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慧贵妃漾起梨涡似的一点笑意:“有劳王公公了。这个时候,皇上在做什么呢?”
  ——梨涡和酒涡差不多,都是笑的时候出现在脸上的,笑意怎么可能像酒涡?

  王钦赔了十足十的笑意:“贵妃娘娘来得正巧,皇上歇了午觉起来批了奏折,现下正歇着呢。挑了南府乐班的几个歌女,正弹着琵琶呢。”
  ——王公公真是老实巴交,问啥答啥。这个可以不说,小四你在守孝好么!找歌女听琵琶?而且是“南府乐班”的歌女?南府乐班都是太监吧……

  慧贵妃笑了笑道:“皇上好雅兴,本宫进去怕扰了皇上呢。”   王钦笑道:“这宫里说到音律,谁比得过娘娘?要不是怕雪天路滑,皇上肯定请您来了。”
  ——请娘娘来和小太监,啊不,是歌女们一起来弹琵琶?
  慧贵妃这才道:“那就劳公公去禀一声吧。”王钦答应着去了。慧贵妃在廊下立了一会儿,果然听见里头琵琶铮铮,正出神,王钦已出来请她了。 因着皇帝在听曲,她入殿便格外地轻手轻脚,见皇帝斜坐在暖阁里,闭着眼打着拍子。数步外坐着三五琵琶伎,身着羽蓝宫纱,手持琵琶挡住半面,纤纤十指翻飞如莹白的蝶。 慧贵妃见皇帝并未察觉她的到来,便也垂手立在一边静静听着。等到一曲终了,方欠身见过皇帝。
  ——王公公进殿,皇上明知道贵妃要进来了,还闭着眼睛装陶醉。

  皇帝见了她来,倒是十分高兴,牵过她手一同坐下道:“本想叫你来一同听琵琶,又怕外头天寒地冻的,你本来就畏寒。”皇帝关切道,“朕命齐太医替你调理身体,如今觉得还好么?” 慧贵妃低眉浅笑:“臣妾身子虽然羸弱,但有皇上关怀,觉得还好。所以今日特意来养心殿一趟。” 皇帝握着她的手,眼中微微一沉:“手还是这样凉。王钦,叫人再添两个火盆来,仔细贵妃受寒。”
  ——是“面色”微微一沉,不是眼中。

  慧贵妃本来就是弱不胜风的体态,皇帝这般关切,更多了几分女儿娇态:“皇上龙气旺盛,臣妾在旁边,也觉得好多了。”
  ——弱不禁风、弱不胜衣,用哪个都行,不用生造词。贵妃娘娘这不是体弱,这是缺阳气。
  皇帝眉眼间都是温润的笑意,道:“好好坐着,也就暖过来了。”说罢指着几个琵琶伎道,“方才你在旁边听着,觉得如何?” 慧贵妃娇盈盈道:“如今南府里竟没有好的琵琶国手了么?选这几个来给皇上清赏,也不怕污了皇上的耳朵?”
  ——国手, 精通某种技能(如医道、棋艺等)在所处时代达到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已经是最好水平,不用再说“好的国手”,除非还会有“不好的国手”,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那几个琵琶伎听了,不由慌了神色,忙跪下请罪。 皇帝扬扬手,示意她们退在一边,微微一笑道:“论起琵琶来,有你这个国手在这儿,朕还听得进别人弹的么?不过是你不在,所以听别人弹几曲打发罢了。” 慧贵妃盈然一笑,愈加显得容光潋滟,一室生春。她随手取过其中一个琵琶伎用过的凤颈琵琶,微微疑道:“怎么现在南府这般阔气了?寻常琵琶伎用的也是这种嵌了象牙的凤颈琵琶么?”
  ——琵琶的琴颈就叫“凤颈”,“凤颈琵琶”看不出任何特点,倒是有“曲颈琵琶”。

  皇帝唇角的笑容微微一滞,那退在一边的琵琶伎便大着胆子道:“奴婢技艺不佳,未免污了皇上清听,所以特别用了最好的琵琶。” 慧贵妃蔑然望了她一眼,见那琵琶伎不过二八年纪,姿容虽不出众,却别有一番清丽滋味,心下便有些不悦:“若没有真本事,哪怕是用南唐大周后的烧槽琵琶,也只是暴殄天物而已。”
  ——贵妃凉凉不至于对琵琶伎说这样的话,否则就是自贬身份。
  第20章 温文软语

  慧贵妃一眼望去,琵琶伎所用的器乐中,只有这般凤颈琵琶音色最清,便横抱过琵琶,轻轻调了调弦,试准了每一个音,才开始轻拢慢捻,任由音律旋转如珠,自指间错落滑坠,凝成花间叶下清泉潺潺,又如花荫间栖鸟交颈私语,说不尽的缠绵轻婉,恍若窗外严寒一扫而去,只剩了春光长驻,依依不去。
  ——1.应该是“乐器”,不是“器乐”;2. 横抱过琵琶?流娘娘确定这是琵琶?

  一曲而过,皇帝犹自神色沉醉,情不自禁抚掌道:“若论琵琶,宫中真是无人能及晞月你。”慧贵妃扬了扬纤纤玉手,颇为遗憾道:“可惜了,臣妾手发冷有点涩,又用不惯别人的琵琶,此曲不如往常,让皇上见笑了。”皇帝颇为赞许:“已经很好了。”他似想起什么,向外唤了王钦入内道,“贵妃说手冷。朕记得吉林将军今年进贡了玄狐皮,统共只有两条,一条朕赐给了皇后。还有一条,就赐给贵妃吧。”他含笑向晞月道,“若论轻暖,这个不知胜了紫貂多少倍,给你最合适了。”
  ——手冷,这皮子难道要用来做手套么……

  晞月一双剪水秋瞳里盈盈都漾着笑意:“这倒是巧了。方才皇后也赏了臣妾一条玄狐皮,也说是吉林将军进贡的,看来这样好东西,注定是都落在臣妾宫里了。”
  ——应该是“翦水”,可能是手打的错误。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皇后贤惠大方,对你甚是不错。如此,这两条都给你就是了。只不过朕的心意比皇后多一分,王钦,你便拿去内务府着人替贵妃裁制了衣裳再送去咸福宫吧。”王钦答应着又招了招手,引了一班乐伎去了。皇帝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其中一个,只见那羽蓝宫装消失在朱红殿门之后,方低低笑道:“如何?”
  ——这里有伏笔,重口味的皇上看上了一个南府的小太监(大雾)!

  晞月嗤地一笑,别过身子道:“什么如何?皇上疼臣妾是假的,疼娴妃才是真的。”皇帝笑着摇首:“这样的话,也就你说罢了。朕难得才去看娴妃一次,怎么倒是不疼你了?”晞月露出三分委屈的样子:“臣妾今儿听说,皇上特赐御笔给娴妃,娴妃兴兴头头让内务府做了匾额挂在延禧宫的正殿里。偏臣妾的咸福宫里那块匾额都不知道是谁写的,金粉也不足了。娴妃这样的荣耀,臣妾指望都指望不上。”
  ——金粉也不足了,这是又来黑内务府。

  皇帝扬了扬唇角,失笑道:“原来你是喜欢那个。朕不过是想娴妃住的延禧宫不如你的咸福宫多了,怕看着寒酸才随手写了一幅字给她。”晞月牵住皇帝的衣袖盈盈道:“既然是随手,皇上不如也赐给臣妾和皇后一幅。省得满宫里只有娴妃有,臣妾羡慕还来不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四是超爱题字的,贵灰娘娘你别急啊。

  皇帝刮一刮她小巧的鼻头:“你有什么羡慕的,朕什么好的没给你?只这一样,你也喜欢?”晞月半是委屈半是撒娇:“皇上终日忙于朝政,臣妾在后宫日夜盼望,若能见字如见人,也可以稍稍安慰。”皇帝微微沉吟,顷刻笑道:“好了。这有什么难的?你既惦记皇后,朕赐给你和皇后就是了,也许你们做成匾额,挂在正殿里。这下可满意了么?”晞月这才娇俏一笑,温顺地伏在皇帝肩头,柔声道:“臣妾就知道,皇上最疼臣妾了。”
  ——这段没啥好说的,就是预告一下,重头戏要来了。
  第21章 六宫同沐恩泽

  晚膳过后,皇帝着人送了晞月回去,便留在书房摊开了纸行云流水般写起字来。王钦见皇帝在绵白的洒金大纸上写了十一幅字,便在旁磨着墨汁赔笑道:“皇上对皇后和慧贵妃实在是格外恩典。奴才愚心想着,皇上的字自然都是好的,原来皇上还要在这十一幅里选了最好的赏赐呢。”
  ——皇上赏的字,就算是打的草稿,谁又敢说不好?还要皇上亲自选好的赏人?王公公这么不会说话,能混到总管太监的职位真是烧高香了。

  皇帝见他满脸堆笑,也不说话,只将毛笔搁在青玉笔山上,含了笑意一张张看过去。皇帝侧首,见侍奉在书房门口的李玉一脸了然笑意,便问:“王钦是这个意思。李玉,你怎么看?”李玉怔了一怔,回道:“奴才愚笨,以为皇上恩泽遍布六宫。延禧宫已然有了一幅字,这十一幅自然是六宫同沐恩泽了。”皇帝击掌笑道:“好。算你聪明。”
  ——无力感……先降了王公公的智商,智商正常的李公公自然就是聪明人啦~

  皇帝一幅幅细赏下来,自己也颇得意,一一念道:“咸福宫是滋德合嘉,许慧贵妃福德双修的意头;皇后的长春宫是敬修内则,皇后最敬祖宗家法,这幅字最适合她不过。钟粹宫是淑慎温和,与纯嫔的心性最相宜,也算安慰她亲子不在身边的失意;太极殿是淑容端贤……”
  ——首先,给宫殿题的字都是写给宫殿本身的,没听说哪个妃子换宫殿的时候带着匾额一起搬家。其次我们来看看这些分析,其实这些词儿都是赞美女子德行的,就是换着挂也没什么不可以,谈不上哪幅字儿配哪个人。最后还要高亮其中一句【也算安慰她亲子不在身边的失意】。都说是祖宗家法了,纯嫔有啥可失意的?
  @kuerangel 4291楼 2013-08-12 15:38:35
  其实这本如懿传和那本甄嬛传真没什么关系,我纯粹是在说小说。
  -----------------------------
  关系大着呢,我只说三点:
  1.“乾隆”的出身,不受“先帝”喜爱,捡了他哥哥不要的女人,也就是女主;
  2.女主的姑母。“先帝大皇后”神马的,除了朱宜修就不可能是别人,清朝没有这么个奇葩;
  3.太后最喜欢合欢花。

  还有一些小细节就不细扣了
  @henklc 4295楼 2013-08-12 15:42:57
  【绵白的洒金大纸】
  流凉确定她知道“洒金”是怎么回事吗?“”洒金了还“绵白”?
  -----------------------------
  @吾是书童 4297楼 2013-08-12 15:45:27
  噗,这个不逛中式画材文具店的多半不知道。
  ---------------------------
  不能吧,对联也有红纸洒金的啊。
  王钦忙凑趣道:“嘉嫔娘娘容色冠后宫。”
  ——这不是凑趣,这是找死。首先,皇上话还没说完,你插什么嘴?第二,一个太监评价某娘娘“容色冠后宫”?遇到个正常皇上,王公公不死也要扒层皮,不过流娘娘的“乾小四”不走寻常路,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反应。

  皇帝微微颔首:
  ——小四他点头了……深井冰……

  “景阳宫是柔嘉肃静;承乾宫是德成柔顺;永和宫是仪昭淑慎;储秀宫是茂修内治;翊坤宫是有容德大;永寿宫是令仪淑德;景仁宫是德协坤元。”
  ——别的还都是乾隆题的,“有容德大”穿越了,这四个字是慈禧题的,乾隆给翊坤宫写的四个字是“懿恭婉顺”。其实这些匾挂在后宫都不违和,难为流娘娘扯了这么多。
  王钦奇道:“景仁宫也有?”皇帝道:“景仁宫皇后已经过身,你着内务府好好修整下,以后总要有人住进去的。”
  ——“景仁宫皇后”阴魂不散。再说如懿传和甄嬛传没关系?证据立马出现了。

  王钦忙答应了,皇帝瞟了眼伺候在旁的李玉,笑道:“方才你机灵,那朕就把这十一幅字送去内务府制成匾额的事,交给你了。”李玉受宠若惊,只觉得光彩,忙恭声道:“奴才谢皇上的赏。”皇帝奇道:“这赏干你什么事?”李玉喜滋滋道:“这赏是皇上给六宫小主娘娘的,奴才有幸接了这个差事,自然是沾了福气的,所以谢皇上的赏。”皇帝忍不住乐道:“是会说话。朕用剩下的这张洒金纸,就赏给你了。”李玉喜得忙磕了头,起身才看见王钦脸色阴沉,吓得差点咬了舌头,忙捧着纸退下了。
  ——这一段真不错,给个好评。

  皇帝似有些倦了,问:“什么时辰了?”王钦忙道:“到翻牌子的时候了。皇上,敬事房太监已经端了绿头牌来,候在外边了。”皇帝凝神片刻:“今儿南府来弹琵琶的那个琵琶伎,抱着凤颈琵琶的那个……”王钦一怔,即刻回过神来:“是南府琵琶部的乐伎,叫蕊姬。”皇帝按了按眉心,嘴角不自觉地蕴了一分笑意,简短道:“带来。”王钦只觉得脑袋一蒙,嘴上却不敢迟疑,忙应了赶紧去办。
  ——不怪王公公发蒙,小四看上南府的小太监了,一部BL大戏即将上演……
  @小火锅的脑残粉 4307楼 2013-08-12 16:20:06
  为什么脑袋要发蒙
  -----------------------------
  因为BL啊,后来还男男生子了!

  王公公虽然智商不够,受的教育还是传统的,严肃脸 ~
  第22章 如懿祈福

  长街的积雪已被宫人们清扫得干干净净,缓步走在青石花砖上,两旁堆雪映着红墙碧瓦,越发觉得雪光炫目,犹如白日一般。 如懿扶着海兰的手慢慢走着,前头两个小太监掌着羊角宫灯,只见冷风打得宫灯走马灯似地乱晃,四周唯有阴森寒气贴着朱墙呼啸而过,卷起碎雪纷飞。海兰有些害怕,紧紧依偎在如懿身边。
  ——已经扫好了、堆在路边的雪是不会再被风卷得乱飞的,更不会有炫目的雪光。再看这个“阴森寒气”的描写,恐怖片!

  如懿安抚似地拍拍她的手,歉然道:“这么晚了,还要你陪我去宝华殿祈福,实在是难为你了。” 海兰靠在她身边挽着手慢慢走着,眼里却有几丝欢悦:“我一个人待在宫里也闷得慌,贵妃她又……”她欲言又止,“还好能陪姐姐去宝华殿听听喇嘛师父诵经,心里也安静许多。”
  ——大晚上的,两位娘娘不睡觉,跑去听喇嘛诵经?还说是祈福,祈福哪有这么随便的?

  如懿道:“佛家教义,本来就是让人心平气和的。我去和大师们一同念念经文,将这些日子抄的《法华经》烧了,也是了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终于不是道教的太平经了,好感动。
  海兰往四下看了看,紧张地道:“姐姐别说,别说了。”如懿含了一脉坦然笑意:“别怕,只有你明白罢了。亲人不在身边,咱们在世的人也只是尽一点哀思罢了。”
  ——这是说,女主是去祭奠死去的姑妈。“只有你明白罢了”,如懿凉又拿别人当白痴了,这会儿高晞月怎么不来抓现行?

  海兰微微点头,触动心事,眉梢便多了几分落雪般的伤感:“海兰父母早亡,只有姐姐在身边,不过姐姐在,我心里也安稳多了。”她说着,将自己单薄的身形更紧地往如懿身边靠了靠,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冬日里无处不在的侵骨寒意。
  ——二位娘娘,大冬天出门,为啥不坐暖轿?

  如懿懂得地握了握她削薄的手腕,仿佛形影相依一般:“你常来看我是好的,但被贵妃知道,只怕又要刁难你。”海兰轻声道:“我都惯了。”
  ——啊啊啊!啥是“削薄的手腕”啊!听起来血肉模糊的样子好可怕……
  两人正低声说着话,忽然听得车轮辘辘碾过青砖,一辆朱漆销金车便从身畔疾驰而过。如懿将海兰拦在身后,自己躲避不及,身上的云白青枝纹雁翎氅便沾了几点车轮溅起的浊泥。 ——这赶车的也是找死,这是皇宫,不能上演速度与激情。

  犹有余香散在清冷的空气中,缠绵不肯散去。海兰诧异道:“是送嫔妃去侍寝的凤鸾春恩车!”
  ——这车……不是架空朝的么?怎的清朝也在用?“还原历史”啊流娘娘~

  如懿顾不得雁翎氅上的污浊,惊异道:“今夜并不曾听说皇上翻了牌子,这凤鸾春恩车走得这样急,是谁在上面?”
  ——“雁翎氅”是什么啊?评书里常有“雁翎甲”,莫非是差不多的东西……
  海兰嗅了嗅空气中残余的甜香,亦不免惊诧:“好甜郁的香气啊,贵妃都不用这样浓的熏香,会是谁呢?”
  ——玛丽苏守则出现了,小清新女主是淡雅的,这种浓香只能出现在恶毒女配身上。至于“贵妃都不用这样浓的熏香”,你们确定刚才过去的车不是运送熏香的?

  二人相视疑惑,只听得宫车辘辘得去得远了,那袅袅余音车过深雪,有两轮深深的印迹便似碾在了心上,挥之不去。
  ——本章开头说过,雪是扫好了堆在路两边的。
  -----------------------------
  @五节君 2080楼 2013-07-29 13:26:35
  其实看过荣寿公主(慈禧养女、恭王长女)的尊容,你会觉得隆裕、端康都是美人。
  ——————————————
  慈禧年轻的时候一定是美人中的美人!珍妃也很漂亮!
  清朝皇帝真不容易啊,渣乾好艳福!末代皇帝溥仪也不错了,婉容谭玉龄都算清秀佳人的。
  -----------------------------
  @驴耳卷心菜 2085楼 2013-07-29 13:33:34

  传说中慈禧年轻的画像。如果属实,慈禧年轻的时候真的挺漂亮的。
  -----------------------------
  @吾是书童 2091楼 2013-07-29 13:41:49
  我觉得这个画像有问题。慈禧是她的尊太后的徽号。要写皇后就该是孝钦显皇后。而且这幅画笔法粗糙,有故意作旧的嫌疑。开脸也不对,人物妆容也不对。
  -----------------------------
  @cathyyang2012 4331楼 2013-08-12 16:51:47
  “皇后”的“后”字,繁体字应该是“後”吧。。。?
  -----------------------------
  不是的。
  繁体字的“後”是方位词,皇后的后,在繁体字里也是“后”。
  第23章 玫答应

  这一日清晨,嫔妃们一早聚在皇后宫中,似是约好了一般,来得格外整齐。殿中一时间莺莺燕燕,珠翠萦绕,连熏香的气味也被脂粉气压得淡了不少。
  ——请安么,本来就应该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来。难道平时有的来有的不来,来的人也没个定时、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皇后尚在里头梳妆,并未出来。嫔妃们闲坐着饮茶,莺声燕语,倒也说得极热闹。
  ——这是等着给皇后请安还是中午食堂聚餐?

  怡贵人忍不住道:“昨儿夜里吹了一夜的冷风,呜咽呜咽的。也不知是不是妹妹听岔了,怎么觉得好像有凤鸾春恩车经过的声音呢?”
  ——如果风声真有那么大,在宫里不可能听到车子的声音,除非怡贵人睡在大门边。“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是夸张的修辞,不能当真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