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Amberall 19732楼 2014-03-05 11:08:21
  回复第19721楼(作者: @步女侠 于 2014-03-05 09:27)
  早上刷微博的时候看到铜棒的粉丝已经跑去卫青墓前去刻字了,整个心情都不好了。。
  这种行为真是,……
  ==========
  貌似还有NC粉说组织去踏宣帝墓,不知道实施了没有,但是看见这个,莫名有一种隔不了多久的感觉。。。真想知道这些人脑子里在想什么。
  -----------------------------
  脑子里都是翔。
  太后的神色看不出一点端倪,仿佛平静的湖面,波澜未惊:“孝心是私,宫规为公。怎能为了私心而枉顾公理。成翰,按照宫规,该当如何处置?”成翰扬了扬嘴角,皮笑肉不笑道:“擅自烧纸钱,有违宫规,该赏步步红莲之刑。”太后慢慢拨着手上的赤金嵌和田玉护甲,沉声道:“宫规大如天,那就赏吧!”
  ——宫规大如天啊,可惜玛丽苏比天大。

  所谓步步红莲,乃是取尺把长的铁蒺藜抽到脚心,一顿责打下来,脚心脚背没有一块好肉,筋骨尽现。受刑之人一双脚自此便废了,被扶起行走时骨头触地,踩下血红痕迹,宛若红莲绽放,乃是慎刑司七十二酷刑之一。
  ——慎刑司表示,老子这儿没有神马“七十二酷刑”。这个变态的刑罚像是甄嬛传里的“一丈红”改的。

  如懿一听,不免冷汗涔涔而下,瞬即蔓延到了脖颈处,濡湿了领子。惢心差点没昏厥过去,忙拼命磕头道:“太后,太后娘娘,求您饶了小主,饶了小主。”太后微微摇头,淡然道:“凡事一旦做下,必得承担后果。你接受便是吧。”
  ——这段倒没啥问题。
  第二十一章 玉镯

  太后一声令下,成翰努了努嘴,便有几个小太监取过铁蒺藜,一边一个按住了如懿和惢心。
  ——说是“慎刑司七十二酷刑”,刑具应该在慎刑司,不是太后身边的奴才背着,否则就成了太后的私刑了。

  如懿满头冷汗,像是无数的小虫子从皮肤的缝隙间一点一点钻出来,慢慢地爬行着,又痛又痒。那几个小太监力气极大,按得她动弹不得。太后在成翰搬来的紫檀椅子上坐了,慢条斯理道:“哀家也不想动用酷刑。可是如今皇帝和皇后都不在宫里,只剩下哀家一人掌管着偌大的皇宫。若是眼皮子底下出了这样大的事都不顾,旁人多少双眼睛盯着,还以为哀家这个老婆子不中用了呢。少不得你自己做下的事情自己担着了。”
  ——紫檀椅子……从哪里搬来的?

  成翰扬了扬下巴,拖着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道:“事有主次,就从乌拉那拉氏起,打到皮肉脱尽为止。”那铁蒺藜上有数十根寸许长的铁刺,刺尖上闪着锈黑色的光泽,让人不寒而栗。
  ——铁锈更偏向于红色,不是黑。另外,都锈了还哪来的光泽?
  小太监一下正要下去,如懿忙伏在地上道:“太后!太后明鉴!奴婢烧的不是纸钱,不是纸钱啊!”
  ——“一下正要下去”……流娘娘终于不会说话了,这就是不肯好好说话的下场。

  太后扬一扬脸,福珈便侧身过去,捡起一枚还未来得及烧的纸张展开一看,浑圆的纸片上画着万字不到头的图案,中间却是一句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
  ——1.福姑姑可以好好的走,侧身是什么意思?偷偷摸摸的。2.浑圆,多用于形容球体。纸片这种平面的还是算了。

  福珈忙双手捧过给太后一看,果然每一张上都只是六字真言而已。太后微微蹙眉,继而一笑:“怎么是这个东西?”
  ——太后,你的设定是“笃信佛教”,请尊重六字真言好么!
  如懿忙磕了头,恭恭谨谨道:“请太后听奴婢一言,圆纸为圆满,与万字不到头的图案相衬,是同一道理。六字真言乃是当年妙应寺的喇嘛大师所授,大师说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当初传授时便要奴婢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功德圆满,消除业障,得大解脱。”
  ——“循环往复吟诵”……难道是正着念完了反着念?“反复”不就行了?

  成翰轻哼一声道:“可是今日是鬼节,又是你阿玛那布尔的头七。连伺候你的丫头也说是你的一片孝心。”如懿不慌不忙,眼中澄澈如镜:“奴婢是一片孝心,但这一片孝心不是对死去的阿玛的,而是对皇太后的诚挚祈祷。奴婢知道今日是中元节,宫中请了雍和宫的喇嘛大师开坛祈祷,心想大师一定会诵读六字真言为太后祈福。
  ——拜托,中元节是鬼节,赶这时候为太后祈福?那分明是咒她早死啊!

  奴婢无能,困锁冷宫之中,不能朝夕向太后请安,所以只好趁今日大师入宫祈祷,奴婢也跟随大师功德,念动真言。大师开坛后要将法器经文经幡送上法船焚烧,奴婢自知不能参与,所以只好在这里将亲手所写所诵的真言焚化,只当是放在法船上烧了,一尽心意。”
  ——1.大师的法器不是拿来烧的。2.法船……这东西也是烧给死人用的,中元节烧这个是为了超度亡魂。果然还是咒太后早死。
  @万卷小蠹 19772楼 2014-03-05 13:42:26
  小太监一下正要下去,如懿忙伏在地上道:“太后!太后明鉴!奴婢烧的不是纸钱,不是纸钱啊!”
  ——“一下正要下去”……流娘娘终于不会说话了,这就是不肯好好说话的下场。
  太后扬一扬脸,福珈便侧身过去,捡起一枚还未来得及烧的纸张展开一看,浑圆的纸片上画着万字不到头的图案,中间却是一句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
  ——1.福姑姑可以好好的走,侧身是什么意思?偷偷摸摸的。2.浑圆,多用于形容球体。纸片这种......
  -----------------------------
  @吾是书童 19778楼 2014-03-05 13:51:47
  唵嘛呢叭咪吽啥时候成了只是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了?信佛的都念这个好不好?还有任说笑话,说孙猴子被佛祖的六字真言压在五行山下,那六字真言说的是:俺把你来哄了。
  -----------------------------
  @吾是书童 19780楼 2014-03-05 13:54:53
  还有那年代不用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这种名词。应该是就叫喇嘛教吧。
  -----------------------------
  估计是觉得藏传佛教听起来高大上?佛教太普通了……

  又想起“普通外科医生”了怎么办……
  福珈沉吟着道:“回太后的话,奴婢也觉得,若是烧纸钱就该有纸钱的样子,否则烧给了那布尔大人也是无用的。至于七月十五的鬼节,烧这个倒是应景的,无非是没跟着太后和各位太妃太嫔放在法船上烧罢了。”她婉转看了如懿一眼:“倒也不算很违反宫规呢。”
  ——“烧这个倒是应景的”……救命啊……“婉转看了如懿一眼”,实在想象不能,难道是抛媚眼……

  太后的唇角略微浮起一点冷淡的笑意,望着成翰道:“你巴巴儿地跑来告诉哀家说冷宫有人暗烧纸钱违反宫规,如今你可看看,这是什么?”太后的笑容似一朵冰花凝在面上:“还劳动哀家到这种地方来,你可越来越会当差了。”
  ——下人知道有人违反宫规,报给主子知道,这有什么错?只能说这位成公公过于大惊小怪,批评几句就行了,绝对不该罚。

  太后的语气并不严厉,恍若家常闲话一般。成翰却似受不住似的,膝下一软,即刻跪下了道:“奴才无用,奴才妄听人言。”太后向着福珈微微一笑,神色淡然:“你是妄听人言,不过你是听了谁的话呢?哀家的身边,居然有人不把哀家当主子,而是一心窥伺旁人的心意,想要两面讨好。哀家看他是错了心思。”
  ——难道不是因为忠心,才事事都回禀么……流娘娘这到底是什么逻辑?
  福珈低眉垂首,淡淡道:“慈宁宫只有一心侍奉太后的人,没有敢和太后耍心眼的人。成公公,你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太后望一望天色,盈然起身:“乌鸦都归巢了,咱们也回去吧。成翰,你就不必走了。”
  ——乌鸦表示,天一黑它就回巢了,才不会陪你们发神经。

  成翰吓得大惊失色,连连磕头道:“太后,太后饶命!”太后笑道:“今日是中元节,哀家不会想要谁的命。只是你那么喜欢为人做嫁衣裳,辛苦奔波,那哀家就把步步红莲的刑罚赏赐给你,让你折了双脚,也折不了为旁人尽忠的心。”
  ——这简直就是一个老变态啊……

  太后话音刚落,斜刺里忽然冲出一个人来,举起一把匕首便直刺太后心口。院中地方狭窄,随侍太后的太监宫女都守在门外,成翰吓得早瘫在了地上,身边只有一个福珈,根本是无法防备。
  ——宫里哪来的匕首?
  太后吓了一跳,本能地侧身一避,正好避开那劈向心口的一刀。
  ——用匕首,动作不是劈,是刺。

  太后毕竟是个养尊处优的女流,更兼有了年纪,躲开了这一刀,下一刀夹着凌厉的风劈面而来,根本是挡无可挡。如懿这一下心慌意乱,若是太后在眼前出了事,那可真真是……她下意识地扑了上去,一把推开那近乎疯狂的身影,护在了太后身前。
  ——又在一堆心理活动之后,来了个“下意识”。

  那人却似疯魔了一般,也不避讳如懿,挥起一刀又扑了上来。
  ——废话!目标是太后,谁挡杀谁,为毛要“避讳”(应该是避忌)如懿?因为玛丽苏光环?
  如懿死死挡在太后跟前,半分也不退让,眼看着那刀尖已经逼到了下颌,直直地要刺到咽喉里去。太后紧紧攥着她的肩,如懿只觉得自己都要撑不住了,加上雨后地上湿滑,她脚下一滑,整个人斜碰上向后倾去,又避开了几分。
  ——你们感受一下……太后紧紧攥着如懿的肩,躲在她后面,然后如意还能倾斜着往后躲?你们都穿了旱冰鞋?

  趁着这点空隙,福珈和惢心都赶了上去,拼了死力攥住那人,才拖开了尺许。太后穿着花盆底的高鞋,兀自站立不稳,如懿紧紧扶住了她,连忙问道:“太后,您没事吧?”
  ——“攥”改成“抓”好一些。

  太后惊魂未定,一手扶着她的手,一手紧紧按住心口,清白了脸色,道:“如懿,方才那刀尖就在你咽喉底下了。”如懿大口喘息着,努力平息着胸口的紧张与慌乱,忙欠身道:“太后……太后无恙便好。”
  ——如懿凉上一段还连忙问太后好不好,到了这段却“大口喘息”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