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我是一个DNA亲子鉴定师,说说我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13628477804 2017-10-10 16:15:59
  怎么不更新了啊?为了你才充了值
  -----------------------------
  天天更新,不过这个事件是有点慢,一方面是敏感内容过多,导致修改了多次,另外一方面是最近进入了旺季,亲子鉴定的人多了,经常加班,有点忙不过来~~~~
  大家好,我来了,今天继续更新。
  @扮猪吃老虎ZZ 2017-10-11 01:27:27
  楼主,今天漫画家咋没更新
  -----------------------------
  昨天加班忙太晚就没更新,今天更新了两章。
  @梦里缠绵csy 2017-10-11 20:50:14
  过来签个到。胖胖你廋了
  
  -----------------------------
  这你都知道,还要瘦二十斤,哈哈
  @小鉴定师大宝 2016-12-13 22:47:00
  发个鉴定报告给感兴趣的朋友们看看。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http://static.tianyaui.com/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董亦暖 2016-12-25 17:23:12
  孟德尔遗传规律。哈哈我也学过。
  -----------------------------
  @小鉴定师大宝 2016-12-25 22:04:06
  看来是同专业的啊。
  -----------------------------
  @Noemie2010 2016-12-26 08:47:55
  不是同行也知道啊!高一生物课的基因分配知识嘛。
  -----------------------------
  @小鉴定师大宝 2016-12-26 15:24:40
  高一学过啊,我都忘记了。
  -----------------------------
  @安博森 2017-10-08 21:02:46
  我所不解的是人名,你这个是样板,还是真有此人呀
  -----------------------------
  这个是样板,不过当委托人不愿意透露自己名字的时候,正式的鉴定报告中也会用张三李四王五代替。
  今天更新的内容是: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蓝鲸死亡游戏”》。
  看过《死亡九色鹿》故事的朋友们应该都看出来了:

  所谓的“九色鹿之幻”计划,其实就是中国版本的蓝鲸死亡游戏。

  先简单介绍下什么是真正的蓝鲸死亡游戏:

  蓝鲸死亡游戏起源于俄罗斯,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以女性居多。

  这些参与者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是参与的没有人能够活下来,已经有130余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了,而且这个游戏还在向世界扩张。

  这种邪教游戏已经流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国内网警已经查封了十多个QQ群。

  但这种游戏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相反影响力还在日益扩大,而且从QQ群转向了更隐私的微信群。

  5月17日,湖南邵阳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父亲发现他每天4:20就起来,行踪诡异,甚至还会在自己的腿上刺下鲸鱼的图案,他的QQ签名也是“我是一条蓝鲸”。

  报警后警察进行调查,发现他加入了一个“4:20叫醒我”的QQ群,参与了“蓝鲸死亡游戏”。

  5月23日,衢州开化四个初中女生因不满父母管教方式相约离家出走,随后又有两名男同学赶到义乌跟她们汇合。义乌警方在调查这六名孩子的行踪时,竟发现一名男同学曾在QQ空间里留下“蓝鲸死亡游戏”和“自杀”等字眼,惊出民警和家长们一身冷汗。

  幸运的是,这些孩子最终被警方成功找到,他们并没受到不法侵害,但如果警官晚上一步,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死亡蓝鲸”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希望朋友们警惕起来,发现类似的情况马上打110报警,您的一个电话,或许就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蓝鲸”游戏可以顺利的杀掉这么多人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采取了渐进式的目标,每天完成一个任务,一直完成五十天,任务由简单到负责,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自杀”!

  直接和这些青少年说“你去死吧”他们当然不会遵守,但在一系列活动之后,活下去的欲望就会被消磨殆尽。

  其中有些任务要求在04:20起床,看恐怖视频,听他们发的音乐,每天都要在手上划伤口,并且和鲸鱼讲话,这也是游戏被称之为“蓝鲸4:20”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我从心理学角度来简单分析下: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这款游戏?我们不妨看看孩子们身心发展相关的一些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关注精神的自我。

  所谓“关注精神的自我”就是不像过去只关注身边的吃喝玩乐,而要关注精神上的一种需要。

  所以他就会在文化、游戏、精神层面去寻找一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玩网络游戏就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因为他们能在虚拟世界获得精神的满足。

  这个年龄层面的孩子很有好奇心,其中一条就是喜欢关注神秘的东西,而死亡,则是最大的神秘!

  死亡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哪里来?

  死后有没有来世?

  死亡的感觉是什么?

  这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思考过的问题。在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少年最是好奇、最想去归根究底的,什么神秘什么刺激,他就要探索什么,无形当中这个“蓝鲸死亡游戏”就迎合了他们心理的需求。

  精神正常的孩子只是觉得好玩,想尝试一下自杀的滋味,真正到了生死关头还是没有几个能下决定的。

  那些真正会自杀的,一般都会有严重的精神抑郁,这种思想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给他们增加了自杀的勇气。

  俄罗斯死亡的130多个少年中,大部分都经受过各种挫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最终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才获得解脱。

  如何防范“蓝鲸死亡游戏”。

  看到这里朋友们一定会问:“蓝鲸死亡游戏”能不能防范?

  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但这需要社会、老师、家长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需要家长们多一些对孩子的理解和关心。

  所有病态的游戏都有一个特点叫“乘虚而入”。我所说的《死亡九色鹿》事件中,如果燕子的父母对她关心多一点,悲剧就不会发生。

  真正让孩子们远离这款死亡游戏的方法,就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给孩子们讲解相关的知识,进行死亡、生命的教育,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的、安全健康的生存环境。

  就像我讲这么多毁三观事件、目的是让朋友们三观更加正一样,给孩子们讲解死亡相关的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更珍惜生命、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提前的防范、耐心的教育、细致的关怀、健康幸福的家庭是最好的防火墙。

  所以千万不要把重心放在谴责这些游戏的设计者和这些外来的邪恶文化上。

  这些邪恶的文化和设计者肯定要谴责,但更重要的,是要去教育好、关心好孩子们,从本源去排除这些“死亡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幸福快乐地成长。
  今天更新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大家好,我来了,周末一个大学同学喜得贵子,难得同学聚到一起就玩了一天,所以帖子里和文学里都没更新。
  今天都恢复正常,帖子里更新一个新事件,文学里也会继续更新《杀人漫画家》
  今天更新的这个也不能算事件,只能算是一个小分析文。
  《两个人在一起,兴趣相投还是性格互补更合适?》  
  国庆期间,许多朋友被父母催婚,最夸张的一个说这几天假期几乎每天都安排了三个相亲对象,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一个,我听后也是醉了。

  另外一个朋友则问我:“大宝,我和相亲对象见过几次面,感觉还可以,但是我们性格太像了,是不是性格太像的不适合在一起?”

  诸如此类的留言还有很多,基本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是找一个兴趣相投的对象好呢,还是找一个性格互补的对象好?”

  今天就来简单谈下这个问题。

  大千世界,人色各异。

  不同的男女,因为彼此间有好感,然后滋生爱情,在这之前,或许会设置各种选择对象的条条框框,也会勾勒出一个对象的形象。可是,在遇到那个心动的人后,之前的设想全部抛之脑后。

  体内瞬间被激发的荷尔蒙代替我们做了决定,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爱情是不理智的。

  且不说如何在一起的过程,暂且只说说在一起的两类人吧。

  一、兴趣相投型

  因为相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会激发同类兴趣的碰撞,更快的加深感情,也更容易步调一致。同理,激情的碰撞之后,两个爱好相同的人会在平静的婚姻生活中沉淀,双方的新鲜度由此减少。

  比如学医的小王和学护士的小张在朋友眼里是天造地设、郎才女貌的一对。一开始爱得天翻地覆,可是自从结婚后双方就开始争吵不断,医生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护士的倒班辛劳也是一目了然。

  而且因为两个性格相似,都比较要强,双方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遇事各不退让,由此工作和家庭成了一个大难题。

  某一次大吵之后,小张气鼓鼓回了娘家,小王也是个倔强性子,心想“既然你不理解我,那么我为什么要去迁就你?”于是赌气不去接小张,两人最终闹到了要离婚的边缘。

  双方父母一看势头不对,连忙凑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最终小张父亲说的一番话打动了小两口。

  张叔叔说:“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你们性格差不多,工作性质也差不多,那为什么闹矛盾的时候不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呢,其实你经历的、也就是对方经历的,既然你希望对方理解你,为什么你就不能先理解一下对方?”

  小两口豁然开朗,是啊,当你认为自己很辛苦、付出很多、希望对方来理解你迁就你的时候,其实对方也在经历着和你一样的一切啊!

  自那以后,两人之间偶尔还是会有小矛盾,但再也没有出现过影响到感情稳定的大风波了。

  二、性格互补型。

  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因为爱情在一起,彼此给对方不同的新鲜,会体会不一样的心动。也因为不同的兴趣爱好,带领对方进入不同的世界。这样的爱情,美好的让人向往。

  只是,婚后的生活多了摩擦,少了迁就,曾经互补的优点都成为了扎心的缺点,油盐柴米之间,往往容易迸发家庭战争。

  关于互补,聊别人,不如聊涛嫂和涛哥。

  涛嫂爱繁华热闹,爱人间烟火,爱行走山川。涛哥善静坐一隅,善居家生活,善家中打坐(意淫)。

  简而言之就是涛嫂动静皆宜,涛哥纯粹闷骚。

  大多数时候他们两人彼此磨合,彼此迁就,倒也能安然相处。只是婚后的生活总是在锅碗瓢盆之间引发故事,这个时候两人的处理方式就是一看有矛盾扩大的趋势就不再争执,而是适当分开。

  比如涛哥一郁闷就给我打电话,约我前往海鲜大排档饕餮一番(我请客居多,理由是其在家已经受了气,出来吃东西还要出钱岂不更生气?)。

  而涛嫂则约上闺蜜一起去看电影,如果小金鱼(他们的爱情结晶)在家就带着小金鱼去游乐园玩,等心头火气一过,回家相视一笑,矛盾也就过去了。

  “床头吵架床尾和”这一句话道出了夫妻关系的真谛。

  所以我给今天的命题下一个不算结论的结论:

  爱情中没有绝对的适合与不适合,只有你愿不愿意去包容和珍惜。

  “两个人在一起,兴趣相投和性格互补哪个更合适?”这个问题几千年来都没有定论。

  从爱情到婚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性格互补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两人的相处中,双方一同去磨合、去包容、去珍惜、去感恩,才能坚持一同走下去,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今天就更新到这里,朋友们晚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