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很喜欢《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感觉是近年来国内古装宫斗戏中数一数二的佳作。看第一遍的时候感觉还好,只是觉得人物鲜明,故事紧凑,台词也十分精彩。多看几遍,慢慢看出了剧中很多细节和伏笔,是导演和编剧一早就埋下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这些早先埋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发展生长,盘根错节,慢慢编织出一片绵密无比的大网,将所有情节网在了一起。
  今天就专开一贴,好好来扒一扒《甄嬛传》那些精妙无比却容易被看客一开始就忽视的潜台词。
  帖子比较长,楼主会慢慢扒。

  
  开篇-第一集-初次交锋

  
  到底是谁说的来着?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本好书如此,一部好的电视剧也是如此。
  作为一部极其精良的电视剧的开头,《甄嬛传》的第一集是格外称职的。
  第一次看《甄嬛传》,看完了第一集,楼主已经决定要追这部电视剧啦。
  等看完整部电视剧,过了一段时间,我再重看第一集,发现第一集中已经蕴含了大量的伏笔,暗示着后面情节的发展进程。
  只不过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们还被蒙在鼓里,看不出导演的潜台词。
  等知道了前因后果,回过头来一想,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先重点扒这头一集,很多主要人物的性格,比如:甄嬛、眉庄、皇后、华妃、安陵容、皇上、太后、温实初……在第一集就已经勾勒个大概。
  只等后面随着剧情的发展,再慢慢勾勒丰满。
  
  第一集开头第一个镜头,有个小太监拿着长鞭在甩,一共甩了三下。这是清代上朝礼仪的一个环节,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鸣鞭”有御天下之意,是我国古代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代表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我觉得导演开篇用这个镜头,除了表示雍正新帝登基以外,还有两个含义:
  1、各位看官瞧好了,咱这片可是和市面上那些喜欢搔首弄姿的“妖艳贱货”不一样,我这片可是带有“正剧范”的。
  2、一开篇就点题,剧中所有的人物命运,都会压抑在这“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之下。片中几乎所有的悲剧,都是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制度下形成的,即使像皇上、太后、或是最后甄嬛也爬上了太后位,他们依然是皇权下的牺牲品。
  这个到后面慢慢扒。

  
  带领朝臣们上朝的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从这个镜头也可以看出,这两位在朝臣中的领导者地位。
  
  在苏培盛宣旨的时候,导演给了上面三个大臣各一个镜头。张廷玉脸色凝重,甄远道(甄嬛她爹)表情隐含担忧,瓜尔佳鄂敏脸色阴沉。看到后来我们知道,这三人就是后来皇上打倒年羹尧时重用的大臣,再回到第一集看他们三个人的表情,意味深长。

  补上瓜尔佳鄂敏的表情,他是祺贵人的阿玛。

  
  
  这里巧妙引出了年羹尧与华妃的兄妹关系,也从苏培盛的口中得知,华妃在宫里面是宠冠六宫,一枝独秀。


  
  晚上,皇上在养心殿批奏折,敬事房来送“绿头牌”。
  皇上忙于朝政,头也不抬,根本不想翻牌子。敬事房的太监一脸苦相,说皇上已经有大半月没进后宫了,再这样下去,太后一定会怪罪的。
  这一段的含义有几个:
  1、说明皇上非常勤政,不是一个沉溺女色,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昏君。
  2、皇上对现在的后宫“性”趣缺缺,除了华妃宠冠六宫之外,其他人都是淡淡的,没有特别中意的人选。这也为甄嬛、眉庄她们那些新人一进宫就可以得宠埋下了伏笔。
  
  在这里特地说一下太后的扮演者刘雪华,年轻时候是非常著名的“琼瑶女郎”,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琼瑶剧,演技非常好。她在《甄嬛传》中扮演的太后,看似温和慈祥,其实绵里藏针,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太后和皇上这对母子的对手戏,每次都非常重要,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决定这剧中很多重要剧情的走向,楼主以后会慢慢扒。
  
  皇上吃粥的时候,太后身边的贴身姑姑竹息说:“这是隆科多大人打扬州给太后弄来的酱菜,说是比三必居”的爽口。”
  大家可不要小看《甄嬛传》中那些主要人物身边的贴身侍婢,例如苏培盛、竹息、崔槿汐……每一个都是重要角色,说出来的话往往有深意。
  这里竹息说隆科多给太后送酱菜,不经意点出了隆科多其实和太后关系非常密切。否则一个外臣,见不见得到太后还是个问题,还可以给太后送酱菜?给当朝太后送这种家常小物,只有关系很亲密的人才会送,才敢送。
  其实太后这时是想借竹息为隆科多说说好话,只是皇上其实早知道隆科多与太后有旧情,在这里听了竹息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也不好发作,所以只是很淡地“嗯”了一声。
  
  太后立马引出正题:“先帝嫔妃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才那么几个人,皇后、端妃、齐妃,她们年级都不小了,想要延绵子嗣也难。”
  这句话的信息量特别大,雍正即位,年龄应该在四十刚出头一点。皇后、端妃、齐妃都是一开始就跟着雍正的,应该也都四十岁所有,在古代13岁就嫁人,15岁就生孩子的年代,的确是不适合生养了。
  但是,太后这时候没有提到华妃。这时候华妃的年级应该是在27、28岁左右,还是非常适合生育的。
  一开始我看《甄嬛传》,以为这个时候华妃还可以生养,看到后来才知道,此时太后故意略去华妃,不是因为她可以生孩子,而正是因为知道她因为欢宜香的缘故,根本就不可能生孩子了,所以提都不提。皇帝也一脸心照不宣的样子。
  这对母子的心机,真是细思极恐。

  
  接着太后又说,皇家最重要的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所以才要三年一选秀,充实后宫。
  从这里可以看出,“子嗣”对于后宫里面女人的重要性。后妃本来就是被作为“生育机器”选入后宫的,一旦有了子嗣,才算真正派上了用场。一旦失去了生育能力,几乎就是“废人”一个。所以端妃后来被华妃灌了红花不能生育以后才会对华妃恨之入骨,华妃知道是皇上赐的欢宜香让她绝育之后才会万念俱灰。
  “子嗣”,对于当时后宫中的女人来说,基本上就是安身立命之本了。
  
  皇上是太后的亲儿子,太后当然知道儿子的个性。
  所以这时候太后说话,特别有技巧。
  哀家老了,还能安排什么呀?这个后宫干涉朝政的锅我不背。选秀是你自个的事,我只不过给你提个醒。让内务府一轮轮挑选下来,选到好的给你为嫔为妃,我就等着含饴弄孙啦。
  因为太后深知自己的儿子生性多疑,最不喜欢别人干涉朝政,连忙撇清一下,说自己只是为了抱孙子而已。
  
  看皇帝一副认命的表情,感觉帝后的感情只是淡淡的,皇上对皇后只是尽义务而已,不是很上心。

  好啦,皇上和太后的第一次对手戏终于扒完啦。
  我觉得这场戏最大的亮点是太后的语言艺术,短短几分钟的戏,也就那么几句台词。
  太后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
  1、为隆科多邀功(借竹息的口说的)
  2、劝皇帝多去后宫
  3、劝皇帝选秀,多生孩子
  4、点出后宫华妃不宜一枝独秀,需要新人前来分宠
  5、点出皇后毕竟是中宫,皇帝不宜冷落
  真的是惜字如金,句句在理。人都说甄嬛的口才好,其实我觉得后宫口才最好的是太后才对。
  虽然出场少,每一场戏都很重要。

  好了,让楼主休息一会,接下来会扒皇后和华妃的第一次对手戏。
  皇后与华妃的初次交锋
  如果各位觉得上面楼主扒的情节有些乏味的话,接下来的这场对手戏就相当精彩了。
  这是皇后与华妃的第一场对手戏。
  初次看这场戏,可能会认为皇后温婉贤良,处处忍让,华妃飞扬跋扈,步步紧逼。
  但是楼主看了几遍之后,就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甄嬛传》看到一半,我们就会发现,皇后其实是一个非常阴狠,手段毒辣的一个人。
  但是楼主要说,其实导演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皇后是这样一个人了。
  只是我们一开始不够细心,忽略了很多细节而已。
  且看楼主慢慢扒,很多细节我也是最近才发现的。

  
  大中午的,皇后把华妃叫到景仁宫问话,还很客气地说:“这个时候叫妹妹来,打扰妹妹午睡了”。
  其实,皇后明明是故意中午把华妃叫来的。
  我们知道,其实每天后妃都要到皇后宫中晨昏定省的。
  有什么话要问,皇后大可以在早上请安的时候把华妃留下来慢慢问。
  但是皇后偏不,要把华妃中午叫到宫里来问,而且专门挑华妃午睡的时候。估计华妃前脚请安刚回到翊坤宫,后脚就被叫来了。
  皇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示,我是皇后,你是妃子,我让你过来,你再不乐意再不开心也要来。
  别以为你现在盛宠,嫡庶尊卑的规矩可不能破了。
  
  华妃也不是省油的灯,说库银空虚,一切以节俭为主,这个中滋味,可是旁人能够知道的呀?
  这话也非常厉害,虽然你是皇后,但是具体管理的后宫大权其实在我年世兰手里,你只不过是个空架子而已。
  其实这里华妃反击地相当到位的,皇后从一开始就非常介意华妃协理后宫的权力,后来几次三番想要拿回来。
  毕竟就算要做皇后,也是大权在握的皇后比较风光一点。

  
  华妃不让皇后的人动手,就让贴身侍婢颂芝去拿,颂芝手一抖,牡丹卷落到地上。华妃马上表示,不中用的奴才,如果皇后娘娘不饶恕你,本宫也不会轻放了你的。
  当然,华妃知道皇后这时候一定会站出来做好人,原谅颂芝。因为皇后有“贤良宽厚”的名声要维护,不会做这个恶人。而且,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皇后要处置颂芝,就是当面和华妃撕破脸。这时候年家如此气盛,皇后也不会那么做。
  不过这里楼主有个小疑惑,为什么华妃不肯吃皇后的牡丹卷?
  如果只是为了让皇后难堪,这么小的一件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效果。
  有可能是因为怕皇后在牡丹卷里做手脚,所以华妃不敢吃。
  照皇后以后的所作所为,给甄嬛的桂花,给祺嫔的红麝香珠,都是有问题的。可能以前华妃在这方面吃过亏,所以比较谨慎。
  不过这一点是楼主的猜测,片子后面也没有明显的证据。
  
  看华妃临走时看福子的眼神,楼主就知道福子命不久矣。
  
  汗,上面漏了一张图。皇后要把福子送给华妃。
  皇后果然站出来做好人,表示这是小事,没什么要紧。不过颂芝是华妃的贴身丫鬟,所以不太方便做端茶送水的活,所以皇后要送一个丫鬟给华妃。接下来福子就上场了。
  
  其实这一仗打到现在,皇后已经胜利。但是皇后偏偏还不满足,最后还要补上一刀。说后宫是该好好进几个新人,为皇上绵延子嗣了。暗指华妃再得宠,没有子嗣有什么用?
  你看华妃那个委屈的小眼神,无子嗣是华妃心中的一块伤疤。皇后每次刺激华妃,说这件事肯定是一击必中。
  而且,看到后来我们知道,皇后是知道华妃因为欢宜香的缘故不可能有孩子的。所以她用这话来刺激华妃,就显得别外阴损。
  明明是皇上为了稳固皇位不让华妃生孩子,还让华妃背这个“不能生育”黑锅,想想看这么多年来华妃为了生不出孩子这件事伤心了多少次,才能明白最后她知道是皇上害她如此的绝望。

  到此,皇后和华妃第一次交手已经完毕。表面上看皇后和华妃两人势均力敌,甚至华妃还略占上风。其实就我看来,这一仗完全是皇后大获全胜。
  1、敲打一下华妃,让她知道就算她再得宠,也只是妃子,自己才是皇后。
  2、把福子送给华妃,等着福子出事,然后可以在皇上面前下眼药。即使福子不死,也可以做眼线,反正这步棋,皇后怎么下都划算的。
  3、最后还要刺激一下华妃,说你再得宠,没有子嗣也是枉然。马上新人就要进宫了,等新人进宫后得宠怀了子嗣,就没你什么事了。

  皇后的厉害,第一集就表现的很明显了。后面还有更多的端倪会显出来。

  

  接下来楼主要扒的是:看甄嬛白富美如何拒绝温备胎
  其实这场戏显现了甄嬛很多特点,所以楼主会扒的比较详细。
  一开始甄嬛在上善寺许愿:“信女甄嬛,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但是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若要嫁人,一定要嫁给世上最好的男人,如他白头偕老,共此一生。求菩萨保佑,让信女被撂牌子,不能入选进宫。”
  这里可以看出,其实甄嬛一出场就是一个心气极高的女孩。
  “信女甄嬛,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但是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这话像不像红楼梦里面的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到时候,自有我一番道理。”
  虽然古时候女子不能有自己的事业,必须禁锢在家庭里面。但是甄嬛自信,她若是男子,凭她的才能,一定也可以建功立业。虽然现在身为女儿身只能嫁人,也不能辜负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好的女子,所以只有最好的男儿才能配得上。
  虽然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是我甄嬛的丈夫,需要对我一心一意才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算是皇帝,我也不要。情愿被撂牌子。
  怎么样,这一段台词,真是心比天高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温实初的求婚,是必定不可能成功的。
  甄嬛会爱上的男人,必定是各方面条件可以与她匹敌的,温大人根本不合格呀。
  你会对女神好有什么用呀?世界上愿意对女神好的屌丝千千万万个,女神哪里理睬地过来呢?
  但是这倒并不妨碍女神在有难的时候小小利用你一下,反正你是心甘情愿的,不过这是后话了。
  

  这里楼主想扒一个小细节,就是浣碧的身世。浣碧是甄嬛父亲甄远道的私生女,小时候被甄远道带回来给甄嬛做贴身侍女的。这里电视剧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看出浣碧穿的衣服比甄嬛的另一个贴身侍女流朱华丽很多。这里其实隐隐点出了浣碧身世,《甄嬛传》在这种小细节方面做的特别好,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实初哥哥来啦,手里还拿着个玉壶,准备求婚。他表示知道甄嬛其实是不愿进宫的,既然不愿意进宫,那不如就嫁给我吧,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巴拉巴拉的。
  你们看甄嬛此时的表情,孙俪的演技还是很到位的,脸色平静中带着一点不屑,应该是在考虑怎么拒绝温实初比较合适。
  其实温实初这样做是非常唐突的,不要说秀女未选秀之前不能随意定亲。就算要定亲,温实初也应该直接向甄远道提亲,怎么可以直接来问甄嬛?
  像甄嬛这样的大家闺秀,是不可以私下与男子定亲的,一定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甄嬛一生的名节就会毁于一旦。
  从这点来看,其实温实初的见识是比较浅的,和甄嬛不在一个档次上面。加上甄嬛容貌、才华又是顶尖的,门第也比温实初要高不少,所以她拒绝温实初是非常合理的。
  原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写到这一段时候,甄嬛其实心里是很看不起温实初,很生气地将温实初赶了出去。
  我觉得电视剧改编地比较好,变成婉言拒绝,很符合甄嬛大家闺秀的身份。
  
  我们来看看甄嬛女神是怎么十动然拒的。
  先是拿出祖宗的先例,说顺治爷规定的,秀女一律不能私下结亲。
  然后给温实初一个台阶下,说温实初是为了救急,不过自己不需要。
  话已经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本小姐看不上你,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但是温实初不死心,还在说什么我会一生一世对你好,事事以你为重的话。
  楼主刚刚已经分析过了,女神最不缺的就是有人对她好,要不怎么叫女神呢?
  温实初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所能提供的,甄嬛在别的地方也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所以她根本不稀罕。
  
  温实初有些混不吝地不依不饶,甄嬛只好祭出“兄妹”大旗。
  我一直把你当哥哥啦,当然相信哥哥会对妹妹好的。你不要乱想,以后你娶了老婆,对自己老婆好才是正道。
  然后还说,我不去应选,迟早也是玉娆,家中无子,女儿还能不孝吗?
  把孝道都拿出来堵温实初的嘴了,终于把温实初堵得没话可说。
  而且这时候温实初也意识到他刚才的行为其实很唐突。
  其实楼主看到这段时候特别欣赏甄嬛的,明明是被唐突了,明明心里既生气又不屑,但她就是有涵养有本事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维护了自己大家闺秀的尊严,又不让温实初太难堪。
  这样甄嬛进宫之后,温实初肯处处帮助甄嬛才显得合情理。
  女神虽然得不到,但是女神这样照顾你的颜面,也算是很难得的。
  从这段可以看出,甄嬛门第好、容貌好、心气高、有教养,口才一流,思维敏捷,情商又高。虽然以后的情节也有玛丽苏金手指的地方,但是甄嬛自身的素质绝对的一流的。
  而且,历史上凡是成功人士,都是走运的。
  运气好也是迈向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接下来楼主来扒扒眉庄的开场,这段情节不是很重要,但是跟后面的情节有点关系,所以楼主简单扒一下。
  沈眉庄是甄嬛传里面塑造的特别成功的一个典型人物,楼主以前也没有在其他的小说中看到这个类型的,所以可以说是《甄嬛传》原著人物塑造一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虽然沈眉庄和甄嬛交情很好,但是其实她们两个的性格截然不同,人生道路也完全不同,这个楼主以后再说。
  第一集沈眉庄的出场虽然很短暂,但是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
  沈眉庄是个家教极好的大家闺秀,是这个家族精心培育的,从小就准备送进宫里的秀女。家里对她给予厚望,就是要让她进宫光耀门楣的。
  所以沈眉庄进宫的意愿是非常强的,她就是这样被一路教育出来的,这个和甄嬛正相反。
  所以沈眉庄一入宫就积极进取,想要得宠,想要上位,这是她的家庭教育决定的。
  甄嬛是一进宫察觉到危险就避宠,这个也和家庭教育有关,这个后面再扒。
  由此看来,环境真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
  
  张廷玉在皇上面前嚼舌头,说要提醒某些功臣恃宠而骄。
  其实这也是皇帝心中所想的,所以苏培盛问他晚上去哪用晚膳,又说华妃宫里已经来请过了,不过皇上说去皇后那里。
  但是皇上此时的表情看上去比较敷衍,显然是不太想去,只是为了尽义务而已。
  

  接下来这段对手戏很生动地告诉我们这对帝后夫妻是怎么“相敬如冰”的。
  皇上要喝鸭子汤,皇后说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不让他喝。
  这样也就算了,皇后还说什么“懂节制,不偏爱,方能长久”。
  皇上很聪明,马上就说:“饮食如此,人亦如此,你是想说这个吧”。
  皇后说:“皇上圣明。”
  皇上说:“食不言,寝不语。”
  给个软钉子,将皇后的话顶回来了。
  最后还故意气皇后,吃到一半就走了,说去看看华妃,连擦手的帕子都扔了。
  这是故意甩脸子给皇后看
  看到这里,楼主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后不得皇上宠爱,只能得到尊敬,虽然到了最后连尊敬都很勉强。
  就皇上的性格,他喜欢有情韵的女人。
  比如纯元,会唱歌、会吹箫、会跳舞,多招人疼爱。
  甄嬛也是。
  华妃虽然没有那么多才艺,但是容貌漂亮,性格活泼,还会骑马打猎,也是非常招人喜欢的。
  皇后会什么?
  写字。
  拜托,这是你自己在陶冶情操,修炼心性,你字写的再好,皇帝也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而且,皇后还特别喜欢在皇帝面前讲大道理,弄得皇上心中厌烦。
  有些大道理,老妈讲讲也就算了。
  你是妻子,多和丈夫交流交流感情才是正道。
  皇后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好,虽然她是真心爱皇上,但是如果你的爱不能让皇上感到愉悦的话,皇上根本就是不会领情的。
  
  皇上接着到了华妃宫中,遇见了福子。
  稍微多看了两眼,华妃就妒忌上了。
  既有可能是皇后的眼线,也有可能勾引皇上。
  看看华妃那小眼神,本来楼主就觉得福子有危险,这么一来,真是“facebook”。
  哎呦,扒了整整一天,第一集还没有扒完。
  楼主累坏了。
  第一集因为重要的信息特别多,所以楼主扒的比较详细。
  后面应该不会每个情节都扒,会比较多的写重要情节和重要伏笔。
  第一集的后半集是说秀女入宫候选,这段比较重要的。
  今天肯定写不完,明天再写吧。
  主要会写
  甄嬛帮安陵容解围
  安陵容入选
  眉庄入选
  甄嬛入选几场戏。
  这一段伏笔也特别多,让楼主整理一下,明天继续写。
  好啦,睡了一觉,楼主又满血复活啦,继续开扒。
  
  然后这对姐妹就是各种叙旧,各种互夸。
  从中可以看出,甄嬛和眉庄是从小就认识的青梅青梅,自小关系就很好。
  还有就是,甄嬛的撩妹技能,真是满分呀。
  你看她用手拨弄眉姐姐的珍珠穗子,眉庄笑得面带春色的样子。
  如果甄嬛是个男的,果郡王那风流倜傥的美名就要拱手相让啦。
  甄嬛与眉庄的友情,是整部剧中难得的亮色。
  按照比较俗的套路,这样的姐妹进宫之后就要为了争宠而争风吃醋,最后反目成仇。
  不过《甄嬛传》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中,甄嬛与眉庄的感情是越来越好,最后成为莫逆之交。
  这样的情节设定很讨人喜欢的。


  
  接下来楼主要扒到《甄嬛传》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安陵容
  安陵容也和沈眉庄一样,是《甄嬛传》塑造的一个特别丰满的人物,很有看点。
  一开始出场就因为刚刚进宫选秀有些慌张,失手砸了茶杯,把茶水溅到夏冬春的衣服上面,被夏冬春拉住不放,不依不饶。
  
  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来看看眉庄的反应。
  眉庄:皇宫境内,天子近旁,谁这般轻狂?
  眉庄只是觉得夏冬春轻狂,但是并没有可怜安陵容的意思。
  这就是眉庄的个性,特别讲“规矩”,对人对己都要求极高。
  但是到了宫里,这样的性格,不容易交到朋友。
  甄嬛就不一样,所以甄嬛在宫里混的比较好。
  
  夏冬春一听安陵容的来历,可来劲了,好呀,正好欺负欺负你。
  她对安陵容说:那你给我跪下认错吧。
  楼主觉得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演技特别不错。
  把安陵容那种小门小户出来的小家碧玉,外表畏畏缩缩有些怯弱,但是其实内心自尊心又很强,不甘心就这样被欺凌的那种感觉表现地很到位。
  看最后一张图,安陵容的眼眶都红了,心里很不甘心的说。
  不就是一件衣服嘛,什么大不了的事。我爹地位虽然很低,但是你也不能这样欺负人呀。
  
  我们再来看看同样的事情,甄嬛的反应,特别识大体。
  她先是走上去说:“一件衣服而已,夏姐姐宽宏大量,不值得生气。”
  这话怎么样,很厉害吧。
  为了一件衣服就这么骄横,根本不值得。反而显得你心胸狭隘。
  甄嬛这么一开口,夏冬春立刻有理变没理。
  

  对于夏冬春这种智商不高又很毛躁的人,甄嬛简直就是可以全方位碾压。
  你看甄嬛一开始的笑容,那种不屑的表情,根本就掩饰不住。
  一开始就说,凡事只论个理字。而这件事完全就是你没理。
  就算你有理,这皇宫也不是你讲理的地方。
  惊动了圣驾,你担待不起。
  丢了汉军旗的脸面,我跟你要一起丢脸。
  再者坏了你“贤良”的名声,小心待会落选。
  一席话说的夏冬春哑口无言,连个招架的地方都找不到。
  
  甄嬛这样仗义相助,安陵容感激涕零。
  楼主完全相信。当时安陵容说的:今日之恩,没齿难忘。完全是真心的。
  但是看到最后我们都知道,安陵容到底是怎么“报答”甄嬛的恩情的。
  《甄嬛传》有很多让人唏嘘的感情。
  皇上与甄嬛的爱情,安陵容与甄嬛的友情,皆是一开始美好,结局却龌蹉无比。
  甄嬛如果知道以后她会和安陵容走到那一步,今时今日肯定是不会上前帮忙的。
  只不过,人生从来没有如果而已。
  
  安陵容入选了。
  但是依楼主来看,安陵容入选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的开端。
  首先安陵容的个人素质不高,从容貌、才能和门第来看是不够资格入选的。
  她的入选,是侥幸。
  落选以后,她没有唉声叹气,反而很得体地辞谢皇上、太后。
  让太后觉得她很懂规矩。
  然后,正好有只蝴蝶落在甄嬛送给安陵容的海棠花上,让皇上有那么一刻,动心了。
  皇上的评语是:“鬓边的秋海棠不俗。”
  听到没有,只是此时此刻,皇上对这个情景动心了,他根本不在乎安陵容这个人。
  安陵容一进宫之后,皇上根本就不记得她。
  导致安陵容入宫一开始的生活悲惨无比,开始黑化。
  
  当然,比安陵容入选更大的悲剧是夏冬春也入选了。
  皇上在选秀中哀叹:都是俗物,没一个中意的。
  太后就说:没有十全十美的,皇帝要为皇嗣考虑。
  皇上不开心了,开始乱甩手中的翡翠手串。
  你当朕是种马吗?朕富有天下,还要上自己不喜欢的女人?
  皇上开始和太后赌气,正好看见夏冬春烟视媚行地走进来。
  就说:“那就是她吧。”
  皇额娘不是让我随便选吗?那朕就选一个你最不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人。
  你看夏冬春谢恩的时候,一味地在说多谢皇上,根本不把太后放在眼里。
  太后快被气死了。但是太后这时知道皇帝生气了,所以隐忍不发。
  看见了没有,夏冬春根本就是因为太后和皇上在赌气所以被误选入宫的。
  入宫以后,太后根本就讨厌她,皇上都不记得这个人。
  所以华妃赐了夏冬春一丈红,都没人出来问一声。
  倒是一丈红因为她而出名了。
  
  眉姐姐也入选啦。
  像眉姐姐这种出身高贵,容貌美丽又举止端庄的大家闺秀,入选是情理中事。
  而且最先看上眉庄的是太后,你看截图中竹息姑姑的眼神,好有戏呀。
  太后一定在想,终于看到一个像样的儿媳妇人选啦,哎呀,等死我了。
  所以沈眉庄的牌子是太后留下的。
  这也为以后眉庄失宠之后,去抱太后大腿埋下伏笔。
  因为太后一开始就喜欢她。
  否则一个小小的贵人,恐怕连寿康宫的大门都进不去吧。
  当然皇上也是很喜欢眉姐姐的。
  这一届秀女,除了甄嬛,皇上最喜欢的就是眉姐姐。
  
  终于到了甄嬛殿选这场戏了,这场戏很重要,楼主要慢慢扒。
  一开始是甄嬛跪下来自报名讳,这段话甄嬛念的很潦草,显得不是很郑重。
  我想大概是甄嬛想借此机会不引人注意地落选。
  但是接下来皇上问:哪个嬛字?
  甄嬛脱口而出: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吸引了皇上的注意。。
  也许有人会问,甄嬛不是想落选吗?为什么还要表现自己
  原著中的说法是:甄嬛一时嘴快,蔡申的词脱口而出,但是马上就后悔了。
  但是楼主觉得,如果刚才眉姐姐因为不会诗书,只是会女德入选的话。
  甄嬛在此特意表现自己会读书,借此落选也无不可。
  因为太后不喜欢有才华的女人。
  可惜,皇上和太后不一样,就是喜欢有才学的女人。
  

  皇上说:诗书倒是很通,甄远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起头来。
  甄嬛一抬头,把皇上太后都给惊到了。
  一开始我以为皇上太后是惊艳甄嬛的美貌。
  看到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甄嬛长了一张纯元脸呀。
  有意思的是。
  甄嬛的扮演者孙俪和皇上扮演者陈建斌的老婆蒋勤勤倒真的长得有七八分像。
  真是谜之相似。
  如果再让邓超来演果郡王,那么这部剧就更加精彩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