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夜色如同幽暗海洋,一望无尽。浮云散去后,一轮新月愈发明亮起来,满天繁星更似一穹随手散开的碎钻,天上的星月光辉与琼楼玉苑内的灯光交织相映,仿佛是彼此的倒影。璀璨夺目,迷乱人眼。月华洒在皇帝的赭褐色织锦龙袍上,慢慢生出一圈朦胧的光晕来。
  ——“一轮新月”……十五的月亮哭晕在厕所了好么!还有个词叫“月明星稀”,这样星月争辉的奇景,只能是架空朝的架空天象。皇上的龙袍颜色也不对,还是架空吧,爱穿啥色穿啥色。

  如懿伏在皇帝胸前,看着廊下风声萧瑟,吹动枝影委地,她无心去想前因后果,也知道自己不该去想。便索性,露出了一丝如愿以偿的微笑来。
  ——1.委地,蜷伏在地上、落在地上、拖在地上,第一个意思勉强挨得上。2.既然无心去想,又怎会“如愿以偿”?
  @平安小结 13695楼 2013-12-27 15:02:41
  春节要到了,学校要征集原创春联,我这个文笔有限,想了半天就挤出几个字,想请楼里诸位高手指点一二,先谢过啦!
  上联是:春风万里,金蛇辞岁;
  下联是:大地同春,骏马欢腾。
  横批:辞旧迎新
  感觉比较差,有点不好意思发出来,o(╯□╰)o
  -----------------------------
  上下联尽量不要有重复的字,可以把上联的“春风”改成“东风”。
  “辞岁”和“欢腾”结构不一样,也可以改一改。
  如懿的禁足解了之后,渐渐有了一枝独秀的势头。王钦冒犯慧贵妃被处死后,皇帝不止少去咸福宫,连皇后宫中也甚少踏足了。
  ——皇后表示,自己在这部书里一直不是很受宠。

  这一日如懿正坐在窗下,看着日色晴明如金,不觉笑道:“春天来得真快,这么快桃枝上都有花骨朵儿了。”
  ——出现了新的明确的时间点,标记一下,这里是乾隆二年的春天。(终于过了一年了,太不容易了,这都第二卷了好么!)

  惢心捧着晒好的丝线进来,笑得娇俏:“可不是?人人都说春色只在延禧宫呢。若要放宽了说,景阳宫也是。所以人人都指望着东六宫的恩宠呢。”
  ——1.这丝线从冬天到了春天,竟然还在晒……2.春色什么的,就这么样吧,楼主已经接受了“皇上把棉裤一脱,春姑娘就来了”的设定。3.谁能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人人都指望着东六宫的恩宠”?
  @云罗雁子 10242楼 2013-11-18 10:15:55
  这些人眼里的所谓真爱挺奇怪的,必须得是小老婆,还得是受尽欺负的小老婆,屁股后面必定有小跟班,外加一个忠心老实一个嘴厉害又反水的丫鬟。套来套去都看烦了,至于逻辑就不要跟大流计较了各位,写的都是硬生生扭曲正常 历史 的事,按正常逻辑她写的下去么?
  -----------------------------
  @一树紫藤 13707楼 2013-12-27 15:38:44
  跟着这个楼也当是读小说了,可是,有谁告诉我,这个坠胎和出墙除了换了人名有什么不同?都是一个假贤惠的皇后,一个受宠缺脑子的位份高的妃子,两个丫头一个和主人关系近但嘴贱又玩心眼总想上女主的男人,一个虽然是后来才跟着的但实在又忠诚,然后一堆跟着各位主子的各种酱油,反正每个人身过都有几个围着的跟班和奴才,然后女主必有 个皇帝身边得力的太监和一个忠心的太医(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搞定的)。
  还有两个女主......
  -----------------------------
  如懿传就是更下作的甄嬛传啊……
  @吾是书童 13705楼 2013-12-27 15:36:02
  四心这个两百钱买来的柴房丫头简直吐槽无力,一个普通的丫头总得几俩银子,一俩银子兑换制钱各时代不等,大概是一千五到三千兑一俩,一个大活人,又不是菜市场作添头的葱姜蒜。再说这么不值钱的粗使丫头,够配去服侍小姐当贴身侍女?大小姐的丫头也要挑知根知底俊俏伶俐的好不好?不放心的人哪个主人家敢让她进入内室?二大爷写的李卫那种故事看多了吧。主子把某某人从苦海拉拔出来,于是此人就死心塌地效忠了。
  -----------------------------
  @瀚海银沙 13714楼 2013-12-27 15:51:29
  二大爷起码还写了老四怎么调教李卫,把个叫花子调教成了得力的官员。这四心就是自带外挂光环的,只值十碗油盐炒枸杞芽的丫头愣是没被如凉凉调教成粽子那样的轻狂浪荡的货色。
  -----------------------------
  不,她越来越像粽子了……
  @步女侠 13719楼 2013-12-27 16:12:30
  奇葩
  
  -----------------------------
  咱这楼里的姐妹,早就被粉粉打成于麻粉了好么!不过跟大流比,我真的宁可粉于麻麻!

  至于港台演员不能演男女一号,于麻麻的皇姑父微笑拍死她!(我是真*于麻粉,严肃脸)
  如懿笑着道:“什么东六宫的恩宠,皇上不过多来咱们这儿几次罢了。你告诉底下人,不许骄矜。”
  ——完了,我觉得四心越来越像粽子了。

  惢心将晒好的一大把丝线堆到紫檀几案上慢慢理着,抿嘴笑道:“这个奴婢自然知道。只是从前慧贵妃最得宠,如今皇上也不去她那儿了。”
  ——晒完了还要再理?晒的时候是怎么晒的?乱糟糟堆一起?

  “这次是把香味都染进去了,终于可以用了。”如懿伸手拨了拨丝线,轻轻嗅着指尖的气味,徐徐道,“慧贵妃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若真是聪慧,那日被王钦冒犯后就该一言不发,一滴泪也别掉,静候皇上处置。”
  ——1.香味进去叫“熏”,不叫“染”。2.这丝线真的可以扔了……3.慧贵妃到底聪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和“她若真是聪慧”是矛盾的。
  惢心托着腮好奇道:“小主为何这样说?但凡女子受辱,可不都要哭闹?”“是啊。她越是当着皇上的面委屈落泪,皇上听莲心说起王钦如何肆虐之时,便会想起慧贵妃的眼泪,想起她那日差点受了王钦的冒犯。作为一个男人,如何能忍受?”
  ——皇上听到莲心说的话,当然会想到贵妃差点被王钦给侮辱了,贵妃哭不哭都是一样的好么!再说莲心说完了就不说了,怎么能说“皇上听莲心说起王钦如何肆虐之时,便会想起慧贵妃的眼泪”?还不如说皇上一见贵妃,就会想起她差点儿被王钦侵犯。

  惢心抿着嘴,藏不住笑意似的:“所以那日小主是选准了贵妃会经过咱们宫门前奚落,才特选了那样的时机。本来奴婢还想着,是皇后娘娘赐婚对食的,这样的事落在皇后身上,叫她身受惊吓,才算痛快呢。”
  ——这到底是怎么选的时机啊!贵妃每天固定时间来延禧宫放嘲讽么!那王公公的春药也是算准时间喝的?而且还算准了能跑到延禧宫来?其实王公公也是一伙的,舍命为主了吧!另,我就说,四心越来越像粽子了。

  如懿笑着摇摇头:“皇后不比慧贵妃那样沉不住气,而且这事只有落在慧贵妃身上,才会让皇上迁怒皇后,觉得种种是非都是由皇后赐婚对食而起,皇上才会连着长春宫一起冷落。”
  ——这本书的皇后本来就不受宠,长春宫够冷落了好么!流娘娘你忘了前面的设定了么!
  @万卷小蠹 13723楼 2013-12-27 16:18:47
  如懿笑着道:“什么东六宫的恩宠,皇上不过多来咱们这儿几次罢了。你告诉底下人,不许骄矜。”
  ——完了,我觉得四心越来越像粽子了。
  惢心将晒好的一大把丝线堆到紫檀几案上慢慢理着,抿嘴笑道:“这个奴婢自然知道。只是从前慧贵妃最得宠,如今皇上也不去她那儿了。”
  ——晒完了还要再理?晒的时候是怎么晒的?乱糟糟堆一起?
  “这次是把香味都染进去了,终于可以用了。”如懿伸手拨了拨丝线,轻轻嗅着......
  -----------------------------
  @瀚海银沙 13728楼 2013-12-27 16:26:54
  如凉凉就觉得谁受了委屈受了冒犯都该像她那样,装出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来。
  问题是人家贵灰凉凉哭了闹了,黄桑把王公公处死了,如凉凉傻逼兮兮的在宫里装深沉煮丝线,要不是王公公冲撞了贵灰凉凉,黄桑连问都懒得问她一句了好么。既然都沾了贵灰凉凉的光,就别忙着装高冷鄙视人家了。
  -----------------------------
  @吾是书童 13730楼 2013-12-27 16:38:31
  你们说如意凉的绣品闻起来像不像卤菜?
  -----------------------------
  @瀚海银沙 13732楼 2013-12-27 16:40:33
  难说是什么味,八成最后的成品从颜色到气味都像是金鱼眼家乡来的大拌饭……
  -----------------------------
  就是剩饭剩菜呗……
  惢心会意一笑,低低道:“只有这样,才能拉下贵妃与皇后,又惩治了王钦,解救了小主自己,一箭三雕。”
  ——如果真要说“一箭三雕”,请说:拉下贵妃、拉下皇后、解救自己,娘娘用不着和个太监“斗智斗勇”到如此地步。

  如懿冷冷道:“我的初衷从来不只是为了搭把手救莲心,顺带着除了王钦这个隐患,而是要绝了宫中的对食之事。当初流言之祸,皇后表面要救我,请求皇上只是将我禁足,实际上是将我置身于不能自救之地。既然如此,我小惩以戒,既是保全自己,也不能让人将延禧宫践踏到底。”
  ——拉倒吧!初衷就是弄死王公公扶植听话的李公公,救莲心不是搭把手倒是真的,因为得拿她当枪使。“绝了对食之事”就更不要脸,这还好意思口口声声说还原历史?一个妃子,还敢说要惩戒皇后,我只能呵呵了。

  惢心暗暗点头:“也只有搅清了这趟浑水,皇上才会相信娘娘与流言无干,才算真正安心了。”
  ——浑水能搅清?逆天了……
  如懿慢慢挑拣着丝线比对着颜色,笑道:“你看这一把丝线,光一个红色便有数十上百种色调,若一把抓起来,哪里分得清哪个是胭脂红哪个是珊瑚红。非得放在了雪白的生绢上,才能一目了然。”
  ——拜托!不同颜色的丝线论把抓,放在一起很容易分出来!单根的才不容易分辨。

  惢心会意微笑:“所以小主得留出空当来,让皇上分清了颜色,才好决断。”
  ——又是这种不清不楚的比喻……咱好好说话,别故作高深行么……

  如懿微微一笑,缤纷多彩的丝线自指尖如流水蜿蜒滑过,轻巧地挽成一把,悬在紫檀架子上,任它如细泉潺潺垂落。
  ——缤纷多彩的丝线挽成一把,这是在理线。分开染的线晒完了都混在一处,谁干的活?拉出去打吧。

  “禁足也好,幽闭也好。外头既然流言纷乱,直指于我,那我便顺水推舟,稍稍回避自然是上上之策。”
  ——停!往前翻翻:“皇后表面要救我,请求皇上只是将我禁足,实际上是将我置身于不能自救之地”。这么说倒是皇后用冷处理保全了如懿凉,可惜如懿凉不领情。
  “可是小主真的从不担心么?小主被禁足,外头自然就由得他们了,万一小主受了他们的安排算计,坐实了玫贵人诞下妖孽这一流言滋扰宫闱的源头,即便皇上要保全您,也是保不住的。”
  ——女主么,不会这么快领便当的,后面还有好几本呢。

  如懿纤细的手指微微一挑,拨出一缕鲜艳红色挽在雪白的指间:“他们要安排布置这样的事,光是一两日是不成的。我只要乖乖待在延禧宫中,那么即便他们有事,也不干我的事了。你细想想,我出事必然是他们所害,他们有事却一定与我无关,这样的好事,换了你,你愿不愿意赌一赌?”
  ——“他们要安排布置这样的事,光是一两日是不成的。我只要乖乖待在延禧宫中,那么即便他们有事,也不干我的事了。”这两句话之间有关系么!前一句是“别人害我要花时间布置”,后一句是“别人出事和我没关”,这什么逻辑?“我出事必然是他们所害”这是脑补,“他们有事却一定与我无关”可未必,你都出去看热闹了,贵妃完全可以咬死了你传流言,这么八卦不是你是谁!可惜贵妃智商也清零了。

  惢心抿唇一笑,替如懿捧过一把绿色的丝线慢慢拣选:“奴婢不敢赌,奴婢只安心跟着娘娘就是了。”如懿描得细细的黛眉飞扬如舒展的翅:“也亏得莲心乖觉,不仅告发了王钦淫乱宫闱,冒犯慧贵妃。还说他总酒后胡言,胡乱吹嘘,流言之事出自他口。何况不论是与不是,皇上心里已经厌弃了这个人,便会认定是他做的。”
  ——这奏是传说中的“满脸跑眉毛”,大家随意感受一下。看来“王公公传流言”果然是假证!如懿凉是犯人的可能性又提高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