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大家!接上,继续善的分类辩证
什么是偏善正善?以前的吕文懿,辞了宰相回老家,体现了高风亮节。有一老乡喝高了骂他,吕公不鸟他,跟下人说:“别跟醉酒的一般见识。”过了几年,醉汉做了坏事进了监狱。吕公后悔莫及:“如果当时跟他计较一下,送去派出所管教管教,长点心就好了,我当时一时的仁慈,反而纵容了他,才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就是好心办了坏事的例子。
也有坏心办了好事的。比方说某富人,闹饥荒的时候穷人大白天的大街上抢粮食,告官人家也不理,穷人更嚣张了,这位富人就自己执法,把抢匪抓起来了,换得了短暂安定。否则,可能会发生动乱。所以善人为正,恶人为偏,大家都知道。以善心办坏事,是正里的偏,坏心办好事,是偏里有正,不可不知啊。
接上
半善满善怎么区分?易经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上说‘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积善勤快点儿,就满;懈怠磨洋工,就不满。这是一说。
从前有一女的跑去寺庙,想要施舍浑身上下就两文钱,全部捐了,主持亲自答谢啊。后来有一富贵往里捐了一大笔钱,主持只是派个徒弟沟通了下。有人就问了:“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主持说了:“女的虽然钱少,但是心诚啊,我必须亲自答谢否则不足报答;后面那位属于炫富,无所谓啦。”这么说来呢,千金是半,二文则是满了。
汉钟离给了吕洞宾一颗仙丹,吃了可以点铁成金,在通货膨胀可控范围内可以帮帮穷人。
吕洞宾说:“毕竟是假币啊,会不会露馅?”
汉钟离:“有五百年保质期。”
吕洞宾又说:“那五百年后的人不是被坑了吗,我不要这样做。”
汉钟离说:“修仙要积善三千,你这一句话,三千功德秒满啊!”这又是一说。
不为善之名而做善事,容易圆满,总想着所谓心善,拼死了行善也撑死了才半善。比如说以财济人,没有自我,也没有受接济的人,也没有施舍的财物,这叫做三轮体空,一心清净,那么一斗粟也可以换无涯的福分,一文钱也可以消解极大罪恶,但是如果这心里不放下,就算捐了黄金万贯,福都不会满。这又是一说。
晚上好,接上谈善的大小问题——
啥事大善小善?从前,卫仲达挂了去阴间,判官说把他的善恶记录拿来瞧瞧。结果,恶的记录堆满了屋子,善的记录呢就像筷子那么粗的一卷而已。拿秤来一秤,善录反而要重一些。
仲达说:“我才四十不到,怎么可能干过那么些坏事啊!”
“一念不正就算作恶了,根本不用等真的犯事。”
仲达一想,那善录上是怎么说我的呢?
“朝廷干大工程,要在三座山上修桥,这是你反对此事的奏章。”
仲达惭愧:“我倒是有那么一说,但是朝廷不听我的呀,于事无补不是。”
人家说:“朝廷是没听你的建议,但是你的心念念及万民,朝廷听了的话,善的更给力些罢了。”
所以说心存天下苍生,善少但是力道大,只是心系一身,再多也嫌少。
接上
难善易善怎么说?先贤说克己要从最难处克起。孔夫子论仁也是先难的来。拿江西的舒大爷来说吧,拿自己两年的工资去成全别人夫妇二人;邯郸的张大爷,花十年的积蓄救别人老婆,这都是难舍而能舍得。镇江靳大爷,虽说年老无子,但是不忍心纳幼女为妾,还给了别人,这属于难忍而忍下来了。所以这些人都福报蛮多的。凡是有钱的人,立德更容易,却不去为善,这是自暴自弃;穷人要积德更难,却能去为善,多么可贵啊!
接济众生的方法有很多,简单讲分十类: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接下来讲这十类具体怎么做。
一、与人为善。从前,舜帝发现渔翁都挑水深鱼多的地方捕鱼,而老者弱者在浅滩急流的地方打渔,舜帝心生哀悯,就自己也去那里打渔,看到争抢者就不鸟他,碰到礼让的就大肆表扬。过了几年,大家都把肥水相让了。舜帝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说让大家礼让就完了呗,干嘛还得亲自上啊。实则是舜帝不言传而身教的用心良苦啊。
我们做人呢,别有点长处就得瑟。收敛自己的才智,虚怀若谷,看到有人犯错的,就多包涵。一来可以让他改,二来可以让他有所顾忌而不敢乱来,看到有人稍微干点什么善事了,就赶紧的配合一下。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全然不为自己起念而是考虑整个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的度量啊!
二、爱敬存心。君子和小人在外表上很难分辨的出来,唯一一点就是看心地,马上善恶立辩,像钢琴黑白键一样。所以说君子跟普通人不同,是因为心境不同。君子装着的是爱人敬人之心。所以人有贵贱,有聪明有傻的,参差不齐,但是大家都是人嘛,同胞来的,谁不值得敬重呢?爱众人就是爱圣贤,理解普通人的意志也就通了圣贤的意志。为啥?圣贤的志向在于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人各得其所,我如果合爱合敬的过一辈子,就是帮圣贤做事啊。
三、成人之美。拿玉来说吧,扔了就是垃圾,好好雕琢就是艺术品。所以凡是看到做好人好事的,或者蛮有前途的样子的,就能帮则帮。
大概人都不喜欢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物以类聚嘛,所以乡下人善人少,恶人多。善人在世俗里身不由己,也很难做。所以做善事有很多挫败感的,吃亏还不讨好。有仁人长者能帮上一把的话,那真的功德无量咯。
四、劝人为善。人心都是肉长的,凡与人相处,就多行方便,做个好朋友,多开导别人的迷惑。做噩梦的把他拍醒,烦恼多的让他开心,功德大着呢。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跟与人为善比起来,劝人为善虽然无形,但是更有奇效。说错话而失去朋友的,要反省了。
五、救人危急。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碰到了就好像自己身上有病一样,速度帮别人解救。帮人伸张冤屈啊,接济穷困潦倒的人啊什么的。崔子说:恩惠不论大小,江湖救急神马的最感人了。崔子能讲这话出来明显他自己也是个仁人。
六、兴建大利。小至乡里,大到城市,凡是有利于广大群众的,都得干。开渠导水啊,筑堤防患啊,修桥修路啊,给茶给饭啊,有机会就劝别人干这事,自己能亲力亲为最好,别害羞啊,别抱怨,多大点事儿啊。
七、舍财作福。善举很多,以布施为最先,布施很简单,就一个字,舍得。牛人自己内能舍六根,外能舍六尘,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舍掉。如果自己觉得做不到那么牛,就先舍点钱财啦。世人以衣食为命,所以舍财最亮。我肯舍财,那么内心可以破除私欲,外在可以帮助他人。开始还真的挺为难的,渐渐的会习惯的哈,舍得在修行来说是很给力的。
八、护持正法。法是万物生灵的眼睛,眼里看不正,怎么认识大千世界啊?怎么利用万物啊?怎么脱离尘世啊?怎么超凡脱俗啊?所以只要看到圣贤的庙宇啊祠堂啊,都要敬重,帮着修缮。至于宣传佛道正法的,更要鼓励鼓励。
九、敬重尊长。家有父兄,国有君长,凡是年高、德高、位高、识高的,都要放尊重点。在家服侍父母,语言温柔些,做个乖乖儿乖乖女,很有感觉的。出去做人,别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乱来。把国君当天一样敬重,这事儿跟阴德关系蛮重要的。你瞧瞧人忠孝之家,子孙后代都混的不错。
十、爱惜物命。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同情心;求仁求得其实就是求这么个东西。周礼上说,一月份的时候祭祀就别拿小牛开刀了。孟子让君子离厨房远点儿,这都是同情心的表现。所以前辈有戒律四种东西是不吃的,听说是杀的不吃,看到杀了的不吃,自己养的不吃,专门杀来请我吃的也不吃。如果嘴贱非要吃肉的人啊,就按这四条先戒着。
接上第三章最后一段
渐渐增进,心里越来越慈悲,不光是不杀生了,毛毛虫都爱惜。求丝煮茧,锄地杀虫,穿衣吃饭都得这么干,都是杀别人来满足自己。所以浪费就是杀生!至于误伤的,不小心踩死的,不晓得脚底多少阴魂了,从今后都要小心着点儿。古诗说,爱怜老鼠就老留点饭给人吃,爱怜飞蛾的连灯都不点。仁大发了啊!
善行无穷,不胜枚举。这里就简单的分了下类方便推广,有福德哦!
——————————————————
第三章善行指导手册就跟大家介绍到这儿了,接下来就是最后第四章“谦德之效”。希望大家多谈感想,以咱们现代人的身份去看那么一个兢兢业业行善劝善的古人,有什么感受木有?
回复第123楼(作者:@茶朔夜 于 2012-11-24 10:39)
我也不耐烦看原本的了凡四训,喜欢楼主这种版本。
我觉得人生是在一条大河里面旅行。我们都是从上……
==========
你说的大河理解为时间如何?我以为时间只是一种感觉,话说觉悟之人万念俱静,时间于他不再有意义,那么凡人自在随波逐流,高人则凌驾于河流之上,其见地,行为自然就带点我们常说的仙气儿了吧。
第四章 谦德之效,今儿周末就不出门了,为大家翻完
易经有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以六十四卦里的地山谦挂,六个爻的爻辞都吉。
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我阅人无数,那些看起来会很有出息的寒士,一般都是蛮谦虚的人。
1571年会试,我嘉善的同事十几个人里,就只有丁敬宇同学最年轻,却极其谦虚。
我对费锦坡讲:这孩子今年必高中。
费说:怎么地。
我说:谦虚招福啊。你看这十人当中,谁比的上敬宇恭谦礼让啊?人谦虚到这份儿上,天地鬼神都保佑他,想不发都难啊。
结果一开榜,丁果然中了。
接上
1577年我在北京和冯开之开房,看到他虚心低调,和年轻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李霁岩当面说他的不是,他却安然接受,完全不对骂。我跟他说:福祸都有
因,你这么谦逊,老天绝对看好你,你今年会登第。不出所言。
赵裕峰,山东冠县人。童年时乡试考科举总是不中。他爹是嘉善的秘书。他很
仰慕钱明吾,就写信给人家,结果别人不鸟他,他不仅不生气,而是不断改善
自己。次年就登第了。
1592年,我去见了见夏建所,看到他简直是谦光逼人,回来跟我跟朋友说:上
天要让你发达,不是直接给你福分,而是先给你智慧。智慧一高,轻浮的人会
收敛,放肆的人会安静。夏建所这么温文尔雅,老天肯定帮忙。一开榜,又中
江阴的张畏岩,才学挺高,业内小有名气。1594年到南京乡试,住在一间寺庙里,揭榜的时候发现没中,大骂考官瞎了狗眼。有一位道人在旁边笑他,张畏岩说你笑你大爷啊。
道人说:这位相公的文章肯定很差。
张畏岩说:你看过我的文章吗你就说我差啊!
道人说:听说写文章要心平气和,今天听您骂街,心中甚有不平,那文章能好的了嘛!
张畏岩还是不服气,就说那你说怎么办。
道人说:中不中举有天命,命不该中的,文章写的好也没用。需要自己做个转变。
张畏岩说:都说是命了,还转你妹啊!
道人说:上天造命,人来立命嘛。多做善事,广积阴德,啥福求不到啊。
张畏岩:我穷屌丝,能干嘛?
道人说:善事阴功全是心造的,常有善心,功德无量。比如人要谦虚,谦虚又不花钱,你不自己反省还骂考官干啥?
张畏岩从此做出了改变,德行越来越多。1597年,梦见自己到一高楼中,得到一个名册,里面很多空白。问旁边人,人家说,这是今年的皇榜。
张畏岩问:怎么这么多空白的。
人说:阴间里的科第名次,需要积德不犯错的人才上的了。那些空白的是本来该中,却因干了坏事被删掉了的。那人又指着后面那行说:你这三年来表现还可以,这名次应该给你。当年果然中了第150名。
全书最后一部分如下,至此就算是翻完了,肯定有遗漏的,但是保证不瞎说,完了再和大家具体聊聊故事里的事~
综上所述,举头三尺有神明,人是可以趋吉避凶的。但是要求人们自律,别得罪天地鬼神,虚心低调,让天地鬼神怜悯我,才有了接受福气的基础。那些盛气凌人的肯定不长久,有福也没命消受。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不喜欢福气吧,况且谦虚的好处那么多,简直是修行人的必修课啊。
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人有志向好比树有根,再加以谦虚,自然感天动地,给我福分。现在那些登第的人,开始并没啥志向,不过一时兴起罢了。兴趣持久点得就考上,没兴趣了也就没那回事了。
孟子说:国君那么得瑟,是不是天下都治理好了呀?孟子这话拿来说考科举的人也合适——你那么得瑟,是不是很牛逼了呀?
书翻完了咱们就来说说书里那些事儿。
这书里的奇事之头一遭就是袁了凡遇到的老孔,为他把命算的死死的。真有这事吗?根据书里的描述,老孔那本叫邵子皇极数的书应该里面介绍的是梅花易数内容,来自梅花派创始人邵康节。我不懂梅花,略通六爻,但是二者蛮相近的,都是按照五行八卦的推演来预测未来,那我来说说我对于算卦的看法。
首先卦是可以很准的。有人不信(我开始也不信,当然,现在也不怎么信,哈哈),认为算命算卦都是卦师察言观色一点点的蒙慢慢的忽悠,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我亲自实践的时候很少与问卦的人交流,就是怕对方的话语影响判断,那么检验卦准不准的最好工具当然是时间的证明了,专业词叫做应期。比方说测某人的归期,某笔钱财到手的日期,甚至测老弱者的寿命,这些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是测不精准的(何况并不知道实际情况),而根据祖宗们搞的那套理论一算,说应在哪天就哪天。这样的例子我碰到的比较多,也是我认为所掌握到的证明卦有用的第一手铁证。
然后卦也可以很不准。说的具体点并不是卦不准,而是算的不准,或者算法有缺陷。看了不少著作,说六爻这个东西,准确率能达到80%以上就是高手了,那么还有20%哪去了?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求卦的不真诚,有的说电脑起卦不靠谱,还有的有考证精神的直接就对古人的方法进行了质疑和修改。在我看来吧,不如这样假设一下,如果确实存在一个可以100%灵验的算卦理论,那么世界将怎样?是不是难以想象。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那歌不是唱了么,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个世界设定你有20%(比例并不准确)的自由裁量权,也就是宝贵的改命权限。这个理解和了凡四训的男主遭遇是相吻合的。
@云芙 168楼
我觉得袁黄的功过格真的太功利了,做好事应该追求的是心灵上的平静和圆满,而不是希望有同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吧。
要是有人做了多年好事发现自己还是那么倒霉,是不是会去报复社会做坏事啊。
他还说中科举也要靠阴德,这个太经不起推敲了。不去想是不是自己学得不够好,是不是科场有舞弊,去想阴德不够??这什么鬼道理。
-----------------------------
首先还是要看到人家是训儿子用的,君不见几乎所有的所谓福报的例子,全部是谁家的孩子中举啦,谁家的又登第啦……这尼玛当官就是福么,老天的品味不高啊。所以他的例子从父亲教子的角度去看,那就是他的家事了,咱们也管不着嘛。此书我的重点还是放在讨论善行如何导致福报的机制问题,毕竟这俩元素看起来实在是很难联系起来。
谢谢你的回复!
与云谷的谈话是袁了凡人森的转折点,所以云谷的话就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云谷唠叨了那么多实际上说了四个字,心想事成。咱们先不管事成不成,云谷肯定了“心想”在改变命运中的重要地位,所谓“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要啥有啥。我们凡人就嘘了,哪有那好事啊?
云谷就提了六祖的话来回答: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思是福不在于从外界得到了个啥,而是直接在自己心中拿。要在自己心中拿的话自己要先得有啊,怎么样让心里有福可取呢?于是引出本书中心思想:改过、积善、谦虚。
心里有福田的人,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其实就是性格很好的人。
性格是什么呢?
在楼主看来,性格是一种具有重复性的选择模式,每当面临相似情境时令人做出相同选择。比方说我们一般都很受不了喜怒无常的人是不是,就是他的性格不稳定,无法准确预见其行为而令人不安,一惊一乍的要亲命了。
为什么说性格决定命运呢,就是因为我们的一个个选择组成了整个命运链,而性格往往是做出选择的两大主力之一(另外一大主力是环境,这玩意儿是不变的常量,暂且不说它)。
哪些是好的性格呢?不如我们试着来做一个罗列,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列出来再做分析。
根据《个人优势分类评估标准》,列出了6大类24种人类最美RP,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智慧和知识
好奇心
对学习的热爱
敏锐的判断力和开放的思想
创造力
个人见解(智慧)
二、勇气
勇敢
勤奋和恒心
正直和诚实
富于活力(热情)
三、爱
友善
亲密的依恋
社会智力
四、正义
公民意识和团队精神
公平和平等
领导能力
五、自制
谦逊
自我控制
谨慎
宽容和仁慈
六、卓越
审美能力
感恩的心
希望和乐观
风趣和幽默
灵性和意志
以上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分类,几乎描述性格的好词儿都整出来了,于是就问一下这些性格为啥好,好在哪?
一、智慧和知识,人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对应于《了》书中的“明理”。
二、勇气,对应于“勇心”。
三、爱,对应于“善心”。
四、正义,对应于“天下为公”。
五、自制,对应于“谦德”。
六、卓越,对应于“圣贤”。
总结起来人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敢做,没有私欲,谦虚自律,能达到圣人的境界。试问这样的人那福分能少的了嘛!
道理好讲,但我们看了都会来一句,好难啊!了凡四训给力的地方就在于给出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改过+积善(谦德一章其实有点不挨着,纯骗儿子读书用的,咱们别管),这也是我们每次去读的时候可以触动心灵的地方——他说的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我都想马上去办了。楼上雷厉风行洗澡还拖了半个多钟的TX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