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第三次减持金地集团的股票。卖出价约是八元四毛几,旋即增持保利地产和民生银行,买入保利的成交价是:4.94元,买入民生银行的成交价是7.5元左右.
按照我的股票交易软件显示,所持金地集团的买入成本已经降到3元左右了。
目前所持有的金地股票只占当初持有总量的三成几。
保利地产取金地而代之,已经跃居我的第3大重仓股。
在今年的4月25日,我第一次减持金地集团。
第二次减持金地集团,在4月29日早上。
@锦衣夜行1985 3750楼 2014-05-26 14:23:23
众人恐惧我贪婪。十三兄在楼市风声鹤唳的时候仍敢重仓房地产股票,令小弟十分佩服。但小弟也有点疑惑:就目前的情势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泡沫,近段时间的地产商破产及全国各地房屋降价消息层出不穷,目前情势已不容乐观,假如开发商降价潮愈演愈烈,最后导致房价暴跌,那么,您投资保利的逻辑是否改变?是否仍然看好?小弟愚钝,还望十三兄不吝赐教。。。
-----------------------------
长期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会是朝阳行业。早已完成城镇化进程的美国,每年房屋销售套数尚且达到两百万套左右,更何况中国还处于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数量是美国人口的四倍多。目前部分机构统计和公布的中国自有住房率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统计时,忽略了尚未是城镇户口的城市外来人口,这部分人群是潜在的购房主力军。
其实房屋不属于快速消费品,同样也不属于耐用品。如果经济条件尚可,你不可能会真的喜欢十几二十年前建的房子,因为人类的本性决定了他们会追求更美、更好、更新的产品。所以房屋这种产品也具有时代性,长期来看,并不会因为存量够多,就不需生产新的房屋。
导致房价过高的因素甚多,比如政府转卖土地价格过高,各种名目的税务过多,金融机构过去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货币的超发,以及政府纵容投机者兴风作浪等等。房地产生产周期比较长,一幅地,从拿地到建好房屋出售,整个过程至少要一年以上,而它们的毛利率也只不过是三成,四成,真的是暴利吗?我觉得在众多行业之中,它只能算中等。与境外同行相比,美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毛利率比中国略低,而香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毛利率却比中国略高。很多人觉得中国内地的房价高,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企业的毛利就非常高。
就短期来说,房地产市场确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今年应是需求萎缩的一年,房地产销售会处于低潮。房地产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会是波浪式前进,优秀的房地产企业会在高低潮轮回中逐步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
股价总是反映预期。我觉得做股票,要比别人想得快,要比别人走得快。企业业绩增长,股价不一定跟着涨。企业业绩下降,股价也不一定会跟着下跌,因为很可能在这之前股价就已跌了好多。如果我看好它的长期发展前景,觉得其价格低于其价值,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不需考虑一两年后它的股价会是什么情况,哪怕保利地产明年跌到3元 。
当每个人都觉得这个股票极度糟糕的时候,可能它的股价已经跌到底了。
当人人都不喜欢这支股票的时候,很可能这个股票最值得拥有。
我也会买错股票,甚至亏钱,所以希望诸位不要盲信以上言论。谢谢你的提问。
回复shine燕窝:
您好。
主要还是因为你没有彻底理解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只要你每一次买入或者增持股票都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成交的,就不必过于注重自己初期成本是多少。以我为例子,我买民生银行时是以5元左右的价格买入的,经多次分红后,目前成本已经降到4.5元左右了。后来我几乎没有用新的资金对其进行增持(分红后增持不算),只是一直持有。但这个月我依然在七元几的价位增持了少量的民生银行股票,因为我觉得七元几的民生银行依然是值得买入的。即使股票软件显示现在民生银行的成本价已经比之前的4.5元又高了0.1元。
巴菲特也一样是如斯。在富国银行涨了许多倍后,如果他觉得物有所值,依然会继续增持富国银行的股票。
当你很想买一个股票的时候,就下手吧,只要它物有所值,就没必要继续等它跌了再买,万一它不跌呢。如果你无法接受买完即跌的事实,那就分批次买入吧。如果你不再觉得它物有所值,那就停止买入吧,然后再考虑买其它股票。不要经常感到后悔,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投资。
买卖股票要大度,要有大气概,莫患得患失。不必像大妈逛街边的菜市场一样,为了一毛钱一分钱而犹豫不决,甚至跟买主争论不休。买完股票后不要每分钟都盯着市场报价,你盯得再多,也无法让上市公司多赚一分钱,股票价格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更有“上进心”。
请忘掉买入价格,多关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吧。
以上言论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感谢你的提问。
回复shine燕窝 :
您好,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目前还不适合投入过多的资金买股票。
民生银行确实曾飙涨到11元多,后来又跌了下来,而我一直持股没动。我从未因此而感到后悔,因为脱离价值分析之外的高抛低吸,已经不是我有能力干的事情了。况且我认为民生银行11元的股价其实是很合理的。
关注企业的账面价值及实质价值每年能增长多少,或许远比关注企业股票价格的短期涨跌幅度要好得多。相当部分自称是价值投资者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最终又重新加入了追涨杀跌阵营。
当你明白到企业的价值每年增长的数额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收益的时候,你才算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滚雪球,也才会懂得拒绝诱惑。
回复狙击锗:
我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财务知识非常重要,学得越精细固然越好,但如果投资的基本理念、分析方法不正确,或者思维能力不行,那么掌握再多的财务知识都没用。
所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皆不可缺。
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不但认真研读年报,而且还读季报、半年报。
今天早上,我已经将之前所剩的金地集团股票全部卖出,今天的成交价是8.9元左右。
所得资金,部分旋即增持110023民生可转债,增持后,按交易软件显示,现在我所持有的民生可转债成本变为90元左右。
另一部分资金增持中国建筑,增持后,按交易软件显示,现在我所持有的中国建筑成本变为3.0元左右。
民生转债和中国建筑皆属轻仓股。
持有金地集团的时间超过三年,总盈利幅度大约是45%左右(每年复合收益率仅为13%),上证指数同期跌幅为百分之二十几。
这不算一个理想的成绩,但证明了一个道理:低价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如果耐心持有,是可以战胜上证指数的。长期熊市并不可怕。
@T228 3821楼 2014-06-20 08:45:24
楼主是什么原因,不买民生的正股,而买转债,正股更便宜呀?
-----------------------------
您好。民生银行股票依然在持有,我对其看法未曾改变。它还是我的第一重仓股,按照初始投资额计算,占总仓位的四成左右。
买少量的民生可转债,是为了学习如何投资可转债。我觉得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精髓。
@ymzyy321 3823楼 2014-06-20 09:13:46
老师你好,你能说说你买入民生转债,我前段时间买的中行转债和民生转债比起来,使乎民生转债更具价格优势,我可以换吗
-----------------------------
您好。我也有少量的中行转债。是否有价格优势,不能只看债券价格的高低。它跟正股的质地,以及转股价与股票现价的高低,可转债券年利率,持有期限长短等等因素有关。
如果不转股,中行转债还有两年就到期,价格通常会在100元左右波动,给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性。
回复xnn123xnn123:
您好,在股票交易账户里的“买入”一栏直接输入可转债的证券代码即可。与买卖股票的过程没有太大分别。
我个人不建议股友们将所有的钱买入一个股票。
须知:适当分散投资,能减低投资风险。
且尽量用闲钱投资。
对于资金量比较小的投资者来说,长线投资在初期未必能见明显效果,比如投了10万元买股票,第一年即使真的能赚20%,也只不过区区2万元而已,这点钱或许远未能解决生活所需,所以资金量小的投资者应尽量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这样才能保证股票价格的涨跌对生活质量不造成影响。
持续的投入以及正确的、耐心的坚持,会让你的资产如雪球滚下雪山一样,越滚越大,几十年之后,这十万元或许能变成1亿元。某些投资者辞掉工作,把多年积攒的十几二十万元投入股市,专职炒股,以为这样就能赚得生活费,并发大财。其实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他能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因为生活所迫,导致他承受不了任何的风险,股票短时的下跌,都会给他带来的无穷的痛苦,无法安心持股,容易追涨杀跌,最终在恶性循环中走向万丈深渊。
谢谢你的问题。
我今天已在一个叫“雪球网”的投资网站上安了新家,网址是http://xueqiu.com/6510147098
回复shine燕窝 :
您好,浦发银行的分红,我将其继续买入浦发股票。民生银行的分红,我继续买入民生银行的股票。
七匹狼占我仓位的比例微乎其微,甚至比不上我所得到的浦发银行的现金分红多。
当初买入七匹狼,是为了学习如何投资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股票。目前我依然持有它的股票,并关注这家公司的发展。
回复“大能在路上” :
您好,一入市就赶上熊市,或许对你来说是一件幸事。牛市是一个遍地都是“股神”的时期,很多人即使对股票分析一窍不通,也可能因运气佳而屡买屡赚,导致他们忽视了股票投资的风险。当然这种短暂成功之后,往往是悲剧的开始,最终的下场可能是亏损累累,伤心欲绝,退出股市。
在熊市时踏入股市,投资有风险这五个字将永远在你心中高悬。只有风险意识强的投资者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进入股市,若想持续稳定盈利,你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坚持走自己的路,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你还没到三十岁,如果能走正道,并保持稳定盈利,二十年后,定能赚得大笔财富。不要急着发财,也不要跟其他人相比。不比较,才能让你保持良好的心态。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暂时领先的,未必能跑到终点。暂时落后的,未必不能夺得冠军。尽量克服浮躁激进的思想,深入研究你所投资的企业和产业,以企业股东的心态来持有股票,长期坚持,一定会有厚报。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