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玉隽飞星 12358楼 2013-12-13 11:48:38
  其实我觉得先设定在写更容易写崩啊,可能因为我原来作文就容易走题的缘故,所以我习惯不设定先写,情节丰富以后人物特点就自然凸显了
  -----------------------------
  @步女侠 12359楼 2013-12-13 11:58:59
  加1,但是,我会写搭一个大纲,心里有个谱。。这样就能收放自如
  -----------------------------
  @yingsills 12366楼 2013-12-13 12:39:32
  我也是哦
  我写过 历史 的写过言情的写过诗。。。。还构思过无比宏大的系列YY。。。
  -----------------------------
  来,握个手。可惜后来都坑了……
  王钦立时退下。如懿见皇帝面色不善,忙含笑问道:“伺候玫贵人的宫人真是不当心,玫贵人不能平安诞育皇嗣,他们还用这样婴儿嬉戏的图案,玫贵人看见了岂不刺心?”
  ——1.这不是问句……2.皇上都面色不善了,如懿凉你为啥要“含笑”……

  皇帝颓然坐倒在椅上,长叹道:“朕一看见那些健全的孩子,便会想到玫贵人所生的孩儿,如此畸形可怖,诚如皇后所言,是孽种妖胎。偏偏玫贵人自己懵然不知,她无心所选,却让朕不得不想起那个可怕的孩子。”他握住如懿的手,神色如一个凄惶而无助的孩子:“如懿,你告诉朕,是不是朕无福失德,才会与玫贵人生下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如懿心头一搐,忙安慰道:“怎么会?皇上初登大宝,乃天命所佑。这个孩子,纯属意外而已。”皇帝的脸贴在如懿温热的手心之上:“就是因为朕初登大宝,所以才更不安。玫贵人的孩子,是朕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孩子……”
  ——爹死了不哭丧不守灵、孝期听歌舞睡女人神马的。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皇帝话音未落,却听有风声伴着殿门悠长的吱呀之声一同扑入。如懿抬首,却见皇后独自站在殿门内,衣袂翩然,颇有正大仙容之姿。
  ——1.为毛这书里但凡是有人来推门,一定是自带鼓风机的?张纪中赞助的?2.这回是“正大仙容”了,“宝相庄严”再也不孤单了。3.尼玛这是清朝啊!“衣袂翩然”?

  她端然迈进,一步一个沉稳,定定道:“皇上安心。这个孩子的意外,完全是因为玫贵人德行浅薄,不堪承受皇上圣恩。”
  ——沉稳是形容词,“一个沉稳”是不对的。

  她行至皇帝身边,俯身将皇帝的手合在自己掌心,语气沉稳而不容置疑:“皇上已经有好几位皇子皇女,个个都聪明康健,唯有玫贵人所生与旁人有异,便可证明万恶之源在于玫贵人而非皇上。皇上大可不必挂怀。”
  ——皇后这是连自己一起骂了。皇后雍正6年生的皇长女,雍正6年生2岁就死了;哲悯雍正9年生的皇二女,生下来就死了……
  皇帝神色稍稍弛缓:“皇后所言,不是宽慰朕吧?”皇后唇边的笑意让人望之心安:“是否是宽慰之词,皇上只要去阿哥所看看各位阿哥与公主,不就知道了。”
  ——公主也住在阿哥所?算算时间,这时候只有和敬一个公主。

  如懿知道皇后要借几位年幼的阿哥与公主开解皇上的失落,安慰他丧女之痛外,更不能述之于口的惊骇,或许眼下,这也是让皇上尽早走出颓丧之情的最好良方吧。她默然行礼,缓步退了出去。容色和缓而沉静的皇后身边,连皇帝也露出一丝难得的欣慰之色。她掩上殿门,亦掩上自己此刻的失落与怅惘。
  ——不对啊!前面皇上说“朕一看见那些健全的孩子,便会想到玫贵人所生的孩儿”,那还能“走出颓丧”?

  或许,皇后终究是皇后,他可以对着自己倾吐心事,最终却是在皇后那里得到安慰。
  ——不用“或许”,皇后本来就是皇后。
  如懿看着外头寒雨纷纷,夹杂着碎雪纷乱,雨雪寒潮之中的紫禁城,亦如同自己一般失了颜色。
  ——腊月天,北京下哪门子雨?天象有异。

  坐在暖轿之中良久,如懿的心事仍是翻覆如潮,不得安定,只觉得暖轿转了一重又一重,仿佛自己一颗不定的心一般,山重水复,千回百转。
  ——“暖轿转了一重又一重”?凉凉你不是碰上鬼打墙了吧。

  正苦闷间,忽而听得隐隐约约有哭泣之声传来,如懿掀起帘子,唤道:“惢心,去看看是谁在哭?”惢心答应着转过甬道过去瞧了瞧,很快过来回禀道:“回小主的话,是永和宫的小贵子躲在角门下哭呢。”
  ——拜托,要哭也找个偏僻的地方好么,哪怕在御花园假山后头,也比角门强。
到顶部