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皇帝回銮时,海兰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因着初初回宫忙碌,皇帝之前又连着折损过两个孩子,对海兰的胎便万分看重,身边足足添了一倍的人伺候,动辄便是一群人跟着。
——好吧,还是四个月的时候回来的。“折损”,咱就说“夭折”得了……
之后又正逢着皇帝的万寿节并中秋、重阳三节,节下热闹,海兰也不宜多出宫,越发见不得如懿一次了。
——海海兰就是适宜出宫,也不方便见如懿了,她身边跟着的人太多。
这一日正逢着是重阳,皇帝自登基后便待太后十分亲厚,孝养有加,又兼太后掌着后宫之事,所以这一年的重阳节过得格外热闹。
——1. 皇帝自登基后便待太后十分亲厚?难道他登基前不孝顺?2“太后掌着后宫之事”,本来我想不通为什么牛葫芦甄非要抢儿媳妇儿的活来干。看了后面那句我明白了,敢情她管事,待遇就好啊…….
按着宫的规矩,九月重阳的正日,皇帝亲自陪着太后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明朝皇帝是去万岁山,清朝皇帝去御花园堆秀山更多一些。
这一日,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那花糕是各宫嫔妃亲自做了进献太后的,自然各出奇招,大致有糙花糕和细花糕两种。
——各宫嫔妃还真是闲大了,这活儿都是御膳房的。
糙花糕的皮上粘了一层香菜叶,中间夹上青果、山楂、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层数颇多,每层中间夹着较细的蜜饯干果,诸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都做成金钱大小,十分精致。
——百度百科时间,但是最后一句抄串行了,“金钱大小”的是金钱花糕。
@万卷小蠹 2014-03-05 16:02:09
她站起身将烧完的纸钱灰烬一路洒在成翰双足留下的血迹之上,喃喃道:“阿玛,女儿不孝,只能料理完这些事之后才烧一点纸钱给您。您在九泉之下,一定要保佑女儿,保佑乌拉那拉氏,不要再受凌辱,不要没有出头之日。”
——晕……这是祭
-----------------------------
@意尔小驴 19976楼 2014-03-06 11:22:56
我老公家风俗是画个圈圈,圈圈里画个叉叉。。。一定要说出来到底给谁烧的。我一直很怀疑,这样那些魂们就能知道是谁的?有一次我老公给我公公烧纸,快烧完的时候讲了公公的坏话,突然火苗串了起来,燎了一下我老公的眉毛。。。当时木有风哦。。。
-----------------------------
@步女侠 19977楼 2014-03-06 11:25:49
我们这里是画个圈圈,烧纸的人在嘴里念念,,,
-----------------------------
@万卷小蠹 19978楼 2014-03-06 11:31:13
我们这里是要画个圈圈,一定要留个开口,朝着“收款人”坟墓的方向。
还要写“包袱皮”,写明是给谁烧的。
另外还要在圈外烧几张,留给孤魂野鬼,这样他们就不抢了。
-----------------------------
@北斗开阳 20006楼 2014-03-06 13:21:28
我们这里同书虫子。
-----------------------------
亲爱的北斗,我们难道不是一起的么……
到了夜间,太后兴致颇浓,便按着皇帝外赏百官花糕宴的规矩,也在重华宫宴请帝后嫔妃,皇帝生性爱热闹,自然更加凑趣。夜宴以重阳花糕做成九层宝塔状,上缀两小羊以合重阳(羊)之意,与诸人插茱萸,饮菊花酒,欢欣畅饮。
——皇帝是会赏重阳糕给大臣,但是不是什么“花糕宴”,一桌子花糕绝对会吃伤人的。
酒过三巡,歌舞之乐也沉沉缓下去,静夜的凉风一重重拂上身来,多了几分蕴静生凉,摇曳得满地黄花灿烂,亦生了几分消瘦憔悴之意。
——灿烂、憔悴,意境相反。
皇帝添了几分沉醉的酒意,望着墨玉般的黑沉天际,一轮昏黄的弯月寂寞地别在黑色幕布上,连星子亦光彩黯然。皇帝唇角带了一抹淡薄而倦怠的笑,道:“年年月月便是歌舞,也实在是无趣得紧了。”
——一轮弯月……流娘娘你够了……
皇后笑道:“那一曲《桃夭》,臣妾记得是皇上最喜欢的。常说妙龄女子素颜红裳,恰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令人赏心悦目。”皇帝轻轻一嗤,喝尽盏中的酒,道:“宫中宴饮常用梨花白,今日饮菊花黄,才有新意。这歌舞朕虽然喜欢,可是看多了也生腻烦。皇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么?”
——这倒霉皇上的仪态就不说了。清宫宴饮喝什么梨花白啊……再说,喝腻了你可以换啊,九五之尊难道不是想喝什么酒,吩咐一声就得了?连喝啥酒都不能做主,这皇帝当的有啥意思?
皇后脸上微微一黯,很快还是笑道:“皇上总喜欢别出心裁。”太后抚了抚鬓边的祖母绿赤金凤缕珠步摇,摇头道:“别出心裁也罢了,若能新颜常在,侍奉君王之侧也是好的。”她看向皇帝道:“皇帝,哀家去岁赐予你的新人陆氏伺候了你才一年,一直还是常在之位,是不是不合皇帝你的心意啊?”
——1. 太后抚了抚鬓边的祖母绿赤金凤缕珠步摇……太后你的赤金莲花呢?太后的珠宝都爱往鬓边堆,也不管是个啥物件,步摇也能插在鬓边?2. “别出心裁也罢了,若能新颜常在”,这两句有个毛的关系啊!3.都说了是去年给的,就别说“新人”了。
皇帝微微一笑,只是不置可否:“皇额娘垂爱,儿子心领了。”皇太后微微垂下眼睑,很快朗然笑道:“皇额娘本想你身边有个可心可意的人好好伺候你。若是陆氏不好,就在常在的位分上慢慢熬着吧。身为嫔妃,不能讨皇帝欢心,那就是多余!”
——陆氏表示不服,她根本没当过常在,结果被按在常在的位置上,理由还是“不好”,真心委屈。
这话说得不轻不重,可是落在在场的嫔妃耳朵里,却是俱然一凛,不觉收敛了神色。
——“话”一凛,收敛了神色?主语应该是嫔妃。
太后笑得和颜悦色:“如今是秋日里了,再舞春日桃花盛开时节的《桃夭》,未免不合时宜。皇帝,咱们便换一支歌舞吧。”皇帝举起一杯酒:“但凭皇额娘做主。”
——记号,这里说是歌舞。
太后澹然一笑,抚掌两下,却听丝竹声袅袅响起,幽然一缕如细细一脉清泉潺潺,如泣如诉,慢慢沁入心腑。却见满地各色菊花丛中,悠然扬起一女子纤细翩然的身影,踏着丝竹轻缓而来。
——1难道太后发话之前,这姑娘一直在菊花从里趴着么……2.神马叫“踏着丝竹而来”啊,你抄抄楚香帅,踏月色而来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