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一年的感悟

  此处内容出自《手把手教你读财报》。鉴于这段话,我重新核查了一下持股,发现鄂武商A年报里面并没有这段陈述,最后一次陈述是在2011年,2012——2016已经在年报中消失。不过还好仓位占比不大,后面会择机卖出。

  

  
  清仓 中国建筑
  减仓 鄂武商
  新到资金(老婆给的)

  加仓 保利地产
  建仓 工商银行

  目前满仓
  
  操作理由
  保利地产依然便宜。银行股依然低估,分红可观。
  目前持有的股票
  建设银行
  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
  工商银行
  保利地产
  中信证券
  鄂武商A(仓位很小)
  银行股占比约60%
  
  夜深人静,脑海中在思考我的持股,我想说说银行股。
  当我决定买入的时候其实理由很简单,银行就是便宜,而且在不停的赚钱。看了很多各种颠覆银行的言论,其实我觉得很多人真是杞人忧天了。
  我个人有自己的看法。
  关于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我想不会出太大问题,这个问题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就算有问题也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银行破产不太靠谱,特别是四大行。难道没发现大股东是谁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所以我当然相信这些大银行肯定不会破产。
  关于银行和马云的问题,这一点马云做的很好,彻底让银行们不得不放下架子接受落后的现实。不过谈不上被颠覆,因为银行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了,建行和阿里巴巴,农行和百度,工商和京东,中行和腾讯等已经开始联手了。
  市场的偏见让银行股不受待见,结果使银行股大半破净被市场抛弃。银行都不赚钱吗?恰恰相反,银行每年都赚很多钱,银行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放下身段做出改变...
  关于银行的未来,我想首先银行是百业之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几率极低,就算百业凋零也轮不到这些国有银行。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未来和这些电商合作有非常大的好处,就是结合电商的大数据能更加精准的定位每个人的消费层次和生活水平。包括给各种公司提供贷款业务,可以从大数据中更精确了解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这样未来出现不良资产的概率大大降低,未来的发展会更健康。
  投资,往小的说是投资公司。站高一点看,就是投资中国的国运,投资中国的未来。
  建行分红已到,继续加仓保利地产。
  
  民生银行分红到账,买入保利地产。
  
  浅谈一下内在价值和市场波动,市场的短期波动就是资金的驱动,长远看,一只股价的上涨或者下跌背后反应的是人们的一种预期。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想自己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市场的预期。一般比较好的公司,其价格一般比较高。公司内在价值其实增长的不算快,相比市场预期来说是比较慢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创业板相比大蓝筹来说,依然处于高位,说明市场上人们普遍都是看好创业板公司的未来,市场的预期导致了创业板的公司依然是“贵族”。我所持有的银行和地产还有证券,依然不被市场看好,这个预期其实这也造成了这些票相对的便宜,使得我有机会买入。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是什么机会?等待被市场认可的机会,等待人们普遍看好银行和地产的机会,等待这个预期。
  退一步来说,即使没有出现这种预期,公司的内在价值的增长依然可以带来不错的收益,例如2015年股灾到现在,银行股的普遍涨幅接近30%,非常不错的涨幅。

  这个世界,注定大部分财富只属于少数人,而多数人只拥有小部分财富,而且永远这样循环下去。
  如果想做少数人,所做所想必定会与大多数人不同。

  引用贺拉斯的一句话: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
  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可能日渐衰朽。
  如果一辈子能稳定盈利,哪怕原始资金比较小,可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若干年后财富依然可观,怕就怕心态着急,希望短时间翻倍。其实小资金需要更加注意风险,虽然小资金翻倍对生活没太大改善,但要相信复利的威力。
  在稳定盈利的情况下,如果你的初始资金只有5万,平均5年翻一倍,第一个5年达到10万,第二个5年会达到20万,第三个5年达到40万,第四个五年会达到80万。以此类推,财富会几何级增长……人生在世,有几个5年或者10年。不过钱财真的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重要的是财富积累的过程让酸甜苦辣的人生有了色彩和价值。
  如果初始资金大一点,比如10万,20年后会达到160万。当然现实生活中,10万创业,成功的话可能十年后就会达到几百万资产。比股市要快,这个是完全可能的。可是下一个十年或者下下个十年呢?
  有时候感慨人的一生有时候很长,人经历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现实中,你的财富是否会跟随你的年龄增长而增加?有很多人三四十岁很富裕,悲哀的是五十岁以后回到解放前,好一点的只能守着年轻时积累的财富吃着老本。投资理财其实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本来说资金的大小,一下说了很多。这些都是我的感悟吧,一时有钱真不算啥,一辈子到老都有钱才是真本事……
  
  工商银行分红,所得加仓民生银行。
  
  林心如的妈妈在离婚的时候对她说了一句:“一辈子太长了”

  这几天林心如这段话被转疯了:她说:爸妈离婚,就因为爸爸向妈妈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
  我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在我12岁时,她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无效……
  亲友来规劝,她只有一句话“他人很好,只是过不到一块去”。外婆气愤的骂她 “你就是书读太多,事儿就多了”。
  在外婆眼里,她的女婿高大英俊,能赚钱,孝顺顾家,反而是女儿任性自私,不考虑孩子和父母的感受。她也很难理解妈妈痛诉爸爸的那些如不爱洗澡、衣服袜子乱扔、吃饭狼吞虎咽、没空陪她、记不住她生日、纪念日,……哪能算是毛病,男人不都是这样的?
  我至今记得妈妈带我离开曾经的家时,流着眼泪对我说“希望你能理解妈妈,一辈子太长了”。
  我16岁时,继父出现了,他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整个人看起来干净清爽,笑起来很温和,我竟对他没有排斥感。
  他会为妈妈的花花草草换上漂亮的花盆,给妈妈新买的淡绿格子桌布配上了新的盘子碗筷,为她的红色连衣裙选一双乳白的方跟的皮鞋,给我用铁环勾着的几把钥匙换个漂亮的钥匙扣。
  他会拉着她的手一起去江边散步,看夕阳和日出,去湿地公园拍摄花鸟,告诉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和故事,带回几根掉落的树枝,回家后插在古朴的花瓶里,摆在我的书桌上。
  妈妈热爱研究菜谱,每次她隆重的推出新菜时,继父会拉我一起漱好口、衣着整齐的端坐在餐桌前,模仿美食家一样在妈妈期待的眼神中从色香味上开始点评,逗的妈妈咯咯直笑。
  继父还是个过节狂,他说生活就该有年有节,有时有令,这样岁月才有层次感,不同的节日他有不同的礼物和庆祝方式,他会带我和妈妈在季节时令交换时到大自然里走一走,看看时光的交替……
  有一次妈妈生病住院,我去医院时看到妈妈的床头放着一束百合,水果切成了小块放在干净的淡绿色瓷碗里。继父坐在床边,为妈妈旁若无人的读着书。旁边病床的阿姨侧着头羡慕的看看这一幕,我忽然鼻子一酸,终于理解了妈妈的那一句“一辈子太长了”……确实一辈子太长了,不要将就……
  假如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中没有节日,没有惊喜,没有感动,没有浪漫的话,那就叫做搭伙过日子吧?
  
  清仓鄂武商A,所得资金继续加仓保利地产。
  
  孩子快三岁了,刚送完孩子去幼儿园,这是第六天了,再多好话和道理都没用,每天在去的路上像打架一样,宝宝还把腿上皮擦破了,无奈……希望宝宝能从小独立自强……
  
  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已经到了15.5了,比两个月之前的17还低。两市破净的股票从一个月之前的29只减少到目前的20只左右,银行股破净的数量越来越少………贵的依然贵,便宜的却不那么便宜了……
  
  最近和老婆一头扎进了烘焙的乐园,给孩子做蛋糕和面包,正在研究中和操作中。
  或许只是我们头脑发热三分钟热度,但是过程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也许会一直做下去,谁知道呢?
  一想到宝宝有蛋糕,面包,饼干...和老婆好开心。多的不去想了,享受现在吧。
  和老婆一起做的人生中第一个蛋糕,哈哈哈哈,其实味道还可以,宝宝也一起吃了一点,继续努力……

  

  
  @漫天遍野玩耍 2017-08-03 17:13:15
  楼主说话比较真诚,我比你入市晚一点,但我感觉,你的路还很长,不过耐心比较好,这是我要学习的。
  不过我不建议你把卖房子的钱拿来投资,以你目前的能力,我怀疑你会守不住这个钱,毕竟钱是卖房子换来的,要慎重。
  -----------------------------
  哈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孤注一掷,还是胸有成竹。答案若干年后揭晓。
  送你一句话: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不要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妄自揣测。
  我看好楼市,特别是一二线热门城市。我更看好股市,长远看,股市远跑赢楼市的涨幅。不管是房子,还是股票。拿在手里让资产增值就是行。就大多数人来说,买房远比股市靠谱,股市大多数人赚不到钱,买房几乎是稳赚,所以一般人有钱就买房了。资产增值的方法很多种,比如:优质房产,股票,债券,基金,黄金……等很多。选哪种就看你自己了……人生几十年,单纯就金钱来说,只是数字的增加,只是快或者慢的问题。当然有的人随着年岁增加,数字在减少,这是危险而悲哀的。所说的这些其实本质就是投资理财,并不是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赚多少钱,这是伴随你一生的事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