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迹忆】经典影视1000部(持续更新)

  从08年的第一段感情开始,到09年女朋友和别人结婚了,我的感情一直处于空白。昨晚一个女孩子对我表白了,而且我也喜欢她。希望我们会在一起,愿上帝祝福我们。阿门。
  
  《终结者》系列,喜欢阿诺.施瓦辛格,看了这么多美国电影,总觉得州长的名像移民。
  
  已经有130部电影了。
  
  1 终结者
  
  2《魔发奇缘》公主与小偷的爱情故事。有时候骑白马的不一定就是王子,可能是小偷,照样泡到美丽的公主。有人讲欧美的童话故事,开头大多是公主和城堡,然后一道光划过,就值得你看了。我喜欢动画片,只要是美国的,一点也不幼稚,老少皆宜。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w_19rsg4unnx.html群星朗读《独立宣言》,给每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有良知的公民看。
  
  3《势不两立》,我不知道这影名是不是英文的本意。讲述一个富人在野外坠机后的求生过程,本来模特妻子暗同摄影师欲谋杀他,坠机是个意外。在野外,富人除了有钱,人品也同样的高贵。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变化的气候,还有野兽的骚扰表现的冷静而睿智,无不让同处逆境的摄影师敬仰,杀人的动机也有渐渐弱化,所以在开枪前不敢看富人的眼睛,叫他转身。是的,他没有勇气看着他的眼睛开枪。然而,在最后,富人都用高贵的人格以德报怨救了摄影师,也保护了妻子的名誉。正如影片最后他对人群讲,“他们都为救我而死。”富有是一种商业技能,人格的高贵更能让让人尊重,没有人随便成功,总有其特有的才能所以与众不同。
  
  给大家讲个笑话。男,我昨晚做恶梦啦。梦见什么了?女。男,梦见你了。下面是个真实的事。我想和一个女孩子摊牌,我不想和她再有任何关系。
  
  富有了的人可以多做慈善。虽然说人穷志短不好听,但穷的时候肯定对个人是有损伤的,想做慈善也困难。我没钱的时候总在想,将来有钱了一定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年轻时攒钱好辛苦,可能有过绝望,有过麻木,也恨过,还是保存着最初富有了就帮助别人时的心愿。你想帮助别人,自己过的好的时候真的会更愿意做,因为也容易是不是?所以,我要发财,为了自己,也为了帮助别人。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是我最为佩服的伟人之一,然而这句名言我只能赞同一半。因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单「贫穷的思想」可怕,「贫穷本身」其实也是可怕的——尤其是对于心理层面而言。

  「穷人思维」从何而来?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到「穷人思维」这个词,事实上,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科学依据。这点 @刘嵩 同学的答案也有过说明。

  哈佛大学教授 Sendhil Mullainathan 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发现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这种状态下,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

  这种长期因为资源稀缺而培养出的「穷人思维」名叫「稀缺头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会导致人们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即使他们随着生活的变化已经不再缺钱,还会依然带着这种「稀缺头脑模式」去生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小时候经历经济困难,成年后经过努力生活已经很宽裕的人,还是会在一些重要时刻做出不恰当的判断和选择,这就是「稀缺头脑模式」造成的长期影响。

  贫穷状态下的恶性循环

  当人处于「稀缺头脑模式」的时候,也意味着其很容易陷入一个贫穷的恶性循环当中。我曾听到很多人讲,穷人目光短浅。这并非没有道理,但其实并不意味着是穷人天生就比富人目光短浅。相比富有的状态,贫穷本身会令人压力加大,结果是会让人对风险产生抵制并且更加缺乏耐心,从而导致他们「目光短浅」,所以在做决定时更加倾向于短期收益,对于类似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未来的投入他们的意愿并不大。

  美国麻省理工贫穷行动实验室的心理学家 Johannes Haushofer 博士指出,贫穷的压力和决策的关系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贫穷的循环:这不是经济上的,而是心理学上的问题。因为压力,穷人无法承担长期风险和未来的投资,而这又导致他们继续保持贫穷,与此同时也加大了他们的压力。

  贫穷会改变大脑结构

  贫穷是否会对大脑产生影响呢?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

  哥伦比亚大学行为认知神经学实验室的 Kimberly Noble 发现:在贫穷环境下生长的儿童大脑会发展出不同的结构。在使用 MRI 扫描研究了儿童的大脑后,发现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儿童,大脑结构会有差异,而大脑结构对应的是人脑各项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儿童大脑的表面面积也会扩大,其中最激烈的变化发生在低收入水平层面。

  大脑结构的差异与儿童在读写,记忆,执行力方面的表现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经济环境和大脑结构功能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有经济能力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投资更多在促进其神经发育的资源上,比如书籍和玩具,让儿童生长在更为良好的社区环境并为其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另外,家庭生活压力不同,由于父母要花更多精力艰难维持生计,经济困难的家庭往往无法给儿童提供周全的照顾,互动也可能更少。

  贫穷的人更焦虑,更缺乏幸福感

  虽然说,高收入并不一定带来高幸福感,但对于低收入群体,因为贫穷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感却会给幸福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穷人因为承受的压力更大,他们身上主要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含量也比经济状况好的人更高。

  Haushofer 博士和他的同事在肯尼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因为干旱导致收入锐减之后,这些农民压力水平和身体中的皮质醇水平都增高了。另一项在肯尼亚进行的实验中,他们给予随机选取的被试 700 美金(相当于他们一年收入),之后的测试中他们的压力和抑郁水平明显降低,幸福感升高,身体中的皮质醇含量也下降了。在瑞典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在中彩票之后抗抑郁药物的消费量下降了。

  贫穷对于自尊心的影响

  我在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里讨论过关于贫穷和自卑的关系。美国国家心理机构研究员 M.Rosenberg 和 L. I. Pearlin 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阶层对于自尊心的影响在不同年龄层是不一样的。

  在 8-11 岁的孩子中,经济阶层和自尊心没有显著的关联,在 12-14 岁有微量的关联,到了 15-18 岁,关联变得更大,而在成年以后,阶层和自尊心的关联则明显变大。这样看来,贫穷本身并不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有的孩子甚至对贫穷还没有概念)。真正导致孩子自卑的(或者说随着年龄增长使得孩子越来越自卑的),其实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自卑这个概念是后天形成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就像很多人亲身体会到的,贫穷的确会对一个人心理的各个层面造成影响,很多负面影响甚至在经济状况已经改善后仍然影响深重。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改变。从脑神经科学已经验证的事实来看,大脑的发展过程是可塑造的,我们的大脑结构和神经连接一直在不断地改变着,这种可塑性持续一生。

  通过改变我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我们能够为自己,也能为孩子创造更光明的未来。

  改变的第一步,是通过自我觉察发生的。当你真正了解到你的某些行为其实来自于早先的贫穷经历,你就可以从一个被动的反应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掌控者,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尽管过程可能艰难,但改变必须通过一次次的觉察和不同的行为选择来促成。

  很多有贫穷经历的父母想要避免对孩子传递负面影响。最好的方式是先觉察和调整自己。不管目前生活状况如何,根据我们的案例,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最初几年的亲密陪伴和积极的情绪互动。
  
  4《潜伏者》,剧情非常精彩,从头至尾把卧底的惊险气氛展示的淋漓尽致,演员的表情到位,非常出色。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被通缉的时候,毒贩还来参加婚礼,体现了他真的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剧情令人信服,如同身临其境样。
  
  另外讲一句《乘风破浪》个人认为还是部韩寒式的话剧,好似他的小说样,大多是人物的对话,不要告诉我什么,电影要以剧情展示。开头的飙车本来想营造惊险刺激气氛,但是没有做出效果,个人认为应该配说唱舞曲,画面应该有驾驶人做漂移,换挡动作,同时特写一定时间以驾驶人看路线,驾驶人的表情特写。偏重航拍完全没有给人惊险,刺激感受。虽然,我知道韩寒是专业车手。这部电影看开头我就看不下去了。
  
  @陈鸿盛 69楼 2015-03-04 22:55:00
  续经典影视五
  5、迫在眉睫 地区,美国

  
  喜欢丹泽尔.华盛顿么 我好喜欢他 看到电影中,他的眼泪,我被深深触...

  —————————————————
  @温暖sarah 314楼 2017-04-03 18:49:00

  赞??
  —————————————————
  多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