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小蠹 1257楼 2013-07-25 16:56:13
青樱心下恻然,随着太后与琅华跪在灵前,凄凄然哀哭不已。哭灵的日子虽然乏倦,但真当自己是树在灵前的一支烛台,或是被金丝细绳扎进了饿素白帷幔,时光倒也过得快了许多。
——这段话别的都可以放过,单挑一句的理。“哭灵的日子虽然乏倦”,娘娘你讲点孝心好吗?你又不是来玩的。
到了午膳时分,因着绿筠诞育三阿哥未久,太后特意准了她回去照看。绿筠感激万分,立刻去了。便由着琅华、晞月和青樱到偏殿侍奉太后......
-----------------------------
@xiaotu52111 3775楼 2013-08-08 11:24:53
寿康宫,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年)建 大修过后的寿康宫
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
度娘百科粘贴来的 LZ此处不要为吐糟而吐糟嘛~~
-----------------------------
“先帝雍正”刚死,这一年就是雍正十三年,我说寿康宫还没建,有问题么?
——请问如懿凉哪里委屈、哪里不好过、又哪里需要忍了?想写真爱应该写孝贤,YY继后有意思么?流娘娘你咋不说小四为了女主,把孝贤害死了!
-----------------------------
@剑影分飞 3789楼 2013-08-08 11:43:28
话说我昨儿个刚翻了一下后面的情节,貌似好像似乎小蠹你猜对了……
-----------------------------
啥!喵了个咪的!!
如懿道:“延禧宫邻近苍震门,那儿是宫女、太监们出入后宫的唯一门户,出入人员繁杂、关防难以严密,自然是不太好。但宫里哪里没有人?臣妾只当闹中取静罢了。至于位份,有皇上这句话,臣妾什么委屈也没有。”
——先上一段“苍震门”的度娘百科:“其为一开间琉璃门,宫门两扇,西与昭华门相对,东出为东筒子长街,与蹈和门斜对,是内廷东六宫出入的重要门户。此门不常开,惟遇扫雪或修建工程则开。”一扇不常开的门,到流娘娘这里却成了“宫女、太监们出入后宫的唯一门户”,这还不算啥,我更想吐槽“出入人员繁杂、关防难以严密”。这尼玛的是皇宫啊!关防不严?红花会天地会的怎么不来!
皇帝微微松开她:“有你这句话,朕就知道自己没有嘱咐错。”他停一停,朝外头唤了一句,“王钦,拿进来吧。”王钦在外答应了一声,带着两个小太监捧了一幅字进来,笑吟吟地向如懿打了个千儿:“给娴妃娘娘请安。”
——给娘娘请安,很好。可是怎么不见给皇上请安?
如懿含笑颔首:“起来吧。”王钦答应着,吩咐小太监展开那幅字,却是斗大的四个字——慎赞徽音。皇帝笑道:“朕亲手为你写的,如何?”如懿心头一热,便要欠身:“臣妾多谢皇上。”皇帝忙扶住了她,柔声道:“《诗经》中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即为美誉,这个‘慎’字是告诉你,唯有谨慎,才能得美誉。日后宫中度日,朕是先把这四个字送给你。”
——我该为这个解释热泪盈眶么?太不容易了。不过不太清楚“日后宫中度日,朕是先把这四个字送给你”是什么意思,先存疑吧。
@万卷小蠹 3741楼 2013-08-08 10:21:34
他摊开如懿方才看的书,一字一字读道,“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这不是“一字一字”读的,除非小四看串行了。晚唐?薛逢《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如懿面红耳赤,忙要去夺那书:“不许读了。这词只许看,不许读。”皇帝将书还到她手里:“......
-----------------------------
@苏格兰梦幻曲 3752楼 2013-08-08 10:39:58
妈呀......一个皇帝在处理正事儿的时候想着一个妾......这可真是够昏庸的了
-----------------------------
@一生低首拜武侯 3756楼 2013-08-08 10:48:51
请脑补:
皇帝正在和大臣处理政务,突然放下折子望着远方悠悠叹了口气:
“唉,朕在这里,也不知爱妃过得好不好,是否寂寞……”
如何?
-----------------------------
@幽灵红樱草 3759楼 2013-08-08 11:02:02
第二天大学士们集体称病要求退休不干了。
-----------------------------
@一生低首拜武侯 3761楼 2013-08-08 11:04:09
还等到第二天称病?不会当场呕吐致死么?大臣们抵抗力还是很强滴~~~~~~~~
-----------------------------
@前世一只黑猫 3808楼 2013-08-08 13:27:56
以上诸位,让我来揭露事实吧!
这种男主在办公/健身/开车/吃饭等等一切活动的时候突然停下,然后偏过头想“女主现在还好么?”——绝壁是韩国台湾那种不入流的呕像剧看多了好么!!!
就是特毛的抄凉凉都不说找点高端的抄啊摔!!!!!!!
-----------------------------
抚摸黑猫头~~~
如懿明白皇帝语中深意,沉吟着道:“那臣妾便嘱咐内务府的人将皇上的字做成匾额,放在延禧宫正殿,可好?”
——皇上就给写一幅字送来,还要妃子吩咐内务府做匾额……正常应该是皇上直接赐匾。做好了还放在正殿?不用挂起来么?
皇帝拢一拢她的肩:“你与朕的意思彼此明白,那就最好。”
——“你与朕的意思彼此明白”是病句,其实直接说“你与朕心意相通”就挺好。
第15章 入冬
往下的日子,皇帝依着各人位份在各宫里都歇了一夜,是谓“雨露均沾”。
——看来小四和煎饼四一样,本职都是男公关……
之后皇帝便是随性翻着牌子,细数下来,总是慧贵妃与嘉嫔往养心殿侍寝的日子最多。除了每月朔望,皇帝也喜欢往皇后宫中坐坐,闲话家常。如懿的恩宠不复潜邸之时,倒是随着纯嫔、怡贵人和海常在一般沉寂了下来。
——嘉嫔?这货上次出场还是贵人啊,竟偷偷地升职了。
纷纷扬扬下了几场雪之后,紫禁城便入冬了。内务府忙碌着各宫的事宜,渐渐也疏懒了延禧宫的功夫。
——得!还是架空朝的规矩。清朝内务府可没这么大的胆子。
@henklc 3816楼 2013-08-08 13:54:20
还有“拢一拢肩”是什么意思?如意凉肩胛骨散了吗?
-----------------------------
这四个字,出墙传就吐过了……一脉相承哈~~
这日午后,如懿正坐着和海兰描花样子,却听阿箬掀了帘子进来道:“内务府越发会看脸子欺负人了,皇后娘娘今儿赏给各宫的白花丹和海枯藤是做成了香包的,说是宫里湿气重,戴着能祛风湿通络止痛。结果奴婢打开一看,里面塞的白花丹粉末全是次货,想要再跟内务府要,他们说太医院送来的就是这些,没更好的了。奴婢想,慧贵妃那儿他们敢送这样的?连缝的香包都松松散散的,针脚不成个模样……”
——槽点满满。1.故宫在北京,冬天湿气重?大陆性气候北方都是干冷干冷啊。2.凉凉们多大啊?就都得了风湿病。3.这药要治病,得吃了它吧,装香包里带身上有啥用……
海兰停了手,含了一缕忧色:“姐姐这儿都是这样的,我那里就更不必说了。”如懿抬头看了看阿箬:“既是次的,也比不用好。先搁着吧。”海兰道:“也是,外头快下雪了,省得来回折腾。这样吧,阿箬,你先都把这些香包送到我那儿去,我替姐姐把针脚都缝一缝,省得用着便散了。”如懿道:“这些微末功夫,教她们做便罢了,你何必自己这么累。”海兰静静一笑:“姐姐忘了。我本闲着,最会这些功夫了。就当给我打发时间吧。”
——其实我们都错了,流娘娘是来黑内务府的……
这一日下了一上午的雪点子,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王钦亲自过来了。那王钦本是先帝时的传奏事首领太监,因皇帝为皇子时侍奉殷勤,十分得力,皇帝登基后便留在了身边为养心殿副总管太监。因总管太监的位子一直空缺,他又近身伺候着皇帝,所以宫中连皇后也待他格外客气。
——上文这位王公公可一直是“总管”啊……流娘娘你写的时候脑子里能有个谱么!
王钦进来时,皇后穿了一身藕荷色缎绣牡丹团寿纹袷衣,外罩着月白底碧青竹纹织金缎紫貂小坎肩,笼着一个画珐琅花鸟手炉,看着素心与莲心折了蜡梅来插瓶。
——“藕荷色缎绣牡丹团寿纹袷衣”有实物,光绪年间的。小坎肩就不行了,月白底、碧青竹纹、织金。还要加上紫貂……至于图案应该应时应景这一点,我就不苛求了。

王钦见了皇后,忙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奴才王钦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含笑道:“外头刚下了雪,地上滑,皇上怎么派了你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说着吩咐了莲心上茶赐座。
——皇后的两个大宫女,是素心和茹心,不过从这一章起,茹心就失踪了,换成了莲心。
王钦诺诺谢恩,方道:“谢皇后娘娘的赏,实在是奴才不敢逾越。话说完了,还等着别的差事呢。”说着道,“皇上吩咐了,明儿是十五,要在娘娘的长春宫用晚膳,也宿在长春宫,请娘娘预备着接驾。”
——能不写“诺诺”么?这词儿看来是流娘娘的新宠。
皇后眉目间微有笑意,脸上却淡淡的:“知道了。夜来霜雪滑脚,你嘱咐着抬轿的小太监们仔细脚下。还有,多打几盏灯笼,替皇上照着路。”
——“眉目间微有笑意,脸上却淡淡的”求真人演示!总觉得皇后是打针打多了……
王钦忙道:“娘娘放心,奴才不敢不留心着呢。”皇后微微颔首,扬了扬脸,道了句“赏”。莲心立马从屉子里取出十两银子悄悄儿放在王钦的手心里。王钦嘴上千恩万谢着,眼睛却往莲心脸上一瞟,莲心红了脸,忙退到后头去了。
——这是闹哪样啊……清宫禁对食啊……
王钦又道:“还有一件事。昨儿夜里下了一夜的雪,皇上想起去年潜邸里殁了的大阿哥的生母,道了好几句‘可惜’。”皇后惋惜道:“诸瑛是本宫富察氏的族妹,伺候皇上已久。
——我能说我想起“褚瑛”了么……还有什么叫“富察氏的族妹”?就算这两个“富察”真的是一家子,皇后说族妹就行,用不着加上姓氏。难道别的姓也有皇后的族妹?
谁知去岁病了这一场,好好的竟去了,也没享这宫里一日的福。”
——明明是病死的!为啥要说“好好的竟去了”……
@万卷小蠹 3833楼 2013-08-08 15:16:52
王钦忙道:“娘娘放心,奴才不敢不留心着呢。”皇后微微颔首,扬了扬脸,道了句“赏”。莲心立马从屉子里取出十两银子悄悄儿放在王钦的手心里。王钦嘴上千恩万谢着,眼睛却往莲心脸上一瞟,莲心红了脸,忙退到后头去了。
——这是闹哪样啊……清宫禁对食啊……
王钦又道:“还有一件事。昨儿夜里下了一夜的雪,皇上想起去年潜邸里殁了的大阿哥的生母,道了好几句‘可惜’。”皇后惋惜道:“诸瑛是本宫富察氏的族妹......
-----------------------------
褚英……
打错字了
说罢便拿绢子按了按眼角,继续慢慢说,“诸瑛是大阿哥的生母,当年也只是潜邸里的一位格格,位份不高。如今她虽福薄弃世而去,但皇上也不能不给她一个恩典,定下名份,给个贵人或嫔位,也是看顾大阿哥的面子。”王钦恭谨道:“皇后娘娘慈心,皇上昨夜便说了,是要追封为哲妃,过两日便行追封礼,还要在宝华殿举行一场大法事,还请皇后娘娘打点着。”
——追封早着呢,现在还是雍正十三年,追封是乾隆元年的事。
皇后微微一怔,旋即和婉笑道:“还是皇上顾虑周全,先想到了。那你去回禀皇上,哲妃与本宫姐妹一场,又是本宫的族妹,她的追封礼,本宫会命人好好主持的。”
——追封礼是礼部和内务府的事儿,就不要劳烦皇后了。
第16章 母凭子贵
皇后眼看着王钦出去了,笑容才慢慢凝在嘴角,似一朵凝结的霜花,隐隐迸着寒气。素心素知皇后心思,忙端了一盏茶上来,轻声道:“天冷了难免火气大,这江南进贡的白菊还是皇上前儿赏的,说是最清热去火的,娘娘尝尝。”
——天冷了难免火气大……然后大冬天的喝菊花茶……
皇后接过茶盏却并不喝,只是缓缓道:“本宫是皇后,六宫之主,有什么好生气的?”素心看了皇后一眼,低婉道:“娘娘说的是。其实皇上给哲妃脸面,也是看着皇后娘娘的缘故,要不是哲妃和娘娘同宗,都是富察氏的女儿,哪怕她生了大阿哥,又算什么呢?纯嫔生了三阿哥,皇上不也只给她嫔位么?”
——我说,你们能别和一个死人较劲么!
皇后淡淡一笑:“哲妃是与本宫同宗,可她伺候皇上早,和皇上好歹也有些情分,所以也是她先生了大阿哥。”
——这不废话么,别说皇室子弟,就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娶正妻之前还有房里人呢。
皇后郁然叹了口气,望着榻上内务府送来的一堆精心绣制的幼儿衣裳:“这件事本宫想起来便有些心酸。当年本宫嫁给皇上为嫡福晋,可是皇上每常只去如懿和晞月的房中多。
——雍正五年也就是1727年的七月十八,乾小四大婚,继后出生于1718年……小四你个变态!
长久以来,本宫都是恩宠稀薄,膝下无望。
——雍正六年十月初二,孝贤生皇长女,雍正八年六月廿六生永琏,雍正九年五月廿四生和敬。这叫“恩宠稀薄,膝下无望”,别逗了好么!
本宫还没着急呢,本宫的母家就着急了,硬生生塞了诸瑛进来,说是本宫的族人,她万一得幸生下了孩子,就等于是本宫的孩子。”素心慨然道:“这件事,娘娘是受委屈了。” “结果诸瑛一进府,不出几个月就怀上了大阿哥,本宫心里虽然欣慰,却更难过。幸好后来皇天有眼,皇上对本宫越来越眷顾,这才有了二阿哥。”
——雍正六年五月廿八,哲悯生永璜。倒着推回去九个月,就是雍正五年八月,皇后刚嫁过来多长时间?富察家有病吧……再说了,前面不是刚说过“她伺候皇上早”?哪句是真的?
皇后爱惜地抚着那些孩儿衣裳,心酸道,“只是嫡子非长子,本来就是失了本宫的颜面了。”
——既是嫡子又是长子的,可着整个清代也找不出几个吧……前面提到的褚英是,还有一个是“弘晖”,这名字耳熟吧,对,就是乌拉那拉宜修生的(大雾)。
素心道:“虽然都是富察氏,可哲妃的身份却不能和娘娘比肩的。再怎么样,在潜邸时也不过是个格格。”
——这话还用你说?妾侍和正妻当然不能比肩。
皇后摇摇头,双眉微蹙:“她身份如何且不说,皇上如今追封她为妃,就不能不当心了。母凭子贵,子凭母贵是祖宗家法。
——这叫祖宗家法?再说就算“子凭母贵”,你是皇后她是妃,你担的哪门子心?这群深井冰啊……
@万卷小蠹 3824楼 2013-08-08 14:18:06
这日午后,如懿正坐着和海兰描花样子,却听阿箬掀了帘子进来道:“内务府越发会看脸子欺负人了,皇后娘娘今儿赏给各宫的白花丹和海枯藤是做成了香包的,说是宫里湿气重,戴着能祛风湿通络止痛。结果奴婢打开一看,里面塞的白花丹粉末全是次货,想要再跟内务府要,他们说太医院送来的就是这些,没更好的了。奴婢想,慧贵妃那儿他们敢送这样的?连缝的香包都松松散散的,针脚不成个模样……”
——槽点满满。1.故宫在北京......
-----------------------------
@吾是书童 3826楼 2013-08-08 14:26:50
海枯藤倒是经常做成镯子戴,据说去风湿的。北方的冬天真心干燥啊。
-----------------------------
@北斗开阳 3863楼 2013-08-08 16:11:56
我倒是不知道地龙烧起来屋里是什么样的,只说我们这边冬天供暖,有时候必须用加湿器,否则鼻子干的要流血的感觉了。
-----------------------------
我家就是地热,应该差不多吧。加湿器是必须开的。
@henklc 3864楼 2013-08-08 16:14:48
话说我对“嫡长子”这个概念突然又搞不懂了,“嫡长子”是指嫡子中的长子还是所有儿子中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我嚼着应该是前一种意思吧。
-----------------------------
是前一种,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