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虫人的离奇手记——钻井队地下九百米深处打出一坑蛇血

  那只罐子里盛的是盐水麻雀,麻雀在各地食谱中屡有出现,这不足为奇,俗话说,一两雀,四两参。但做成盐水麻雀就有些让人瞠目了,虽是很咸。却极是好吃。
  我们也不推辞,甩开腮帮子祭五脏庙。
  我一边吃一边说:你这玉米饼子是琉璃粮做的。
  那女丐惊讶的看了我一眼说,你知道琉璃粮?
  “我当然知道琉璃粮,我只是不知道你为什么来无影去无踪,进了大烟囱就消失了,然后又突然出现在大烟囱。”
  女丐眉头一皱,说道,我家门外河水深,怕浪打了舌头!
  这是一句江湖黑话,属于唇点,意思是,我的事少打听,不该问的别问。
  黄金童和张舒望脸上也颇感惊喜,两人冲女丐点点头,口称和字儿,女丐也点头致意。
  终于遇到纯江湖口了,张舒望让她报个万儿。
  她说她叫林慕蝉。
  这名可不像是乞丐的名字。
  大凡乞丐,多是亲族凋零,茕茕孑立之辈,有家有户,谁能出来流浪。孤身一个女子流浪,情形更加艰难。看一个人的名字,大体上能知道其父母的学识,林慕蝉应该有个比较不错的家庭才对。
  但几经交谈,我们才知道,其实林慕蝉是个孤儿,小时候在东北一家孤儿院里长大,不知父母是谁,名字是孤儿院老院长给起的,老院长退休后,她因 为人怪异,常常神出鬼没,被整个孤儿院视为扫把星,后屡受虐待,于是她从孤儿院里逃了出来,被一个老叫花子收为养女,走到哪吃到哪,浪荡江湖许多年,女大十八变,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出落的出水芙蓉一般,因此被几个不肖之辈纠缠,准备把她奸淫后,卖入洗浴中心做小姐,她誓死抵抗,搏斗之中,被歹人用刀扎伤了腿,筋挑断了,几个匪人忽听有警笛声,落荒而逃,自此后她一瘸一拐,去年老叫花子离世,她开始独自流浪,居无定所。
  谈到月影西斜,林慕蝉困意上来,告辞离开。这次没走大烟囱,而是步行远去。
  俗话说,鱼找鱼,虾找虾,大鹅找鸡鸭。尽管那晚林慕蝉言谈谨慎,不多缀一词,但还是看得出来,她也很孤独,瞧我们三人也是浪迹天涯,风尘他乡,且言语不俗,心地不坏,又通晓江湖长短,因此她心中也有惺惺之意。再者她一人流浪在外,无帮无衬,无朋无友,生活中肯定有许多艰难,总得有个朋党才是。
  她眼神空灵,谈吐中很少有世道营生之词,尽是各地风物,她会会说起某地土壤有异香,哪座山上有种金翅蝴蝶,像个萨满。
  当夜我睡得很瓷实。
  一觉醒来,我发现张舒望已在和林慕蝉聊天,他老眼昏花也掩盖不住那呼之欲出的色欲,一大早林慕蝉就来了,说是要带我们去认几个垃圾箱,张舒望年龄大了,睡眠少,起得早,因此一早就聊上了。
  林慕蝉一早见我睡在一捆干草之上,问张舒望我为什么不进屋,张舒望给林慕蝉讲了我的身世,林慕蝉听罢,大惊失色,用浓重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我。
  那时我已醒来,见张舒望说破,我也只得承认,我是个赶虫的。
  林慕蝉非常惊讶,黄金童也凑过来,大言不惭的说起自己经历,掘盗拓墓,发息壤丘,盗暗河流棺,还说自己是九十年代大学生,只是被开除了。当林慕蝉得知他是拐卖女同学被开除时,脸上明显露出鄙夷之色,因为她自己就差点被拐卖。此后林慕蝉与黄金童面和心不合,只在这一句话。
  
  http://book.tianya.cn/book/86136.aspx这是天涯文学的地址,大家多支持
  http://book.tianya.cn/book/86136.aspx赶虫在天涯文学连载,这是地址,大家多支持
  林慕蝉问张舒望是做什么的,张舒望老脸赤红,支吾不语,黄金童替他作答,说是做角先生的,这林慕蝉也博闻强识,知道是何物,闻听之后,双颊赤红,旁顾而言他,把话题岔开了。
  林慕蝉说,大家都是可怜人,今天我带你们去看几个垃圾箱,以后那几个垃圾箱咱们就占住了,再带你们去见个人,有可能从他手里讨碗饭吃,他用得着咱这样的人。
  林慕蝉一直靠几个垃圾箱讨生活,捡些没开封的饼干,还没过期的火腿,或者半旧的衣物,和我在柳树沟的生活差不多。
  城里的垃圾箱,闲来无事的老头老太太们可以随便去捡,因为他们有家,无家的人干不过有家的,流浪者对正常人有种天然的恐惧和敬畏,但流浪者与流浪者之间就要争地盘划势力了,某片小区归某某某流浪者,外来的绝不能去,不是谁想去捡谁能去捡,冒然入生地盘,人家要追打出来。
  林慕蝉占住了十二个垃圾箱,能和我们分享,在流浪者来说,是很大的面子。
  黄金童和张舒望也将那破烂衣服换上,我们一行四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看就是流浪的,像我们这种人,那些有保安的小区是进不去的,只能捡街,能入小区捡垃圾的那些人叫作捡宅。
  我们下得后山,来到一条街,叫学府路,那三里多长的一条街,总共有十二个垃圾箱,是林慕蝉的地面儿,我们仔仔细细认了认,这可是今后的饭碗,往东是河南老李,往西是安徽癞头六,各有边界。江湖上的说法是,相跟相,隔一丈。
  然后林慕蝉带我们进了一个老小区,没有围墙,可以随便进入,该小区每栋楼后面都建有一排储藏室,很多穷学生小情侣租住其间,有一间储藏室大开着门,里面有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在讲课,讲的唾沫横飞,张牙舞爪,手里拿着几盒药,那药被吹得天花乱坠,就差能成仙了,包治百病。屋里坐满了一帮老头老太太,听天书一样神情呆滞。
  我们衣着破烂,不敢进去,只得在外面听,那老头说,别以为我们老年人就不用补肾,肾是先天之本,补好了肾才是长生之道,来来来,跟我喊,补肾就吃北极草,他好我也好!还真有几个老头拍手附和。
  张舒望在旁嘟囔,这是汗字门的,卖大力丸的。不过不大地道。
  讲课那老头叫楚凤楼,一个星期前在街边给林慕蝉扔了两个大肉包子,攀谈几句,算是认识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楚凤楼最初的想法是想把林慕蝉拐回家,当时他谎称要给林慕蝉一份工作,说是要带她入山采药,能发大财。留了地址,要林慕蝉来找他,临走还说,奇人异士多有流浪者,你要遇到奇异的乞丐,一块带过来找我。
  林慕蝉对发财不感兴趣,但是能有个工作,挤入正常人生活,是她向往的。但后来也是因为楚风楼,林慕蝉断了入世的念头,从此坚定了流浪的信念。
  林慕蝉除了跟老叫花子学了几句旧江湖的黑话,对江湖上的事一窍不通,就信以为真。把我们带来见楚风楼,不想歪打正着。
  等楚风楼讲完课,只卖出了一盒药,日头偏西,打烊收工,等老头老太太们走散了,他才出的门来,见到林慕蝉,佯装很吃惊,其实他在讲课时就瞟见了屋外的林慕蝉,楚风楼热情洋溢的叫道,哎呀,林妹妹,你终于来了,这几位是?
  林慕蝉只介绍了一下我,说我是个赶虫的。
  那楚风楼笑容夸张,赶紧过来握手,一看我的手脏兮兮的,又缩了回去,笑道:“兄弟,咱俩可是半个同行啊,走走走,我带你们去个有海鲜鲍鱼的大饭店,咱们坐下细细的谈。”
  我一听大饭店心里有些慌,我不能进屋。没想到,担心是多余的。楚风楼领着我们走出二里多地,在一个工地门口看见一个小排档,只卖一个菜,油渣炖豆腐,脏的连工地上干活的工人也不去吃。楚风楼笑道,大饭店路还远,实在是走饿了,这地方虽小,做的菜却是鲁北一绝,来,咱尝尝。
  我看了一眼那口大锅,里面是板油渣炖的豆腐,这到符合黄金童胃口。几块钱要了一碗,外带三斤馒头,楚风楼还一个劲的让:敞开了吃!
  一阵风卷残云,楚风楼那吃相比我们还猛,不知饿了几天了,到最后吃的汤都没了,他还拿馒头擦了擦碗底。
  饭罢,楚风楼指着我开腔说道,半个同行是说,你是赶虫的,我是斗宝的,咱都是暗三门中人物。
  楼主正在筹备发书,己签约天涯,请耐心等待
  

  斗宝我当然知道,宝物有灵,物各有主,不斗不服,斗宝是个大学问,但这行里的人稂莠不齐,高手高的没边,低手低到只能去西北找玉石。
  楚风楼知道我们这行流浪者居多,倒没怀疑我能耐,左右环顾无人,压低声音说道:“我来鲁北,是来斗个宝,但有个东西,需要你们赶虫的收拾,咱们合作一把,到时候得了宝卖了钱,咱们做五份分了,见者有份。”
  我虽然不能摸钱,但张舒望和黄金童可以,反正左右无事,不妨和他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当时略略点点头。
  楚风楼怕我不信,从他卖药的包里掏出个物件,张舒望一上眼,倒吸一口冷气,失声说,这是浑天相宝仪。
  楚凤楼见张舒望识货,问道,老人家你可知这相宝仪来历?
  张舒望摇摇头。
  楚风楼见张舒望语塞,越发卖弄起来,满嘴跑火车,吹嘘说,此物原是太上老君玩器,后来和张果老打赌,赌赛收日月,张果老赢了,收了日月倒骑着他那头大耳纸妖驴过了鲁班修的赵州桥,桥都没塌。北宋时张果老的大耳纸妖驴思凡下届,下届后不伏百姓骑驴役马,率领中原牛驴骡马见人就踢,聚驴马几十万,称起刀兵,围了东京,史称天下牲口反汴梁,如今还有这么一段书词儿,仁宗皇帝焚表告天,张果老才知道纸妖驴咬断了缰绳,亲自下届收伏妖驴,但相宝仪却流落人间。到了明朝,这相宝仪在辽东张邋遢手里,也就是张三丰,张三丰凭相宝仪找到金液还丹,服食后入山打坐,经月不开眼,以致身上长满苔藓。到吴三桂开了山海关,女真定鼎,这相宝仪辗转到了一个牛姓道士手中,牛道士过承德,在一处山中,见相宝仪经纬环转动,依法寻地,寻出一块凉气繁生之地,叫霜雪根儿,告诉了当地一位台吉,名唤乌拉岱,康熙皇帝打了一趟塞外围,乌拉岱指山献地,于是康熙建了避暑山庄,承德夏季已是凉爽非常,而避暑山庄内仍比墙外面平均低着四摄氏度,全赖这相宝仪功劳……
  这楚凤楼说起瞎话,一望无际,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十分胡说。
  浑天相宝仪我知道的不多,但大体了解一点,是斗宝师们必备的物件。这相宝仪底座为精铜,上有两圆环,为同心圆,均是磁石所制,内经外纬,圆环中间有一根都柱,叫作凤骨柱,这是相宝仪精髓所在,至于是不是真凤凰骨头,我不得而知,都柱的制作程序,是斗宝人的不传之秘,外行听到说法是真凤凰骨,凤凰能感应丹穴,因为凤凰产于丹穴山,这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所以凤凰感丹。凤凰为物,世间少见,唯有道者见之,羽虫三百六,凤凰为之长,非高梧不栖,非竹练不食,形天象地,飘渺隐约,非凡人能辩。
  
  最初浑天相宝仪是晋代术士找丹砂用的,晋代炼丹是个大工程,炼外丹,自古分为水火两法,世人多知烧铅炼汞的火法,不知有三十六水法,相传是太极真人将化石为水的神经传给了东海青童君,青童君传给了金楼先生,金楼先生传给了八公,八公传给了淮南王刘安,刘安写了本秘籍——《枕中鸿宝》,尽言丹法玄妙,但世人难得一见。水法简而言之,是将丹药装在薄竹筒里埋到地下,炼化成水,诸如磁石水、紫石英水、硝石水等等三十六种,服食后身轻体健,益寿延年,久服转老还童,白日飞升。火法炼丹,世人多以为买个炉子填把柴就可开工,那是外行过家家。别的不论,但说选址就得煞费苦心,按土察砂,寻龙索脉,上映周天星斗,下合乾坤山数,不入名山,只寻僻静,选好地址后,建丹房也是学问,古地理学是一卦管三山,共分二十四山向,山向上要避开黄泉八煞,丹房门在坤,丹炉不能在兑。更有十二长生位,帝旺和临官,一反一正不能见分毫差错。丹炉砌筑更有学问,电视里演的青铜炉不对,正规大型炼丹都是砖砌的,烧砖的土要用龙磷泥搀上岐黄土,龙鳞泥是十四斤靠上的红尾大鲤鱼腮边刮下来的泥,一只刮一点,凑齐一座砖炉,得攒数十年,砖模子上都刻着符文,脱出来的砖就叫符文砖。砌砖的灰也不同寻常,要用孔雀蛋清和海螺壳磨成的粉,才能砌就。这还不算,炼丹的队伍分成三大班,一班叫做料班,专门负责广搜丹料,一是要有钱,二要人多,这里炼丹急需曾青,你那里只找到云母就不行。另一班叫做柴班,顾名思义就是上山打丹柴的,不要小看砍丹柴,有讲究,有三不砍,发青芽不砍,以遵天德,全枯死的不砍,以厌物容,主枝不砍,以彰悯行。另外入山不可高语,见到邪魔外道也不可声张,默默解下黄神越章,独自护持。第三班叫做看火班,看火也不是个简单工作,火候时辰,火苗颜色,烟尘五彩等等都要记录在丹实录里,以供后人查验,马虎不得。炼一炉丹时间短的要三个月,时间长的三年也是它。直到炉火纯青。这三班皆要求三班倒,人停火不停,三三得九,共是九个小班组,单是这九班所用法器就要一百单八种,诸如六十四式杏黄旗,分插山脚,三十六路紫霞带,分系树梢,翻天印信封火塘,割鹿宝刀剁铅汞……诸如此类
  
  @蛤蟆吵湾 2017-02-27 10:48:00

  楼主正在筹备发书,己签约天涯,请耐心等待

  -----------------------------
  @一个不是你 2017-02-28 11:15:00

  楼主 出完这本希望你把妖术也出了 太喜欢
  -----------------------------
  尽量出妖术,知道你喜欢
  
  http://book.tianya.cn/book/86136.aspx 天涯文学链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