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炎夏暑气退散,偶尔一两阵风来,也隐隐有了清凉之气。前头隐约有人说笑着过来,青樱皱了皱眉,正要说话,却见高晞月与金玉妍亲亲热热过来。见了青樱,金玉妍倒还是如常退开半步,屈膝行礼,高晞月却只笑吟吟望着青樱,“妹妹好早啊。”青樱自知情势不同往日,先与高晞月见了个平礼,方含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主子娘娘梳洗完毕,进去正好呢。”
  ——守孝呢,你们笑来笑去的真的好么?

  晞月点点头,笑道:“入宫这几日,妹妹都还住得惯吗?”青樱道:“劳姐姐费心,一切都好。”晞月颔首,“住得惯就好。我生怕妹妹睡惯了王府的热炕头,不习惯紫禁城高床大枕,半夜醒来孤零零一个,冷不丁吓一跳呢。”青樱眉心微微一蹙,面上倒还笑着,“高姐姐惯会说笑。皇上为先帝守孝,这些日都在养心殿住着,难不成姐姐还有皇上做伴吗?”
  ——二位娘娘能说点别的么?这样子太让人出戏了。你们这是宫斗,可不是青楼啊!

  晞月居高临下瞥她一眼。“妹妹千伶百俐,以后可算棋逢敌手了。景仁宫的乌拉那拉皇后,大约会和妹妹一样有空,一同闲话家常呢。”她见青樱神色微微尴尬,走近一步低声道,“夹在皇太后和乌拉那拉皇后之间,妹妹与其有空争宠,不如想想该如何自处是好。”
  ——“景仁宫的乌拉那拉皇后”你到底是谁……
  @小火锅的脑残粉 1200楼 2013-07-25 15:47:40
  建议一些语病不用细细挑了……挑不完,也显得琐碎,别人以为卤煮斤斤计较呢
  -----------------------------
  @额里真 1201楼 2013-07-25 15:49:29
  而且很容易让楼主失去信心。。啥也不说的。。。那就不好玩了
  -----------------------------
  放心吧,没那么脆弱的~
  高晞月向玉妍招了招手,亲热道:“杵在那儿做什么?还不跟我进去!”玉妍答了声“是”,瞟了青樱一眼,得意地挽上晞月的手,亲亲热热进去了。有风贴着面刮过。京中九月的风,原来有如此风沙隐隐的凉意,会吹迷了人的眼睛。惢心待她们进去,扶住青樱的手慢慢往前走,低声愤愤道:“月福晋不过是和您一样的人,受了您的礼也不还礼,她……”
  ——姑娘这话可不对了,你主子自视甚高,怎么会承认和高晞月是一样的人。

  青樱淡淡道:“这样的日子,以后多着呢。我若连这点气都受不住,就白和她相处这几年了。”缓一口气,“何况,她到底年长我几岁,我敬她几分,听她教诲,也是应当的。只要她不过分也就是了。”惢心欲言又止,青樱看她一眼,“你想说什么?”惢心低眉顺眼,“小主这样说,也是知道晞月福晋那个人,不是我们让着,她就能不过分的。”
  ——黑完孝贤黑慧贤,谁也跑不了。

  青樱眉毛一挑,沉声道:“知道的事一定要说出来么。讷于言敏于行是你的好处,怎么和阿箬一样心直口快了?”惢心垂首不语,只伸出手来,“奴婢知错。小主,该去先帝灵前行礼了。”
  ——不是你问“你想说什么”的么!你是有多难伺候!
  这一日灵前哭丧,晞月理所当然跪在青樱之前。富察氏一句言语都没有,反而待高氏比寻常更客气。殿中人最擅见风使舵,一时间也改了昨日惊诧之情,待晞月更为恭敬。
  ——皇后绝对是吃饱了撑的。

  过了辰时三刻,太妃们一一入殿,与新帝的嫔妃们分列左右两侧,戚戚举哀。殿中人虽多,然而一眼而去,皆是素服银器,白霜霜的一片哀色。仿佛再有魂灵的一个人,也成了那素色中单薄的一点。
  ——太妃与新帝嫔妃分列两侧,这是多么神奇的站位。流娘娘你不会写也参考下贾府祭祖啊……

  不过半个时辰,太后扶着福姑姑的手也过来了。因着连日举哀,太后的神色并不太好。太后是先帝的熹贵妃,一向深得宠爱,养尊处优,于保养功夫上也十分尽心,望之如三十许人。如今因着心境哀伤,为着先帝过身伤心得数日水米未进,整个人顿时枯槁了许多。仿佛那红颜盛时,一朝就花叶零丁了。
  ——“于保养功夫上也十分尽心,望之如三十许人。”这个是甄嬛传的原话,一字不改。
  @小火锅的脑残粉 1200楼 2013-07-25 15:47:40
  建议一些语病不用细细挑了……挑不完,也显得琐碎,别人以为卤煮斤斤计较呢
  -----------------------------
  @额里真 1201楼 2013-07-25 15:49:29
  而且很容易让楼主失去信心。。啥也不说的。。。那就不好玩了
  -----------------------------
  @疏影清朗 1209楼 2013-07-25 15:59:12
  我开始就是来看语病和逻辑的,就当回炉补语文课。说不符合历史的适当虚构,哪本历史小说都会存在。
  -----------------------------
  @合欢教主 1221楼 2013-07-25 16:18:02
  语病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说明、公告、法条那类是不该有语病的,但是文艺作品避不开语病。四大名著也有语病,最常见的是缺主语,但当你试图给它加进正确的主语后,会发现前后句子读起来文气不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业界还没有解释,或许是通俗小说特色之一?另一种语病情况是人物对白。但这也不是错。对白即口语,任何人说话都不可能语法完全正确。我觉得一本小说里人物对白如果毫无语病,第一很......
  -----------------------------
  这个我同意,所以我挑的语法错误都是实在说不过去的。主要还是吐槽情节。
  楼上几位是在刷屏么……
  琅华见太后进殿,忙领着众人行礼如仪。太后微微颔首,“行了。都是为先帝尽心尽孝的时候,也不必那么多规矩了。”琅华忙应了“是”,起身搀住太后。青樱一向与琅华入宫觐见最多,便也踏出了一步想去扶住太后。哪知晞月往她手肘一撞,一步上前扶住了太后另一只手,婉声道:“太后连日来疲倦了,未免哀思伤身,也应当注意凤体。”太后颔首,拍拍晞月手背,“你有心了。”
  ——好大胆的两个侧福晋,现放着正经儿媳在,要你们两个来献殷勤?

  待得太后走近了,青樱才敢抬头看她。
  ——难道上一段“踏出了一步想去扶住太后”的时候是低着头的?青樱娘娘你也不怕步子迈大了撞翻了太后。

  从前入宫相见,太后尚且是得宠的贵妃,虽有年轻的宁嫔与谦嫔后来居上,到底也陪伴先帝多年的可心人,总是脂光水腻的精致妆容,不见丝毫放松。如今细细打量去,到底岁月无情,伴着忧伤无声无息地爬过她的皮肤,在她眉梢眼角碾上了细细的痕迹。太后脂粉轻薄的容颜憔悴暗淡,仿佛再好的丝缎,经久了时光,亦染上了轻黄的岁月痕迹,不复光洁平滑。
  ——熹妃还真不能算得宠,她就是有个好儿子。

  因着先帝去世,太后的装扮也素淡了许多。服丧的白袍底下露着银底缎子绣白色竹叶的素服,最清淡哀戚的颜色,袖口落着精致绵密的玄色并深青二色丝线捻了银线错丝绣的缠枝佛手花。散缀于缺月形发髻上的玉钿色泽光华,越发衬得一把青丝里藏不住的白发如刺眼的蓬草,一丝丝扎着人的眼睛。
  ——太后是刚死了老公啊,这么多绣花是闹哪样!还戴首饰……
  @万卷小蠹 1251楼 2013-07-25 16:49:00
  从前入宫相见,太后尚且是得宠的贵妃,虽有年轻的宁嫔与谦嫔后来居上,到底也陪伴先帝多年的可心人,总是脂光水腻的精致妆容,不见丝毫放松。如今细细打量去,到底岁月无情,伴着忧伤无声无息地爬过她的皮肤,在她眉梢眼角碾上了细细的痕迹。太后脂粉轻薄的容颜憔悴暗淡,仿佛再好的丝缎,经久了时光,亦染上了轻黄的岁月痕迹,不复光洁平滑。
  ——熹妃还真不能算得宠,她就是有个好儿子。
  -----------------------------
  @幽灵红樱草 1254楼 2013-07-25 16:52:35
  “仿佛再好的丝缎,经久了时光,亦染上了轻黄的岁月痕迹,不复光洁平滑。”吐槽无力,缎子放久了颜色黯淡是有的,但跟平滑不平滑有什么关系,没听过丝缎放着放着放成了麻布啊。
  -----------------------------
  磨起球了?
  青樱心下恻然,随着太后与琅华跪在灵前,凄凄然哀哭不已。哭灵的日子虽然乏倦,但真当自己是树在灵前的一支烛台,或是被金丝细绳扎进了饿素白帷幔,时光倒也过得快了许多。
  ——这段话别的都可以放过,单挑一句的理。“哭灵的日子虽然乏倦”,娘娘你讲点孝心好吗?你又不是来玩的。

  到了午膳时分,因着绿筠诞育三阿哥未久,太后特意准了她回去照看。绿筠感激万分,立刻去了。便由着琅华、晞月和青樱到偏殿侍奉太后用午膳。
  ——清朝不是架空朝,清朝有阿哥所。

  太后的午膳本是要回寿康宫中用的。本朝的规矩,新帝不能与先帝嫔妃同居东西六宫。所以先帝过世,匆忙将六宫中一众遗妃都挪去了寿康宫中安置。太后也暂居在寿康宫正殿,并未搬去本应由太后独居的慈宁宫中。
  ——寿康宫也穿越了,这会儿寿康宫还没建。

  而这一日,本是为先帝举哀的最后一日,太后不愿车辇劳动,情愿多些时候为先帝尽哀,便嘱咐了御膳房将午膳挪在了偏殿。琅华本打算着趁着中午用膳去看看二阿哥,但太后在此,本着孝道,她也尽心侍奉,一丝不错。一时间膳食上来,琅华添饭,晞月布菜,青樱舀汤,伺候的人虽多,但一丝咳嗽声也不闻,静得如无人一般。
  ——终于看到熟悉的红楼片段了。“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henklc 1268楼 2013-07-25 17:02:54
  【袖口落着精致绵密的玄色并深青二色丝线捻了银线错丝绣的缠枝佛手花】
  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人家流凉在这里埋了一个梗,“玄色并深青”,玄清好吗?西门清好吗?
  -----------------------------
  噢漏!
  原来是这样……我竟然没发现,面壁思过去~~
  太后见琅华服侍在侧,不觉问:“二阿哥还年幼,怎么你不回宫照拂,还要留在这里伺候哀家?”琅华端然一笑,“太后有所不知,臣妾为了能尽心照拂好后宫诸事,按着祖宗规矩,已经将二阿哥送去阿哥所由嬷嬷照拂了。”太后微微一惊,似是意外,“怎么?你不自己先照拂他两天,也不怕他住不惯阿哥所?”
  ——皇后已经说了“祖宗规矩”,太后再说这个就是来搞笑的。

  琅华眉目恬静,仿佛安然承受,“本朝的家法,一旦生下阿哥公主,若有旨意,低位的嫔妃所出交给高位的嫔妃抚养;若无旨意,则一律交由阿哥所的嬷嬷们照管,
  ——低位的嫔妃所出交给高位的嫔妃抚养,也只是挂个名,最终还是要送到阿哥所的,流娘娘这种对一半错一半的,太有迷惑性了。

  以免母子过于情深,既不能安心伺候皇上,也误了再诞育皇嗣的机会。臣妾不敢不以身作则,所以二阿哥和大阿哥都送去了。”
  ——我勒个去的!那是怕当妈的溺爱孩子好么!也是为了避免外戚专权。“伺候皇上” “诞育皇嗣”,流娘娘啊!你能想点闺房以外的事儿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