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xia老师讲得好,我觉得在这一问题上咱们两个实际讲到一起去了。这也正是中国目前外语教学的困难之处。因为没有很好的悉得体系,完整的悉得资料和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不但得不到悉得方法的训练,甚至没有理解就急功近利去实施的做法也常有。所以个人认为吾辈的责任一是广泛推广语言悉得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开发和提供语言悉得的材料和系统,并逐渐转变以“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重点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的作用更应该是辅导和引路人的地位,语言终究是靠自己掌握的。但不能因此而维护“语法-翻译”法,因为就算维护它,结果是造成大部分人“哑巴英语”,所以它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解决的途径只有努力建立新科学的体系。目前这个体系还在萌芽状态,当然会有很多问题,任重道远,但不能因为现在出现了问题而限制它的发展,很多老师的尝试和努力是取得了明显效果的,在国内各种语言教学的刊物和研讨会上都能看到。全国政协委员,外语教育学会理事长龚亚夫老师对我国学生语言悉得的论述更是精辟。希望将来能和Khxia老师以及大家有机会合作共同开发、完善和推广语言悉得系统和学习产品。
关于外语思维的问题的讨论咱们的讨论也相近。知道了目的和结果是必然是需要实现用外语思维,但实现的过程是慢慢来的,是从简单开始建立的,着急做不到,基本上说一年以内都没什么感觉。很多时候是象有的同学说的逐渐转变的,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人有意识地转变,有人自然地转变,用语言学习的话说,是个“曝光”exposure的过程。很象洗照片,影象是整体逐渐清晰和加深,并非先出了胳膊后出腿。大家可以尝试建立数字的英文思维,会发现就几个月以后才做的到从有感觉到逐渐不依赖翻译。在实现过程中,不能对母语的干扰有恐惧,也不能说完全排斥母语的作用。我们已经说到了,在当图象,剧情,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上下文联系等都不能帮让我们实现“预测含义”时,更是要让母语变成帮助我们实现另英语“可理解”的助力。从实用的角度讲,本人认为出现几率低的单词,开始时甚至可以完全忽略英文思维,就先背中文反而效率高。关键是不要用翻译的方式去学外语或依赖翻译,见到一个词非要想中文而造成流利交流无法实现。
在语言学习上,本人支持应该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不迷信某一个人或某个体系。就象罗素所言:“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完整体系,往往存在许多谬误;而一个不能完全自圆其说的体系,往往真理性高。”世间的各种体系基本如此,而在语言研究领域这一特点更是非常普遍,人们总希望用一个完整体系去概括和解决全部问题,结果往往是为了把最后20%的特例包含于体系中,而又使自己的体系膨胀了80%而变得十分复杂,没有实用价值。语法其实也是如此,应该用20%的精力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几个时态变化就足以,没必要再复杂了,通过语言本身掌握就得了。其他的就象hzzasdf兄所讲:语法在高阶段还是有帮助的。Krashen的类似分析是:完全悉得的途径会漏掉一些语法现象,所以高阶段要“填补空缺”。有一点贬低了语法的作用,但使用方式的分析还是对的。
讲到这里,正好下面接着讲一下“连读”的问题,一个小问题居然中了让很多人中了同样的圈套。
关于外语思维的问题的讨论咱们的讨论也相近。知道了目的和结果是必然是需要实现用外语思维,但实现的过程是慢慢来的,是从简单开始建立的,着急做不到,基本上说一年以内都没什么感觉。很多时候是象有的同学说的逐渐转变的,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人有意识地转变,有人自然地转变,用语言学习的话说,是个“曝光”exposure的过程。很象洗照片,影象是整体逐渐清晰和加深,并非先出了胳膊后出腿。大家可以尝试建立数字的英文思维,会发现就几个月以后才做的到从有感觉到逐渐不依赖翻译。在实现过程中,不能对母语的干扰有恐惧,也不能说完全排斥母语的作用。我们已经说到了,在当图象,剧情,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上下文联系等都不能帮让我们实现“预测含义”时,更是要让母语变成帮助我们实现另英语“可理解”的助力。从实用的角度讲,本人认为出现几率低的单词,开始时甚至可以完全忽略英文思维,就先背中文反而效率高。关键是不要用翻译的方式去学外语或依赖翻译,见到一个词非要想中文而造成流利交流无法实现。
在语言学习上,本人支持应该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不迷信某一个人或某个体系。就象罗素所言:“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完整体系,往往存在许多谬误;而一个不能完全自圆其说的体系,往往真理性高。”世间的各种体系基本如此,而在语言研究领域这一特点更是非常普遍,人们总希望用一个完整体系去概括和解决全部问题,结果往往是为了把最后20%的特例包含于体系中,而又使自己的体系膨胀了80%而变得十分复杂,没有实用价值。语法其实也是如此,应该用20%的精力介绍一些最基本的几个时态变化就足以,没必要再复杂了,通过语言本身掌握就得了。其他的就象hzzasdf兄所讲:语法在高阶段还是有帮助的。Krashen的类似分析是:完全悉得的途径会漏掉一些语法现象,所以高阶段要“填补空缺”。有一点贬低了语法的作用,但使用方式的分析还是对的。
讲到这里,正好下面接着讲一下“连读”的问题,一个小问题居然中了让很多人中了同样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