉块重量,季毛毛家的那九只焖罐或许被用来装另外一半尸体也说不定。

  这九只焖罐的下落,暂时也成为了一个疑点。

  所有的案件线索,目前都指向了两个焦点人物,李涛大伯和季雷的朋友丙某,这两个人之一会不会就是本案的最终犯罪嫌疑人呢?

  会议上毛警官还谈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在知道季雷的身份之后,毛警官给季雷的亲生父亲打了个电话,通知了季雷的死亡,但季雷的亲父却无动于衷,连回来看一眼都不愿意,只说孩子已经托付给了弟弟,那么所有的事情都由弟弟处理,他不会插手。

  毛警官还想要询问其他情况,季雷的生父却极不耐烦,简单地说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因为季雷生父的态度恶劣,毛警官当时认为他有作案嫌疑,并要求当地的公安局配合进行了调查,但之后传来的消息可以确定季雷的生父在季雷失踪的那段时间没有任何可能性出现在几千里之外季水村的可能,嫌疑可以完全排除。

  刘队在会上做了总结,提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查明受害人乙的真实身份,并找到作案人的动机。

  几乎所有案件,犯罪嫌疑人都会有犯罪的动机。

  在我们这个案件中,无论李涛大伯和丙某,都没有任何能让他们做出杀害季雷并烹尸抛尸这样残忍案件的动机。

  案子到这里,可以说到了一个瓶颈,似乎线索很多,嫌疑人也有,但却始终掌握不到确切的证据,更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

  会议结束之后,我回到宾馆房间,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这几天经历过的事情在我脑海中久久盘旋无法消散。

  我爬起来又躺下去,躺下去又爬起来,辗转反复无法入睡,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当时陷入了案件困局的我根本没有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居然让之前还迷雾重重扑朔迷离的案件迅速接近了真相!
  不单迷雾重重的案件让我烦恼,从中午开始,小谢就显得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平常我和她开玩笑她最多笑骂一声,再将脚撂到我脖子上比划两下,这次却向我翻白眼,一副你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的神情,让我很是郁闷。

  长期的郁闷会发展成抑郁症,再这样下去搞不好我会成为自己的客户。

  好不容易进入了梦乡,却响起了“拍”门声,这种敲门方式是小谢独有。

  我看了看时间,刚刚凌晨三点,小谢这个时候找我干嘛?该不会是……

  我稍稍迟疑了一下,门外响起了小谢彪悍的声音:“死猪,别睡了,快开门!”

  我连忙裹好睡衣起床打开房门,小谢急匆匆地冲进来,大声道:“快点去卫生间换好衣服,你的吃饭家伙我帮你收拾,完了马上出发,有紧急任务!”

  我闻言一惊,这个时候突然有紧急任务一定是案子有了重大发现!要我准备好吃饭的家伙,这个线索一定和亲子鉴定有关系!

  我刚从洗手间换完衣服出来,小谢已经整理好了取样的工具,拉着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警局,开上警车一路向季水村方向狂奔。

  一路上我想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小谢却说她也只是接到了通知,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情况。

  但小谢还是向我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打电话给她让我们前往会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顶头上司张警官!

  神出鬼没的张警官居然这个时间点出现在季水村,我内心隐约觉得案件离真相不远了。

  警车进入季水村后,径直开到了一栋土砖房前,下车之后,便看见旁边不远处停了一辆车,用灯光照了一下车牌,正是张警官的座驾。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个地方很熟悉,就着灯光仔细一看,这里不就是季二铁器铺后面的那栋房子吗?难道这栋房子是季二的家?这个案件又和季二扯上了关系?

  我正狐疑间,从土砖屋里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定睛一看,正是张警官。

  张警官看到我,笑道:“小W,张叔就不和你客气了,今天请你过来,是要你配合我们到季二家中进行调查,并取样鉴定。”

  我连忙表示义不容辞。

  张警官看出了我脸上的困惑,简单地向我和小谢讲述了情况。

  张警官简单的讲述,让我明白一个老刑侦的嗅觉是何等的灵敏。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和小谢温警官三人到季水村进行焖罐的调查,源于张警官在前一次会议上的安排。

  在那次会议之后,张警官就离开了县警局前往了邻县,协助当地警局处理另外一桩案子,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张警官过去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和我们现在调查的这个案子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案件爆发的当天,发现现场抛尸的容器是九只焖罐的时候,警员们不但对现场和疑点进行调查,实际上在幕后还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当一个案件发生时,会调查之前的一些未破的悬案,找到是不是有共同点。

  很多成为悬案的重大案件,往往凶手在隐藏一段时间之后,以为风声过去,会继续犯案。在调查的过程中,张警官敏锐地发现,早在二十多年前,邻县发生的一桩命案和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个案件有许多共同之处。

  于是张警官在当天和我们开完会之后,马上驱车去邻县,除了配合当地警官调查另一件案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到当地县局查找悬案的原始档案!

  原始档案中详细记载了案发的经过。

  在二十多年前,邻县的XX村,发生了这么一起案件:

  某位村民在一条水渠里发现了一个陶制焖罐,打开看里面是煮烂的肉,肉已经开始腐烂人无法食用,村民却舍不得扔掉,准备带回家给自己的狗吃。

  结果拿回去完全打开陶制焖罐之后,发现里面居然还有混有长长的毛发,从长短粗细来看,是典型的女性头发。村民吓得不轻,连忙报案,当地警局安排人在发现陶制焖罐的水渠里进行调查,又发现了八个同样的陶制焖罐,里面同样盛满着煮烂的肉。

  最后法医鉴定确定是人肉,也就是说这是一桩杀人烹尸的重大凶杀案,只是当时DNA鉴定的技术并不先进,确定不了太多的信息,只能确定受害者是女性,但当时附近几个村子失踪的人口就只有一个,是一个办村宴的厨师,男性,这个失踪的男性其后也一直没有找到。

  最终这个不能确定受害者,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又没有任何有价值线索的案子,最终成为了一个悬案。

  但里面记载的一些信息,却和我们现在经历的案件有许多相似点:

  首先,碎尸烹煮抛尸的手段一致,容器里只有煮烂的肉块和毛发,没有骨头;

  其次,抛尸的容器也相似。我们遇到的这个案件用的是铁质焖罐,上述悬案用的是陶制焖罐。

  最为诡异的是,就连抛尸的方式也一样,二十年前的案件在水渠上游发现了三个,在下游发现了六个,合计一共九个。这次的案件在小河的中段发现三个,在下游一段发现了六个,合计同样是九个!

  可以说这两个相距二十多年的案子,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很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今天更新到这里,大家晚安!
  @小鉴定师大宝 2017-02-13 22:44:19
  我和小谢赶回警局之后,已经是晚上了。
  刚进到警局刘队的办公室,一股辣椒炒肉的香味就迎面扑来,为了调查案件中餐晚餐都没时间吃的我这才突然间感觉到饥肠辘辘,看来神经紧张和精神兴奋之下大脑会强行抑制饥饿感这个传言是真的。
  刘队热情地招呼我和小谢享用了一顿辣椒炒肉盖浇饭,这比起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
  小谢一边往口里塞着食物,一边将我们调查到的情况一一汇报给刘队。
  刘队沉咛了一会,拨打了几个人的电话,我们刚刚将两大份辣椒炒肉盖浇饭送下肚,几个人就陆续进了刘队的办公室,其中有温警官、毛警官、还有刘队小组的另外一个负责任老任。
  把饭盆子撤掉,办公桌就成为了会议桌,几个人围着一坐,关于案情的讨论会就开始了,这一个小细节,也让第一次有幸参与这种临时会议的我印象颇为深刻。
  这就是警员们的办案效率,只要觉得有需要,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在第一时间去调查处理案件,至于休息,案件没有水落石出之前,谁都无心去休息。
  这个会议从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我们对案件讨论得非常细致,几乎每一个可疑的细节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这个细节提出了核实和调查的方法。
  为了不显得拖冗,会议讨论的内容我就不再细说,只将这次会议上总结的情况和发现的疑点讲述给大家听。
  当时按照分组,刘队负责的是失踪人口调查,毛警官负责的是季父季母的询问,而我和小谢负责的是装尸容器“焖罐”的调查。在我和小谢这一组有了进展之后,温警官又分出来负责对李涛大伯和季毛毛家的焖罐进行调查。
  -----------------------------
  @虎虎妹妹小果果 2017-02-13 23:05:58
  映像中的警察就是那种什么用都没用的人。有事找警察也解决不了。就像刚看了丽江伤人事件调查视频,里面的每一个警察都在推卸。都在说没问题。不严重。丽江治安很好。看了你写的帖子里的警察,比如小谢等,感觉超级负责,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对,跟余罪里有点像。大宝,是不是刑警,跟警察全全不是一样的。
  -----------------------------
  警察有很多警种的分工,其他警种我不知道,我所了解的负责刑侦的警官们都非常负责,他们都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为了查案子可以废寝忘食,不顾自己的安危。

  打一个或许不恰当的比方,他们将案件的侦破过程不但当成了工作,更当成了爱好,就如同我们看到小说中一个激动人心的开头,就有一种欲望要一鼓作气将这本小说看完一样,这种感觉或许是人生来就有的。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侦破一个案件的过程非常辛苦,而我们看完一本书则非常轻松。

  不排除或许有个别不负责任的警员,但绝大多数都是认真负责的,所以我真的非常敬佩他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