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市十三年,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回复燕窝:
  在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的威力是极其强大的,强大到它会让绝大部分投资者俯首称臣,强大到会让绝大数人认为它就是价值,价值就是它。其实,价格就是价格,价值就是价值,它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重合的。
  即使是部分自认为精通投资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面前,也无法做到坚持原则,常常改变自己的估值标准及观点,而这种改变在一年或者两年、三年后都会被铁一般的事实所证明是错误的。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能看见这些现象:随着股价的强势上涨,人们对股票的估值不断地往上推移,先是认为它值20倍PE,然后是值40倍PE,当股价再飞涨而起,人们会认为60PE也不贵,砸锅卖铁也要继续买入。然而,将来残酷的现实会让他们头破血流。
  优秀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正确看待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普通投资者很容易受市场所影响,优秀投资者会十分冷静和理性。

  至于你喜欢换股,且希望我就此问题说几句。
  其实我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在投资方面,我的行为,就是我的立场和观点。

  回复”开心哎呀哎呀”:
  股票发行的初衷,就是为了集资支持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和解决就业问题,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欧洲股市,中国股市,都是如此。他强调中国股市在这方面的特殊性,纯属偷换概念。
  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利益既是融合的,又常常是冲突的,中国政府为了更快地发展经济,所以更偏爱融资者,大部分新上市发行的股票都比其实质价值高出许多,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中国股民的赌性亦加大了许多股票的泡沫,以上是造成中国投资者赚钱难,亏钱易的客观环境因素。不过,买卖是自由的,投资者如果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又怎会因为这些客观环境因素而亏钱呢

  资本市场、商场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的,每一个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投资的投资者,都应该明白这一点。中国股市尚处于少年阶段,且相关法制不健全,惩罚机制起的作用甚微,但这些都逐步在改善, 明天会越来越好。
  中国股市的机会远远多于陷阱,这里有很多盈利能力超强,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只是大部分人对此视而不见。价值规律在任何股市都起作用。倘若如吴晓波所言“股市的基本表现,与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现没有关系”,那么,我就要沿街乞讨了。所以他这个观点是严重错误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股市与经济的关系,你不妨重新阅读本帖前几页内容。

  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属于商业社会的一部分,从来就不是学术领域。中国有这么一种学者,自认为才高八斗,写起文章来满篇理论,其实是管中窥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是满篇谬论。投资者或者企业界人士容易被这些夸夸其谈的明星学者所迷惑和欺骗,这是我们应该引起注意的。
  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股票市场,习惯往往能决定你的成败。
  习惯朝买夕卖的超短线投机者,只要他们还待在股市中,绝大部分人依然会沿着这样的行为轨迹继续投机下去,他们不太可能会忽然变得有耐心,只有极少部分人后来会转变为长期投资者,而且这种转变的过程也是极其漫长的,投资者会经历一次凤凰涅槃,痛定思痛后才能产生这种转变。
  习惯高买低卖、追涨杀跌的投机者,后来也很难做到“低买高卖”“跌买涨卖”。
  可见,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更难改变。
  如果你尚未养成上述习惯,请认真考虑自己将来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

  有位股友说:“只要遇到更便宜的股票,手中的股票即使是浮亏状态,也坚决卖出,以获得现金来买更便宜的股票”
  这种行为是对或是错,见仁见智。
  然而,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投资者极容易因此而形成一种坏习惯,或者说陷入一个怪圈之中,即为追求更便宜的股票,不断地换股,换股,哪怕不断地亏损。
  我想悄悄问一句: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股票,还是财富?
  不论你是出于何目的,当你已经习惯了亏着卖出,并已经开始感到麻木,财富也就离你越来越远。

  在十几年的投资生涯中,我也曾买过两三家业绩表现不如预期的公司的股票,它们的股价表现也差强人意,但最终我还是坚持持有到能赚钱才卖出,哪怕付出了时间成本,但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投资习惯,这个习惯终会伴随我一生。

  所以,如果公司基本面不是发生质的变化,
  我认为没有必要亏着卖出股票。
  灵活,也得把握好度,过度的灵活,会让你得不偿失,
  而良好的投资习惯,却能让你走向成功。

  以上言论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schtte09 2015-03-19 14:04:01
  短线投机者转换为长线投资也许是因为资金变得很大了呢,也是存在的,嘿嘿
  说到这里想问十三兄一个问题,打个比方:如果您看上了一只股票,确认其低估但又高速成长中,也许能从10元到20元,但其流通市值只有20亿,但您手上有七八千万的,那么这时,您是选择一次性杀入还是买入不太多,另找时机等待下一只符合要求的股票?很少听到价值投资者谈及市场的引导力量,也就是主力,是否可以不用管这些,只按价值规律来......
  -----------------------------
  在这种情况下,买得太猛,极容易拉高股价,很可能还没等你买到足够多的股票,股价在你自己及其它跟风者的抢购之下,已经脱离了价值低估区域。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在股价高于价值低估区域时买入股票,也不会因爱一支股票而不计代价疯狂买入,如果实在贵得下不了手,不妨另择良股。

  在中国股市,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一些不具备职业道德的机构在买股之前,会联合小市值上市公司和媒体,发布虚假利空消息,或者主动调整经营业绩,诱使该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卖出股票,这样,他们才能买到更多的更便宜的股票。

  长期而言,真正决定价格的,是价值,而非什么主力庄家,如果确实存在庄家,他们的行为也只会在中短期内影响股价,待炒作过后,泡沫会逝去,尘归尘,土归土,正所谓: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所以聪明的投资者不会选择不存在价值成长的题材股或垃圾股,至于什么主力庄家,那不是聪明的投资者应该考虑的事情。

  世人总把简单的事情看得太复杂,每日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股价行走轨迹,数波浪,看均线,费尽心思猜测所谓主力庄家的意图,且沉迷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和预测。最终所获无几,呜呼,青春不长,若缘木求鱼则光阴渐逝,何苦?
  @苏莱曼2014 2015-03-17 16:14:13
  十三老师如何看待民生AH价差,有没有A换H

  -----------------------------

  对于同一家公司的AH股差价,我是这么看的,
  如果对分红特别看重,对持股比例特别在意(指的是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
  就应该换成更便宜的A股或者H股。
  如果对以上两点不是太在意,
  AH差价与较低股价之比是0.3左右时,你可以坐着考虑是否该换股,
  如果这个数据是0.5时,你可以站起来考虑是否该换股,
  如果这个数据是1的时候,你别考虑了,赶紧跑着去换吧,去迟了你就抢不到位置了。呵呵。
  目前本人没有将民生A换为民生H的打算。我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尽量少折腾。
  至于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
  在估值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相对于各自的盈利能力而言),可以换股,
  但是需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换股时并非亏损卖出。2、对两家公司都非常了解。
  经常浏览本帖子的股友都知道,我曾经卖出金地集团,换为保利地产。
  再补充几句话,
  如果一家公司的AH股票长期处于低估值,
  而且用每年所得的分红不断买入股票,
  持有股价较低的那种股票,能让你的财富增长得更快,复利效果更好,持有时间越久,差距越大。
  @唯变不变唯道不破 2015-03-23 20:40:47
  大盘屡创新高,市盈率个位数的多半银行股都还没到前期高点,请问十三老师有什么看法,能预测下创业板什么时候是头,持股太无聊了:)
  -----------------------------

  您好。别管大盘是什么情况,你得看你所持有的股票是否高估,因为你买的是股票,而不是大盘。我对银行股的看法没有改变。
  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100倍左右了,它还会继续涨吗?能涨多少?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都以为自己可以在泡沫爆破之前离开,然后奋不顾身地投身其中,但当钟声敲响,身处其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成为泡沫的“埋单者”。
  你若想成为一个权谋高手,你就得熟读中华历史,特别是官场斗争史,
  你若想成为一个股市高手,你最好先了解清楚股市的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