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818这个世界的真相,种种细思极恐细节

  https://bbs.tianya.cn/m/post_share_weilun.jsp?id=7874474&item=funinfo&f=a(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说好的人类成神之路,另开了新帖,久等了!

  这个帖子的回复太多了,有时间慢慢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前传《世界真相》系列讨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而这个帖子即将讨论的是人类文明的未来。

  我们不知道人类是怎么出现的:从古猿到智人,到第一个氏族群落,中间有太多丢失的部分。再向前追溯,第一个生命是如何诞生,第一个细胞是如何开始发育,这些问题我们从未得到答案。

  我们也不知道人类将要去向何处:是冲向星辰大海还是困死在狭小地球,是抛弃肉体拥抱精神还是进化成异形生物。未来人类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是什么样的,国家的疆域如何扩展,文明的传承将要以什么形式,这些问题我们想要解决,却根本无从下手。

  但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知识】和【方法】。

  从牛顿定律到相对论再到标准模型,科学家不断以精妙的计算揭示宇宙的真实结构。从远古到近代的文献,再到现代的信息爆炸,人类留下了无数史料和暗示伏笔。而我们的研究方法,就是这些知识的结晶:【物理学公式】加上【唯物史观】。用数字计算加上模型推演,我看见人类的未来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还是前传《世界真相》里出现过的那句话:能够观测,就能够干涉!能够干涉,就能够控制!能够控制,就能够成为神!

  和以前一样,没有草稿,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是篇严谨的文章,我争取用数据说话,计算量、资料量爆炸,可能随时断更,但是不会弃坑。这个帖子,献给那些对这个世界还怀有梦想的人!
  《人类成神之路》要写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科学篇&魔法篇

  科学篇,讲的是从人类现有的对宇宙的理解出发,推演出的人类未来文明形态。这不是在写科幻小说,楼主会把分析过程完全写出来,不过演算出的结果可能会是非常好的科幻小说题材。

  魔法篇,讲的是人类科学从未涉足的灵魂系统的构造。从人类已有的关于“魔法”的历史文献和神话传说出发,对“灵魂”这一物质的性质进行猜测。这一部分非常像玄幻小说,并且基本没有事实根据,所以放在最后,供大家一笑。

  在楼主接下来的部分里,不希望出现以下评论:

  1,指责楼主的推演结果违反基本的人权、伦理、道德,是反人类的表现

  2,指责楼主不够政治正确

  3,佛学,玄学,天桥卖书的民科,以及xie教相关

  因为楼主推演出的结果与楼主自身意志无关。按照公式这里应该得到这个结果,所以楼主就这么写了,你觉得不满意,那你自己重新算一遍。

  首先带大家复习一下基础知识。

  第一条规律:宇宙的三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

  进化,就是追求更多的物质,控制更多的能量,接收更多的信息。

  更多的物质:星际旅行,小行星矿产开采技术,噬星舰,恒星发动机,黑洞缩退炉……区区地球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人类将吞噬目中所及的一切星体、星系,将这些物质为我所用。

  更多的能量:可控轻核聚变,重核聚变,正反物质对撞,引力曲率操控,暗能量……人类的版图扩张需要巨量的能量消耗,这必将由更先进的科技提供。

  更多的信息:人口爆炸。人,只有人,才是创造信息的主体。人类不管进化成什么形式,都是由一个个“人”的个体组成的,哪怕人类的寿命近乎无限,生理机能完全改变,抛弃了肉体或是失去了灵魂,为了接收更多的信息,都需要更多的人口。

  可见,这一切都是要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条规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以文明的进化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辅相成。自然科学的进度决定了生产力水平,而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科学的范畴。反过来,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科学可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两条主线。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楼主研究的人类进化,最小的单位是“文明”。

  这是因为研究人类个体的进化是没有意义的!

  人类个体进化得再高、再大、再强壮,能比得上人类社会中重工业大机械生产的效率吗?人类个体进化得再聪明、再精准,能比得上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的万分之一吗?而重工业大机械和超级计算机这样的事物,只有以“文明”为最小计量单位时,才能把它们的作用计算包含进去。

  那么文明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

  就是国家。本文在之后会以国家的组织结构为突破口,讨论未来人类的社会形态。
  一,文明的计算中的重要物理量

  宇宙的三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而我们要计算的也是这三点:一个文明能够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

  物质,取决于文明的疆域。

  前面说了,国家就是文明的外壳。一个文明只能利用国家疆域范围内的资源,比如土地、庄稼和家畜、矿产、能源……在这里我们不考虑多个文明间进行的物质交换(即国际贸易),因为以交易形式进行的物质交换是低效而缓慢的,远没有文明直接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来得方便迅捷。

  能量,取决于文明的科技水平。

  农耕文明所能够利用的能量是人力畜力,本质是生物质能。工业文明能够利用的能量来自化石能源。而很多人都能够预想到的可控核聚变科技,能量来自氢、氦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后一个等级的文明与前一个等级的文明相比,能够利用的总能量提高了一千倍以上,十的三次方在科学上称作一个数量级,是用提高人口、提高能量利用率等方式难以逾越的等级。

  信息,取决于人口总数。

  创造信息的是人,并且只能是人。这里讨论的信息,与物理学的“信息”不同。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每一个个体的所有思想、言论、行为、记忆等全部信息加在一起,组成了文明的信息。又由于文明的信息是分开储存,每一个个体存储一部分,不同个体存储的文明信息有很大交集,所以文明有很强的自我恢复性,哪怕受到人口数量减半级别的大灾难,幸存下来的个体也可以根据剩余的信息,重建文明。

  我们不妨把文明想象成这样一只巨兽!它贪婪地吞噬着自然环境中的矿产、能源、庄稼、氧气,大量地排泄出工业废料、尸体和二氧化碳。它不断生长着,一刻不停地积累着知识,等待着在某一时刻发生进化,变成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形态,能够利用更高等级的能源。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人,每个人都存储着对文明的记忆,哪怕这只巨兽的头颅被斩下、四肢被折断,都能瞬间变成原来的形状,仅仅是总体积减少了砍去的一点而已。

  因此,我们要计算的就是文明的疆域、科技水平和人口总数。宇宙三要素中,物质是基础。所以下一步,我们从疆域出发,推导文明计算的公式。
  二,文明的疆域

  把文明的疆域作为因变量,那么自变量是什么呢?

  地理?人口?科技水平?政治制度?军队规模?再加上其他文明的边界?

  那么,我们不妨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模型,先假设整个宇宙只有你领导的一个文明。

  你的将军率领着军队,向未知的地区进发。移民和文臣紧随其后,每占领一地,就在这里建立城市和整个政府机构。你坐在首都的宫殿里,等待着信使送来的消息,并不断地派出信使,指挥你前线的人民。

  倘若一直照这样下去,你的疆域将是无限大的。但是,有些约束条件阻止了文明的扩张。

  那就是叛乱。

  你的将军想要自立为王。他率领的远征军掉过头来占领了边境省份,宣布独立建国。

  当然,你不会纵容这种事态发生。你马上调集你所控制区域内的军队,派出足以信任的将军,组成一支平叛军,前往讨伐逆贼。

  如果你成功了,那么你的疆域可以继续扩大。但是,如果你失败了,那么你的文明扩张便就此止步。

  这就是文明的疆域。
  三,区域控制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文明,我们可以根据历史存在过的国家,估算文明的疆域的极限。

  按照上一节的结论,中央政府能够控制的地区之和,就是文明的疆域。在历史上,国家的边界多次变动,但是在同一个文明形态下,我们可以认为,文明的理论疆域是不变的。

  文明形态就是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区分,本质的区别在于文明能够利用的能量的数量级。我们可以推想,政治制度不变下,工业文明能够控制的疆域明显比农耕文明要大。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是苏联,产生于工业文明时期。以工业文明为起点的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疆域大于任何一个农业时代建国的老欧洲国家,尽管他们政治制度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有人会问了,蒙古帝国为什么会那么大?亚历山大帝国为什么会那么大?

  这涉及到文明的区域控制。换句话说,到底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说你的文明“控制”了这个区域?

  名义上归属于你的帝国?向你进贡或交税?这样就足够说你“控制”了这片土地了吗?

  不能够吧。

  文明的区域控制,有三个要素。

  1,政治上:“城市”一级的管理权归中央。其表现形式为:管理官员(市长)由中央任命,对中央负责。

  2,经济上:货币统一,商品流通无关税,人员流动自由无阻碍。

  3,文化上:语言文字相同,教育系统相同,产生国家认同。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的关系,就知道我们国家统一之路还很漫长。

  政治、经济的一体化是相对容易的,而文化的一体化就比较困难,需要一代人(30年)的时间。

  香港回归后,英国在香港埋伏了大量的“慈善基金会”、“教会”、“NGO(非政府组织)”,他们不断给香港人灌输分裂意识,导致20年后的今天,香港年轻一代里,GD甚嚣尘上。很不幸,我所接触到的香港年轻人的潜意识里,无一例外地排斥“中国”这个概念。他们对“中国”进行解构,把国家意识变成人种属性而淡化,反去拥抱“世界公民”这种垃圾话。当然,以中国的国力,香港是根本不可能分裂的,但是这玩意着实恶心。

  与香港相比,澳门的原统治者葡萄牙比较老实,心里没那么多贼门道,所以澳门人对大陆的认同感是很强的。但是台湾就不一样了。

  基本上,所有的弯弯都是TD,没有例外。

  什么叫“TD”?只要不愿意归顺中央人民共和国的,就是TD。把前面的文明区域控制三板斧拿到台湾去实现,只要不愿意接受的,都是TD。和弯弯说话会发现,很少有人能接受“中国”这个词。少数能自认为是中国人的,实际上也不认同中国中央政府,反而认的是“中华民国”。而弯弯的所谓“统派”,大多是养寇自重的GM党,毕竟MJ党就是他们养出来的。小部分是真心想统,那是因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台湾政坛混不下去,希望大陆来统一了之后,当他们是统一功臣,给个一官半职。

  我之前写过一篇讲弯弯的文章,可惜天涯发不出来,发出来就删,微信号上有,没看的可以看看。
  因此,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帝国,不禁会感到好笑:这也算国家?

  罗马帝国,偌大一个埃及就派了一个总督和几名下属,行政管理最多到省一级,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叛乱到最后一天为止。波斯帝国,城邦联合体,各领主之间的关系靠血缘维系,直到大流士改革才划分了省份。亚历山大帝国有没有存在过都是个谜,就算它存在过,亚历山大一死就土崩瓦解。阿拉伯帝国,靠宗教强行保持统一,结果连宗教都分裂成十二份。蒙古帝国,甚至只是名义上统一。

  这些大帝国根本没有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有效统治,真正完全听命于中央的只有皇帝自己的那一小块领地。用现代西方学者的话来说,这些帝国离现代国家制度相去甚远。而“现代国家制度”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秦朝的郡县制。中华文明影响之外的其他国家,现代国家制度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形成,按照现代国际制度建设的美国和加拿大才能保持这样大小的疆域而不分裂,其秘诀本质就是四个字——中央集权。

  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政治制度的历史,人类政治制度的历史就是中央集权的历史。人类文明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深而更加强大、高效。因为只有中央集权,才能维持住更大的疆域,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从而得到更多的能量和信息。
  再来谈谈管理要到“城市”一级是什么意思。“城市”这个词要是放到中文的语境里面就很土:“县城”。县城不仅是一个县级人口聚居区,还包括了周边的若干乡镇、村。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具有分工的,哪怕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单纯以家庭,乃至村、乡镇等单位,都无法完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医疗、娱乐、法律服务等需求,这些都必须在县城里才能满足。县城是人类社会物质循环的最小单位。

  因此,控制了所有县城,也就可以控制国家内所有正在流通的物质。这样的国家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和郡县制建立前的中国相似,国王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一小块领地内的人口和产出。“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他们对其他贵族、士大夫的领地内的物质无法进行干涉。这无疑是一种低效的统治方式。建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后,国家的疆域才能不受制度的制约,扩张到极大的规模。
  四,平叛模型

  回到我们的数学模型上来。

  还记得我们的帝国现在的样子吗?你是帝国的皇帝,首都在帝国的中心,你的将军们率领足够强的军队向外扩张。那么,在理想状态下,你的领土应该是一个三维的球形,你的首都就坐落在球心。
  

  你可能要问啦,怎么不是二维的圆,现实中哪有三维的球形。但是我们不妨畅想一下,这是一个宇宙帝国,你的军队以银河系为首都,向银河系外不断侵略,这样的国土不就是三维的了吗。我们不能总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地球上,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回到这个三维的球。正在这时,在你国土的边界处,有一个将军发生了叛乱。这在你的地图上会如何表示呢?叛乱的地区和你已占领的地区比起来是非常小的,所以我们忽略它的体积,把它看做这个三维球面上的一个点。如果你无力镇压叛乱,那么这个点将脱离你的统治。

  那么,我们平叛能否成功,会取决于以下的物理量:
  1,距离d。

  这个“距离”,实际上是你的平叛军需要行进的距离。倘若叛乱区离你的军队驻扎地太远,你的行军成本过大而无法负担,那么你也只能望洋兴叹。

  我们随便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你在银河系另一端的领地发生叛乱,你把军队调过去需要穿越5万光年的距离,我们知道宇宙中光速是无法超越的,你的军队以光速前进,要五万年才能打到叛军那边,到时候叛军的科技已经领先你五万年了,还打什么打。

  不过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负责平叛的都是叛省附近的军队,一般不会把国土另一端边境上的国防军调过来。所以这个“距离”具体怎么算,还需要我们慢慢研究。

  但是常识中,我们知道,距离越远,控制的可能性越小。
  2,速度v。

  这里的速度,指的是平叛军的行军速度。

  古代步兵需要携带大量辎重,行军速度大约一天25公里。现代步兵的行军速度记录是中国红军创造的,林、聂指挥的红四军直取泸定桥,一昼夜强行军240华里,超过一天100公里,不过太过极端了,这样的数据我们不能采用。古代轻骑兵的行军速度能达到一天70公里。蒙古骑兵轻装奔袭能达到一天90公里,但是需要舍弃辎重,两马交替换乘。

  近代机械化部队的行军速度则能够快很多。二战时期德国坦克部队闪电战的速度能达到日均80公里,前苏联的部队能达到一天100公里。而现代的兵力投放速度更为恐怖:中国解放军的军事演习中,机械化部队行军速度约每小时80千米,日行1000km。而美国的远程兵力投送盖世无双,以海上战略运送系统和战略空运系统为主,克服了地理的局限,运载能力超过8000万吨千米/日,能在半天之内将三万人运送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

  速度很容易理解了。叛军完全控制叛省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不能击败叛军,那么等到他们完全站稳脚跟,你再想收复失地就很困难了。

  所以,速度越快,平叛的可能性越大。
  3,时间t

  现实里,在不同的地形中,行军的实际路程和速度也不一样。公路铁路运输部队明显比山地、沼泽这类地形要快,在宇宙范畴中,银河舰队在真空中和穿越小行星带的速度必定是不同的。然而我们能找到一个相对不变的量,那就是军队派遣过去的实际时间。如果以时间入手,就可以同时消去距离和速度两个量,我们需要分析的东西就更加简单了。

  而且,行军距离和行军速度对你的平叛战争的影响,最终还是表现在时间上的。因此,用时间来代替这两个量是说得通的。你派兵的时间越短,平叛的可能性越高。
  4,平叛军军事实力与叛军军事实力之比。

  就算你能够及时把平叛军派遣到叛省,但是如果打不过,那一切都是白搭。不过,单纯根据每一次战役算军事实力太难了,我们能算的是战略上我们是否占据优势。

  也就是说,你的政权所能控制的能量与叛军所能控制的能量之比。不过,你肯定不会举全国之力来征服一个小小的叛省,这样做风险太大了。你只会抽出国家的一部分力量来收复失地,所以在这个物理量前面,还要乘上一个比例参数。

  这个东西的算法很难,不过在前传中,我们得出了一个估算公式:E=ηSM ,忘了的回前面复习。根据那个公式,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相关的量,一个是人口数量之比:M(你)/M(叛),一个是比例参数:η(你)/η(叛),由于根据假设,你和叛军科技水平大致相当,S就消掉了。

  我们把这个比例参数和前面那个合并,就得到了新的比例参数,设它为B,于是我们想求的“平叛军军事实力与叛军军事实力之比”就转化为人口之比乘上比例参数B。

  很明显,这个乘积越大,你控制这里的可能性就越大。
  经过了上面一番整理,我们最终得到了这样的关系:军事实力差与平叛可能性成正相关,行军时间与平叛可能性成负相关。既然都到这一步了,干脆就可以用下面这个式子去描述这种关系。大家能看懂吗?

  
  P表示控制的可能性。B是个比例系数,计算起来很复杂。M和m分别代表你统治的人口和叛军统治的人口。t表示时间。这些量都乘上了系数x,y,因为我们不能确定它们是几次方的关系。

  (实际上肯定不能这么简单,除了这三个主要方面以外,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且运气也是很重要的成分,但是楼主所推导出的式子,表示的也只是“控制的可能性”而已,需要把它放在历史中,经过很长时间的观测,通过数据,才能知道这个式子是否精确、未知的变量大概是多少。)

  有了这个式子,我们就可以带入数据,来求各种参数了。
  五,平叛模型的数据计算

  我们的模型只考虑了一个文明,没有考虑其他文明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的国家必须在周边地区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忽略周边弱势文明的影响,文明的扩张可以看做是单个文明的扩张。

  另外,我们的模型研究的国家是实行了现代国家制度的国家,也就是说,实现了县级官员由中央任命的国家。

  按照这个要求,能找到的国家,在农耕文明时代,就只有中国了。中国的实际控制疆域是多大呢?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历代疆域可以看这个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667662?from=search&seid=3488595627476829991
  但是,按照我们严格的要求来看,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比如汉朝便已经将西域纳入领土范围,但是西域都护府仅仅要求西域各国国王承认归属于汉。唐朝时沿用之前的羁縻制度,中央政府无法干涉地方长官的任命。各朝各代的中央政权都想要经营西域,然而屡次叛乱,说明西域就是农耕文明下,中国文明疆域的尽头。最终洋务运动后的清朝拥有了一定的近代工业基础,左宗棠率领的军队使用先进的火器方能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在新疆设省、州、县,这才标志着新疆正式收归中央的控制之下。

  而藏区更是这样,西藏的实际掌权者是各种活佛大喇嘛,清王朝只能对活佛进行册封,并无力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命。最终解放西藏是在建国后,也是依靠生产力和武器的代差方能将西藏收归中央。在农耕文明下,西藏并不属于中国的文明疆域。

  西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的土司制度,最终在明清经过改土归流,确立了区域控制。东北则随着清兵入关,正式纳入中央控制区。蒙古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内蒙古各旗官员由中央任命,与州县无异,而外蒙古则由当地世袭执政官管理,有高度自治权,最终独立建国。

  这样,我们得到了农耕文明下中国的文明疆域的极限:大概是图中绿色的部分。
  
  对照一下中国的地形图,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明中心是河南,以洛阳为圆心画一个圆,恰好和各方边界相交。这意味着,从文明中心出发的军队到达各方边境的时间大约是一样的,恰好能印证我们之前的推测。这个圈没有把西藏圈进来是因为军队在山地的行军速度要慢很多,同样的时间里只能到达绿色边界。没有把外蒙古圈进来则可能是因为外蒙古的土地产出太少,不值得花费人力成本进行区域控制。


  
  不对啊,东北那么大一片地区怎么没圈进来?其实这个红圈的东北角恰好是明代辽东的实际控制边界,最远到铁岭。

  而清朝可以看做中原文明和满清文明的叠加,而满清文明的中心在长春,我们以长春为圆心再画个圆,就完事了。

  
  这个红圈大概体现了文明的疆域。我们知道努尔哈赤统一满清时满族一共才30万人,而中原文明约一亿,差距巨大,但是红圈的大小相差并没有这么悬殊。又考虑到清朝边境以外的领土多是极北苦寒之境,土地产出很少,满族人扩张的方向是向南进攻中原文明,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如果北边也有适宜的环境,满族的红圈会更大。因此可以看出,其实人口数量的多少对文明疆域的大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

  
  这个公式里,M/m项的系数接近零,那么B的系数也接近零。说明,文明的形态也对文明疆域的大小没有太大影响。影响文明疆域的主要因素就是时间。
  那么这个决定边境极限的时间是多少呢?古代军队多为步骑混合大军,根据网友考证这样的军队速度约每日35km,而洛阳到敦煌2093.1km,洛阳到昆明2083.4km,也就是说,大约两个月的时间。

  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你的文明的疆域,就是从你文明的中心出发,两个月内能到达的地方!
  这样一个结果在近代工业社会是否有效呢?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大殖民时代各个国家的版图。由于宗主国是工业国家,而被殖民的地区处于农耕或更低级的文明形态,可以忽略被殖民地区的文明影响,认为宗主国的扩张符合单个文明扩张的情况。

  这里我们研究的国家,当然就是日不落帝国——英国了。(日不落时期的英国才是人类历史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前文说苏联是历史最大国家很明显是个错误,这里改正)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已经建立起现代国家制度,在大部分殖民地实现了区域控制。

  距离英国本土最远的殖民地是新西兰,它们的经度恰好差了180°。1840年英国人强迫毛利人土著居民签订《威坦哲条约》,把新西兰纳入英国殖民地。现在仍然是英联邦国家,认同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元首。可见,英国人对新西兰的统治是有效的。

  在那个年代,从英国到新西兰的行军时间是多少?很巧的是,1870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本《80天环游地球》,以描述令人惊异的近代速度。可见,在那个时代80天可以环绕地球一周,那么从英国本土派军队到新西兰,是半个地球的距离,正好在两个月的时间范围之内。
  遗憾的是,我们的地球太小了,近代以后,两个月足以把军队投放至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受地理因素所限,我们难以拿到更多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认为,两个月是一个关键的时间长度,它不仅适用于农耕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也适用于现代和未来。

  为什么呢?因为“两个月”的时间不仅是军队行进的时间,而且可以用来表示商品流通、人员流动的时间。文明要想稳定地控制边疆地区,必须实现经济控制和文化控制,而经济文化的交流靠的就是商品运输和人员流动。沙俄侵占东北首先做的就是修筑中东铁路直达海参崴,德国修胶济铁路占领山东,法国修滇越铁路占领云南,英国一口气修了长江沿岸四条铁路,把江浙沪地区抓在手里。

  道路建设缩短了物质流动的时间,而文明扩张的本质就是攫取更多的物质。新疆真正稳定下来靠的是建设兵团,西藏真正收归中央靠的是“那一条神奇的天路”,凭借这两条生命线,中央和地方才能顺畅地进行物质交换,没有基础道路建设打破地理带来的时间局限,这两个边疆大省只会继续保持封闭孤立,不可能真正变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这一章我们做的事情吧!我们找到了多个可能影响文明疆域大小的因素,然后使用公式推导和数据带入,逐渐把关联性较小的项排除。最终我们得出:文明的疆域就是军队从文明中心出发两个月内能够到达的地方。

  还记得你的宇宙帝国吗?我们现在知道了它的大小:你的银河舰队从首都出发,两个月内走过的路程为半径,你的帝国扩张将止步于此。再向外,就不是你能够管控的范畴了。

  由于楼主能够拿到的数据太少,最终只能得到这样一个大概的结果。如果各位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或者更优秀的算法,欢迎回帖讨论!
  随便说说:

  楼主是搞竞赛出身,对以前的奥赛模式非常认同。奥赛是专业性更强的高考,奥赛能拿名次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比其他人优秀。

  可以这么说,不管目的是什么,教育部一直在做有利于精英阶级的事。

  
  六,多文明模型

  这个其实非常好理解。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一个文明的边界,那么两个文明的理想边界互相交叠时,就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了。

  1,两个文明差距明显。文明甲能够利用的总能量比文明乙高出一个数量级,那么文明甲就是优势文明,它的文明疆域与单文明模型相同,是一个标准的球体。而文明乙的生存空间受到文明甲的挤压,大概就像这样。

  
  2,两个文明旗鼓相当,那么他们的势力范围将交叠,处在中间的区域可能会被平分,或者成为独立中立国家。

  

  比如美国的形成。美国本是英国在北美的一个殖民地,然而美国同时处于优势文明英国、法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所以在法国的支持下,美国独立,成为了英法之间的中立国家。类似的还有加拿大,同时处于英法的势力范围之内,因此内部分为英语区和法语区,至今这两部分的人都互相瞧不起。
  那平分是什么情况呢?看一眼非洲就知道了。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殖民地地图的时候会奇怪,英法德且不提,怎么比利时葡萄牙那么不丁点小的国家,占的殖民地那么多,还离本土那么远?

  其实没什么可奇怪的。他们的殖民地就在军队两个月到达的范围之内,本来就是他的文明能够控制的范围。

  只不过是因为竞争不过其他国家,才只占了这么点地方。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八国联军瓜分中国,这一点都不意外。当时的英国两个月内可以从本土派兵打下香港岛,给当时的中国两个月时间,中国的军队连新疆都到不了。意外的反倒是中国居然最终没被分掉,这才是历史的偶然。

  在未来的宇宙竞争中,也是这样。星际旅行的速度越快,你所能占领的领地就越大。现在的宇宙空间还是一片真空,谁先抢到了,就是谁的。抢到的地盘越大,控制的物质越多,你的文明就越强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