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瀚海银沙 2013-12-14 19:28:53
  @绛珠弟子 12550楼 2013-12-14 13:54:12
  找了一下第三卷绿豆粉丝出现的地方,不知道算不算剧透。
  嬿婉含了几分羞涩,并不与他目光相触,转首唤道:“澜翠,将我备下的燕窝奉上。”
  澜翠喜孜
  -----------------------------
  @意尔小驴 12719楼 2013-12-17 07:24:21
  你们这群坏银,之前说我们大流凉凉还不如抄抄随园食单,现在抄了又说抄的不好。嘤嘤嘤嘤
  -----------------------------
  @吾是书童 12731楼 2013-12-17 12:02:06
  随园食单也没有好好抄。挑燕窝不过是挑掉里面的燕毛之类杂质,眼好心细就可以了,大流自己画蛇添足来个须得手巧妇人去挑,干嘛不说都统家的燕窝都是苏绣大师来挑的,岂不是更高大上么。
  -----------------------------
  而且随园食单是说“三钱”,流娘娘自作聪明改了个“三两”。
  皇后婉声道:“是。其余见过孩子的人,当夜都打发出去了,应该来不及在宫里说些什么。”
  ——是啊,这会儿都在热河行宫818呢。

  皇帝长叹一声:“你们都是朕近身的人啊。”如懿会意,旋即道:“臣妾谨遵皇上吩咐,不敢有一言半语泄露。”皇帝点点头,又问:“皇后,那日王钦把孩子送去处置,路上不会有人瞧见吧?”皇后的声音极低,仅仅足以让身边的人听清楚:“出了永和宫的门就扼死了,一路就是个死胎送进小棺椁封好焚化。这件事,臣妾身边的莲心跟着一块儿去办的,绝不会有差错。”
  ——出了宫就是“长街”,人来人往的,不被砍看见才有鬼!另,夭折的孩子没有棺椁。

  如懿虽知那孩子是必死无疑,却不想是王钦活生生扼死的。不知怎的,她便觉得心口哆嗦着窒闷难言,几乎想要呕吐出来。
  ——别装了好么?见别人杀人直接新,自己杀人的时候怎么笑的那么高兴?而且她明知这孩子“必死无疑”,自然应该想到会有人来下手,难不成要活着装棺?那不是更变态?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慢慢踱出庭院。如懿听着满庭风声萧索,肆意而狂暴地穿过枝丫,自己仿佛也成了其中枯靡的一枝,任由逆风侵袭,不得摆脱。
  ——又见“逆风”。

  如懿回到殿中,便有些不耐烦。她描了几笔花样子,便烦恼地将笔一搁。冬日所用的杏子红团福撒金锦帘是喜气洋洋、花团锦簇的颜色,落在她眼里却只觉得那金茫茫的颜色格外刺眼。惢心打了帘子捧着茶水进来道:“小主,永和宫的玫贵人是要搬出去了呢。”
  ——鼓掌,描花样子这种事儿看起来正常多了。

  如懿点了点头,接过茶水道:“她也可怜见儿的,孩子成了那个样子,挪去雨花阁静静心也是好的。”她抿了一口茶水,问道:“怎么换了茉莉花茶?”惢心笑道:“茉莉清心宁神,小主一回来就沉着脸,所以奴婢换了这个。”
  ——抄枫露茶要崩的节奏。宝二爷屋里是早起沏了枫露茶,他回屋一喝,发现不是,所以才问“怎么换了”。如懿这个根本看不出来换了茶,一点铺垫也没有。
  如懿便道:“阿箬呢?怎么都没有看见阿箬?”惢心道:“说是去内务府皮库挑些好皮子来做两件冬衣,一去去了这么久,大概是挑皮子耽搁了。小主不是不知道,阿箬选东西算是精细的。”
  ——1.这是内务府还是大卖场?2.什么时候了你们才做冬衣啊!

  如懿笑道:“也是,她是见过好东西的,挑东西也严苛。我看她如今的性子安静了好些,不比从前那样浮躁,也放心些。”惢心道:“可不是呢?上回的事阿箬姐姐算是得了教训了,也亏得小主的调教。”如懿轻舒了口气道:“她自己知道便好了。”惢心看着如懿,小心翼翼地问:“那小主为什么又不高兴呢?”如懿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几案上轻轻划着,理了理自己烦乱的心绪:“宫中流言如沸,不胜其扰。”“宫中从来都不缺流言,小主何须烦扰?”
  ——【宫中从来都不缺流言】
  云髻上垂落的红瑛流苏沙沙地打着鬓边,每一拂动,便是一层秋雨落叶似的微凉。
  ——云髻神马的,在清朝有?好吧,就当是比喻……“红瑛流苏”又是什么?至于流苏总能打到鬓边,只能认为如懿凉凉又抽风了。

  “如果皇上最忌讳的流言,出处只可能在我、皇后和王钦这三处,你觉得皇上会如何想?”
  ——只要是没有证据,知情人就都可疑。保不齐是蠢乾晚上说梦话说漏的呢,严肃脸。

  惢心神色遽变,如蒙了一层白蒙蒙的寒霜一般:“这件事若不查清,只怕皇上会对小主存了极大的疑心。皇上的疑心若是不除,那小主往后的日子便难过了。”
  ——这个神色……我老家这边形容脸色比较黑的人搽粉搽得不好,就叫做“驴粪蛋上霜”……
  如懿烦心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只是这件事皇上已经在查,但愿很快能水落石出。”
  ——“只是”用的不对,这样说倒像是本来就是如懿说漏的,皇上起了疑心。

  夜来的雨花阁格外幽深寂静。雨花阁本是前明遗留的建筑,一共三层。除了第一层供奉佛像经书外,上面两层均可住人。只是规制陈旧简朴,与东西六宫不可同日而语。
  ——喂!整个紫禁城都是“前明遗留的建筑”吧!另外,谁见过佛堂上边住人的?雨花阁是“明三暗四”的结构,四层楼供的全是佛像。

  玫贵人新移居此地,连侍奉的侍女也少了大半,连着三五日听着后头宝华殿梵音悠长不断,心下更觉凄凉。可是此身孤苦,一世的荣华与美梦,都随着那个苦命的孩子去了。她也生生被困在了这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个解脱?玫贵人伏倒在佛像前,听着窗外风声呜咽如泣如诉,亦不觉落下清泪。只觉此生茫茫,再无可渡之处了。
  ——不要紧,单等到夜半更深时,有成年男子仗剑勇斗喵星人,便可得脱。
  太后进来之时她尚浑然不觉。倒是福姑姑先唤了一声:“玫贵人,太后往宝华殿参拜,经过雨花阁,还请贵人奉上茶水以侍太后。”
  ——太后驾到,连个通传的都没有。

  夜来参拜,太后身边只带了福珈,几个随侍的宫人都留在雨花阁外。
  ——原来是趁夜而来,所以没人通传。夜黑风高,倒好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

  太后穿着一身简素而不失清贵的宝蓝缎平金绣整枝芭蕉福鹿纹长袍,头上用着一色的寿字如意金饰,不过寥寥数枚,却清简大气。
  ——宝蓝缎、平金、福禄纹,这些都好办。“整枝芭蕉”??有衣服上绣这种图案的?宝蓝的底子上绣上那么一大棵绿了吧唧的大芭蕉,这叫“简素”?还“不失清贵”?我天……
  @天地之中有我 12751楼 2013-12-17 14:43:46
  然后接下来的剧情是太后趁机把霉鬼人收来用,扶持她跟皇后斗?
  -----------------------------
  真相是,玫贵人本来就是牛葫芦太后的人……老太太给儿子收了个小太监啊泥煤!果然不是亲生的!
  @万卷小蠹 12753楼 2013-12-17 14:46:24
  真相是,玫贵人本来就是牛葫芦太后的人……老太太给儿子收了个小太监啊泥煤!果然不是亲生的!
  -----------------------------
  @天地之中有我 12757楼 2013-12-17 14:51:03
  这情节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意思是说,老太婆为了不让皇后专宠,就给便宜儿子拉皮条送上暗中培养的小太监,谁知小太监被皇后放倒了,生了个不男不女的怪胎,没戏唱了。如此这般?
  -----------------------------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不是为了不让皇后专宠,是为了挑唆后宫大乱,太后自己抓权。
  别问我为什么……我不懂这逻辑……
  @客从范阳来 12766楼 2013-12-17 15:01:01
  这是一整张荷叶

  还有一棵梅树

  -----------------------------
  原来出处在这里~~~
  玫贵人一时未反应过来,忙起身拜见,屏退了众人方郑重其事地三叩首,热泪盈眶道:“不意太后深夜移驾雨花阁,臣妾未能远迎,实在是失礼了。”
  ——为何要先屏退众人?太后来了也没啥需要背着人的。

  太后缓缓地拨着手中的翡翠佛珠,那一汪绿色水莹莹的,在烛光底下如一湖澄净凝翠的碧波,一看便知是上好的贡品。
  ——随时随地检查不动产的好习惯。这其实是凑字数的吧?太后用的东西,当然是贡品,不好的东西才不用呢。

  太后缓声道:“你要还是在永和宫,要来看你也不方便。如今雨花阁住得还惯么?”
  ——永和宫又不是禁地,没什么不方便的。
  玫贵人一时语塞,终究还是摇了摇头。太后温和笑道:“也是。住惯了东西六宫的繁华,哪里受得了雨花阁的孤苦?只是皇帝的意思也对,你总是那样伤心,住在雨花阁听听佛音梵经,也是好的。”
  ——流娘娘,莫忘了你笔下这位玫贵人是出身南府的,雨花阁比起南府可好太多了。

  玫贵人闻言,不觉清泪滂然,如止不住的寒雨凄切:“太后,宫中所有人都在传,传臣妾所生的不是死胎,而是个孽障妖胎。臣妾……臣妾怎么会生出那样的孩子?”太后长叹一声:“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封进棺椁焚化了,是死胎也好孽障也罢,连哀家都无法确证,何况是你。你若多想多思,便是为难了你自己了。”
  ——我总觉得这时候,太后应该说:皇上说了是死胎,那就是死胎。纠结于流言,于人于己都无益。

  玫贵人不甘地泣道:“可是,那是臣妾的孩子啊!臣妾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生下的孩子,怎么会是孽障呢?”太后注视着她,双目沉静如能照透人心:“是不是孽障很要紧么?连皇上都不愿意再多提起,更不愿宫中有任何相关的流言四起,你又何必苦苦执著?毕竟,那已经是死了的孩子了。而你,若再执意如此,虽还活着,却也离死不远了。”玫贵人浑身剧烈一震,仿佛不可置信一般,瘫软在地:“太后……”
  ——满宫里都知道皇上不愿再提,更不愿有流言四起,结果还成了现在这种局面。蠢乾,你还是死了吧……
  太后慢慢地捻着佛珠,缓缓道:“哀家听闻,慧贵妃已经向皇帝进言,准许你自缢去陪着你的孩子,以免后宫再生下这样不吉的婴孩。皇帝一时心软,未曾答应,若是哪天枕头风吹得更厉害些,他听进去了也未可知。到时候,也不必你寻死上吊,皇帝就成全你了。”
  ——太后凉凉各种慢动作。

  玫贵人吓得花容失色,连连摇头,膝行至太后跟前,匍匐着道:“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臣妾不是存心要自缢寻死的,只不过臣妾生产之后皇上一直不来看臣妾,臣妾才只好出此下策,引皇上过来。连那些宫女都是臣妾安排好的,臣妾不想死,臣妾不想死!”
  ——玫贵人乃是不是还珠格格看多了,这是在学小燕子上吊么。

  太后闭着眼睛,淡淡道:“哀家当然知道你不想死。当日把你从南府捞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你是个有心性的,又出身乌拉那拉府邸,一放进后宫准保能让皇后等人费尽心神。皇后专心于后宫纷争,哀家的话在后宫才会有人听、才有用。你要是这么轻易就死了,可就白费了哀家的一片苦心了。”
  ——1.皇后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贵人“费尽心神”;2.太后和皇后争宠神马的,看着胃疼……
  玫贵人俯首帖耳,再三叩首:“臣妾一入后宫,慧贵妃便极力排挤,视臣妾为娴妃一党,如今还要殉了臣妾。臣妾愚钝,还请太后怜惜,指点迷津。”太后淡淡一笑:“指点迷津的只有满天神佛,能自渡迷津的就只有自己了。哀家知道你心痛孩子的死,但孩子死了,只要你活着,总还会有机会。你且放心,哀家会告诉钦天监,流年不利,宫中断不能再有白事。但如何走出雨花阁,如何不负哀家所托,就看你自己的了。”
  ——1.太后这妥妥的是在自比“满天神佛”。2.“流年不利,宫中断不能再有白事”,流年不利就不能死人了?那要是真死了怎么办?秘不发丧?

  玫贵人俯身拜倒,悲痛的神情中多了一分郑重:“臣妾谨受太后教诲。”
  ——刚才又“膝行”,又“再三叩首”,这会儿“俯身拜倒”?

  太后扶过福姑姑的手,漫步踱出,她的语气缓而沉:“有件事,哀家一直想不明白,你的胎一直都说不错,孩子也壮健。怎么生出来的会是那个样子,真是可怜了。”
  ——拉倒吧,怀孕初期就肚子疼,后来又口舌生疮的是谁?

  玫贵人伏倒在地,平滑如镜的澄砖地冷而硬地硌在额上,那股冷意直逼进脑仁里去。她抬起头,殿中只余下太后长年所焚的檀香余味,气息幽沉,弥漫一室。
  ——太后身上带那一点点檀香味,真心不会这么浓。
  如懿被宣召至养心殿,是在午膳时分。她才用完午膳,由阿箬伺候着浣手洁净,皇帝身边的李玉便急匆匆赶来了:“娴妃娘娘,皇上有旨,请您立即前往养心殿暖阁一趟,闲人勿带。”如懿听得最后一句,心下便微微一沉,生了几分不豫之情,脸上却还笑着:“皇上这样的旨意,可是出了什么事?”
  ——圣旨到,老老实实接旨就完了,非得要反问是什么事,问就问吧,心里还要不高兴,这就是真爱啊,不讽刺么?

  李玉的神色不似往常,只道:“辇轿已在外头备下,娘娘请吧。”如懿急急更衣,连阿箬和惢心也未带,便扶着李玉的手出去。
  ——不带人是皇上的意思,不用再写一遍。

  直到到了仪门外快要上轿的一瞬,她才听得李玉用极低的声音道:“王钦在皇上面前诉说了一通,奴才也不知是什么事,只知皇后娘娘也到了。”如懿听得“王钦”与“皇后”,心下更是阴沉难言,只得道:“那就快些去吧,别让皇上等着。”
  ——这话在如懿宫里说不是更好?都出了仪门才说,你们是怕别人听不到么?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继续更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