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我是一个DNA亲子鉴定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大家好,我来了,今天继续更新。

  马警官言语中暗示刘贵或许有机会逃脱极刑,就看刘红军配不配合,刘红军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为了保住最后一丝血脉,终于将自己刚才那句话的含义和三十多年前发生的事件经过合盘道出。

  刘红军交待的具体经过我就不再详细复述,只将重点告诉大家。

  刘红军首先解释了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居然真的是她!”

  因为“杨珊”和许梨花的模样差距比较大,他最开始根本没有看出来,这并不奇怪,别说是他,如果不是我和杨姐提醒,就是马警官和小谢都没看出来。

  而这一点,也肯定是许梨花选择了二女儿“杨珊”而没有选择大女儿许思周来给她报仇的最主要原因。

  每个人对初恋都是记忆最深刻的,刘红军也不例外,时间一久,他就发现了“杨珊”和三十多年前暗恋的对象许梨花有某些相似的特征,不过他认为这都是巧合,甚至是自己年老喜欢回忆产生的“幻觉”,“杨珊”不到二十岁,而许梨花失踪都已经三十多年了,怎么可能会有关系。

  一直到最近这半年时间家里发生种种极不正常的事情,先是大儿子刘富被杀,之后二儿子刘贵又连续两次煤气中毒差点丧命,不由得他不怀疑起身边这位主动献身的儿媳“杨珊”!

  但他多次试探之后,“杨珊”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他只能做出一个选择:赶走“杨珊”!

  于是他用“杨珊”照顾孩子不周导致孩子脑死亡为借口,数次打骂“杨珊”,最终将她赶出家门!

  是的,之前所有人的猜测都是错误的,杨珊不是自己偷偷溜走,而是刘红军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主动将“杨珊”赶走!

  否则很有可能“杨珊”不会离开这个家庭,她好不容易看到这个家庭濒临破裂的边缘,怎么可能不留在这里看着这个家庭走向灭亡呢?

  “杨珊”和母亲处心积虑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刘红军逼迫,绝对不会放弃一个在“VIP”位置看着仇家灭亡的机会!

  刘红军所有的猜测,终于在今天得到了证实!“杨珊”就是许梨花的亲生女儿,那么之前发生的一切他都知道原因了。

  但刘红军表示自己非常委屈,许梨花一直认为自己杀死了周建国,其实根本没有那回事,周建国是意外死亡的,只是自己排斥周建国的种种事情让许梨花产生了误会。

  三十多年前的那件事情,起因和许思周所描述的差不多,但是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和许思周说的有很大的出入。

  刘红军回忆说,当时自己一心和舅舅赵某来赚一笔块钱,就用放弃许梨花这一点来诱惑周建国,并且同意事后给周建国分一小部分财物,当时三人商量妥当就来到了废矿区,在挖掘了十余天之后,突然出现了矿坑坍塌的突发事件,周建国被砸死,自己和舅舅侥幸捡了一条命,后来两人在矿壁上挖出凹槽,攀登上去,而周建国的尸体遗留在矿坑里。

  至于后来发现尸体被吃了半边,肯定是他和舅舅走后被野兽吞噬了,野兽掉到矿坑里无法和他们一样爬出来,被人发现砸死背走卖钱,所以才会出现尸体只剩下半边的情况。

  许梨花误会他杀害了周建国,之后采取了种种方式来逼问他,他很无奈,但许梨花当时正在气头上无法沟通,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解释,没想到许梨花居然失踪了。

  刘红军表示早就知道许梨花心里没有自己的位置,再强求也没意思,就想用这个和周建国做交换,答应给他的也只是一小部分钱财,完全没有必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杀死他。

  马警官冷笑着说出了许思周交待的情况,告诉他许梨花早就通过威胁赵某的孩子一事逼迫赵某说出了他杀害周建国的真相。

  岂料刘红军听完马警官的话居然哈哈大笑起来,说这个理由简直荒谬绝伦,他的舅舅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一共两儿一女都已经年满二十,在外地打工不在小镇,而且都没有结婚,换而言之舅舅家里根本不可能有小孩子,更不可能出现孩子被未满十八岁的许梨花劫持,再威胁赵某的情况。

  马警官闻言大惊,连忙安排警员前往小镇和知情人士确认,传回来的消息是刘红军所说的情况属实,赵某当时确实只有两儿一女且都成年没有结婚,不可能出现许梨花劫持赵某的孩子逼迫他说出真相的情况!

  难道许思周还在说假话?又或者是许梨花根本没有和她这个女儿说实话?

  马警官和小谢判断许思周说假话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许梨花对她有所隐瞒,那她隐瞒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许梨花和赵某已死,知道真相的唯一希望寄托在许思建身上,许思建和许梨花在一起时间最久,也是复仇计划的执行人,她一定比许思周知道的内幕更多!

  看来余下所有的疑点,都将要在许思建身上解开!

  小谢后来告诉我,当结束审讯警员带走刘红军时,她看着刘红军的背影居然莫名感觉到一种紧张,这是她入职省警局之后极少有过的现象。

  从在医院见到刘红军开始,她就感觉其身上有一个秘密没有解开,许思周讲述完真相之后她的感觉更为强烈。

  仿佛是从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禁锢了她的想法,让她不敢去联想到一些更可怕的东西。

  小谢向马警官提了一个请求,推迟审讯许思建,她需要确认一个情况。

  因为之前小谢猜出许思建和弟弟在一起一事,马警官已经不再将她看成自己的晚辈,完全将她当成和自己一个级别的人物,对于她的请求自然毫无异议。

  小谢向马警官耳语了几句,要求马警官安排之前在小镇核实赵某是否有孩子一事的几位警官再去调查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三十多年前塌陷的矿坑,假如矿坑已经被土掩埋无法寻找,那么就询问经历过那件事情的小镇居民,确认当时矿坑的情况。

  一个多小时之后,消息传来,因为后来废矿被承包给私人二度开采,塌陷矿坑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但有几个年迈的当事人还记得当时的场景,矿坑深达十米,足有近四层楼高,而且矿山和南方的其他土山不一样,坑壁都是少量泥土夹杂着大量巨大的矿石块,当时他们还感叹是什么人这么有毅力,为了一个野兽居然挖出这么多凹槽下坑,而不选择更轻松的方式,比如吊一根绳子下去。

  (所有小镇的人都不知道当时偷矿的除了周建国之外还有刘红军和他的舅舅,以为凹槽是带走野兽的人所挖。)

  小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色极为不好看,但她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告之马警官可以开始对许思建的审讯了。

  马警官知道小谢不说必然有她的原因,便不再询问,通知警员们将许思建带进来。

  终于,小谢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在刘红军家潜伏了数年之久并以一己之力导致刘红军家破人亡的神秘人物。

  许思建确实很年轻也很漂亮,如果不是生活在仇恨之中,她仅凭姿色就完全可以嫁给一个关心照顾她的有钱人,过上阔太太的生活,虽然这样说似乎有点不够正能量,但却是事实。

  许思建坐在了审讯桌的对面,看着马警官和小谢一脸淡然,没有一丝慌张的神色,仿佛她来这里只是为了会一会老朋友。

  马警官咳嗽了一声,打破了三人之间短暂的平静。

  “许思建,你是个聪明人,为什么坐到这里你心里清楚,你丈夫刘贵一家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你和你母亲的复仇计划也算是成功了,说吧,将所有一切都说出来,我们听着。”

  许思建闻言微微一笑,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这张笑脸,和她的母亲许梨花颇为神似,笑着笑着,脸上居然流下了两行热泪,继而嚎啕大哭,似乎要将多年的委屈一同发泄出来。

  在这一刻,她才真正像一个二十出头岁历经磨难的女孩。

  许思建道:“两位警官,我有两个请求,如果你们同意的话,今天我会将所有我知道的全部交待!”

  马警官沉声道:“说!”

  “第一个请求,所有的事情都是母亲和我策划,由我来实施,和大姐小弟没有任何关系,所有责任我一个人承担,希望能放过他们。第二件事,我们姐弟三个过了这么多年受人歧视的日子,到现在还是黑户,希望您能帮我们上个户口,让我们有个真正的家。

  马警官和小谢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道:“只要许思周和许思国在这个事件中参与程度不深,我们会酌情考虑从轻处理,至于你说的上户一事,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许思建哽咽着对马警官表示了谢意,一边回忆一边讲述所有的经过,果然有很多和姐姐许思周不一样,她告诉马警官和小谢,因为母亲想让姐姐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很多事情没有和她说实话,只是告诉了一些姐姐能够接受的说辞,而所有的真相,母亲无一例外都告诉了她这个复仇计划的真正执行人。

  首先隐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母亲从赵某嘴里得知真相的过程,这里面也隐藏着关于姐姐身世的秘密。

  实际上许梨花在当时并没有采取任何手段逼迫赵某说出事情真相,而是单纯地去质问两人,质问未果之后选择报警,但警方调查了现场并对刘红军所说的战友进行求证后,确认刘红军和赵某是去帮助了战友,不在事发现场,而矿上的领导也支持周建国一个人偷矿的说法,调查最终不了了之。

  现在开启上帝模式来看,刘红军的战友肯定是做了伪证,而矿领导则只需要树立一个偷矿的典型就行,不想牵扯太广。

  许梨花对司法系统绝望了,选择自己一人报仇,当时的她未满十八岁,思想单纯,六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女性接受过的教育极少,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和小人书里的英雄豪杰一样手刃仇人,于是她决定前往全国各地寻找“武林高手”,准备练得一身武艺再去报仇雪恨!

  结局大家可想而知,“武林高手”没有几个货真价实的,而且她手无缚鸡之力的身体也承受不了每日的训练,反倒成为了她生存的唯一筹码,白天“高手”教她练功,晚上“高手”陪她一起“练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日子就在这种肉体的沉沦中度过,几年时间过去,武艺没有学到,反倒让许梨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自己的身体才是最大的本钱!

  于是许梨花做出了一个大胆地计划,她决定接近赵某的小儿子赵XX,采用种种手段,探知周建国死亡的真相!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这个案子明天大结局。

  大家早点休息,晚安!

  @ty_linda394 2017-04-24 17:37:04
  您好,想咨询你个问题。我妈脾气很爆,什么事都要听她的,不听她就会骂人,有时候还会动手打人。发起火来不吃饭,不睡觉,而且一阵阵的,请问这种情况是不是她脑子有病啊?
  -----------------------------
  这是性格问题,年纪大了养成习惯很难改,只能去迁就,实在无法迁就就学会保持一点私人的距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